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非他莫属。另外安西都护府长史颜杲卿、河西支度袁履谦还有颜杲卿的弟弟颜真卿以及李林甫都是难得的人才,可以大用。颜杲卿我推荐他为户部尚书,袁履谦可为京兆尹,颜真卿,我推荐他为礼部侍郎,至于李林甫可为御史中丞,你们有和看法?”
源乾曜、宋璟、李元纮都是人精,自然知道这个时候,任何看法都没有意义,选着了默认。
会议结束。
源乾曜、宋璟、李元纮等人满怀心事。
裴旻却得到了李亨要见他的消息。
想了想,裴旻说道:“我跟他不熟!”
第三十二章 自视过高
裴旻的回答让传讯的护卫都有些懵了。
裴旻心情好,也不为难这可怜的护卫,说道:“忠王是亲王,某是外臣。先皇明令禁止亲王与大臣结交。先皇待我恩重如山,岂有明知故犯的道理?”
他笑着直接离去了,眼中有着一丝的嘲弄,外加凝重。
李亨是不是大丈夫裴旻不清楚,但“能屈能伸”这四个字用在他身上却也贴切。
知晓已经控制不住局势,立刻放下任何面子,将龙袍、玉玺交还给李琰,以表明自己的立场,并且拉下脸来找自己。
能屈能伸,重来都不是贬义词。
李亨确实是个人物!
越是如此,越不能给他东山再起的机会。
裴旻走的异常决绝。
政事堂会议之后,李元纮、韦见素两人找上了源乾曜。
却发现源乾曜正在与宋璟一并品茶聊着国事。
源乾曜负责地方官员的招募,而宋璟负责天下官员的吏治。
他们相互不统属,却有着相连之处。
会议一结束,就聚在一起商讨合作之事。
“源公、宋公!”
两人恭恭敬敬的向源乾曜、宋璟作揖问好。
源乾曜是主人,招呼两人上茶入座,开门见山的说道:“二公是为今日会议而来?”
李元纮、韦见素脸上露出些许尴尬,不知如何开口,他们顾忌着宋璟。宋璟虽是多朝元老,但这些年跟裴旻走的很近,已经算是裴旻一党了。
宋璟会意微微一笑,却不说话。
源乾曜直言道:“但说无妨。宋公的气节何须多言?在你我还未入朝的时候,已经开始高举反太平的旗帜,是庙堂清流,在他面前有什么不好开口的?”
李元纮、韦见素恭恭敬敬的对着宋璟深深作揖。
韦见素忧心道:“裴相身兼夺天之功,为我大唐也是忠心耿耿,对我等这干老骨头还算器重。这背后议论他人,非君子所为,可是你我这一把老骨头还能干几年?而裴相正当壮年,一但我们退下,这庙堂必然是今日提拔起来的张九龄、颜杲卿、袁履谦、颜真卿、李林甫等人的天下……颜杲卿、袁履谦与裴相情若兄弟,世人皆知,颜真卿对郡王行以师之礼。至于张九龄、李林甫,他们是郡王多年的左膀右臂,都是他的心腹。”
李元纮本来对裴旻就没有什么好感,只是摄于他的权威,不敢反抗,这私下里却没有顾忌,说道:“不只是如此,郡王精于军略,此次大胜阿拉伯,还未及封赏。现在又一手负责平叛之事,功成之后,论功行赏。那一个个骁勇悍将,皆是他的爪牙。内有腹心,外有爪牙,庙堂上有我等在,还好,我怕日后……”
他话未说完,但意思已经非常明显了。
源乾曜听李元纮、韦见素着忧心忧国之言,冁然一笑。
宋璟摆了摆手,说道:“其实二位还没有看开,你们完全无需顾忌这点。”
李元纮、韦见素动容齐声道:“难道宋公已经有了应对之法?”
李元纮马上又接了一句话,说道:“恭听宋公高论。”
宋璟摇头道:“哪有什么高论,只是觉得二位自视过高。二公太看得起我们这些老骨头了,裴相要是真有反心,以他现在的威势名望,就凭你我?他要将我们这些老骨头赶出庙堂,那就是几句话的事情。现在的他,比商汤的伊尹,汉时期的霍光更要势大。可比昔年的圣人周公旦,但周公旦尚有昭烈武成王姜子牙钳制,裴相却无人可阻。他留着我们这把老骨头,是因为我们与国朝有用。要是在这个时候出来跟他过不去,真以为我们无人可替?”
李元纮彻底傻眼了,茫然的看着源乾曜。
源乾曜道:“人贵在识趣,到了这个地步。与其逆流而上,船覆人翻,不如顺势而行。至于裴相是以权谋私,还是以权立功,我们拭目以待。若是前者,再行思量,要是后者,自是天下大吉。以老朽的意见顺其自然,裴相与国与朝的功绩,远胜于我们多矣。我们无力挽狂澜之力,凭什么置疑能扶大夏将倾的他?何况,他重用的这些人,哪一个不是当世少有的奇才?”
李元纮、韦见素忽然无言以对,他们能够置疑裴旻势大难治,但是不得不承认要是没有裴旻,唐王朝将会受到灭顶之灾。
**********
灵武大殿。
得到护卫回讯的李亨,没有任何的表情,只是禀退了所有的护卫,一个人孤零零的在大殿里呆着。
不熟!
亲王!
外臣!
赤裸裸的字眼,不断的刺激着李亨的神经:“裴旻!”
两个字几乎是从他的牙齿缝里蹦出来的,透露着最深的恨意。
“你要我死,那就看看到底谁死!”
他眼中透着一丝丝的疯狂……
**********
对付李亨这个祸害,宜早不宜迟,裴旻在结束政事堂的会议后,第一时间就了解审问了情况。
结果自不用多言。
黎敬仁是第一个妥协投降的。
林招隐、尹凤祥、刘奉廷、鱼朝恩、边令诚这些人多多少少干了一些不可告人的事情,但是真正截裴旻书信的却是黎敬仁。
黎敬仁的权值就是掌管宫内的信件,裴旻的信是他亲自拿给李辅国,也是亲眼见到李辅国张狂的拆开了裴旻的密信。
御史台台狱的可怕人所共知,黎敬仁一个细皮嫩肉的管事太监,哪里经受得住审问,直接招供了。
李辅国无疑成了罪魁祸首。
不过李辅国倒是拒不承认,咬牙死撑着。
以御史台审问的手段,一时半会儿居然没有撬开他的嘴。
“裴帅!”王小白道:“我们不敢对李辅国用太重的刑罚,毕竟他背后是李亨,用刑过重,怕落得一个屈打成招的说词。”
王小白并非御史台的人,但是裴旻让他旁听,跟主审却没有什么区别。
“但我看得出来,李辅国是个惧死之人,只要许诺他生还的机会,应当可以他招供。只是此事还需裴帅亲自出马,唯有裴帅亲口许诺,他才能够松口。”
“不可能!”裴旻一口拒绝,“李辅国非死不可,在这方面,你过于耿直了。我已经为李林甫谋取了御史中丞的位子,此事交由他来处理。”
第三十三章 李林甫诛心
灵武,御史台临时台狱。
李林甫新官上任,双手搭在后背,来到李辅国的面前。
这盛唐第一奸相、权相与盛唐第一奸宦、权宦正式照面。
不过双方的地位显然差别甚远。
李林甫是志得意满,而李辅国却给给挂在行刑架上,身上多是伤痕。
太监除了无法行人道,相对来说是很轻松的职业,衣食无忧,无需干粗重的体力活,身子骨也显得薄弱。
只是初步受到鞭打之刑,李辅国似乎已经承受不住了,有些奄奄一息。
静静的看了李辅国半晌,那双眼眸直透人心,李林甫道:“身怀决定性的证据,你心底清楚,我们想要达到目的就不会让你死。所以装死,是最好的保命、逃脱用刑受罪的方法。我要是你,也会这么选择。”
李辅国微微睁着眼眸,看了一眼面前站着的这个人,嘴巴轻轻颤动,有气无力的说道:“我,我要见裴相。”
李林甫轻轻的摇了摇头道:“你很聪明,知道现在能够救你的唯有裴帅。你的主子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换做是我,也会这么做。”
李辅国又看了李林甫一眼,顿觉面前此人有种深不可测的感觉,自己的想法意识好似完全在他掌控之下。
李林甫忽然长叹低声道:“你我因是一路人,对你,我甚至有了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是英雄惜英雄?哈,你我又是哪门子的英雄?如果早些认识你,我们或许能够坐在一起喝杯茶,只是很可惜,你没有这个机会了。我来之前,裴帅已经下达了指令,说你非死不可,他不跟你谈任何条件。”
李辅国巨震动容道:“杀了我,你们奈何不得忠王……”
李林甫笑道:“这个不是我想的事情,其实换做我来,我会假意的答应你的要求,在你供出忠王之后,反悔将你杀了。信守承诺,在我看来,是最愚蠢的。不过裴帅不一样,他不屑与你我这样的人拐弯抹角的说话。所以你懂得,就跟王承恩、牛仙童一样,你已经上了阎王的生死簿,这个世上没有一个人救得了你。”
李辅国身子微微颤抖。
威逼利诱,李辅国见多了,能够不为所动。
可李林甫这诛心的大实话,却让李辅国精神崩溃,颤声叫道:“我只是一个宦官,我的命,难道换不来忠王的命?忠王行事隐秘,除了我有他的证据,任何人都无法证明他干的一切事情。他是亲王,先皇的亲骨肉,捕风捉影奈何不得他。”
李林甫坦然若定的笑道:“这个不是我需要在乎的事情,对付忠王,自有裴帅来伤脑筋。我的任务就是让你死,将你的罪调查的清楚。”
他顿了顿,继续道:“你还不知道吧,忠王已经将龙袍、玉玺还给了陛下,并且要求私下里见裴帅。”
李辅国眼中瞳孔一缩,他太了解自己伺候的这个主子了。
在隐忍这一方,可谓是天下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