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卡赫塔巴也引以为耻,而今让裴旻这般嘲讽,赤红着脸,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吼着。
裴旻为了了解阿拉伯,特地学了阿拉伯语,但毕竟只是粗通。
寻常对话不是问题,卡赫塔巴这气急败坏的一连串叫吼。
裴旻也只能听个大概,但“决斗”这样的关键字却是抓住了。
裴旻莞尔一笑,说道:“你问问我的手下败将,看看他同不同意你来决斗。”
卡赫塔巴更是气恼,直接下马跪伏在了莫斯雷马萨的面前,恳请他同意。
斗将一说,在华夏最早存在于春秋战国以前,有一个非常特别的说法叫做“致师”。
就是如《三国演义》里的阵前挑战一样,最早的致师记载是武王伐纣。
《逸周书·克殷》记载:周车三百五十乘,陈于牧野,帝辛从。武王使尚父与伯夫致师。
晋楚邲之战,楚王也派了乐伯、许伯、摄叔这三位智勇双全的孤胆英雄,来担任“致师”这个高难度的技术活。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致师渐渐给视为莽夫行径,不流行了。
只有小说演义中才会经常出现阵前单挑的桥段。
但是凡事也有例外。
历史上依旧有个别豪勇之人倚仗个人超凡的武艺致师军前。
远的不说,初唐第一猛将秦琼就多次致师,单枪匹马的从万军丛中取敌首级,尉迟敬德也多次让李世民差遣,持长矟大呼叫阵。
但这种事例是极少极少的,也只有秦琼、尉迟敬德这样的猛将,才有这个武勇与胆略。
无疑问的是,但凡致师取胜,胜者于士气一方,必然获益巨大。
不过西方却不一样,西方很重视这种决斗。
西方史上就多次有决斗的例子,甚至有国王冲锋陷阵,接受挑战的情况。
尤其是日耳曼勃艮王国从法律上承认司法决斗的合理化后,决斗之风更弥漫开来。
所谓司法决斗,就在决斗中获胜的一方陈述被认为是事实,不敢决斗或者在决斗中败北的一方被认为是做了虚假的陈述,所以胜利者胜诉,而斗败者则败诉。
在西方野蛮化的思想中,人们笃信,决斗就是让神来作出判断,决定诉讼双方的命运。神是英明公正的,所以决斗的结果一定能揭示事情的本来面目。
杀人犯要证明自己没杀人,只要他在决斗中杀了起诉者,他就是无辜的。
司法决斗彻底的印证了拳头大就是真理的野蛮观点。
阿拉伯在多年前征服了日耳曼人建立的西哥特王国也受到了这方面的影响。
固然没有司法决斗那么夸张,却也风气盛行。
莫斯雷马萨理解这种风气,并不打算拒绝。
只是裴旻的剑术武艺,他亲自尝试过,连自己未必是对手,卡赫塔巴由要逊他一二,真与之决斗,那是有死无生。
莫斯雷马萨高声用华夏语喝道:“久闻裴国公麾下人才辈出,我麾下的虎将愿挑遍国公麾下所有大将,只是不知贵方可有勇气一战?”
他相信卡赫塔巴的勇武,只要裴旻不上场,余者皆无问题。
这一下轮到裴旻这方不岔了。
裴旻麾下并不缺勇将,而且他自己也鼓励勇斗风气。
麾下战将除了封常清因为自身瘸腿瘦弱的原因,武力值不高,其他的不论是王忠嗣还是哥舒翰、高仙芝、仆固怀恩都是智勇兼备的人物。
至于李嗣业、李翼德、折虎臣、浑释之、安重璋之流更是以武勇著称。
听莫斯雷马萨麾下的一员大将意图挑遍所有人,气得一佛升天,二佛出窍。
作为裴旻麾下的第一猛将,李嗣业挺着魁梧巨硕的身板,抓着硕大的陌刀,当先喝道:“国公,接下来,看末将一刀劈了他!”
李翼德、折虎臣也纷纷请战。
至于浑释之、安重璋不是不愿,而是比之以上几将资历地位略有逊色,也不及他们武勇,开不了这个口。
雷万春却不管不顾,也上前道:“末将初来乍道,寸功未立,就让末将让阿拉伯那群蛮夷知道,他们能在西方称王称狮,那是因为没有遇上我们。一但遇上了,那就不叫狮子,叫猫。”
裴旻见麾下诸将踊跃请战,笑道:“一个战前的开胃小菜而已,你们成名已久,莫要跟万春抢了。”
诸将一听,也没有异议。
雷万春来军中不过几月,他的武勇却是全军公认的。
之前旻麾下的第一猛将是李嗣业,现在却是第一步将李嗣业。
步战上,李嗣业凭借陌刀的优势,能胜雷万春。
可马战雷万春却能反胜李嗣业,冠绝三军。
“好!”裴旻对着喀布尔河的对岸喝道:“挑战我们接下了,正好我军有一员新加入的大将,给他练练手。”
卡赫塔巴更是面红耳赤,已经在想待会儿取胜,要用什么方式羞辱对方,以雪耻辱,是割下脑袋当尿壶,还是?
“去吧!”莫斯雷马萨心底也有小小的火气,他本不擅于隐忍,只是敌人前所未有的强大,不得不强压着,此刻强调道:“输了,就不用回来了!”
第四十二章 雷万春双锤扬威
卡赫塔巴但听此言,豪情万丈的说道:“狮王放心,末将定将贼人的脑袋割下,献给狮王。”
他说着豪气干云,持马乘舟,一人渡河。
大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感觉。
河对岸的裴旻也让人空出了战场,唯有迎战的雷万春留下。
雷万春高居马上,双手持拿着两柄重达八十斤的大锤,眯着眼睛,凝视着卡赫塔巴。
裴旻对雷万春很是信任,命人将卡赫塔巴的衣甲兵器盾牌送还过去。
他要雷万春赢的堂堂正正,不给莫斯雷马萨有任何的借口理由。
卡赫塔巴并未穿起衣甲,只是取过了自己的斧盾,一手持盾,一手拿斧,与雷万春相对而立。
卡赫塔巴要对着雷万春一通大喝。
西方人将决斗视为神圣的事情,胜负靠神明裁决,故而礼数到位,他是在自报姓名。
但雷万春那里听得懂阿拉伯语,见他粗声粗气,还以为在挑衅自己,一夹马腹,抡着镔铁大锤凶悍的冲向了卡赫塔巴。
卡赫塔巴见雷万春非但不回应自己,反而直接打杀过来,只以为对方看不起自己,更是盛怒,毫不犹豫的拍马来迎。
雷万春人借马势,左锤当头就是一砸。
卡赫塔巴不甘示弱,巨大的战斧对砍了过去。
星火四溅之余,却不是常见的兵戈之声,而是“嗡嗡嗡”的长鸣,似乎空气都为之震荡。
两人的坐骑都有些受不住力,分别小退了半步。
这一幕有些似曾相识。
之前雷万春初到军中的时候,与陌刀大将李嗣业拼斗时,大锤与陌刀的碰撞就是这样的声响。
“好家伙!无怪敢来叫战!”
李嗣业、李翼德、折虎臣等人,忍不住热血沸腾,只恨不得上场的即是他们。
“再来!”
雷万春一锤不中,右锤又是一锤。
卡赫塔巴以钢盾格挡,只震得虎口发麻。
右锤这一锤,威力较之左锤更强。
“好!”
雷万春两锤一过,兴致更是高涨,双锤同时一并,向卡赫塔巴两边太阳穴便砸。
卡赫塔巴魂飞胆裂,将脑袋一缩。
两锤在他面门上相撞。
金戈撞击时候的震响,瞬间让卡赫塔巴双耳齐鸣,嗡嗡作响。
只打的卡赫塔巴惊出一身冷汗,忍不住暗思:这双锤合起来不下上百德拉克马(西方记重单位),为何使得如此灵动?
卡赫塔巴前些日子砍杀唐军,若砍瓜切菜一般,满以为唐军不堪一击,只靠妖术取胜。
对上雷万春,方才惊觉过来,自己完全小觑了大唐英豪。
裴旻与李嗣业、李翼德、折虎臣等唐军诸将见了这三锤,轰然叫好,欢声如雷。
反之莫斯雷马萨却绷紧着脸,想不到唐军竟有雷万春这样的虎将。
雷万春三锤不中,使开双锤,幻出道道银光,在卡赫塔巴身周上下翻飞,一锤接着一锤,近乎百斤的双铁锤在他手上有若无物一般,又快又猛,还夹杂着奥妙的招式。
卡赫塔巴开始还能招架一二,互攻互守,但二十招一过,力气已然跟不上了,只能被动的以钢盾格挡。
突然一声嘶鸣,卡赫塔巴直接给掀翻在了地上。
他反应不可谓不快,一个翻滚拄着战斧、钢盾,喘着粗气。目光所及之处,一片骇然,却见它座下宝驹翻倒在了地上嘶鸣,马腿似乎受不住力,已经折了。
再看自己的斧盾,战斧的锋锐处完全卷了口子,圆形的钢盾密密麻麻的都是凹痕。
裴旻此时道:“此贼前些天就在此处杀了不少我军将士!”
他话没说全,雷万春以懂得其中含义。
临空一跃,雷万春从马背上跳了下来。
借着这一跃之势,右锤再度砸向卡赫塔巴。
卡赫塔巴怒吼一声,奋起最后余力,挥舞着已经没有半点锋锐的战斧,正面劈砍了过去。
右锤给战斧架住,雷万春的左锤紧接着袭到。
卡赫塔巴无奈,唯有再次转攻为守,提起了钢盾。
然后他再也没有反击的机会……
雷万春一锤接着一锤,就如打钉子一样,根本不给卡赫塔巴反击的可能。
而卡赫塔巴只能用那残破不堪的钢盾,一下一下的硬接,一步一步的后退。
直至手臂再也抬不起来,手腕骨硬生生的给雷万春隔着钢盾震断。
一锤中宫直进,打在了卡赫塔巴的胸口。
这位西方猛将便如断线的风筝一样飞了出去,倒在了地上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卡赫塔巴七孔都溢出了血,他的双手跟是猩红一片,虎口早就裂开。
裴旻策马上前,问道:“万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