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有赞成必然也就有反对,有些谏官大臣认为此举规模巨大,但极耗钱财,于民不利,也有的认为大唐虽然尚武,但如果大肆操办会不会将国家带入好战的死胡同。
李世民在用人上也很有一手,满朝文武或许政见不一,也会有些矛盾,但朝中并无奸佞,都是为国为民的良臣。尽管也有不同意杜荷意见的,但为的也是唐朝的利益。
不过这话一出口,立刻就激怒了满朝的武将。
脾气暴躁如陈咬金、尉迟敬德几乎有将谏官痛打一顿的打算,其他武将也一个个的怒瞪着谏官。
面对这架势,谏官登时鳖了,哪敢多说一句。
这等好事,有识者自当同意,但耗费巨大也是事实。
杜如晦出列道:“陛下,正如小秦大将军所言,此乃千古未有之美事,当执行。只是工程巨大,臣担心国库不足。”
杜如晦的话代表了绝大多数反对者的心思。
李世民笑道:“这点杜相无需担心。朕不会动用国库一文钱,自然不会造成国库的不足了。”
房玄龄、杜如晦等有限的重臣看了秦风一眼,继而纷纷出声赞成了,几个月前。秦风动用军队,处理事情,百姓或许不知,但他们贵为宰相,岂能不知,只是对于此事,李世民不想多说,他们这些做臣子的也没有多问。而且,李世民大力操办了不法官员,查封了大量的赌坊与青楼,收入想必也是非常丰厚。
到了魏征这儿,他只说了一句话:“国家需要英雄,英雄不能籍籍无名。”
秦风一直对魏征抱有很大的成见,所以尽管这家伙在历史上大名鼎鼎,也是大唐名相,但秦风一直以来都对他嗤之以鼻,听他全力支持,也想起了秦琼再三交待的话“你魏叔父为人虽然古板了些,但他那尽忠职守之心,为父也自叹不如。朝堂上你与他政见不一,为父不予过问,但若在朝下无礼,没大没小,休怪为父,家法伺候。”
“看来,这顽固的家伙倒也不是那么讨厌”秦风撇了极力赞成的魏征一眼。
于是,在李世民默许、房玄龄、杜如晦、魏征三名宰相认同,以及全朝武将的支持下,个别几个反对的朝臣又岂能阻碍大势?
关系到大唐传承尚武血性的决议在秦风的提议下,在满朝文武的赞同中定了下来。
李世民看了满朝文武一眼,想到了他执行的“各种第一”之后,带来的良好效果之事,宏声道:“只要在朝为官的人,包括你们与地方上的官吏,同样可以进入这大唐烈士陵园、大唐英雄纪念碑!”
眼见大家发怔,李世民石破天惊道:“朕说得没错,所有人都可以,只要他心中有我大唐,为我大唐,为大唐百姓做出过贡献,都可以在这烈士陵园中享受万世供奉,受亿万生灵敬仰,流芳百世!朕将在陵园中立一塔,将按个人的为我大唐贡献的多少入列,”
受亿万生灵敬仰,流芳百世!
谁不想?
“臣等愿为陛下赴死!”
李世民此言一出,让一个个文武大臣都红起了眼睛,上至宰相,下至谏官,一个个的眼中都泛起了寒光。
无欲无求,这是屁话。
入朝为官,所求者无非是报国扬名,手掌大权、流芳百世,受万世朝拜。
满朝的文武大臣,无不大赞李世民英明,夸他是明君圣主。
李世民嘿嘿一笑,知道他们肯定会答应。他得意的向秦风眨了眨眼。秦风会心一笑,用眼神回意,以示收到。
“既如此,此事就这样定下了。朕要在三个月之内将这大唐英雄纪念碑、大唐烈士英灵塔矗立在皇宫广场对面。至于此塔之形,以及整个陵园的设计方案朕会交给工部来办,礼部全力协助此事,不得刁难。另有一事要交给杜相、房相你们尚书省了,这三个月内诸位爱卿务必将自父皇太原起兵征战天下之时,为我大唐阵亡之士卒名册统计完毕,他们同样是我大唐英灵,姓氏当要铭刻在这英灵塔之上!”
“臣等遵旨!”
aa2705221(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57章:谁为先锋
(全本小说网,。)
正热议间,朔方都督府以长史的名义以八百里加急的方式送来了颉利与突利大战的消息!
众人精神一振,已经嗅到了大战即来的气味!
……
大气势磅礴,雕栏砌玉,处处显示尊荣的大殿,李世民高坐在堂上,接见了送战报的信使。
李世民与诸臣见到信使,无不一怔,谁也想不到信使竟然是杜如晦次子——臭名远扬的杜荷。
“陛下,我方情报人员在前方获悉,颉利与突利在草原上开战,突利初战告捷,颉利退逃六十余里!”杜荷千里奔行,风尘仆仆的将一封奏章高举在身前。
“快将战报呈上来!”李世民不怒反喜,神色有些急不可耐!
内侍总管太监从那信使手中拿过奏章,恭敬的拿与李世民御览。
李世民看完奏章,神色有些阴晴不定,问道:“如此说来颉利是败了!”
杜荷答道:“回陛下,经我朔方都督府分析,此乃颉利故意为之,目的是让突利轻敌。”
“哦?”李世民来了兴趣,问向秦风道:“可有此事?”
秦风上前一步,对着满朝文武行了一礼,随后自信满满的对殿上的李世民道:“陛下,臣等分析过,突利即便获胜,也是一时之胜而已,与颉利相较,突利存在着种种劣势。”
李世民眯起了眼睛笑着,眼中全是鼓励。手一抬道:“说来听听。”李世民露出饶有兴致的模样。
“臣等认为,突利虽强,实则虚胖而已,终为颉利所败。臣认为颉利有九个不得不败的理由。”
这一回,不说李世民,所有人都感兴趣的看着秦风。
秦风转过身来,面对这文武百官,伸出了拳头扬声道:“突利部下鱼龙混杂,因利而结合,颉利上下一心,此为治之胜;突利战法单一、是传统的草原人战法,而颉利帐下多有背弃我大唐的败类,这些人品行不佳,然能力出众,深受颉利信任,在此类人才之谋划下,颉利用兵灵活,此为智之胜;突利无大战之经验,颉利雄霸草原数十载,此为历之胜;突利属谋逆之臣,突厥因他而衰弱,恨其者大有人力,颉利有大义在手,是为义之胜;突利外宽内忌,所任唯亲戚子弟,颉利用人不分胡汉,且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间远近,此用人之胜;突利瞻前顾后,颉利雷霆万均,是为道之胜;突利根基浅薄,掌控不了人心,颉利威望素著,无人违背,此为源之胜;此外,颉利劫掠我中原王朝数十年,与突利相比,还有财之胜。”
秦风回首,向李世民行了一礼,沉声道:“以前的颉利不可怕,现在的颉利已经回归了理性,通过他果断撤离朔北草原一事即可看出他已经承认他不如我大唐,他避开了我大唐的锋芒,回到了更北方的草原发展,一旦他打败了突利,威望将无人可及,到时百炼成钢的突厥将经之前更要锋利万分,故而,我们不得不小心视之。内战后,颉利若是战胜,咱们绝对不能给其**的机会。”
“贤婿分析得十分透彻!朕从来就不相信突利打得败颉利。”李世民微笑颔首,环视四周一圈,纵声道:“虽是敌人,可朕不得不承认,颉利可汗对于突厥来说是一位英主,作为北方草原的王者,坐拥数十万骁勇善战的突厥骑兵,可谓天下第一势力,然则,我大唐打的就是英主,唯有把所谓的英主一一打爬,方显我大唐真风采。”
李世民这一番话说的可是掷地有声,动人心魄。
朝中绝大部分大臣都让他说的热血沸腾,绝大数人不约而同的站立而起,拜道:“大唐威武!”
这些人包括了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魏征、侯君集、秦琼、程咬金等等一群重量级的人物。即便是孔颖达也吼得声嘶力竭、面红脖子粗。
他们呼喝声震动了整个太极殿。
“贤婿,你立刻回归朔方!时刻备战,随时为大唐辗压一切拦我前进的绊脚石。既然你明白颉利的危害,那么,朕便赐予你侍机进攻的权利。”
“喏!臣立刻返回朔方。”秦风大声应喏,行了一礼,在众人的注视下,搀扶着疲劳万分的杜荷一道离开。
望着秦风坚定的步伐,与消瘦并不高大的背影,是各种复杂的目光:有欣慰,有高兴,有赞扬,有妒忌,有怨恨,有无奈,有鼓励……百人百种,不一而论。
将杜荷送回家后,秦风直接回了国公府,他知道长安与郑丽琬,此刻会在国公府陪伴着自己的母亲与妹妹。
果然!
在国公府,一群大小女人,正在后院中避暑闲话。
看着其乐融融的局面,秦风心头一片温馨,这就是家。是他上辈子一直向往而未获得的幸福港湾。
目光触及格格不入的单盈盈,目光又是一阵冰冷,不管她是谁,但凡意图破坏这个家的人,必须死!
当大家留意到秦风的时候,秦风已经回复了正常,并快步上前向母亲行了一礼,两位夫人与妹妹也欣喜的向自家爱人行礼。
“风儿,这么早就散朝了?”秦夫人见秦风一身朝服,知道他没有回驸马府就直奔这儿,明白秦风的孝心秦夫人母怀大慰:“来,来,来,坐到娘身边,这天气怪热的,喝杯凉茶解解暑。”说完,还亲自给秦风倒了一杯茶水。
这天气十分异常,一大早就热不可耐。
秦风、郑丽琬怀有深厚的内功修为,早已寒暑不侵,不过,这份伟大的母爱,让秦风格外的受用。
“父亲大人呢?”长乐问道。
秦风笑道:“他们还在议事,我先回来了。”
“这……”长乐神情一滞,知道自家郎君的不靠谱,可她也万万想不到大胆到这般境界。
“岳父恩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