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壮哉大唐少年郎-第4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切依照礼法来定,李世民在承天门顺天楼前楹当中设帐幄座位。文武百官及献俘将校在楼下左右班立,楼前稍南设献俘之位。百官到齐后,侍臣将班齐牌用红丝绳袋提升上楼,报知皇帝。皇帝就座,百官三呼万岁行礼。侍臣宣布“引献俘”,将校把被俘者带到献俘位。

    李世民坐在高处,看着下方为首的突厥可汗颉利以及他身后的上百突厥贵族。心情就忍不住愉悦。自从起事处,他便受到突厥的钳制,不得不委曲求全。依照他的最初想法是如八百年前的汉朝一样。经过长时间的积蓄凝聚,带国力强盛以后,在出现一个类似于汉武帝一样的人物,以他们打下的根基来洗刷他们所收到的耻辱: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有生之年。还能如此风光。能够看着不可一世的突厥倒在自己的面前。看到威风八面的突厥可汗跪伏在他的面前请罪。

    成王败寇!

    战败者没有任何的尊严可言的,即便是颉利这样曾经威震一方的突厥汗王,此时此刻也只能羞辱的跪伏在万众之前,拜倒在李世民足下。以颉利这种身份,他是不甘心受此侮辱的,但是死他一人确实容易,可他的族人都会因此而受到牵连。颉利作为突厥的汗王,没能保护好自己的子民以是一种罪过。到了这个地步。他哪有颜面一死逃脱一切。

    只能跪伏在地,耳中还不能不听着侍臣当众宣读大唐取胜的战报。

    这宣读战报在这个时期有一个叫法。叫做“露布”。

    “露布”制度,始于后魏,成为东汉。东汉时,官员把那些不是很重要不需要用特殊手段封口的文件称为“露布”。后魏以“露布”发表战胜消息,每当攻战克捷,便以露布的形势传达消息,以漆竿上张缣帛,写上捷报,使天下遍知。这种办法后来被广泛采用,露布渐渐就成为“布于四海,露之耳目”的“献捷之书”。

    隋代文帝起,有宣露布之仪。但凡取得大胜,则在广阳门外集中百官及四方客使,宣读露布。这宣读完毕,还要百官舞蹈再拜行礼。

    大唐取胜的经过早已由“露布”制度,宣告天下,然而在当下依然要宣读战报,以赞美己方将士浴血奋战换取来的功效,所出征的武将也以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战报中为荣。

    aa2705221(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64章:出将入相

    (全本小说网,。)

    宣读嘉奖时,李靖、秦风、李绩三位出征主将名字出现的次数自然不在少数。

    尉迟敬德、程咬金、薛万彻、张公瑾、高甑生等三大将的副将也逐一出现,但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却不是他们。除了三大将之外,秦风麾下的张士贵是被点名最多的将领,战绩也是极为可人:生擒前朝末代皇帝杨政道、皇太后萧后,以及与大唐屡屡作对的义成公主,至此而后,前朝彻底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就算有阴谋家的存在,可他们也无法以前朝名义作乱。他那一战可以说是为大唐斩断了内乱的定昨炸弹,功居第三名符其名。

    功居第四的则是依旧是出自秦风麾下将领,他就是单独领军作战的苏定方。

    在他单独领军深入北地时,他拔钉子般扫除了突厥的八十多个中小部落,同时,也剿灭了无数支土匪之类的绿林大盗,为即将开启的丝绸之路提供了必要的安全。接下来追击四处逃窜的颉利可汗时,在行疲兵之计拖延时,同样是每战必前,展现了超凡的勇力。不论智勇,苏定方在这一战中都有出彩的一面,面对他的战绩,诸多有心人已然察觉大唐王朝又多了一颗冉冉升起的将星。

    秦风听着张士贵的功绩仅次于他们三大主将,而苏定方功居第四时,心中为这两位大唐史上外战功绩最彪炳的名帅感到高兴:有了现在的功绩,两人可以说是脱颖而出,真正的进入了李世民的视线内了,自此而后,不会有前世的遭遇了吧。

    张士贵“善骑射,臂力过人”,“弯弓百五十斤,左右射无空发”。他在隋末时也聚众揭竿起义,后归顺李渊,被封为光禄大夫。按照李渊的旨意,在河南攻城略地,发展势力。大业十三年,李渊攻下隋都长安后,派相府司马刘文静经略河南。刘文静以张士贵为向导、以所占地盘为依托,在河南战场夺得了一系列重大胜利。李渊对屡建战功的张士贵大加奖赏。隋义宁二年五月,李渊在长安称帝时,指名要张士贵进京奉见,并加官通州刺史。从此张士贵便成了李唐王朝的一位叱咤风云的名将。唐高祖武德元年,张士贵跟随秦王李世民西征,夺取了消灭割据势力薛举、薛仁杲的胜利。接着,张士贵又被任命为“马军总管”,以劣势的兵力击败了王世充的五万马步联军劲旅,创造了以少胜多的骑兵战例。在李世民夺取皇位的“玄武之变”中,张士贵又立有大功。《旧唐书太宗本纪》明确记载:“九年,皇太子建成、齐王元吉谋害太宗。六月四日,太宗率长孙无忌……张士贵等于玄武门诛之。”李世民从自己的经历中深知“玄武门长上”职务之重要,所以他称帝后,立即任命张士贵为“玄武门长上”,成为禁卫军的首脑。

    至于苏定方的功绩也无须赘言了,他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极其辉煌的功绩,但是他的前半生却是蒙尘的明珠,没有得到发挥的土壤。只因这个时代的名臣猛将,智勇之士实在太多,而苏定方又是一直跟随窦建德、刘黑闼的大将,直到贞观年间才成为唐将。他固然有一身才华,但是资历名望却是低的可怜,没有什么表现自己证明自己的机会。唯一出彩的便是跟随李靖奇袭突厥汗庭,他当时第一个杀入颉利的牙帐,也受封为左武候中郎将。可是他所展现出来的是自己的勇力,而非统兵帅才。

    论及勇力,在尚武的唐朝,若非是秦琼、尉迟敬德、程咬金这类勇冠三军的盖世虎将名扬天下意外,能够称得上勇悍的实在是数不胜数。也因如此,贞观一朝,苏定方并没有机缘展现自己的能力水平。直到高宗朝,年达六十三的苏定方方才在讨伐高句丽的战役中展现了自己的才华,进入了李治的视线。然后他只用了十年的时间,便西灭突厥,东平百济,南镇吐蕃,纵横万里,前后歼灭三国,生擒他们国王,以致西域诸国震慑降服。

    两人的前半生截然不同,一人受到李唐两代帝王的重用,却少有参与对外战争的机会,另一人则由于经过上的污点默默无闻。史上,两人的共同点是成名于老年之后。同时,两人也宗室史将李道宗一起,让各种野史刻画成了卑鄙无耻、妒忌贤能的奸邪之辈。而事实上,张士贵对其部属薛仁贵始终是信赖、器重并大力扶持的,根本不存在加害之事,可以说,张士贵对薛仁贵有着知遇之恩;同样,苏定方也并没有害死并不存在的隋唐第七杰罗成,同样,他也教导和提拔出了一代名将裴行俭。

    在后世的秦风每每看到张士贵、苏定方的英雄事迹,便会忍不住心想:若他们二人的机缘来的早一些,不在是一个糟老头子,而是在黄金壮年便被发觉出来将会什么情形?他的外战功绩,又会有着如何可怖的成长?当然在当时这一切都是幻想……

    现在他穿越了,而且机缘巧合结识了他们,将之收为部下。

    在收下两人的同时,秦风就有一个念头,挖掘他们的能力,让他们早一些步入李世民的眼中,想看一看这位外战英雄能够成长到何等地步。便如他预计的一般,张士贵、苏定方的军事天赋委实惊人,短时间内就成为了他倚重的臂膀,并且短短的年余间立了下这般功绩。

    秦风为两人感到由衷的高兴,同时也为自己改变了两人的命运而得意不已……他摸了摸胡子,回头看了满面红光的爱将一眼,心想:“你们的成就,十之八九会比历史上更加出色,但是第一外战英雄这个称号可就得让给我了……有我在,你们可拿不到。嘿嘿,突厥倒下了,本属于你们扬名的灭高丽、百济的功勋将会是我的,哥们,目光放长远一些,中亚地区将会是你们的舞台。”

    献俘仪式的过程中,李世民还会当众宣布对于突厥一干俘虏的处置。若是宣判死刑,则直接拖到刑场受刑,若是宣判可赦其罪,则需要三跪九叩的谢宽恕之恩。

    关于对颉利的的处置,李世民早就与满朝文武有过商议。朝中有两个不同的声音,一个较为激进,直接以杀了了事,另一种觉得颉利的存亡,关系北方的突厥遗民,若直接杀了颉利,会引起遗民的不安之心,从而脱离大唐控制,逃离大唐投奔薛延陀、西突厥等部,影响大局。

    对于这两种声音,李世民如历史上一样,他选择了后者。

    面对突厥遗民的处置,李世民到现在也没有拿出一个确切的决定,还有待商议。但可以肯定一点,中原人终究是中原人,不是来至草原的禽兽,干不出种族大屠杀这种惨无人道的事情。草原禽兽能够灭绝人性的屠杀数以千万计的中原百姓,但中原人却做不到屠杀数以百万计的草原人。

    尽管没有明确的决定如何处置突厥遗民,可李世民这里也不想白白的便宜了薛延陀、西突厥,也就宽恕了颉利的罪,在长安给他置办田宅,授大将军军衔,将之软禁长安,不得重返突厥。至于其他的突厥酋长、左右厢察、左右贤王、十六设等俘虏该杀的绝不手软。突厥十六设就让李世民杀了七个。至于执失思力、阿史那社尔、契必何力都存活了下来,并且因为大唐宽恕了颉利,而选择为大唐效力。

    这三位为大唐立过立过汗马功劳的突厥名将也终于成为了唐军中的一员。

    随着献俘仪式结束,接下来就是所有出征将帅中期待的缓解,大胜过后的重头戏……论功行赏。

    ……

    满面春风的李世民在太极宫的正殿太极殿接见了以李靖、秦风、李绩为首的三十多员大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