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分了,你看如何?”
这妇人甚有骨气,将钱全数给他们肯定不会要。五人均分,一人差不多六百钱。他们母女两加起来,自己再动些手脚有一贯半,足够母女吃饭看病了。
妇人忙道:“这,这怎么使得?”
“不会想要多分一些吧!”裴旻苦恼的道:“成,那我们三人一半,你们母女一半,这样如何?”
妇人百口莫辩道:“不,不是这个意思,还是均分了吧,看得出来,你们夫妇是好人,李万氏,谢过了……”
第六十六章 临颍美人十二娘
“夫妇!”
裴旻有些错愕的看了公孙幽一眼。
公孙幽瞬间成了关公脸,脸上浮现各种表情,便如川剧变脸一般,张皇无措的道:“不不不,夫人误会了,我们我们不是……”支支吾吾的,她竟说不下去了。
裴旻见稳重的公孙幽露着这种表情,心底生出了极大的反差萌,一瞬间有几分心动,没有说话。
古人有着严重的礼教之防,将男女在一起独处是为不雅,有了妻室或者丈夫的男女,在一起更是要浸猪笼的。
裴旻、公孙幽的配合天衣无缝,在李万氏看来应该是经过千百次的练习才有的结果。也只有夫妻,才有可能这般频繁的接触训练,故有此一猜。
李万氏这时也看出自己是误会了,尴尬的道:“是妾孟浪了。”
裴旻笑道:“娘子这可就看走眼了,我跟幽姑娘还是第一次合作,这是我们首次同台表演……”
李万氏惊讶的说不出话来,但见公孙幽表情害羞多余其他,身为过来人也知各中缘由。
裴旻、公孙幽、公孙曦三人,一个救了她女儿,两个又为她特地登台表演,心底着实感激,遂然道:“见你们如此合契,大有夫妻相,还以为是相伴多年夫妻呢。”
公孙幽更是羞想找个地洞钻下去。
裴旻嘿嘿一笑,也没有多说。
公孙曦在一旁站着,不知想些什么,带着几分傻笑。
裴旻从戏台上取过铜锣,他并没有统计一个数字,然后再以乘除法计算,而是用了最傻的方式,五人份一人一个铜钱的发放方法,平均分了。
“这是娘子的……”
“这是小十二的……”
“这是幽姑娘的……”
“这是曦姑娘的……”
“这是我的……”
他一个一个的分,手上的速度却越来越快,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好似有好几双手一般。
在这种快速分发的过程中每次轮到李万氏、小十二的时候,他都会分过去两个三个通宝,他的速度太快,李万氏、小十二根本看不出来。
这私底下的小举动,瞒不过公孙幽、公孙曦二女。
她们也乐得如此,岂会说破,反而为了不让李万氏察觉,配合着将自己的那一份拾起来,免得对比太过明显。
裴旻自己这里故意分配的散了些,肉眼不易分辨。
分配下来李万氏、小十二得到的通宝比裴旻与公孙姐妹加起来还要多一些。
李万氏看着面前的通宝,激动的说不出话来:她平时耍百戏,一日劳累,收入不过百一,不想今日得遇贵人,一首简单的鸿门曲,竟赚了如此多的钱。
小十二还不知这些钱的价值,带着几分天真的问道:“娘亲,有了这些钱,是不是可以不吃粥,吃米饭了。”
李万氏愧疚的看着自己的女儿,强笑道:“当然,可以让小十二吃上足足一年的米饭。”
小十二高兴的跳了起来,过了会儿认真的道:“小十二不要吃一年的米饭,吃半年就够了,省下的钱给娘亲看病……”
小十二的懂事,让裴旻、公孙幽、公孙曦皆为之动容。
公孙曦红了眼眶。
公孙幽一脸的坚毅,更加坚定了自己要走的路,创建青羽楼,尽可能的收留小十二这样的孩子,让她们如自己昔年一般,能有个温暖的家。
裴旻摸了摸小十二的脑袋,道:“要是我的孩子也能如你这般懂事,那便好了。”
小十二道:“大哥哥有孩子了,多大?是姐姐还是妹妹。”
裴旻笑道:“刚刚满月,是你的弟弟妹妹,说来也巧。他们叫小七小八,你叫小十二,真有缘分。”
小十二认真的道:“可我叫李十二,弟弟妹妹不会也叫李小七、李小八吧……”
“那倒不是,是裴小七、裴小八……什么……”裴旻一开始没有反应过来,突然他带着几分震惊的看着可爱无邪小十二,心底念着:李万氏的夫家姓李,小十二是李十二,难道她就是李十二娘?
杜甫名动天下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表面上夸赞的是公孙大娘,实际上是杜甫对着公孙大娘的徒弟李十二娘,回忆往事有感而发。
李十二娘算得上是公孙剑舞的唯一传人……
裴旻看了公孙姐妹一眼,目光又落在可爱小十二的身上,杜甫的诗句中有一段是“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这小十二确实也是一个美人胚子,应该就是她了,不由心念道:“历史因自己的出现,已经改的天翻地覆。却不想公孙姐妹与李十二还能巧妙的相遇,这缘分可是不浅,理当促成她们这段师徒情分才是。”
见李万氏将通宝都收放好了,裴旻问道:“你们住哪,我们送你们回家吧!”
李万氏忙道:“不用麻烦!”
公孙幽道:“这地方龙蛇混杂,夫人身上钱财露白,带着小十二恐有危险,我们都身怀武艺,沿途可以照顾。”
公孙曦也道:“就是!有我们三人在,就算长安所有地痞流氓聚集起来,也不是我们的对手。”
李万氏闻言也觉得不可马虎,自己腰间受伤又有一个三岁孩子,真遇上歹人,一点还手的余地也是没有,只能再次感激。
裴旻、公孙幽、公孙曦一同帮着李万氏收拾了摊位,拎着大包小包来到了长安左下角的归义坊,长安的地况北密南疏,归义坊位于南下侧,正是贫困百姓居住的地方。
李万氏的家非常简朴,就一个小落院两间简陋的屋舍,家具有些破败,打扫的却是整齐干净,没有半点脏乱。
“屋舍有些简陋,让几位见笑了!”李万氏说着,热情的给他们端上了干净的井水。
裴旻也不介意大口的喝了起来,问道:“家里就你们母女两人嘛?”
李万氏颔首道:“妾本临颍人氏,嫁到了长安。郎君三年前去世了,娘家曾来信,让我们母女回去,一时心有不舍,没有答应。现在看来,不回娘家都不行了。”
裴旻听到这里,哪里还有半点质疑,小十二就是杜甫诗中的临颍美人,公孙大娘的嫡传弟子。
公孙幽突然道:“夫人真的怀念长安,不舍离去,不如来青羽楼帮我?青羽楼尚未有百戏师傅,我觉得夫人非常合适。”
裴旻闻言一笑,公孙幽便是公孙幽,自有主见,无需他过于操心。
第六十七章 小女人味
有一句古话说得好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世间之大并非没有人才,而是缺乏发觉培养人才的眼光。
李万氏表面上看并未有什么出奇的地方,但是小十二三岁便能上台表演,甚至能够表演上竿、跳索这高难度的百戏,明显有着一定的本事。
尽管小十二失败了,却也不能证明什么,小十二是年纪所限,多给她们母女几年时间,未必不能完全掌握高难度的百戏。
青羽楼以舞台表演为上,这个时代的百戏也属于舞台表演。
公孙幽学习南北舞技,在舞蹈上堪称全能。百戏一道,却非她所长。有一个经验丰富,擅于百戏的人辅之,能够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无需裴旻指点,公孙幽显然自己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了。
“青羽楼,可是昔年洛阳青羽楼?”李万氏也是同道中人,临颍也位于洛阳不远,作为昔年长安最出名的私人戏院,李万氏也是久仰大名。
公孙幽认真的说道:“正是,老班主当年收养了我们姐妹,我们姐妹也打算继承他的遗志。现在招兵买马中,正缺人手。夫人与其在露天里卖艺表演,带着小十二风吹日晒,不如过来助我。我们相互扶持,也好有个照应。”
李万氏听着有些心动。
公孙曦性子急道:“夫人别犹豫了,老姐肯定不会亏待你们的。”
李万氏盛情难却,也应了下来。
时候不早,裴旻、公孙幽、公孙曦一并告辞离去。
离开了李万氏的家,公孙曦突然道:“你们回去吧,我在这里待几天。”
裴旻有些意外的看着公孙曦道:“什么时候曦姑娘的头脑这么好使了。”
公孙曦急眼道:“本姑娘是不喜欢用脑,并不意味着本姑娘笨。这基本的道理,还是能明白的。”
她最近行走长安,发现长安确实辉煌繁华,堪称富丽堂皇。在她记忆中,无一城一地可以相比。
但是这繁华的背后,鱼龙混杂,各种各样的人都有。
流氓地痞的拉帮结派,商贩之间的勾心斗角,武林中人的明争,还有官员的暗斗,比比皆是。
论混乱复杂也远远超过其他郡县。
这些天她不知道教训了多少流氓地痞,也找出了一个规律。
流氓地痞都喜欢出现在人多的地方,如闹市、庙会还有就是李万氏表演的戏台附近,或偷或抢,人多就是他们的掩护。
几乎可以肯定,今日的戏台里面混迹了不少这样的人。
面对李万氏意外得到的横财,他们岂有不动心的道理。
公孙曦意识到这点,打算偷偷护着李万氏的母女,让那些意图见财起意的贼人知道厉害。
裴旻也最欣赏公孙曦这点,虽然她性子较为冲动,而且极度好斗,但是有着一颗赤子之心,就如小说里的侠义心肠,能够不计代价不计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