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东汉末年-第3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识和进行发明创造的热情。一个个构思新颖,设计精巧,并能够在各个产业发生巨大作用的新产品的研发和推广,既创造了一大批通过搞发明创造,率先达到小康水平的市民,更是极大地提高了阳翟县中的生产力水平,为整个阳翟县的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

    如今的阳翟县,已经俨然成为整个颍川郡的经济中心、政治中心、军事中心,同时也是整个颍川郡的文化中心和科技研发中心。甚至放眼豫州乃至整个大汉王朝,这里都是学术研究最活跃,生产力水平最高,识字率最高的城市。可以说,阳翟县在经济和技术上的引领作用,如今已经在颍川郡显现出来了。

    颍川郡中藏龙卧虎,是文才超卓之士荟萃之所,这与颍川郡中豪门大族多以诗书传家的传统是分不开的。因此,在整个士林之中,颍川郡的影响力是极大的,否则当年的刘陶也不可能成为掀起太学生上书救援党人高 潮的领袖人物。既然如此,郭斌身为颍川郡守,在刘陶身故的当口表明一下态度,也是极重要的。

    于是,郭斌开口道:“刘公是何时去世的?如今遗体在哪里?”

    戏志才道:“启禀主公,刘公去世是在十几日前,如今遗体尚在京中,其子得闻消息后,便进京了。”

    郭斌听了点点头,所谓落叶归根,刘陶虽然是受了宦官诬陷而于狱中自尽身亡,天子却是一直极为看重他的。想来刘陶之子进京,奉乃父遗体回乡,当不会有太多波折。不过他还是加了一句:“去信京中,着郭全派人全力支持刘公之子在京中的一应活动,并派人沿途护送刘公遗体回乡。另外,阳翟会馆也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将刘公遗体从狱中奉出,一应棺椁、车马等物亦要准备妥当。”

    戏志才躬身道:“诺!”随即道:“郭全办事越来越稳妥了,刘公的遗体已然让他以阳翟会馆的名义收了,一应棺椁、寿衣、车马也早已预备停当,随时可以出发。这派人一路护送的事情,他也有了安排。”

    郭斌点点头,心中颇为安慰,道:“没想到在京中一年的时间,连郭全这小子都历练出来了。”随即,他又想到了即将南下主持交州事务的小弟郭嘉,这两个小子也都成了半大小伙子了,如今即将一南一北掌握方面事情,他真是有一种吾家有子初长成的自豪感啊。

    也不怪郭斌前世今生都是年纪轻轻的便有了这种心态,实在是他重生东汉末年后这两年有余的时光之中,所经历的事情实在是太过复杂,所要承担的责任也是太过重大,每日里压力如此之重,也难怪他有点儿少年老成。

    试想一下,郭斌所要面对的手下,是诸如关羽、张飞、戏志才、荀彧、徐庶、黄忠之流;他所交往的好友,是诸如曹操、袁绍这样的人精;他所交游的师长,是童渊、卢植、蔡邕、杨赐、张角、华佗这样身份和才学俱佳的前辈,郭斌想要不成熟也不能啊!

    既然想到了郭嘉,他自然不免要嘱咐他一番。

    看着虽尚嫌瘦削,精神却是十足的郭嘉,郭斌不觉暗叹这两年来每日里督促他进行体育锻炼的正确性。这一世的郭嘉每日里要早起锻炼身体,又被郭斌禁绝了五石散,想来他便不会再如历史上一般年三十八岁而亡了吧?

    只是交州的事情关系重大,郭斌觉得要先好好考考他,方能放他南下。

    当下,郭斌面色一肃,对郭嘉道:“小弟,此番我将你派到交州去,你心中是怎么想的?”

    闻言,郭嘉面上兴奋之色如何也遮掩不住,道:“小弟一定努力,将交州的事情做好。”跟着戏志才历练了两年,无论是格局还是手段郭嘉当都无碍,只是欠缺了独当一面的经验罢了。如今郭斌将他放到交州去承担大任,终于能够一展抱负,他自然极是兴奋喜悦了。况且这是郭斌所问,以郭嘉对他的信任和依赖程度,一点儿不成熟便自然而然地表露出来了。

    郭斌见郭嘉如今既学了治国理政的知识,却又能保持这一点顽皮的性子,心中很是满意。将年纪轻轻的郭嘉教育成小老头,雅非郭斌所愿,所以他方将其交给放浪不拘于形骸的戏志才教导。若是将他交给司马徽,两年下来保准变成一个醇醇守礼的君子,老实是老实了,却也少了许多人生的乐趣。

    若是如此,郭斌宁愿将郭嘉培养成一个整日里提笼架鸟、放浪形骸的纨绔。虽不会在事业上给他巨大帮助,可至少能安安稳稳、痛痛快快地渡过自己的一生。以郭斌的能力和如今的实力,这并非痴心妄想,他有能力给郭嘉营造这样的条件。都说富二代都靠有个好老子,可是谁说不能靠有个好哥哥了?

    不知为何,重生之后的郭斌,心中对于郭嘉有一种极深厚的感情,虽然他与郭嘉共同生活不过两年,可自当初一醒来,内心深处便不自觉地涌起这种感情,或许这是这个身体的原主人,也就是那个“傻子”在这世上的一个执念吧?

 第三百五十三章 郭嘉

    见郭嘉满脸跃跃欲试的表情,郭斌心中极是欣慰,换了个更舒服的坐姿后,开口问道:“那小弟你说说,此番你南下之后,要如何做呢?”

    听了郭斌的问话,郭嘉面色一肃,挺直身子,道:“要说大哥选的这个地方是真好,交通既极便利,方便从内陆运送物资、补给,又游离于交州之外。(全本小说网,HTTPS://。)咱们是外来的势力,去人家的地盘上立足,哪是那么容易的?如此正式便宜。况且咱们颍川的货物自然也要运到交州去贩卖的,眼下还好,待日后生意越做越大,保不齐便有眼红的人。咱们远离交州本土,便少却了许多麻烦。无论是交州的官场还是地方实力派,他们又岂能是铁板一块?到时候咱们反而却能置身事外了。”

    听了郭嘉的话,郭斌很是欣慰,小小年纪能看到这么深,也不枉了戏志才的一番教导了。只是这年轻人不能使劲儿夸,就怕他翘尾巴呢,当下他却继续板着脸,点点头道:“唔,说得挺有道理。具体说说你想要怎么入手,一步一步又是怎么打算的?”

    听了郭斌的话,郭嘉大受鼓舞,朗声道:“既是中转站,那么大型的码头和起重设备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为了以后咱们阳翟的产品能卖到交州去,仓储区自然也要跟进建设。这两项是根本,也是基础,是第一步便要完成的。”

    郭斌听得心中极是满意,不说别的,郭嘉这个思路至少是正确的。他没有如世人一般看轻了工商业,而是本着一切行动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原则,这也是郭斌时时处处想要传达给手下人的理念。

    人类社会的根本是经济,社会稳定的根本也是经济,只有人人得以吃得饱、穿得暖,社会秩序才会更加有序,社会治安也才会从根本上好转。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不是他不怕,光着脚硌在地上也疼啊,只是他本便一穷二白,即便是输了也剩不下什么了。所谓的失去的只是锁链,是因为失无可失。

    郭斌想要避免五胡乱华对中原经济的破坏,想要避免汉人遭遇历史上那次空前惨烈的血的洗礼,除了要在军事上将可能的威胁扑灭在萌芽之中,更要在经济上处于绝对碾压的地位。当周边四夷的经济逐渐依附于中国,成为中国的附庸,那么所谓的威胁自然也不复存在。从古至今,一切的战争都是政治的延续,一切政治争端,背后都是赤 裸裸的经济利益问题。

    郭嘉能够做出这样的判断,说明郭斌这两年来思想的传播还是颇见成效的,至少在高层之中对于经济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已经与此时的传统官员有了很大的区别。因此,他点点头,继续考较郭嘉,道:“那第二步要如何做呢?”

    郭斌鼓励性的眼神给了郭嘉极大的自信,当下毫不犹豫地道:“第二步便是招募人手、开垦荒地,另外造船厂更是要尽快建成。越人长于航海、造船之术,将他们招募进来,正是便宜。”说到这里,他看了郭斌一眼,道:“照我说,待日后咱们自己将船造出来,要招募水手兵丁的时候,还是要从他们之中挑选合用之人。江南水网密布,无论是走海路运送货物还是待日后插手交州事务,手中没有一支水军力量,那是断然不行的。”

    听到这里,郭斌双目一亮,问道:“哦?插手交州事务?如何插手?”

    郭嘉道:“交州的资料小弟也研究过了,士家是交州士林魁首,盘踞岭南一百余年,几代人的悉心经营,可谓根深蒂固。而交州刺史朱符,其父朱儁便在朝中,因平定黄巾之乱的功劳,被封为右车骑将军,可谓极有背景了。如今他锐意进取,最近又在大肆征募部曲,极为强势。”关于交州的事情,因为郭斌南下,众人这段时间或多或少也都了解了一点。如今听到郭嘉说起,都放下酒爵,静静地听着。

    “双方都是大汉的臣子,朱符虽是交州刺史,有大义名分,可士家也不差,士燮的几个兄弟任职交州地方,影响力极大,士家与南越人关系又好,想要动他们也是难上加难。况且如今林邑国主被擒,南方的林邑国虎视眈眈,双方近期内发生重大冲突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即便是有点冲突,也不会是针尖对麦芒地大动作。双方大概也只会在交州刺史府所新近招募的部曲内部搞点儿小手段罢了。”

    听郭嘉说到这里,在座众人极是惊讶,谁都没有想到平日里话不多的小郭嘉看问题竟如此深刻。郭斌早已通过已经发生过的历史知道了郭嘉的才能,再加上如今经过戏志才两年的悉心培养,若是连这一层都看不清的话,那才是个大笑话。

    当下,他还是不动声色地对郭嘉道:“那你说说,面对如此情况,我们该如何应对?如何自处?”

    郭嘉笑道:“咱们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还能怎么应对?”

    听了这话,关羽、张飞、陈到、黄忠几员武将陷入沉思,徐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