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东汉末年-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几天前,张梁便着人借着贾仁在阳翟县的力量,暗中租借了十几艘渔船,并将其全部聚集在阳翟城东南的颖水河边。那是一处芦苇荡,芦苇高过马头,站在里面连人都看不见。而且四周群山环绕,寻常很难发现隐藏在岸边的渔船。只因这处常有渔船前来打渔,贾仁竟将阳翟县的渔船统统租了来,一是为防止渔船靠近,洞悉太平道的计划,二是为了避免阳翟县中的追兵乘船追击。端得是好谋划,好手笔。

    最妙的是,自越水涧到这处藏船的所在,有一条不为人知的小路,既隐蔽,又迅捷,是老贾家作为经营阳翟几代人的地头蛇探查出来的,并不为外人所知。

    这样,太平道众人进山后,若关羽追兵紧追不舍,便由越水涧的伏兵将山上巨石推下,一方面为阻塞道路,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以之做为疑兵之计,使追兵愈发坚定山中确有伏兵的心思,而不敢进山追击。

    果然,关羽只留下二十个骑兵监视,便率领大军离开了。看到此处,张梁方才放心地带队往山那边藏船的所在行去。

    山中树木密布,不见一丝光亮,加之害怕追兵看到,待进山中行进了约莫一刻钟,张梁方敢命人点燃火把前行。因为带着一干伤患,再加上山中道路难行,十几里的山路走了两个多时辰方到。此时天边已开始微微放明,尚未出来的太阳将天边的云彩染得通红。

    精疲力竭的太平道众人自林中出来,终于松了一口气。如今摆脱了追兵,又出了山林,终于有机会歇息一下了。正在一群人有的坐下歇息,顺便吃口随身携带的冷干粮,有的正准备登船之际,一声鸣谪仿佛报晓的晨鸡般,将忙碌了一夜,早已是精疲力尽的一众太平道惊起。

    随即,箭矢破空之声传来,当时便有一大片躺在地上尚未来得及反应的太平道浑身鲜血,再也起不来了。

    然而,噩梦尚未结束,只听箭矢“嗖嗖”声不绝于耳,自不远处环绕四周的山上飞下来一波又一波伏龙山庄特产的长箭矢。

    你能想象出电影《英雄》中那一片箭雨的景象吗?三百多只利箭不间断地急促射击,足以将一片区域长时间覆盖,箭雨过后,一点活物亦毫不留存。

    箭雨持续了一顿饭的时间方渐渐停歇,张梁凭借高手的直觉,在箭雨来袭前的一瞬间便扑倒在河中,躲在了渔船底下,方才逃过了一劫。否则,便是横练功夫再深厚的高手,在如此密集,劲力如此之大的箭雨下亦难逃一死。

    将头冒出水面,只听见岸上惨嚎声,嘶叫声,响成了一片,他带来的三百多太平道的精锐,如今竟没有一个再能站着的了。

 第八十七章 夜战(八)

    就在张梁稍稍松了一口气之时,只听见又一震“蓬蓬”的弓弦声响过,一震箭雨又倾泻~了下来,这一次箭矢的数量明显更多,威势较之前亦更大了。/全本小说网/https://。/而且,让张梁更为绝望的是,这次来的竟然是火箭,目标是船只!

    深秋的芦苇荡中,芦苇已变得干枯而易燃。绑了沾满火油布条的火箭一落在地上,大火腾地便燃了起来。本来以这些太平道精锐的武功,是可以冲出火场,重新进入山中的。可方才的箭雨中,一干人受伤的受伤,殒命的殒命,如今剩下的活人,除了武功极高的少数几人,就只有运气极好,早早地上船,并未给第一波箭矢伤到的幸运儿了。

    张梁心中在滴血,这可都是太平道的精锐啊,这些人不仅武艺高强,而且对大贤良师的忠心毋庸置疑,又都是颍川郡太平道的中上层头领,是颍川太平道的主干。这次出来本是要带他们见见世面,看看如何带兵打仗,也算是为以后太平道举事之时培养中层军官。

    可是却不曾想,这次竟踢到了铁板上。原本经过两次小规模战斗,这些太平道精锐已经算是老兵了。他们本应在明年举事之时,成为优秀的领导阶层,成为太平道占领颍川郡的战争中的骨干力量,他们所带领的颍川军队本应成为大贤良师包围京城洛阳的战略部署中的重要一环,在未来太平道主力攻占京师后,成为拱卫京师、抵挡北上援军的重要力量。他们亦将成为大贤良师所建成的太平国度中的上层贵族,尽享荣华富贵。

    可是一切都没有了,当看到从他们来路缓缓走出山林的穿着阳翟县部队特有的土黄色军服的几百人,以及走在前面那个手持亮银枪的挺拔的身影时,张梁知道,郭斌没有给他们留下活路。

    其实仔细想想,这也怪不得郭斌。张梁两次与郭斌交手,郭斌均是被动应战。太平道的目标虽始终都是刘辨,而非郭斌本人,郭斌却每次都不得不竭力应战。因为刘辨一旦在阳翟县境内遇刺身亡,非但他伏龙山庄中的一干基业要保不住,而且郭斌在大汉王朝的政治前途被彻底断送则是板上钉钉的了。

    想想吧,堂堂大汉王朝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的下一代帝王,未来大汉王朝的储君竟在阳翟县遇刺身亡,不管这个皇子是否得天子欢心,是否着太后待见,郭斌的责任毫无疑问是首当其冲的。非但国舅爷何进与何皇后会从此粉转黑,恐怕第一个拿着刘辨身亡搞郭斌的便是一点儿都不待见刘辨的董太后和光禄勋董重。你甚至不需要太好的想象力便能想到董太后一手领着怀抱刘辨牌位的二皇子刘协到天子面前哭诉他的好孙子死得如何凄惨,要天子诛杀郭斌以谢天下的样子。

    或者,这就是政治的肮脏之处吧?

    张梁一心想招揽郭斌的计划,恐怕亦无法实施了。双方的血仇,又岂是那么好解开的?

    一身戎装,骑着高头大马的刘辨亦跟着郭斌来到了火场边,看着满地被烧得变形扭曲的尸体,他的小脸上满是纠结与不忍。

    至于郭斌,他虽酷爱《电锯惊魂》之类血腥残暴的电影,可那只是叶公好龙罢了,他又何曾真的见过满地都是烧焦的尸体的惨状?不过,毕竟他曾经徒手将波才的兄弟活活打死,亦曾进山狩猎,毙命在他手上的野兽不可胜数,郭斌并非从未见过血的雏儿。

    而且,作为一军统帅,又是阳翟县加上伏龙山庄的实际领袖,在这种时候又怎能露怯?

    于是,他站上一处大石头,开始了一次特别的演讲。

    郭斌道:“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这是贾谊在《鹏鸟赋》中的名言,意思是:“天地就仿佛是个大熔炉,而造化就好像是看炉子的工匠。运转不息的阴阳是炭火,天地间的生灵万物就好像是被熬炼的铜矿。”极言世间万物生存之艰辛。

    “如今天下大旱,赤地千里,大汉子民流离失所,进退失据。郭斌不才,蒙诸位看重,追随左右,岂不是为了保全性命,护卫家人?”

    一番话,将众将士说得连连点头。今年,若非有郭斌在,给他们工作,供应他们衣食,他们中绝大部分人恐怕亦会与如今遍布大汉的流民一般,流离失所,浑浑噩噩,为了一口吃食而搏命吧?

    郭斌继续道:“这样的惨剧,今天有,明天也许还会有,也许会持续许多年,也许有一天,躺在地上的就是你,就是我郭斌,就是站在你背后保护你的袍泽!我们是杀~人了,可我们的目的是保护我们身后的袍泽和家人!我们要为我们的家人而战!我们要为我们的袍泽四邻而战!我们要为那些不能作战的人而战!”

    一番话,为众人找到了作战的理由,杀~人所造成的心理压力亦有了发泄的渠道,一众将士被郭斌说得热血沸腾!

    郭斌又加了一把火:“你们都是阳翟县的英雄!”

    顿时群情激昂,因残酷而惨烈的战争场面而造成的沉重的心理压力瞬间释放!

    连一直跟在郭斌身后的戏志才、郭嘉、徐庶等人,心里亦是由衷地升起强烈的自豪感。同时,却又不禁为郭斌超强的煽动能力而震撼。

    他们哪里知道,这些东西,在后世又算得了什么?只是小意思罢了。

 第八十八章 回京

    将太平道的事情处理完毕后,郭斌便派遣赵云并关羽率领五百军士,护卫刘辨、袁绍一行往京中去了。全本小说网;HTTPS://。m;

    郭斌身为阳翟县令,不能轻离辖地,而赵云身为县尉,率军护送大皇子刘辨进京,正是便宜。况且,在此次剿灭太平道的战斗中,正是因为有赵云在颍水边的一番卓越指挥,阳翟县官军方能不损一兵一卒地结束战斗,可谓是大大地露脸了。而关羽则是因为在护卫县衙时指挥有度,而深得郭斌看重。

    此番派遣二人进京,一是为了护卫刘辨一行,二是为了给二人升官。郭斌在给何进的密信中将此次剿灭太平道的前前后后详细说明,并着重点出了赵云、关羽二人的勇武,分别为他二人求官。赵云拟为阳翟县丞,关羽则拟为阳翟县左尉。

    在给天子的奏折中,郭斌则着重强调了大皇子猝临剧变,面不改色,沉着应对的形象。阳翟县军民一心,终于在大皇子的带领下击退强敌,从此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云云。一番吹捧溢美之词,连郭斌都不忍直视。

    应五百羽林精锐的强烈要求,郭斌特命令被服厂连夜赶制了五百套军服,形制皆依照阳翟官军的军服式样。于是在一行人抵达京师洛阳之后,一股被称为“阳翟风”的潮流便悄然吹遍京师上流社会。

    京城“醉仙楼”旗舰店旁边新开的名为“阳翟服饰”的服装店,在开业当天便被踏坏了几条门槛。京城的贵族无不以有一件阳翟产的军装而洋洋自得,似乎这也成了身份与地位的象征。

    他们大多是派遣仆佣下人携带了银钱往阳翟服饰购买,自己则到一旁的醉仙楼中,点上一桌酒菜,慢慢地等。因为阳翟服饰实在是太火爆了,只看门口长长的队伍便知道,进去买衣服并不是一个轻省的活计。

    这一切的一切,皆来源于郭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