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操聚拢三路诸侯,每天消耗粮草数以万计,曹操更怕消耗。现在不肯退兵,大概是面子上过不去。
或者是在等待给武陵军致命一击的机会!
“他们二十万人马,我们近十万,函谷关在手,他曹擦能乃我何?哈哈哈……”
吴顺想着想着,自己就笑了起来。只有两倍的兵力,曹操是拿不下函谷关的,绕路去攻击长安已经失去了意义。
现在将军的焦点就是函谷关的归属。
谁最后占据,谁就是胜利者。目前,吴顺的武陵军占据优势。但是曹操的联军有战争主动权。
“元直,安排人去通知曹操,就说我要见他,就在函谷关外,只带一名护卫。当然,曹操怕死的话,让他带两名。”
很久没见曹操了,吴顺很想和他聊聊。长年累月的战事,让他们都成长了不少。
至少两人都是当今天下响当当的诸侯了。曹操更是挟天子以令诸侯,风头一时无两。
只可惜,就目前来说,诸侯中实力最强的还是是袁绍!
“属下这就去安排。”
吴顺定下的事情,很少会更改,如今将军对峙,见曹操也没什么。
徐庶对于吴顺的实力,还是知道一些的。带一名护卫去见曹操,真正危险的也是曹操。
不过吴顺真敢害曹操性命的话,估计自己也活不了。曹操生性多疑,可不会把自己置于危险之中。
……
联军大营,曹操正在帅帐中,查看各地奏章。忽然荀攸走了进来,对着曹操一礼道:
“主公,武陵军使者求见。”
“哦?使者,让他进来。”
曹操随意的说道。就算吴顺不找他,他过些天也得去找吴顺。实在是耗不起了。
“见过司空大人!”
武陵军使者乃一名小校。见了曹操便行礼,恭敬是恭敬,却没有一丝胆怯。
“不必多礼,你家主公派你前来,所为何事?”
曹操笑道。
一个传信的小将都有如此胆色,让曹操对吴顺又高看了一眼。看来这些年,吴顺的际遇不弱于他。
“我家主公请曹司空明日于函谷关前一会。”
小校字正腔圆地说道。
“见我?为何?”
虽然能猜到吴顺的几分意图,到曹操还是忍不住问道。
“小的不知,明日司空与主公会面自然知晓。主公说了,若司空担心自身安危,可携带两名护卫一同前往,为表诚意,我家主公只带一名……”
“好,果然好胆色!回去告诉你家主公,我与他明日一会!”
看那小校越来越自豪的表情,曹操连忙打断了他。让他继续说下去,他还不上天。
吴顺都只带一名护卫,难道他曹操非要带两名?
这么浅显的激将法,按理说对曹操是没用的。可是如果是吴顺用的激将法,曹操还真的会在乎。
他们是同一层次的人,身为一方诸侯,他们代表一方利益,谁愿意低人一头?
第三百章:历史性的一次会面
(全本小说网,HTTPS://。)
函谷关上,吴顺和惬意地望着远处的连营。全本小说网;HTTPS://。m;
“就这么看去,景色倒是不错,可惜啊……”
吴顺突然有感而发,旁边的徐庶也是笑道:“主公,景色虽好,实力不够,终是虚幻。”
“元直啊,我们有函谷关在手,曹操进退两难,这次就给他一条退路,也是给我们一条退路。”
再僵持下去,对谁都不好,这天下最强的袁绍在一旁冷冷地看着,吴顺和曹操再怎么闹,也不敢放开手脚。
不尽全力,谁也奈何不了谁!
“当今局势,也只好如此了。”
徐庶点头答道。益州积累得还不够,通过这次出兵长安可以看出,武陵军中还存在短板。实力还不足以为所欲为!
按照计划,益州恢复实力,会向北扩张,本就没有与天下诸侯为敌的意思。
可惜曹操警觉性太高,居然说动其他诸侯前来围攻。
“明日便与曹操好好说说,他这多疑的性子,该改改了。”
曹操的能力很强,可以说兵精将猛,谋士如云!
相比之下,吴顺统领诺大一个益州也才几员大将,谋士也就三员。真正打起仗来,依旧显得捉襟见肘!
因为吴顺的邀请,让曹操有了许多猜测,直至深夜,他都还在思考吴顺见他的原因。
“子轩啊,我曹操平日也算阅人无数,可就是看不透你。也罢,明天就能知道你的想法。”
想不到,猜不透,曹操干脆放弃,明天当面问问便是。凭借他们之间的交情,吴顺不会瞒着他。
第二天清晨,曹军早早便整军待发。曹操虽是去会见吴顺,可也不能弱了气势。
当曹操领兵到达函谷关时,武陵军已经在关前列阵以待。前方有个临时搭建的小草亭,吴顺正在里面自斟自饮。
“孟德兄,你来晚了!”
看到曹操姗姗来迟,吴顺瞥了一眼,便自顾喝酒。
“哈哈哈,子轩勿怪。”
见吴顺身后只站着一个护卫,曹操想了想,便让典韦跟着他。有典韦护卫,曹操也安心一些。
“孟德兄请坐!”
吴顺招呼道,随即给曹操倒了酒。
“子轩今日不是找我曹操喝酒而已吧?”
曹操提起酒盅一饮而尽,豪迈之气尽显。
这样的人,吴顺心里是佩服的,尽然不担心自己在酒水里做小动作。
“唉,直说吧,这函谷关孟德兄可有把握攻破?”吴顺直入主题,开门见山。
“没有,自从子轩你到了函谷关,我就没有攻破的希望!”曹操实话说道。
不说关里的守军,就吴顺的那支亲卫营就让曹操赶到恐惧。前几日的惨烈厮杀,让曹操忘不了那支强悍的骑兵。
“既然如此,何不退兵?再耗下去,对孟德兄可不是好事。”
吴顺今天就是要和曹操握手言和的,函谷关他不会让,那就只能曹操退兵了。
“子轩这么肯定我会选择退兵?函谷关固散在手,怕益州也是耗不起吧?”
曹操何等人,吴顺的意思,他其实是猜测过的。退兵曹操一定会退。不过如今既然是吴顺先提出来的,那他就想捞点本钱回去。
如果诸侯联军都奈何不了武陵军,最后还灰溜溜退兵,是会被天下人笑话的。
一定程度上,曹操代表的就是汉室,代表的是汉室仅存的威严。
“我取长安的本意不是要与诸侯为敌,更不是要与孟德兄为敌。突然之间,诸侯联军来攻,我是猝不及防啊。还好,麾下将士用命,方才守住了函谷关,保关中不失。取关中之地,只是为流民寻一处安身立命之所,孟德兄这次动作大了些。”
吴顺顾左右而言他,没有接着曹操的话茬。明眼人都知道吴顺取长安的意图,不过他要这么说,那也没错。
“子轩既得益州,何故还要染指关中之地?留作缓冲之地,岂不美哉?”曹操举起酒盅又是一饮而尽。
“哈哈,这么说来,孟德兄与我一样,不想过早的对上?”吴顺问道。
“自当年讨董之战后,我便不曾想过要与子轩为敌,奈何啊……你我皆是诸侯,终有一战!若非关中之地影响过大,我曹操也不愿出兵!”
实话实说的感觉真好,曹操在吴顺面前不必藏着心事。他能感觉到,吴顺对他同样是坦诚相待。
“这样吧,只要孟德兄退兵,算我欠下一个人情,什么时候孟德兄需要,我便把人情还上。洛阳一带就当做缓冲吧。”
各不相让,肯定谈不妥,吴顺想用一个人情,换曹操退兵。就看曹操怎么决定。洛阳一带,无险可守,曹操只需把住虎牢等关隘就是。
何况中原诸侯还很多,曹操的精力主要还是当在那边。至于长安,已经被武陵军给吞了。按照吴顺那吝啬的性格,打死都不愿吐出来。
“退兵不是不可,如今联军可不止我一家。”
胜利本就无望,曹操本就想退兵,现在得到吴顺的一个承诺,那也不错。
曹操要的,其实就是一个借口而已。诸侯嘛,都爱惜面子。
没几个诸侯会像吴顺那样,不顾脸面,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曹军退了,江东孙策自然会退,剩下一个吕布不退的话,我倒是乐意替孟德兄预先解决这个麻烦,就当还了人情!”
如果曹操和孙策退兵了,吕布坚持不退。吴顺会想办法给吕布以沉重打击。让他实力大损,然后被中原诸侯蚕食。
“哈哈哈哈,子轩快人快语!痛快!”
“这么说,孟德兄同意了?”
吴顺似笑非笑地说道。
“唉,子轩啊,你背后做的那些小动作可瞒不了我,袁绍蠢蠢欲动,不得不退兵。刘表也败了,罢了,这次是子轩赢了。”
吴顺派人联系袁绍,说中原诸侯主力云集函谷关,袁军可以大肆南下。
留守的曹军已经获得了袁军的动向,如果曹操不回去防守,袁绍一旦南下,那就是摧枯拉朽。
这才是曹操下定决心退兵的原因!
相比比起来,吴顺的威胁远远不及袁绍。
“我朱雀军团两万精锐被打散,我找谁说理去……”
曹操说自己赢了,吴顺心里真是无语问苍天。普通军团不算,他的朱雀军团就剩几千人,东方强到现在都还不能释怀。
两人会面,最终以吴顺欠下人情,曹操答应退兵为结局。
曹操回营后,派人通知了吕布孙策,详细说了当前局势,以及河北袁绍的异动。
“曹孟德!联合的是你,要退兵也是你!我们兵多将广为何不再强攻?”
吕布十分不岔,他的貂蝉还在成都呢,怎么能够退兵?
“奉先,函谷关内有骑兵,强攻不得,何况西凉军已退,刘表已败,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