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东汉末年-第2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残酷的现实将他们仅剩的一点尊严亦无情地击得粉碎。若是适才张飞斩杀一人的事情可以归为巧合,那么如今,他竟能在己方三人的围攻下游刃有余,甚至占到了上风,却实在是骇人听闻了。了解情况的知道是张飞太强,不了解的还道他们四个是废物。

    终于,有一人再也忍耐不住,趁着张飞的蛇矛招架另一人马槊之际,他径直自右向左横向挥动手中马槊,往张飞腰间攻来。张飞打得兴起,许多招式动作都是紧急之间使将出来的,故其打斗之间殊乏一定之规。此时见到对方马槊横扫而来,他不慌不忙,以膝盖指挥战马猛然前蹿,竟就这么来到了那突施偷袭的鲜卑将领面前。

    这怪异的招式显然使得那人一愣,挥动的马槊却再也不能发挥出应有的杀伤力。因为马槊这种长兵器,其杀伤全在槊顶的锋刃上,槊杆便是砸在身上,也不过是疼一会儿,哪里能在如此激烈的战斗中伤到敌人?因此,那鲜卑将领此时的境况便仿佛将大军都派出去而极为空虚的中军帐一般,既不能攻敌,又无法自保,唱起了空城计。这便是武学上常说的“空门大露”。

    原本在平日里,他是无论如何不会犯此武学大忌的,只是如今久攻不下,心浮气躁,大意之下便着了张飞的道儿。他的两名伙伴此时救援不及,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张飞左手勾住他的后颈,右手从腰后抽出环首刀,顺势一抹,一个大好头颅便应声滚落。

    大惊失色下,一员鲜卑将领转身拍马欲逃,被张飞顺势将环首刀掷出,正中其后心。不理跌落马下之人,张飞挥动丈八蛇矛向最后一员鲜卑战将冲来。

    那将军见张飞向他冲来,心中大怯,适才己方四人围攻犹不占优势,如今竟由自己对付这杀神一般的黑脸大汉,如何不让人心惊胆寒?他忙拨马回奔,亦忘记了挥槊格挡,奔不出数步,丈八蛇矛早已赶到,只一矛,便将其刺落马下。

    这一番惊变,可谓兔起鹘落,谁都没有想到适才尚斗得有来有往的双方,竟然这么快便出现如此的逆转。张飞倏忽之间便接连刺杀了剩下的三员鲜卑猛将的举动,着实将鲜卑众军士惊住了。

    还是郭斌反应得快,来不及多加思索,他一挥玄龙枪,便率领着身后七百最精锐的部曲向场中奔去,而跟在这七百精锐身后的,则是近两万的汉家士兵。

 第二百五十三章 塞外之战(二十一)

    张飞于阵前大显神威,连斩鲜卑大将五员,生擒一员,早已使得鲜卑大军心胆俱寒,此时汉家军兵同时发起全线进攻,他们哪里能不魂飞胆丧,拔腿狂奔?于是,鲜卑大军竟不理会骞曼与一众酋首的呵斥、指挥,纷纷往营中退走。(全本小说网,https://。)

    宽仅数十步的鲜卑大营哪里能容得下两万铁骑的拥挤推搡?于是新的混乱便产生了,无数的鲜卑铁骑拥挤在营门处进退不得,便是骞曼和各部的酋首们亦被困在营外,动弹不得。汉家将士在郭斌与关、张二人并王越的带领下一路掩杀,鲜卑士兵狼奔豕突、惊惶失措。终于,鲜卑大营的营门在混乱中轰然倒塌,场面愈发难以控制了。

    汉军阵中鼓声愈发急切,“通通通”的敲击声仿佛催命的丧钟一般,击打在鲜卑军士的心头,催促着他们尽快撤退。

    骞曼见局势已然难以收拾,心灰意懒之际拔出佩剑横在颈间,便欲自刎当场,却给亲信手下拦住。他灰心丧气地道:“如今大单于生死不知,三万大军崩溃至此,我有负父汗所托,还有何面目存于世间?”

    那部下道:“大王子切莫灰心,汉人有句话叫做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且留下有用之身,他日卷土重来,犹未可知。”

    于是,骞曼在一众亲信部下的拱卫下,绕过大营,向北匆匆而去。

    骞曼帅旗一跑,仿佛是在滚沸的油锅中加了一瓢冷水,鲜卑大军霎时间便炸了锅了。无论将官还是士卒,甚至连组织抵抗的心情亦欠奉,大军丢盔弃甲,或者穿营而过,或者绕过鲜卑大营,纷纷向北逃命去了。

    关张二人各自率领千骑向北迅速追击,一路掩杀,郭大则带着五千大军缓缓行进,途中收慑俘虏,收缴军械,安抚逃散的鲜卑惊马,好是一番忙活。而郭斌则一面着人在鲜卑大营四周收取四散的马匹,打扫战场,一面带着苏双、王越进入鲜卑大营中收缴战利品,并点验物资。苏双虽在战场上无可施其能,于点验物资,供应后勤等一应事宜,却是手到擒来,使得郭斌亦只有在一旁干看着的份儿。

    看着坐在骞曼先前大帐中,带着一大批年轻人噼里啪啦极自信地打着算盘的苏双,其心态气质仿佛换了一个人一般,与平日里温煦谦和的形象大相径庭。不仅王越张大了嘴,一副不敢置信的样子,便是郭斌,亦不得不长叹:“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果然每个人都有其用武之地啊!便是鸡鸣狗盗都能救人性命,更何况像张世平与苏双这样极擅长经商的专业人才了。”与此时的众人不同,来自现代的郭斌,自然不会对商人有何偏见的。

    然而,要说起苏双手中的算盘,还要感谢郭斌。

    在算盘出现之前,人们计算数字,筹划事情,所用的称为“算筹”。随着生产的发展,计算也越来越复杂,用小木棍进行计算受到了限制,于是人们又发明了更先进的计算工具“算盘”。

    算盘究竟是何人发明的,现在无法考察,但是它的使用应该是很早的。关于算盘的来历,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年,据说我国当时就有了“算板”。古人把10个算珠串成一组,一组组排列好,放入框内,然后迅速拨动算珠进行计算。

    在东汉数学家徐岳的《数术纪遗》中便有“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之说。北周时期的甄鸾,曾这样介绍算板:“刻板为三分,位各五珠,上一珠与下四珠算盘色别,其上别色之珠当五,其下四珠各当一。”

    可见,此时算板的使用方法,已经颇具后世算盘的雏形,至少上面一颗抵下面五颗的规则便已经有了。只是到了北宋时期,算盘的使用方法逐渐成熟后,珠算方逐渐取代了筹算,逐渐在世间普及开来。

    而郭斌为了改进此时的计算方法,也为了自己的使用方便,最初便在伏龙山庄学堂中普及了阿拉伯数字以及用于简单的加减乘除算法的竖式算式,这种计算方法的改进,无疑受到了张世平与苏双的追捧。商人嘛,总是始终对新事物保持着极大的热情,更何况是这种极具实用性,大大简化了商业计算的计数和计算方法?

    后来,郭斌在一次与司马徽的闲谈中言及算盘,使得这位于学术上造诣极高的大宗师极感兴趣。于是,在司马徽的强烈要求下,郭斌便命人制作了几个算盘。

    在郭斌上小学的时候,大概是二年级的样子,数学课上尚有珠算的课程。当然,这种课程旨在教会学生使用算盘这种“古老的”计算工具,却绝没有所谓“培养神童”的奢望。郭斌虽不学无术,在憋了几天之后,简单的加减乘除的算法虽终于给憋了出来,算盘使用的一干口诀,他却是无能为力了。

    然而,即便是这样,算盘的出现,亦在阳翟县学中引起轰动。随即,这种计算工具受到了一直担任赵云副手,负责县衙中一应文书工作的徐庶的重视,并迅速普及到县衙之中。自此之后,县衙中亦出现了一大批使用算盘的高手,以后无论是每年点算户籍人口还是收取赋税、发放军粮、统计物资等,算盘都发挥了极重要的作用。

    随着郭斌对塞外三城开发的一再深入,算盘便也随着阳翟县学中刚毕业,被分配到塞外三城的学子们来到了塞外,并在交易行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作为塞外三城主事的张世平与苏双,早就尝过了伏龙山庄中流传出来的新式计算方法的甜头,如今见了算盘这种极方便快捷的计算器具,哪里有放过的道理?因此,他们组织了手下的一大批年轻伙计,在阳翟县学的学子们手下努力学习珠算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世平与苏双甚至各自成立了自己的小团队,他们手下有一批珠算高手,专门用于塞外三城中物资的点验等工作。这一次与鲜卑大单于和连的大战,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大的胜利,与物资的快速调运是分不开的。而物资之所以能够快速调运,虽与塞外三城中储备极大的骡马数量息息相关,张世平与苏双手底下这一批珠算高手,却也算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就连戏志才,对他们都不住夸赞,立意等回到阳翟后,也要成立这么一支团队。

    不错,高素质的专业会计员,在战争中的作用普通人是极难注意到的,可是谁都没有办法抹杀他们的巨大贡献。而如今点验鲜卑大营中的战利品,正算是“专业对口”,物尽其用了。

    大约下午两三点的功夫,便听得帐外人喊马嘶声传来,郭斌忙低头出帐,果然便是关张二人率军凯旋了。对于此次战役,郭斌早便心中有数,想要全歼来犯的鲜卑主力,难度太大,也极不现实。鲜卑人马快,骑术较之中原人又好了不是一星半点儿,因此想要打败他们并不难,可想要留住他们,非得十万大军,兼施奇谋,方可办到。这种大大加大战争成本,风险系数也极高的方法,当然不在郭斌考虑的范围内。他此战的目标,便是击退鲜卑大军主力,并尽可能地歼灭其有生力量。目前看来,成效斐然。

    张飞今日在两军阵前立了大功,大大地露了脸,此时走路都带着风声。只见他的马侧挂满了带着头盔的鲜卑人首级,一边与关羽大声谈笑,一边往中军大帐而来,看首级的样子,显然都是鲜卑军中的将领。

    见郭斌出帐,张飞登时住嘴,忙与关羽滚鞍下马,同时施礼道:“关羽(张飞)奉命追击敌军,于三十里处回转,前来缴令!”

    郭斌忙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