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东汉末年-第2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适才他拉着郭斌几人扯了半晌,除了描绘美好蓝图,便是保证少不了你的好处云云,丝毫未曾谈及具体事务。诸如新军要从何处招募,怎么招募,各兵种要招募多少人,装备怎么分发,粮草怎么运送供给,林邑国中能征召多少士兵,他们对战事的承受力在哪里。甚至大军要走哪条路线,是要走水路还是要走陆路,都一概未提。更不用说准备多少箭矢和攻城器械,派谁做先锋,谁做主帅了。

    当郭斌一问到行军的细节,又或者如何立寨,如何行军等事情时,他朱符总能扯到“大军未动,粮草先行”上去。总算是加急读过几页《孙子兵法》,否则连这个怕也说不出来吧?

    一直在士府的小院子中等着的董杏儿问道:“那此次,是否要与他合作呢?”

    郭斌点点头,道:“合作自是要合作的,他虽是个憨人,一片忠君报国、护卫百姓的心思却是好的。此事非为私怨,却全是为了国事。便是没有了朱符临时征召的交州士卒,我伏龙山庄的五十铁卫,亦要闯一闯这所谓的林邑国。”

    听了郭斌此言,一旁的黄忠双目中精光闪动。像他这种武功高绝的英雄人物,虽不免因儿女私情在事业上受到拖累,却从没有一个是蝇营狗苟之徒,否则武功也绝练不到这个地步。人分为三六九等,有穷人也有富人,变得富有的途径有很多种,而人穷困的原因却也有内在的统一性。

    许多穷人也是起早贪黑,整日里累得腰酸背痛,可还是穷得吃不上饭。他们最缺的不是奋斗的决心,也不是勤奋的习惯,而是成为富人的野心,是成为人上人的格局,是成为成功人士的眼界。

    当一个人整日里看到的是某些执法人员驱赶路边摆摊的小商贩时,他所孜孜以求的很可能便是努力学习,考上公务员。其目标虽不是为了欺负穷人,起码不被欺负吧?而当一个人整日里看到的是身边的亲戚朋友通过办工厂、搞实业,成为了先富起来的那一批人时,其孜孜以求的自也是建工厂,做老板。所以有的地方富裕,是组团富裕,有的人做餐饮业,搞得红红火火,连带着亲戚朋友,乃至村中的同乡,也开始干起了自己的买卖。这就是眼光和格局的不同,产生的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

    即便是写小说,若是没有一书成神的愿景,便不会在剧情上精密构思,在遣词造句上反复雕琢,自然亦成不了神。拿破仑所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也是颇有道理的。

    一个人武功达到一定境界之后,其看待世界的眼光也自不同。三国演义中吕布之所以如此嚣张跋扈,不服丁原,不服董卓,不服刘备,连曹操 他也不服气,实在是有深层次原因的。因为他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他的骄傲是刻在骨子里的。他的这种舍我其谁的自信,并非初生牛犊一般无知的自大,而是建立在世所共知的事实面前,他是天下第一,无可置疑。

    黄忠也是相似,所谓一法通万法通,武功练到了这等境界后,眼光自也高了,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流民,你便很难跟他聊民族主义。因此,黄忠听到郭斌一心为公的言语,心中便不由得涌起了知己之情。这让他不由得想起在父子对坐之时,黄叙对他说的话。

    他这个儿子虽然自幼体弱,又是不爱说话的性子,却极是聪颖睿智。那晚黄叙对黄忠道:“父亲为了儿子的病情耽误了前程,儿子内心极是不安。”阻住要说话的黄忠,黄叙继续说道:“荆州四战之地,南阳人杰地灵,更是光武帝龙兴之所,世家大族盘踞其间。然其间豪门大户,邓氏、阴氏以外戚而灭;李、吴、贾、岑等国朝初年的大族亦是人才凋零。如今黄巾四起,天下扰攘,各地豪杰奋起,而南阳独无一人可依。日后一旦有事,则不是改换门庭,做个贰臣,便是一番愚忠,最终是人死族灭的下场。”

    这一番话说得黄忠陷入沉默,黄叙的话他一向极听得进去的,这一番话中说得也是有理有据。

    创立东汉一朝的光武帝刘秀,本是南阳人,新莽末年,刘秀在家乡起兵,经过长达十二年之久的统一战争终于成了天下的共主。东汉立国之初,南阳人在朝堂上占有绝对优势,云台二十八将中,南阳籍者十三人。光武帝的开国三公:邓禹为大司徒,李通为司空,吴汉为大司马,皆南阳人。

    后来,为了将强中央集权,增强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掌控,光武帝决定退功臣、进文吏,军功集团皆以列侯奉朝请归家,不再参与朝政,仅有三人例外:即邓禹、李通、贾复,皆南阳人。

    然而,即便是祖宗们曾抢下了这么多的好牌,也挡不住不肖子孙的败坏。南阳豪族并无一家成功把士人家族转型成了后汉末年的世家大族。根据冯世明先生在《东汉官僚的地域构成研究》里的统计,朝中南阳籍官吏在光武、明帝、章帝三朝有五十二人,和帝至顺帝为三十八人,桓帝之后为十二人。

    黄叙话里的意思是,如今这汉家的江山怕是要发生动乱了,荆州处于四战之地,势必会引起各路人马的争抢。而南阳却未曾出现一个可以统领大伙儿争雄天下,保全南阳的豪门大族。若是一定要效力荆州的话,只有两个结果:一个是为了保全性命而反复改换门庭,做个贰臣;另一个则是对一个统治者尽愚忠,身死族灭。显然,这两种结局,都不是太理想。

    黄叙所没有说的是,南阳作为帝乡,经济极为发达,政治地位也很特殊。当初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迁不轨之民于南阳”,而这些所谓的“不轨之民”,便是六国富豪和擅长经营的商人及手工业者。因为在刚刚建立的秦朝眼中,最危险的便是当初六国的遗老遗少们,这些富豪们无不与六国王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这些人有钱,有文化、有见识,是最应该提防的人。而重农抑商的国策,则导致商人和手工业者也被纳入“不轨之民”的范围之中。

    正是这些因素,使得南阳经济飞速发展,尤其是冶铁业极为发达,成为天下有名的冶铁业中心之一。所以,到了这东汉末年,发达的经济、富裕的豪族、产量极高的冶铁业,都成为吸引各方豪雄攻略南阳的吸铁石,南阳的混乱自也在意料之中了。

    不过,包括郭斌在内,众人一路上都没有瞧出来这个病恹恹地没有精神,话又极少的少年,眼光竟是如此锐利,见识也是如此不凡。

 第三百一十三章 交州之行(十八)

    黄叙说完了那一番话,便盯着黄忠,一言不发。全本小说网https://。

    此时的黄忠,心中那是如翻江倒海一般,不能平静啊!儿子的意思他懂,这大汉的江山不知道还能守住多久,大汉朝廷征敛无度,朝廷又是公然卖 官鬻爵,察举制度更是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一场闹剧,使得下层民众失去了通往上层的通道,整个社会似一潭浊水一般沉沉而无生气。若把这天下比作一锅油,那么这些欺压良善,横征暴敛的嚣张行为就仿佛是在给油锅下面的火炉中添柴。

    在经过连续几年的大旱这最后一把大火之后,锅中的热油已经到了燃烧的临界点。所谓君子如水,小人如油。即沸汤中投以油,亦自分别而不相混;倘滚油中投一水,必致搏击而不相容。随着张角向锅中撒进一瓢冷水,整个油锅轰然爆裂开来,天下扰攘,正是为此。

    此等大逆不道的话,便是以父子至亲间说出来,也让黄忠听得胆战心惊。可是他了解这个儿子,平日里轻易不会开口,可一旦开口便极少有不中的。况且如今黄叙虽因遇上了郭斌等人,身体状况有所回暖,可谁都知道这不过是权宜之计罢了,若是找不到能彻底治好他这病症的大能,黄叙还是少不了年少而夭的命运。这事情,众人都知道,包括黄叙也是一清二楚,因此他在父子间说话时更是毫无顾忌。

    自从去年张角举起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大旗,要学陈胜吴广推翻大汉朝廷的时候起,黄巾起义这一瓢清水撒入滚烫的油锅之中,立时间便是天下轰然。自此以后,天下虽仍是汉家的天下,可其中涌动的暗流,天下有识之士却是心中有数。

    不过,大家虽确知道这汉室江山怕是要坏事儿,可何时坏,怎么坏,却是只有极少数聪明有头脑,情报丰富,地位高,对整个天下形势有较为清醒认识之人能看个大概。当然,郭斌这个重生而来的异数,自与他人不同,他对于天下大势的认识,较之当世的绝大多数知名的战略家都要清楚,因为这便是如今存身立世的根本之一。

    这天下既然要坏,那到底要如何做才能保住身家性命,甚至为了后世子孙的荣华富贵搏一搏呢?最简单的方法,当然便是找个强有力的靠山了,乱世之中,大家孜孜以求的不就是个生活和工作的稳定性吗?

    若是在老家南阳有这样的能成大事的枭雄,那自然是最好的,本乡本土的,万一南阳再一次成为新朝的帝乡呢?可是在南阳踅摸一遍,这些曾经的豪门大族,那些曾跟着光武帝刘秀打下了锦绣江山的英雄们的后人,如今竟全是熊包软蛋,全无一个可称得上英雄的人物。

    既然南阳没有可以成就大事,保全一方平安的人,那么黄忠若还是在南阳安分守己地做他的低级军官,极大的可能性便是被当做炮灰,战死沙场。当然,还有一条路是投降,做个贰臣,可你即便是要跳槽,也得选个好公司不是?

    黄忠对黄叙道:“叙儿,你是说眼前这郭潜阳,有人主之相?”

    黄叙道:“郭潜阳一代豪雄,其为人也,刚正却知变通,善战却知爱民,胸襟开阔,高屋建瓴,目光如炬,志向远大,性格坚毅,自信放松。再看跟着他的关张二人,一眼便知是不世出的熊虎之将,那个不言不语的管亥,更是对他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