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威力越大,弊端也是越大。漫长的装填工程是抛石车、弩车的致命缺点。
目光中他们吐蕃勇士在顶过炮石、劲弩的洗礼后,五千多名吐蕃兵士成功地逼近金城百步之外。
离金城城墙,只有咫尺之遥。
裴旻毫不犹豫的下达射击的命令。
四百名弓弩手,将四百箭矢洒向了敌丛。
比之抛石车、弩车自身的巨大缺陷,箭矢才是真正的防守杀敌利器。这一轮下来,直接折损了近百名吐蕃兵士,效果显而易见。
裴旻正打算进行第二轮射击,却见冲到百步内的五千多名吐蕃兵士竟然没有全部直扑城下,而是停住不前,有的甚至直接丢下了手中的盾牌,取出了挂在背后的弓矢。
脸色一变,裴旻毫不迟疑的大叫道:“躲起来,都躲起来!”他暗骂吐蕃大将狡猾,竟然用这已死换死的战术打法。
他们由上往下,居高而射,绝不可能输于吐蕃射手。但是吐蕃射手有五千,他们身后还有源源不断的兵源。而唐兵只有四千可用兵卒,其中精于射箭的只有一千余数,一换十都是亏本的买卖。
这就是兵多任性,兵多的资本!
果然箭羽漫天而来!
一支支箭矢飞上了城头,五千弓手的齐射,可不是他们四百射手能够相比的。
一根根漆黑的箭矢就如蝗虫一样,漫天而来,不住的射在城垛上,有的落钉在城头,有的向下掉落,更多是从城楼的缺口处呼啸而过,射向天际。
耳中听得全是嗖嗖嗖的声音。
“吐蕃杂碎的战术章法,不能小觑,等闲视之。”裴旻想着破解之法,心底也在庆幸,自己叫的及时,不然伤亡定是不小,同时也震撼吐蕃射手的精准,吐蕃能成为大唐劲敌绝对不是偶然,他们身兼农耕民族游牧民族两者之长,却有独到之处。
裴旻没有时间感慨,以想到了对这火力压制的破解之法,传令道:“刀盾手、投掷手准备。刀盾手将盾牌伸出城外,接箭!投掷手乘机向城下,倾倒沙土!”
一面面盾牌,伸出女儿墙,挡住了飞射来的箭矢,投掷手将沙土向着城下倒去。
漫天尘土接着风势卷向了百步之外的吐蕃箭手,纵然吐蕃箭手再如何精锐,在睁不开眼的状态下也难以做到再次射击。
裴旻取出背上的弓箭喝道:“兄弟们,到我们还击了!”
第十八章 坚挺不过三十吸
裴旻站出城垛,黄沙裹挟之处,吐蕃弓箭手尽在其中。吐蕃人睁不得眼,而他们却能看清人影。那一个个黑影便如箭靶一般……
“射!”
裴旻想也不想直接对着下面憧憧人影张弓射去,一人应声而倒。
在裴旻之后,弓箭手纷纷对着黑影张弓劲射。面对密密麻麻的影子,那里需要瞄准?随缘箭法,足以致命。
一轮劲射,又有两百余吐蕃兵卒悲惨的倒在了地上。
风沙很快散去,裴旻突然发现对面的敌军阵中有一名特殊的将领,那人身披环锁铠,甲胄的制式非常华丽,前胸左襟部位缀就的甲叶竟是金片和银片,在太阳的照射下闪闪发光。
环锁铠是大唐的十三铠之一,是由西域传入中国的。因为唐朝多打外战,对手不是游牧民族就是渔猎民族,都是善射民族。擅于防箭的环锁铠极为盛行,经过特别改良,种类繁多。
裴旻曾经是兵部的一员,任职于司库司。尽管他并未正式入职便因从龙之功转为御史台。可在先天政变之前,他还是特地了解过兵部司库的职责。司库就是负责管理兵器甲胄的,对于环锁铠有着一定的认识。
那吐蕃将领身上的环锁铠,是唐朝大将所用的款式。不论对方是怎么得来的,来头定是不小。
裴旻毫不迟疑,猿臂伸屈,拉成满月,搭箭就射了过去。
裴旻较之以往,膂力有十足的精进,百步之内,这长箭飞出,箭矢去势之猛,却也仿佛薛讷当初的神箭风采。
卡内基只觉得一缕锐利的杀气迎面而来,还来不及猜想到是什么原因,利箭破开重重人海,刺进了他的喉咙……环锁铠确实有“箭不可入”的效果,可却没能覆盖喉咙这薄弱之处。
卡内基张了张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倒在了地上。
“可恶!”
针对金城兵少,乞力徐特地沿用当初噶尔钦陵屡试不爽的攻城战术,箭术压制。却不想就这样给沙土破了,还累得自己的爱将给射杀阵前,只气得高声咆哮,喝道:“都压上去,压上去!登城!”
既然用不得巧,那就来硬的。
趁着城上之兵难以冒头出来垂直向下射箭,他们高举盾牌,飞快而有条理地竖起众多的云梯,开始向上攀登;另有四五十人推着两辆以大木桩简陋制成的攻城冲车,在顶着数层厚牛皮的庇护下也缓缓的从远处逼近。
“一队弓箭手退下歇息,二队弓箭手与左右两侧往城下射击……投掷手、拒杆手上前御敌。”裴旻见吐蕃改变了战术,也在第一时间里改变了防守方案。
在吐蕃备战的这些天,他没少与唐军将士商讨攻防的应对之法。唐军虽因军制原因,斗志不强,可金城有他们的父老乡亲有他们自己的家人,为了保护家人的安危,守城军现在只恨自己当初没有认真训练,对于裴旻的临时讲解学的特别认真。
他的命令一下达,兵士们毫不犹豫的动了起来。
弓箭手退下,二队弓箭手,左右射击。
投掷手高举着滚石、檑木对着城下的兵卒抛掷下去,已经逼近的攻城冲车,是他们主要的攻击目标。拒杆手熟练的撑着云梯,将高搭在城墙上的云梯一具一具连人撑翻。上百名吐蕃兵士有高空坠落,有的摔在地上,一时爬不起身;有的砸在别人身上,几人撞在了一起;还有的正落在别人的兵刃上,身子被捅了个窟窿,倒在地上惨号不止。
裴旻总揽全局之余,瞧着那边的云梯没有及时撑离的云梯,将那些即将爬上城楼的兵卒射死。
这战斗不过持续短短的半个时辰,城楼上下已经埋葬了上千余兵士的性命……
乞力徐还是第一次经历如此惨烈的攻城,纵然早已见惯了生死,也忍不住心底发怵,想起了《孙子兵法》里的一句名言: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就算知道,攻城的惨烈,也想不到在对方的指挥下,半个时辰,付出了一千多余兵卒性命,己方竟没有一兵一卒跃上城头的。
想着城中给他传递的情报,左右一切大局的竟是一个不满二十的少年,眼中闪过一丝厉色,这等厉害的角色,绝对留不得。一但金城城破,先杀裴旻!
心念于此,乞力徐见攻城冲车已经给滚石、檑木砸坏,再次挥手,命人运送攻城冲车上去,顺便增兵五千,继续施压,同时将第一波苦战半个时辰的兵卒换下来歇息。
金城三面环山,周边根本不缺树木,这些天,他建造了足够的攻城器械,用起来毫不吝啬。
裴旻很稳,他的指挥就如他的剑一样,精准快捷稳重。
他的人也步入了与人比剑时的境界,心无杂念,不断的跟着战局的变化下达着不同的指令,从早到晚,由太阳初升,到晚霞漫天硬生生的压住了吐蕃九波攻势。
接连不断的攻击,愣是让他一口饭都顾不得吃,勉强喝水解渴以是极限。
开始是毫无压力的,他指挥得当,将士们应对得体。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兵少的劣势渐渐体现,在烈日下作战,将士的体能消耗的极快。行动,渐渐跟不指令。
至于裴旻,他早已将弓箭弃之一旁:弯弓射箭,过于耗费臂力体力。为了保存体力,只要吐蕃兵不上的城墙,他尽量避免自己动手,免得先一步累到,坏了全局……
突然!
吐蕃兵毫无道理的大范围的登城,一个个矫捷的吐蕃兵,如同猴子一样,跃上了城头。
他们手中没有兵器就一面铁盾,相互组成一道防线,压榨着唐军的空间,掩护身后的吐蕃兵登城。
“城要破了。”
城外传来一阵欢呼!
乞力徐也放声放声大笑,可这笑声还未持续三十息,却见两名登城勇士拖着鲜血的尾巴,手舞足蹈地从城头坠下。
一个又一个!
没几下功夫,刚上去的登城勇士统统变成了尸体,被丢下城墙。
“这?”乞力徐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吐蕃擅于骑战,当为了应对攻城,他们特别训练了一支特殊的攻城部队,擅于登城作战。他狡诈的没有在第一时间安排攻城部队,而是选择在唐军体力不支的时候,突然出击。眼看一举功成,却不想坚挺不过三十息……
第十九章 血战邢水
裴旻一剑斩下最后一个登城的吐蕃兵士后,高吼道:“投掷手,倒油!弓箭手,点火!”
滚烫的油自城头浇下,接着落下来的是点燃的火箭和干草,城下顿时变成一片猩红的火海。
因为登城的缘故,吐蕃兵卒都聚集在城下,扎堆在一起。
一些身手敏捷的吐蕃兵士得以幸运的连滚带爬地躲开,但避免不了大多人被裹在里面,惨叫之声不绝于耳。五百多尚存余力的士兵冲出火海,全身着火,挣扎着往回逃,他们中的有些人因此被城头弓箭射倒,有些人跑到一半就力竭倒地,任火焰将全身包裹,活活烧成灰碳。
战场上弥漫着一股焦臭味道。
对面城楼下的火海,吐蕃总算停止了攻势。
裴旻也得以松了口气,他也没有想到吐蕃会有如此一手,那一个个精心训练的登城兵,登城攀爬云梯的水平跟寻常兵卒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一骨碌的就上了城头。
不过好在他有他的过墙梯!
在吐蕃登城的那一瞬间,他第一时间将雇佣兵调了上来。
雇佣兵在守城战中并没有多少用处,他们个人单兵战斗力确实强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