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斌这时深切地感受到有一干文武在手下给自己出主意的好处了,自己苦思了一夜的大难题,如今经过几人抽丝剥茧一番分析,竟然就显出了眉目。
依照众人的分析,唐周的老主公便应是天师道前教主张衡,也就是张鲁的父亲。张衡死后,太平道首张角与张修合力谋取了天师道,并由张衡夺得了教主之位。如今张角与张修二人一个在中原发展太平道,声势浩大;一个在汉中发展五斗米道,称霸一方。
而张衡的独子张鲁,则一直心心相念张衡之死,认为是张角与张修合力谋害了张衡,方由张修坐上了教主之位。或者因为张角在中原发展太平道颇有成就,信众几万人,已经算是枝繁叶茂了,因此不大看得上偏居一隅的天师道,才由张修担任了天师道尊。
因此,张鲁和以唐周为代表的天师道前教主的一干忠实手下便想夺回天师道,并将张角与张修二人奋斗一生的事业毁掉。
如今,张角的太平道借着中原大旱的机会,疯狂扩张势力。其实力固然上升很快,教众却也愈发地良莠不齐。因此其对于管理人才的渴求便愈发强烈。想必唐周就是通过马元义加入太平道,并凭借其智谋和表现出来的并不甚弱的武功,逐渐得到了太平道上层的认可,并作为马元义的副手,随着他在京城联络奔走。
因此,唐周才能知悉太平道中的许多密事,亦能选择最佳的时机将京中太平道一棒打死。
至此,一番极具说服力的推演将事情经过以极为合情合理地逻辑再现,省了郭斌多少事儿,郭斌只需要做出抉择便可以了。
何进让郭斌三人在京中等待时机,到决定出手的时候,便由三人各自依计行事。
于是,本来着急忙慌地率领众人奔来京城的郭斌,此时竟难得的清闲了下来。
蔡邕与卢植的府上自然是要去拜访的,单单是当初二人在朝堂上为了郭斌的一番表态,便是提携后辈的大恩。因此郭斌回府呆了一会儿便携带着阳翟县的一干特产往蔡邕与卢植的府邸行去。
今日并非休沐日,故此二人并不在府中。郭斌奉上名帖,约定改日前来拜会后,便带着众人离开了。
左右无事,郭斌便领着戏志才、郭嘉、荀彧、关羽、张飞等人往卫仲道府上行去。
以郭斌与卫仲道二人的交情,自然是无需提前递送名帖的,否则便显得生分了。
通报过姓名,那门子忙命人往里通报,自己则带着郭斌径直往府内行去。很显然,卫仲道早已将郭斌列入热烈欢迎的客人名单之中了。
果然,众人方走过了几道院子,便看到卫仲道满脸惊喜地迎了出来。
见到郭斌与荀彧带着一众人一起前来,卫仲道哈哈大笑着与众人寒暄一番,方领着往内院行去。
因为卫仲道独居京城读书,虽有婚约,却尚未婚娶。因此卫宅虽大,却并无女眷,只十几个伺候卫仲道的婢女,并不需要特意避忌。于是众人来到卫府,亦颇放得开。
卫氏原系西周分派,实康叔之后,康叔封卫以国卫氏,派衍河东,子孙散居各地。若山右之曲沃,江左之华亭,广东之番禺,济邑之无恨,自河东安邑分支者难以悉举。以河东一支为最。
到了汉朝,卫氏一门初兴于汉名将卫青,以及被立为皇后的卫子夫。卫氏家族就是从那一刻起平步青云。此后,卫氏一族以诗书传家,东汉之起,卫氏便是的诗书名门,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卫氏更是儒学的望族。在东汉明帝之时,由于卫暠的儒学造诣很深,声名颇高,便被朝廷征召。由于路途遥远,再加上卫暠身体状况欠佳,在赴洛阳就任途中卒于今山西夏县,朝廷便在本地赐所葬之,于是,卫暠的家人便在当地定居下来。由于朝廷的重视及卫暠的地位和声望,卫氏家谱便将卫暠列为一世祖。
因此,卫家累世豪富,即便在京中亦是声名显赫的人家。蔡邕能看中卫仲道,并将独生爱女许其为妻,想是看重卫家诗书传家,门风清正。故此,卫仲道与蔡琰的婚事可谓是门当户对,郎才女貌,实在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所以郭斌很是为卫仲道能娶了蔡琰而感到高兴。
只是,前世不学无术的郭斌虽然听说过蔡琰是个大才女,却不知道其坎坷的身世。
在蔡琰与卫仲道成婚后不久,卫仲道便去世了,而蔡琰亦回了京城娘家,这一场在许多人眼中乃是天作之合的才子与才女的婚姻就这样草草终结。
董卓死后,他的部将李傕等人又攻占长安,军阀混战的局面终于形成。羌胡番兵乘机掠掳中原一带,在“中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纵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长驱入朔漠,回路险且阻。”的状况下,蔡文姬与许多被掳来的妇女,一齐被带到南匈奴。
然后她被迫嫁给了南匈奴左贤王,并有了两个儿子。直到十二年后,曹操基本扫平北方群雄,当上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想到少年时代的老师蔡邕对他的教导,当他得知蔡邕的女儿被掠到了南匈奴时,立即派周近做使者,携带黄金千两,白壁一双,要把她赎回来。
于是,蔡琰告别了自己的两个儿子,随着汉使者回到了中原。可是老家破毁,亦没有了家人亲戚,曹操便做主,在她三十五岁时嫁给了屯田都尉董祀。
谁能想到此时如花似玉,京中人人称颂仙女一般的蔡琰,竟然会有如此坎坷的身世?难道这便是所谓的红颜薄命么?
蔡琰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是东汉末年国家破碎,平民罹难的真实写照。蔡琰的人生多少得益于父亲蔡邕的地位而颇得人照顾,尤让人闻之悲叹不已。那么魏晋之后,五胡乱华时,汉人作为两脚羊(两脚羊指被当作食物吃的人)被胡人作为牲畜贩卖驱赶,甚至作为粮食的遭遇,又有谁来哀叹呢?
所以说,国家便是先有国再有家,国既不国,哪里还有家呢?
五胡十六国时期,出了个勇猛善战的冉闵,颁布杀胡令。杀胡令共有三条:1。内外六夷,敢称兵仗者斩。2。今日已后,与官同心者留,不同者各任所之。敕城门不复相禁。3。赵人斩一胡首送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官悉拜牙门。
正是有了冉闵的杀胡令,才保留了汉族一点血脉。
而汉末则是多亏了有曹操,即便是中原混战,军阀厮杀之时,一统中原的曹操依然是威震海内,乌桓、匈奴无不慑服。
现在郭斌穿越来了东汉末年,即便尚未从前世小屌丝的思维中完全走出来,可他还是想要竭尽全力为了保全民族血脉尽一些力气。
第九十九章 前夕
在郭斌二次进京之时,大家便都见过,卫仲道自然知道随郭斌前来的都是极得郭斌看重的,因此酒菜极为丰盛,可谓宾客尽欢。全本小说网;HTTPS://。.COm;席间,少不得拿着卫仲道的亲事打趣他,他总是略带羞涩地一笑而过,也不着恼。因此,大家对卫仲道印象都很好,尤其是张飞,一场酒罢,已经开始跟卫仲道称兄道弟了。
郭斌实在是很难想象地出来,张飞这个黑脸莽汉,如何能与卫仲道这个身体略嫌孱弱的富家公子投契。
欢快愉悦的时光总是转瞬即逝,转眼已近二月。
何进召袁绍、曹操、郭斌三人进府商议,道:“太平道首张角派遣其弟子唐周联络宦官封谞、徐奉二人,约期举事。说什么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袁绍拍案而起,道:“哼!狼子野心之辈,分明是狗屁不通。”
曹操道:“国舅爷但请下令,曹孟德无不遵从。”
郭斌亦忙起身表态。
只是袁绍面带为难,道:“绍本立誓,党锢之祸一日不平反,绍便一日不入朝为官。此次围捕太平道虽为国事,绍却依然不可违背誓言。不过幕后调遣,财务分拨等事,国舅爷但请放心。”
何进起身道:“好!三位不愧是少年三杰,果然是肝胆相照,豪气冲天!”
当下,众人商量了一干细节,便各自告辞离去了。
出了何进府邸,看着这阳光明媚、一尘不染的汉代的蓝天,郭斌的心中却仿佛压着沉沉的乌云。
郭斌心中暗道:“历史,终于还是如约而至了。”
所谓“岁在甲子”,指的是在甲子年。而张角与各地太平道弟子约定于本年三月初五举事,三月正是甲子月,而初五正是甲子日。因此,张角选定甲子年的甲子月、甲子日举事,也是有深意的。
论阴阳五行,天干之甲属阳之木,地支之子属阳之水,水生木。
甲是拆的意思,指万物剖符甲而出也。
子是兹的意思,指万物兹萌于既动之阳气下。
因此,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乃阳气最盛,万物萌动之际。正是汉朝灭亡,太平道兴起之时。张角选在这个日子举事,也可谓是用心良苦了。
按照战国时期阴阳五行家邹衍的“五德终始说”:“五德”指土、木、金、火、水五种德性或性能。“五德终始”指这五种性能从始到终、终而复始的循环运动,邹衍以此作为历史变迁、王朝更替的根据。
按照这种说法,汉朝则属火德,色尚赤。所谓火生土,新的王朝则应该是土德,色尚黄。因此,太平道举事,众信徒都要头绑黄巾为记号,称为黄巾起义。
因此,单从其举事的日期来看,张角此次谋反其实是早有预谋的。他想借着六十年一度,阳气最盛的日期举事,以期从气运上压倒汉朝,取而代之,建立新王朝。这实在是充满了农民思维的,可爱而幼稚的谋划。然而,不得不说,若没有唐周的告密,以其计划之周密,实力之强大,一举攻陷京师,推翻汉朝亦不是不可能的。可是若要他在建立新王朝后能够得到各地豪门大户的认可,天下十三州传檄而定,那却基本是痴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