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东汉末年-第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郭斌任职阳翟县令,使尽一切办法安置三万多流民,也得到了仁慈的名号。总之,在袁术的眼中,郭斌就是个人人可欺的老好人,或者在你真的出手打击他的时候,会被其刺伤,可只要你不招惹他,他是不会率先出手的。

    袁术想他自郭斌二次进京,便未曾见过郭斌,更未曾出手教训过他,为何此次郭斌竟对袁建下了狠手呢?然而,当他了解到袁建竟然自作主张地纠集四百多人去越骑营闹事的始末,方气得大骂袁建见识短浅。

    如今京中的形势一触即发,稍微有点儿门路的都知道要发生大事了,袁建竟还不知死活地往枪口上撞。太平道要造反的事儿能瞒得过京中的普通老百姓,可能瞒得住消息灵通的袁家二公子吗?要知道当今的司徒,同时兼任太傅的袁隗可是袁二公子的叔父啊!

    如今天子正着国舅爷何进秘密监控京中太平道,一边搜集太平道人名单,一边积聚力量,准备实施抓捕。郭斌与曹操二人正是何进手下的爪牙,再加上如今郭斌深受天子信任和器重,要讨好还来不及,你袁建竟然敢前去闹事?

    袁术听说了郭斌被天子任命为骑都尉,统领越骑营时,想到袁建亦在越骑营中,还想给他传话,让他好好配合郭斌,以此向郭斌释放和解的信号。郭斌本是阳翟的一个山野小子,家底不厚,人脉不广,以袁二公子身份之尊贵,只要伸伸手指,郭斌还不屁颠屁颠地前来跪舔?可话还没传到呢,就听到了袁建身死的消息。这一下,和解的希望真的是破灭了,即便袁术心中千肯万肯,亦不可能与郭斌和解了。因为这么多手下都看着呢,袁建可是跟着他从小长大的,不给他报仇也就算了,还要跟他和解,这不是寒了众人的心吗?

    就在袁术愤怒难当,想着找个什么办法从别的事情上找找郭斌的晦气,挽回一点面子的时候,叔父袁隗回家便将其臭骂一顿,并勒令其不许出门。后来才知道,天子下诏,以袁隗治家无方,罚俸一年。

    这下,袁术彻底消停了。

 第一百零七章 叔至

    越骑营的训练步入正轨,无论是营中原有的军士还是后来招募而来的流民,训练都极为刻苦认真,没有一个人敢于挑战长官的权威。(全本小说网,HTTPS://。)这或许是袁建的尸体起到的一点好的作用吧。士兵们一早起床绕着营地跑圈,吃过早饭后便投入队列队形的训练中。

    到了下午,士兵们会有一个时辰的时间练习弓箭,他们目前的练习很简单,需要做的只是听从军官的命令,将箭矢射到指定的区域即可,并无一般弓箭练习时常用的圆形箭靶。他们所用的弓箭,都是军中常用的,由武库中直接拨付,而并非阳翟特色的英格兰长弓。经过几天好吃好喝好住的休养,再加上每日强度适中的训练,一众新招募来的士兵身体强壮了不少,却仍未达到使得动英格兰长弓的水准。他们之前实在是太虚弱了。

    他们箭壶中的每只箭矢上都刻有射手的编号,待训练结束后,士兵会去捡回自己射出的箭矢,并拿着去登记。晚上,作为奖励,会依据中的箭矢的数量适当加餐。因此众人对弓箭的训练,都上心得很,热情高涨。

    一天的训练结束后,士兵们吃过晚饭便会被聚集到校场中,由一百名特种士兵教授他们枪法。这枪法便是经过童渊改良的“解放军拼刺术”,是郭斌初来贵地之时,与管亥交手所用的,伏龙山庄乃至阳翟县城的军士所习练的都是这个。

    而这枪法经过童渊改良后,更是增加了配合使用的招数,二人同使可以互相呼应配合,三个人亦可以配合使用,极为灵活多变。这套枪法简单易学,有十天的时间,想必众人能学个大概。虽然以之对战太平道高手或者有些勉强,但总是学了些皮毛,装装样子吓唬人却是绰绰有余的。

    除此之外,无论新兵老兵,郭斌都要求他们依照战时的规矩布置岗哨,明哨暗哨互相掩护呼应,很是像模像样。

    非但如此,袁建之死对营内营外都起到了巨大的震慑作用,至少再没有人敢来越骑营闹事了。

    这一日,郭斌正拉着戏志才、郭嘉、荀彧诸人商议军情。依照历史的记载以及目前得到的消息分析,张角原定在三月初五举事,届时,城中秘密潜伏下来的过千人的太平道高手会打开洛阳城门,迎接城外的太平道大军进城,然后会直接攻打禁宫。而宫中由宦官掌控的黄门郎会在适当时机打开宫门,将太平道人放进宫门,并为其引路,意图斩杀大汉天子。

    黄门郎又称黄门侍郎,即侍奉于黄门的武士。秦汉时,宫门皆黄色,故号黄门,黄门侍郎因最初在黄门内供职而得名。他们起初都是正常男人担任,后来宦官权势越来越大,才开始有宦官染指这职位,简称〃黄门〃或〃小黄门〃,他们直接成为宦官集团的武装力量。如今宦官与太平道勾结,黄门郎正是其手下爪牙。

    到时候,皇城沦陷,天子被杀,洛阳城又被太平道占领,只需张榜安民,布告天下,张角便可顺利登上天子位。至少,他是这么认为的。

    京中举事的同时,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共同举事,内外相应,声势浩大!

    届时,中原地区遍地烽烟,郭斌若想要在那样的情况下回援阳翟,无疑是困难重重,凶险异常的。

    而何进将太平道在京中的谋划打乱后,天下黄巾军则会顿时陷入一盘散沙的境地,届时,太平道被迫仓促起兵,各地不能互为呼应,声势与实力势必削弱很多。没有统一指挥的起义军,在官军眼中就真的只是一群蝼蚁罢了。

    若郭斌能够在剿灭京中太平道之后,迅速率军赶回阳翟,恐怕能借着这个时间差,在颍川太平道收到京中举事失败的消息之前赶回去。

    郭斌已经禀明何进,在京中事情结束后,他会率领越骑营迅速赶回阳翟。而何进亦传达了天子的意思,要郭斌届时继续担任骑都尉,率军守住阳翟。

    阳翟地处颍川郡西北角,穿过大山便是洛阳。然而山中皆为老林子,进去容易,想出来就难了。因此,原本距离洛阳最近的阳翟县反而成了颍川郡各县中距离京师路程最远的一个。

    有鉴于此,若颍川全郡陷落,那么进可攻退可守的阳翟县便是太平道的腹地,成为颍川郡太平道的大本营,历史上也确是如此。

    而若郭斌能够得保阳翟县不失,便仿佛在颍川太平道的腹部插入了一把尖刀,使其进退不得,腹背受敌。届时,朝廷派大军往颍川郡剿匪之时,郭斌再派一支军队袭敌侧后,则颍川太平道必破。

    郭斌现下便是在与众谋士商讨回军的路线。

    此时,有人来报,说是营外有个汉子,自称是郭斌的故人,前来投奔。

    郭斌大奇,他在京中能有什么故人?若是袁绍、曹操、卫仲道等人,守卫便不会如此说了,可除了那几人之外,他在京中也不认识别人啊!

    好奇心驱使下,郭斌率领众人往营门处行去。

    不是郭斌他们太不自重身份,而是这几日除了商量京中行事的细节,便是商量如何回军阳翟了。许多事情已经定了下来,众人实在是没事情干了。因为目前营中最重要的任务便是练兵,可是练兵自然有郭斌手下的一百个特种士兵,相信受过关羽精心蹂躏的他们也会好好“照顾”自己手下的新兵蛋~子的,况且有关羽和张飞二人盯着,断不会出什么岔子。因此,关于练兵的事,并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众人来到营门,只见到一个二十许的男子带着个瘦弱的女孩儿在营外等着。“未得军令,谁都不能进入营中。”这是郭斌定下的规矩。

    郭斌见了来人,但觉面熟,却如何也想不出来到底在何处见过他。

    只能张口含糊道:“在下阳翟郭斌,字潜阳,兄台颇为面善,不知。。。”

    那男子道:“伏龙亭侯可还记得几个月前,太平道围攻阳翟县衙之事?”

    郭斌道:“自然记得,哦!你是本初兄手下的那位。。。那位壮士!”

    来人正是当初跟随袁绍前往阳翟的门客之一。当时郭斌从县衙前院飞奔往后院前去支援,而太平道将院中的大门封死,便是这个汉子率人以斧头劈门。当时郭斌见这个汉子脸色忠厚,在危急时刻仍是沉稳镇静,虽甚是其貌不扬,却不怒自威。郭斌心中好奇,便多看了他几眼。只是事后太忙,便将此人忘在脑后了。

    这时郭斌忙道:“原来真是故人!只是郭某失礼,尚未请教高姓大名。”

    那人忙道:“早闻急公好义小孟尝,仗义疏财,豪气冲天。今日一见,方知盛名之下故无虚士。在下豫州汝南人士,姓陈名到,字叔至。特来拜会伏龙亭侯。”

    听了这个名儿,郭斌心中一颤,我滴个天,竟然是他!要说郭斌如今见惯了历史名人,与袁绍、曹操之流交游,以司马徽、卢植、蔡邕之流为师,便是碰上了天子刘宏,郭斌也敢跟他并排坐着,勾肩搭背地饮酒划拳。可今天这一位,却的的确确是惊到他了。

    陈到,字叔至,生卒年不详,豫州汝南人。 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刘备帐下白毦兵统领,名位常亚于赵云,以忠勇著称。蜀汉建兴年间,任征西将军、永安都督,封亭侯。在任期间去世。

    诸葛亮曾说:“到所督,则先帝帐下白毦,西方上兵也。”意思是:陈到所督率的是先帝刘备帐下的白毦兵,这是西方蜀汉国中最上等的士兵。

    杨戏则称:“征南厚重,征西忠克,统时选士,猛将之烈。”

    “征南”指的是征南将军赵云,“征西”指的便是征西将军陈到。能与赵云并列相称的人,岂能是庸手?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以忠勇称”的杰出将领,历史上竟很少提及其人,也成为汉末三国历史上虽评价极高,却最不为人所熟知,最神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