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呼厨泉道:“潜阳的意思是?”
“后来,郭某蒙天子隆恩,得授阳翟县令一职,适逢中原大旱,流民遍野,便将阳翟城外的三万流民也收留了。为了给他们供给衣食,郭某费了好大的劲,更是将伏龙山庄的法子也拿了出来,给小孩子供应羊奶。”郭斌顿了顿,继续说道,“到目前为止,阳翟县中几万十六岁以下的孩子,都已经习惯了喝羊奶,而羊奶制品也成了阳翟县中民众们餐桌上的一道特色美食。”
见羌渠、于夫罗,以及呼厨泉双目愈来愈亮,郭斌笑道:“故此,阳翟县中民众的口味,与中原其他地方是颇不相同的。他们对黄油和奶酪的需求量之大,超乎人的想象。这个买卖,绝对是一项可以无限延续下去的好买卖!”
郭斌虽然有些话说得不是事实,可并不影响结论。虽然当初他给伏龙山庄的孩子们供应羊奶,并非是因为粮食不足,而纯粹是为了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可对于阳翟县中人们口味的转变,却也是至关重要的。
随着郭斌得任阳翟县令,成为阳翟县名义上和实质上的领导者,阳翟县学之中,也会每日供应羊奶。到了现在,羊奶已经成为郭斌治下未成年人的必备饮品,而奶制品更是作为县中上层人士所追捧的美食。
后来张世平与苏双去塞外建城,与匈奴人交换物品的列表中,除了牛、羊、战马、毛毡之外,奶制品也占了很大的分量。这极大地缓解了伏龙山庄牲畜不足的尴尬局面,使得奶制品价格有所下降。而此次郭斌若真的与匈奴部谈好了合作事宜,黄油与奶酪怕是真的要走入阳翟县的寻常百姓家了。
其实,若是技术允许,郭斌是很想像后世的奶制品公司一般,直接向阳翟乃至京师运送牛羊奶的。不过因为防腐技术和运输技术的落后,他没法这么做,否则他定然要建成辐射全国范围的超大型奶制品加工厂。如此新鲜天然的奶源地,便是以后世极为注重饮食健康的现代人的苛刻的眼光,定然是极为火爆的。
羌渠在郭斌的一番话中,充分感受到了他所带的诚意。这种可以进行长期合作的新的商贸项目,定然会为匈奴部落带来源源不断的经济利益。只要有了这一个稳定的经济来源,他羌渠单于对于匈奴各部的掌控力必然会进一步加深。此时的羌渠,再看郭斌的时候,只有赞赏和敬佩的。
只要是正常人,便没有喜欢打仗的,因为打仗就要死人。匈奴人虽然有时候也会到中原去劫掠一番,可这中将脑袋拴在裤腰带上的活动,都是在生活极端困难的时候才会做的。否则,以匈奴部中如此松散而无序的组织形式,如非必要,又怎么可能说服各部的族长,鼓动大家积极参与呢?
匈奴人也希望能够与汉王朝进行贸易,以他们多余的产品来换取中原精美的丝绸、金银器具和香浓的美酒。除了这些,日常生活中所必须的食盐,也必须要从汉朝廷手中获取。道理很简单,匈奴人既不临海,也不会晒盐。辽东的鲜卑人虽然临海,也会出产食盐,可是其寒冷的天气和粗放的经营方式,决定了其食盐产量的稀少和品质的低下。
就像相声中所说的,蒙古国海军司令想要上任,那得先能找着海再说,什么时候找着了,什么时候就立马上任。
当然,匈奴人也想要换取中原的铁器,只是汉朝廷严令禁止往匈奴部中出售铁器,从没有一个大商人敢冒着杀头的风险做这个买卖罢了。
当天夜里的交谈很是顺利,双方既已约定了互利共赢的合作项目,剩下的就只有具体项目和事宜的商谈了。
作者注:前几天有一章因为操作失误,竟发了同样的内容,实在抱歉。潜阳曾试着将多出来的删除掉,却显示不可以。然后今天便考虑发一章免费的,经验也不行。潜阳对不起大家了。
第二百零八章 经贸形势
与匈奴人的合作,并非郭斌一拍脑门做出的决定,而是经过严谨的论证和推算之后,才做出的慎重决策。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所谓永远不要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郭斌的这个决定,是他扩展贸易合作伙伴,增强阳翟县乃至颍川郡利益集团产业安全性的重要举措。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郭斌集团从塞外三城向中原地区运送物资,分为东、西两条线。东线是从幽州南下,横穿冀州,经过兖州,继而进入颍川郡中;西线是从幽州的雁门郡进入汉境,向南穿过整个并州,再从并州进入京师洛阳。除此之外,从阳翟县到京师洛阳之间的商路,只有比这两条线路流量更大。
这三条商路,是目前以郭斌为首的颍川利益集团最重要的三条黄金商业线,堪称颍川郡连通塞外与京师的三条大动脉。这三条贸易路线在地图上画出了一个并不太规则的三角形,是塞外的战马和牛羊皮毛、奶制品、等重要战略物资进入中原的高速通道。
然而,随着黄巾之乱的爆发,冀州与兖州所受伤害最大,两地境内百姓流离失所,甚至沦为盗贼。在东线商路上占据山头的盗匪,便对来往货物的运输产生了极大的威胁。因此,相对来说受到黄巾之乱影响较小的并州,虽然道路崎岖难行,因为其境内相对安全,运送物资的成本反而比华北平原一线要低得多。
而匈奴王庭,距离太原城很近,太原城到京师洛阳又有官道可行,再加上并州境内相对安全的治安环境,使得运输成本大幅度降低,甚至连西线运送物资成本的三分之一都不到,这就使得与匈奴部的合作变得更加重要。
洛阳作为东汉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其消费水平之高,交通环境之便利,居于整个帝国的首位。毫不夸张地说,单单英雄血的销量,京师洛阳便占了全国销量的一半。除此之外,京师洛阳对于流行和品牌的引导效应,也十分有利于阳翟县的各种产品树立品牌,继而在整个帝国形成极好的口碑和品牌知名度,从而又确保了阳翟工业产品的销量。
因此,郭斌将许多工业生产车间都设置在了洛阳,其中包括阳翟服饰的生产车间、铅笔和纸张的生产车间等。目前,为了修建南宫,郭斌甚至趁机在洛阳郊外建立起了烧制水泥的工厂。这毫无疑问会极大地降低这些原材料乃至工业制成品的运输成本,更会在南宫建成之后,在京师豪门大户修建宅院的工程中继续发挥出极大作用。
洛阳不同于阳翟,她是整个帝国的心脏,你在这里能找到天下所有具有商业价值的产品。临淄的绢帛,蜀地的锦绣和文杯,鲜卑的骏马,西域的香料,甚至极西的安息国、贵霜帝国乃至罗马帝国的商品也可以在这里看到。因此,洛阳天然地便作为颍川商贸集团的物资集散基地,从蜀地运送来的茶叶和丝绸、从临淄运送来的绢帛,都在洛阳汇集,然后北上运往塞外,甚至有很多贩运往塞外的物资都是直接从洛阳城中的商贾手里收购的。
因此,洛阳在郭斌对于全国商贸的整体布局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其物资集散的能力甚至在作为生产基地的阳翟县之上。而与南匈奴结成贸易合作伙伴,毫无以问将会为丰富洛阳市场发挥极大的作用。另外,为匈奴部落发掘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将黄油和奶酪加入贸易产品的名单,无疑更增加了郭斌在匈奴单于羌渠心中的地位。因为这种需求,范围是极小的,目前只有颍川郡中有需求,可是对于匈奴部中的经济情况却是有极大帮助的。
况且,商业合作不仅仅是经济行为,更是加大双方理解和信赖的极好的工具。通过与羌渠的贸易往来,原本匈奴人对中原商人的不信任感便会逐渐消融瓦解,当然这种消融只是针对郭斌手下的商贸集团。从此以后,若不出现极大的意外变故,南匈奴部的贸易对象只可能是郭斌。
因此,在郭斌与戏志才等人的谋算中,与南匈奴部落的贸易合作,是真正的双赢。
在回营之后,帅帐之中,满脸不解的关羽便向郭斌发问了:“主公,这里距离太原城极近,货物进入京师极为便利,那么塞外三城的建立,是否便没有那么重要了?”
看着满脸同意的张飞,郭斌耐心解释道:“正是因为与匈奴的合作重要,我们方更要加强与塞外三城的联系。因为若是任由匈奴人垄断了我们对外的贸易通道,那么战马等战略物资的获取便完全操纵在他们手中了。与其到时受制于人,不如此时早做准备。”
见关张二人恍然大悟的神色,郭斌继续道:“非但如此,匈奴内附,虽是光武皇帝的恩德,却也使得匈奴人离草原越来越远。时至今日,匈奴人半耕半牧,已绝非纯正的游牧民族。这虽增强了其部中民众生活的稳定性,增强了其经济能力,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实力。如今的黄河西面,很大的土地已经被羌胡占据,而黄河北面,则成为鲜卑人的牧场。因此,匈奴人对于中原大量需要的牛、羊、马匹,乃至毛毡、奶制品的生产能力,无疑是大大地降低了。”
董杏儿接口道:“斌哥哥的意思是,匈奴人目前的生产能力,不足以供应中原地区庞大的市场吗?”
郭斌摸了摸她的脑袋,宠溺地道:“没错,就是这个意思。”
董杏儿皱了皱眉可爱的小鼻子,道:“那黄油和奶酪呢?为什么还要对这些东西进行贸易?黄油还挺好吃的,可奶酪我是吃不习惯。”
郭斌听了,面色一肃,缓缓地道:“黄油为贵重奢侈品,尚可放在一旁,可这个奶酪,却绝对是极为重要的战略物资。”
关羽卧蚕眉一扬,道:“哦?此话怎讲?”
郭斌道:“这个黄油的制作工序虽算不得太难,可是费时费力,产量很低。况且这种东西用作调味尚可,用来充饥却不太合适了。”黄油营养极为丰富,是奶食品之冠,因为五、六十斤酸奶才可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