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李典刻板的脸上难得露出了几分笑意,微叹地说道。
“先生和寻常的女子相差太多,疲惫也不露在神色,让人看不出来。”
“不不,就你这木头,寻常的女子累了,你也看不出来。”
夏侯渊在一旁笑着说道,众人都是低声发笑,就连曹操也笑了两声。
李典无奈地抬了抬眉毛,他和常于夏侯渊拌嘴的曹洪不同,却也没有生气。
众人也没有笑闹几句,就开始聊起了正事。
“孟德。”
夏侯惇从自己的怀中拿出了一张兽皮递给了曹操。
兽皮上画着一张简易的地图,或是说简陋也不为过,只有一条弯弯曲曲的线,和线两旁的一些标识。
“这是骁骑探来的地图,根据路上的痕迹,董卓军走带该就是这条路。”
夏侯惇说着指着一处地方说道。
“在过一日,我们就该行至荥阳之侧了,离董卓军已经不远。”
“不远了吗?”曹操看着地图,出了一口气:“我知矣,令兵卒备战吧。”
“是。”众人的声音有些凝重。
几人都知道此战可不是什么势均力敌的战事,若是行军不当,不只是败,全军覆没都有可能。
曹操看向夏侯惇,见他皱着眉头,问道。
“元让,可还有事?”
“是。”夏侯惇的手指移到了荣阳侧的一处。
“此处的地形复杂,我恐董卓为防诸侯追兵,会有埋伏。当先有一应对之策。”
······
众人围坐在火边议事。
顾楠靠坐在树下,斗笠微微抬起,又笑着摇了摇头。
看来他终归是没有选那条上策。
第三百四十一章:你以为布袋不用钱的吗
“沙。”一片落叶落在顾楠的斗笠上,发出了轻微的声响,将斗笠微不可见的压下去了一些。
斗笠下顾楠睁开了眼睛,营地中没有什么声音,该是大多数的人还没有睡醒,躺在路的两旁或是靠在树边闭着眼睛。远处又几个守夜的士兵,是昏昏欲睡的模样。
篝火已经烧尽,还有几些火星在木柴上零星地闪动着,焦黑的木柴堆在一起,冒着一吹就散的轻烟。
空气中带着臭味,这很正常,兵营里总是这样的味道。士兵和将军不同,没有更换的衣服,长期不会脱了甲衣。行战来数个月,能清洗衣甲的次数屈指可数,垫在铠甲里面的衣服早就已经发黑发臭了。
曹操几人围坐在一处篝火边睡着,看样子睡得都不是很沉。
站起来伸了一个懒腰,她本来早已经不需睡下休息了,昨日却是真的睡着了。
顺着营地再往前走上并不远,有一条山溪,清澈的流水在石间流过,将岩石的棱角都打磨得光滑。流水被立在其中的岩石阻挡,潺潺流过两侧,流动的水面上带着点光粼粼。
蹲在溪边,顾楠伸手入了溪水中,指尖传来冰凉的触感,冬天里的山溪清冷,她却没有收回手,任由着水流穿过手掌。
捧起了一掌清水敷在脸上,还未醒的睡意彻底散了开来,顾楠叹了口气坐了下来。
曹操没有选择上策,但是选了下策,一样让她为难。依下策行事,胜算一成都是说了高的。
这一次,如果没有变数,是必败的局面。与人算无关,用兵法说,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在他们这一边。
如今诸侯声名天下共讽,可谓狼藉,已经过了最佳的时机。失去了借公义之名求助的可能,是失天时。
这山林之间长驱追赶,人困马乏,道路险阻。洛阳过后,易守难攻,是失地利。
兵稀将寡,只过万余,追数倍之军,是失人和。
无论怎么看,都万没有胜算,也怪不得袁绍等人不追,董卓汇集洛阳之军,军力比之诸侯总军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当有胜算。
顾楠坐在溪边,从伸手在灌木之间摘下了一片草叶,放在手中把玩。
世无必然,定有一间变数。
而她这下策,就是借着一间变数而为,起一场动乱,窃得三势之中的人力一势。
看着手中的草叶,顾楠将其随意地放在了嘴边。
那嘴唇含住叶片,一阵清幽的声音在嘴中吹出,似是一小曲,曲声如那山间鸟语。
婉转轻啼,又悠扬远去。
“啪啪啪。”曲声渐去,一阵抚掌的声音传来。
叶片从嘴边被取下,曲声戛然而止。
“我曾闻过宫廷曲乐,比之先生一叶之声,不及一半尔。”
曹操站在顾楠的身后脸上带着笑意,微微侧着耳朵,就像还在听那已经远去的余声。
“这便是仙家之乐,一叶都可为声?”
对于曹操的问题,顾楠也只能无奈地当做没听见,他是将她真当做了仙传之人了。
半响,曹操轻笑着说道:“先生,可能和操说那下策了吗,还是说,又是一个布袋?”
“呵。”顾楠摇着头将草叶放在了地上,回过头来看向曹操。
“万余兵追十数万军,你还真是疯了才会追去。”
“操也没疯。”曹操笑着背过了手。
“是这世道疯了。”
顾楠拍了拍沾在衣摆上的泥土站了起来:“这下策,可借一力,取一成胜算。”
······
“后军跟上!”
林间的军队脚步加快了一份,在林中快速的行进着,从人影来看不过千余人。
那军队的兵甲是曹操的军部,而领在军前的却只有曹操,曹洪二人,其余的军队和部将都不见了踪影。
一日前。
“荥阳之侧地势高低,恐有埋伏,却又是追董卓的必经之路。”
顾楠拿着曹操交给她的地图说道。
“是,昨日元让便同操说了此事,先生以为如何为好?”
曹操皱着眉头,要是过不了荥阳就更不要说追什么董卓军了。
“可分军而行,分成数股,于各路过山。命骁骑在前侧,勘探互通,尽量避免遭逢交战。过荥阳后再于此处会和。”
万军过山的声势很容易就会被发现,相比之下,分成数小股就会隐蔽很多。
若是荥阳之侧真有埋伏也好避过,而且军阵较小方便调遣,可以更加灵活。
布下骁骑,一是可以让各部之间的消息可以通传,二说不得可以先一步发现埋伏的军阵。
最后如果实在不得不交战,分股行军,可以最大的保留战力。
毕竟曹操军不过万余,董卓要是真的准备埋伏诸侯,所部下的军队不会少于数万,整军交战也没有胜算。
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其中的意思也就是如果有一股真的被那董卓的埋伏缠住,可以舍弃。
当然这些都是最坏的打算,荥阳之侧是否真的有伏军还不能确定。
“也只能如此了。”曹操沉沉地点了一下头,要追董卓,必过荥阳。
“另外。”顾楠看向曹操:“孟德,我望领一部,希望是那借来的诸侯军中的人。”
曹操不解地看向顾楠,大多数的时候先生不会主动领军,这一次却不知道是为什么。
不过既然顾楠如此说,曹操思索了一下,还是答应道:“好。”
“谢将军。”
顾楠将地图送到曹操的面前,指着地图上荥阳之后的一段路途。
“过荥阳之后于此处当能追上董卓。我等当借之力,便在董卓军中。”
“董卓军中?”
曹操一愣,但是很快就明白了过来,董卓军中除了军队,还有一众人其数量甚至多余军部。
是董卓军带走的洛阳百姓。
“先生是说······”
“以断木起火截道,从两侧而攻之,使得百姓慌乱生变,再趁乱救走王驾,此为一成胜算。”
最终曹操之军分成七部,曹操曹洪一部,夏侯惇等部将各一部,顾楠一部,分行军阵。
荥阳林中,顾楠看向自己身后的军阵,挥了一下手。
“行玄襄阵。”
第三百四十二章:再闻相将
顾楠的一则军令,声音传于军阵之中,让军中一阵骚乱。
毕竟这些人都是打过华雄一战的人,知道这个时候行玄襄阵是要做什么。
这也是顾楠要领一军的原因,若是荥阳之中真有埋伏,恐怕不会少了眼目,要是数股军阵都被发现,曹操军依旧不可能绕过此处。
所以不若有一军声势浩大,吸引埋伏注意都看向这一边,从而使其他的几部不至于被察觉。
军阵之中传来有些慌乱地交谈的声音。
“将军。”
一个士兵站在顾楠的马侧,看向顾楠,又低下头。
“此时行玄襄阵,可是要引敌军来攻?”
顾楠看了他一眼,也没有隐瞒,应道:“是。”
士兵的脸色一白,过了一会儿,才又问道:“我等,又要去送死?”
这次顾楠没有回答他,而是将腰间的无格抽了出来,令道。
“行玄襄阵。”
令旗缓缓挥动,军阵之中沉默了一下,最后还是摆开了阵型。
有些哭声,也不知道是谁哭了出来,阵中的人握着兵刃的手在发抖,可能怕的也可能是心有愤恨。
他们都是为了活着才撑到如今的,现在终还是一趟死路罢了。
“军阵之中有多少人能说定可以活着回去的,不过就是一趟死路,我不也在此处吗,哭哭啼啼的做什么?”
顾楠驾马回头看向身后的人,她知道此时的军心动摇,没有营啸动乱已经难得。
不过此时,也只能如此。
“行军!”
一声高喝,军阵行起,战鼓声响动在这山林之中,旗帜举起,迎风而立。
军阵的声势浩大,但是人中沉默无声。
顾楠骑在马上,突然开口说道:“我教你们一首歌如何?”
声音夹杂着内息,清楚地传进了每一个人的耳朵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