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东汉末年-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梁之所以如此看重郭斌庞大的家产,是因为他可以给士兵换装皮甲。清太祖努尔哈赤起兵,为何要单单强调他的十三副铠甲呢?为何不说十三把大宝剑?或者说十三匹马显得更有钱一点?因为那十三副铠甲是违禁品,是私藏的,是不被明朝政府所批准的,所以才可以作为他起兵之初最重要的财富之一。

    因此,可以看出汉代对于民间携带刀剑,是宽容的。可是与此相对,汉朝对于铁器的流通和出口是极其严苛的。凡产铁的郡县均设置铁官,即便不产铁的郡也要在县一级设置小铁官。铁的冶炼和铁器制作与销售一律由铁官负责。

    并且,汉朝严禁铁器流入异邦,吕后曾禁止铁器输往南越,《汉书·昭帝纪》中亦记载汉昭帝之前曾有“马弩关”。

    因此,汉朝兵器之利,独步天下。《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二十二》中记载:“汤(即张汤)曰:“夫胡兵五而当汉兵一,何者?兵刃朴钝,弓弩不利。今闻颇得汉巧,然犹三而当一。”意思是说:“胡兵(指的是少数民族军队)要五个人才能当汉朝士兵一个人用,为什么呢?是兵器、弓弩粗糙,不够锋利。现在听说颇学得了汉朝的工艺技术,却还要三个人才能当汉兵一个人用。”

    可以看出,汉朝兵甲之利,是汉朝士兵能以一当五的重要原因。

    汉朝的士兵身穿铠甲,手持弓弩、钢刀,与身着裘衣、手挽木弓,连箭头都是石头或骨头做成的匈奴人打仗,打不过才真是怪事。而匈奴人亦通过各种方法学习汉朝的先进技术,终于从“五打一”,进步到了“三打一”。

    由此可见,所谓的“我要打十个”,在汉朝,对于身怀武艺的将领来说,似乎亦不是神话。

    因此,郭斌的自以为是,闹了一个大笑话。还好郭同学脸皮之厚,便似阳翟城西城区新建的城墙之拐角,在知道自己闹了个乌龙之厚,脸不红心不跳地向何进求了三千柄军用环首刀(当然是要付钱的),并以最快的速度列装。

    (作者的话:新人新书,毕竟有许多不如意之处。在下努力摆脱小白文,意欲竭尽所能还原历史的细节,故多有诘屈聱牙,文字晦涩艰深之处。亦多有查阅资料,似论文般推演论证之处。在下也承认,本书似乎不太适合小学生阅读。另,这几天查阅资料颇多,故刚刚实现了几天的每日两更又遇挫折,望各位大大海涵。关于秦国青铜剑的详细资料,央视十套的《探索发现》节目曾为其做过专题,名字叫做《复活的军团》,好多年前的老节目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第八十章 夜战(一)

    神秘莫测的星空中只见一弯新月,低垂的夜幕下,阳翟县仿佛进入了梦想的狮子,就连西城区的建筑工地上亦再没有嘈杂而沸腾的人声,只城中某处会隐约传来一两声犬吠,随即便被浓重的夜色所淹没。(全本小说网,https://。)

    一群人似暗夜的魔鬼般,从城中各处冒了出来,借着微微的星光聚集到县衙正门侧的巷子中。

    若是站在城墙上向城内俯瞰,便会看到这些人点燃了火种,并将燃起的火把插到地上。随着一声低沉有力的“点火!”,各自就着地上的火把将搭在弦上的火箭点燃。

    待火苗燃起,一声鸣谪拉响了进攻的号角,亦将夜色中的阳翟县叫醒过来。

    一时间,几百只点着了的箭支呼啸着飞入县衙,有的落在了房顶上,有的则射偏,落进了附近的民宅之中。连续三波火箭攒射后,这些以黄巾覆面的人纷纷擎出各式兵刃,呐喊者往阳翟县衙正门冲去。

    一时间喊杀声响彻天边,阳翟便仿佛加了火油的煤炉,轰的一下爆发开来。

    三轮火箭过后,县衙中大堂的位置便火焰张天,仿佛着了大火一般,却未曾听见喊杀声和哭叫声,反而被误射进火箭的民宅中传出呼天抢地的惨嚎呼救声。

    顾不得思索太多,这些人在几个呼吸间便冲近了县衙大门。

    只见阳翟县衙黑色的木质大门紧紧闭着,从里面传来的噼里啪啦地火烧木头的声音,仿佛给了进攻的人以无穷的力量。

    大门被撞了几下便应声而开,领头之人微微愣了一下,便随即兴奋地指挥众人越过屏风,往大堂冲去。

    可是当众人越过屏风后,便均愣在了当场:县衙中哪里有着火?分明是大堂前的空地上被人堆上了一人高的木头,又浇上了火油,才给人以县衙中着起了大火的错觉。领头的意识到中计了,便欲指挥着众人退出去。可乱糟糟地人群如何能听到他说话?他手下带来的这些人又岂是能听人唠叨的主?

    于是,里面的人想往外挤,外面的人想往里冲,人群愈加混乱了起来。

    这时,只见庭院周围的屋顶上掀起了一块块牛皮,下面钻出了身着毛呢的士兵,共约六七十人。这些士兵一个个身材高大,每个人均手持一张从未见过的巨大的弓。

    随着角落里一面红旗落下,利箭射出,嗖嗖声不绝于耳。

    要说这些人也是江湖上响当当的人物,又岂会惧怕弓箭?只是这些士兵所射出的箭矢较一般箭矢要长,如此近距离之下,威力较之普通弓箭亦要强劲得多。有人自恃武艺高强,伸出手中武器去拨,却反而被其狠狠地钉穿了大腿。

    这一下,再不用为首的指挥了,众人拖起伤者便又冲出了大门。这一番交锋,进攻一方便出现了十几个伤者,气势大沮。

    站在角落里的徐庶道:“太平道果然用上了火箭,多亏了志才兄命人偷偷将庄中仓库里的熟牛皮拿出来覆在了县衙各处,方不至手忙脚乱。”

    郭斌点点头,道:“不错,志才辛苦了。”

    戏志才忙道:“主公与元直谬赞,多亏了小郭嘉注意到这些太平道对火油需求的增加,否则,谁又能想到太平道会用火攻呢?”

    郭斌心中对于几人的表现均满意得很:几人均年纪轻轻,毕竟阅历有限,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是贪天之幸了。谁又能不用经历磨练,从小便是谋算绝无遗失的绝顶谋士呢?要知道,即便是天才,亦只是起步略高而已。

    可是看着退出去的太平道众人,几人的眉头又皱了起来。

    郭嘉道:“县衙中只有两百多护卫,现在又有一百多的特种士兵加入,人数上却绝不占优势。”

    戏志才点点头,道:“不错,看来人,怕有近三百人了。”

    徐庶道:“想是太平道中原本便有潜伏于城中之人,我等只注意到后来的一百人,竟未将原本潜伏在城中之人算进来。”

    正在三位谋士后悔不迭之际,郭斌道:“我相信云长,这种小场面,不用担心的。”

    要说县衙中的人数,确实不少,袁绍的家将此时便在后堂中。而县衙外的民居之中,则全是羽林军。可是毕竟三方互不统属,若全由关羽来统帅,恐怕会因有人不服而产生效率低下等问题。故郭斌嘱咐袁绍,让他们各自把守后堂,以护卫大皇子刘辨的安全。

    见太平道众人退走,屋顶传来关羽的呼喝声:“众军听令!关闭大门,准备迎敌!”

    只见两百多人纷纷来到墙下,手中握着长枪,面南背北,单等太平道众人翻墙而过。

    果然,等了片刻,便有太平道中人忍耐不住,仗着轻身功夫了得,翻上了墙头。却见迎面过来的是一柄柄森冷的长枪,功夫好的尚能扶着墙头翻回去,功夫不好的一口气接不上来,便给乱枪捅死当场。太平道中首次出现了阵亡。

    太平道首领见无法翻越墙头,火箭亦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便命人将一罐罐火油扔进院墙。顿时瓦罐四碎,火油的气味扑鼻而来。其中有的竟将油罐扔到火堆之上,火堆腾地一声升腾而起,顿时烟炎张天。

    关羽大惊,道:“躲到墙后,小心火攻!”

    言未毕,只见又有一支支火箭从墙外飞了进来。也不射远,只往瓦罐落地的区域射落。

    所幸隔着院墙,对面箭术亦不甚高超,着火的并不甚多。

    这时便看出毛呢的效果了来了:有的士兵站得靠近瓦罐落地之处,虽不小心被火燎到,衣服却并未起火。只看得关羽心中大定,暗叹郭斌目光长远,这毛毡做的军服,不但保暖、耐磨,竟还不惧火烧。

    可是毕竟有多处火头起来,有的亦燎到了两侧的排房,一时间院中亦乱了起来。

    墙外早有站在民房上观察情况的太平道人将消息传了下来,那头领得知院中亦起了大火,喜形于色,忙命人趁着乱局翻身入墙。

    顿时近百太平道人趁着忙乱之际,翻身入内。院墙下的士兵来不及阻挡,便各自以班为单位,组成阵势,在各班长的指挥下向进来的太平道攻去。

    而此时院中烟炎张天,本来屋顶的弓手们可以借着院中的大火堆瞧清楚院中的情况,可看着已经与太平道混战在一处的战友,拉开的弓却怎么也射不出去了。

    一时间,县衙大门处危机初显。

 第八十一章 夜战(二)

    县衙大堂前正混战之际,后堂突然传来激烈的呼和拼斗之声,“叮叮当当”的兵器相交声不绝于耳。全本小说网,HTTPS://。.COm;

    郭斌心中顿时便是咯噔一下:糟了,难道是太平道竟潜入了后堂不成?

    当下不敢怠慢,忙提了玄龙枪往后堂冲去,口中喝道:“云长,这里交给你了,一定要顶住!”

    关羽朗声答应道:“主公但放宽心,此处无事!”冲天豪气,直冲霄汉。

    走到半路,便有军士来报,说是不知怎的竟突然从袁公的院中冒出来二十几个贼人,一个个以黄巾蒙面,武艺高强,见人便杀,连王越亦是抵挡不住,边战边退,进了大皇子刘辨休息的院子去了。

    郭斌心中暗叫不好,脚下却不停歇,飞也似往后面奔去。

    本来他已料到张梁必然会派人前来偷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