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绍适才所说的的叔父,便是袁隗。袁隗字次阳,时任太傅。他年少做官,娶汉末大儒马融女为妻,比袁绍与袁术的父亲袁逢更早登上三公之位,曾任东汉太尉、太傅等职。虽并非材质超卓之辈,却因其是名士马融的乘龙快婿,又是袁逢之后汝南袁家在朝中的中流砥柱,更兼其久在中枢,因此在士林之中声望极高。
杨赐听了,一双老眼缓缓地开合着,面色却是丝毫不变。郭斌看了,心中不由暗暗佩服:“不愧是老江湖了,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让别人看出自己的心思,单凭这一点,杨赐便可保得其权位几十年。”
袁绍见杨赐面色,知道还不够,道:“大将军亦曾与绍言王少师之事,常称其为义士,大加赞赏。”
杨赐听了,缓缓地点了点头,便环顾左右,岔开了话题。
袁绍见状,心中大喜,面上却是不动声色,继续与众人谈笑风生。杨赐见了,不由暗暗点头:“袁周阳(袁绍的父亲袁逢表字)生得好儿子!”
待戏志才派人前来寻郭斌回府,迎奉天子的敕书,众人方各自散去。刚一出杨府,袁绍便匆匆地骑上马,与曹操一同往何进府上行去。
待郭斌回到府中,却见前来传旨的竟然是当今太子。此时的刘辨,一身阳翟县的毛呢军装,衣服既笔挺合身,身姿更是挺立卓拔,浑身英气勃勃,自信非凡。此时正由戏志才陪着,坐在前厅之中吃茶。见郭斌回府,刘辨连忙起身,哈哈大笑着向其走来。步履矫健、笑声爽朗,已然完全不是个孩子样,成熟稳重了许多。与去年初抵阳翟的那个毫无主见的皇长子,就精神气质而言,当真是判若两人。
此时的刘辨,被正式立为太子,就学于东宫。每日里所学习的,便是帝王之学,其形象气质有极大的改变,实属寻常。如今,京中的阳翟服饰旗舰店中,有专门为刘辨服务的师傅,每季都要为他量身定做几套毛呢军装。十二岁的刘辨本来稍嫌瘦弱的身材,穿上极为合身的军装后,再配上老刘家祖传的好相貌以及在阳翟县培养的跑早操的好习惯,整个人由内而外地气质大改,端得是人中龙凤,整个人仿佛熠熠生辉。
郭斌大惊,忙上前行礼,一番寒暄之后,才回到后堂暖阁中,迅速换上朝服,然后出来接旨。
敕书的内容,前面已然介绍过,乃是允准阳翟建筑股份有限公司重建南宫,并加封郭斌食邑二百户,阳翟县升为颍川郡治的。众人听了,俱是心中欢悦,郭斌领旨谢恩后,这一番纷纷扰扰方自谢幕。
众人又在后堂花厅坐了,郭斌环顾四周,却没见到董杏儿的身影,便对郭全道:“全子,杏儿姑娘呢?太子殿下来了,她这爱热闹的性子怎么没有出来?”
刘辨在一旁听了,忙道:“杏儿姐姐去后厨,亲自为我做红烧鲤鱼去了。”说着,一脸温暖,道:“说起来,当初杏儿姐姐的厨艺还真是不容恭维呢。”直到此时,刘辨方露出一丝与其年龄相匹配的少年姿态来。
众人听了,无不莞尔。当初董杏儿重伤初愈,便带着大丫、二蛋,以及初抵阳翟的刘辨到处疯癫,着实做了不少“坏事儿”。虽然让郭斌很是头疼,却又舍不得板起脸来训斥她,每当她皱起小鼻子扮个鬼脸,郭斌便是有冲天的怒气也会化为噗嗤一笑,再也生不起气来。
此时,想起当初董杏儿做的黑乎乎的料理以及惨遭其屡次蹂躏的味蕾,郭斌都有要起身出府的冲动了。
然而,之后刘辨附在郭斌身边说的一番话,却是真的让郭斌悚然而惊。
刘辨对郭斌道:“郭大哥,一定要帮帮王子师!这个人,是大大的忠臣!”
郭斌没想到,如今的刘辨竟然这么有主意,也不知道是什么人教的他。当下,收敛笑容道:“王子师一案,郭某也曾耳闻。此人刚正不阿,为官清正,是我辈典范。然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既然为天子之臣民,君王赐罪,便当接受惩罚,示之以众,以警后人,岂可公私不分?况且,王子师既是在牢狱之中,郭某又有什么帮得上忙的?”
见刘辨张口欲言,郭斌道:“太子既为储君,便当努力学习为君之道,朝中大臣固然重要,天子却更重要。”说着,指了指天上,沉声道:“天下臣民需要一位仁德爱人的储君,天子又何尝不需要一个孝顺懂事的儿子?”
刘辨听了,惊出了一身冷汗。他自出生以来,便生长在深宫之中,后来被天子送到道观中养大。因此,身边的人均顾忌他的身份地位,虽然对他百依百顺、言听计从,却从没有一个人如阳翟众人一般与他嬉笑怒骂,丝毫不拘于身份的。
在阳翟的近一个月时间,是他自出生以来最为欢心畅快的日子,也是他最为自由的日子。因此,当见到当初在阳翟的故人,他似乎又回到了一年前那无拘无束的时光,放下这一年来时时刻刻端着的架子。因此,在面对郭斌时,他方会如此恣意,没有顾忌太多。
可郭斌的一番话,却让他惊醒:这是在京中,天子虽然已经立他为太子,却也在时时刻刻观察他。
在权力面前,人人都是自私的。若是刘辨安安心心做他的太子,努力学习为君之道,努力跟着朝中大臣熟悉政务,并孝敬亲长,友爱弟妹,做一个睿智仁德的好储君,做一个明孝道、知礼仪的好儿子,那么这个天子的位置迟早跑不了。
可若是他掺和进王允的案子中,那么事情的性质就变了。就成了他这个储君结交大臣,若再被有心人抓住把柄,说成是图谋不轨都不为过,毕竟王允非但在士林之中声望很高,更曾带兵平叛,其在军中也是有人脉的。
天子便是知道王允是受了冤枉,若连刘辨也为他求情,却也断然不会放过他了,必会将此事扩大,官场上势必又会掀起一场滔天巨浪。要知道,天家无父子,在可以威胁到自己至高无上权力的时候,便是自己的亲生儿子,是自己合法的继承人,天子下手也不会留丝毫情面的。
第一百八十六章 设计
天子派遣太子刘辨前来宣诏,可以说给了郭斌极大的面子,所谓投桃报李,郭斌自然应当好好地将南宫建设好,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嘛。(全本小说网,https://。)
修建南宫,兹事体大,乃是阳翟县建筑团队目前为止收到的最大的订单,也是公司从低端建筑业往高端建筑业跃进的重要转折点。因此公司上下对此高度重视,除了几个正在兴建的订单,留下几个技术人员继续指导建筑外,阳翟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的建筑精英们将会齐聚京师,为了南宫的修建工作献计献策。
皇宫建设,非同小可,所要考虑的方方面面极多。不仅宫殿的外形要威严庄重,充分显示出皇家的气派,更要防火,防地震,按照郭斌的要求,还要具备极好的采暖设施。因为洛阳地处中原腹地,降水量较之沿海地区少,冬日里也冷得吓人。
说到这里,便要详细介绍一下此时的气候状况了。
可以说,小冰河期贯穿整个东汉王朝。所谓小冰河期,顾名思义指的是相对而言较冷的时期,但是比主要的毁灭大量动植物生命的冰期还是要暖和。历史上的“小冰河期”都导致了地球气温大幅度下降,使全球粮食大幅度减产,并由此引发社会剧烈动荡,人口锐减。
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四次小冰河期,从竺可桢写的中国气象史的资料中,可以知道中国历史上几次最大规模的社会动乱时期确实和四次小冰河期有密切关系,而不完全是吏治失败引起的。
第一个冷期自周穆王二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小冰河期。
第二个冷期自西汉成帝建始四年;是第二个小冰河期。
第三个冷期自北宋初叶至太宗雍熙二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小冰河期。
第四个冷期自明太组洪武元年。
具体到中原王朝来说,小冰河期的突然到来,会对整个社会的经济状况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政治形态也会因之发生重大转变。那么,这些影响是怎么产生的呢?
全球性的气温降低,会导致全球性的干旱。现代社会的人们都知道,全球变暖会导致南极冰川融化,大家都知道南极冰川融化不好,可它对整个地球的影响,所知可能便不太详尽了。
冰川融化最显而易见的影响便是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的影响便无需赘言了,许多沿海城市可能因之淹没。上网搜一搜,海平面上升后的世界地图,那真的是触目惊心啊!若真是依照那个推演的话,恐怕大家都要搬到青藏高原方安全一点。
而另一个影响可能便不太受人关注了,那就是南极冰川融化会影响海水的盐度。这个很好理解,南极冰川都是南极地区的降雪累积而成,所以都是淡水。这些淡水一旦汇入海洋,则会极大降低南极附近的海水盐度。可能许多人不屑一顾,海水咸一点儿还是淡一点儿有什么所谓?还能影响到我们晒盐挣钱不成?
局部地区海水盐度的变化,虽然对晒盐业影响不是特别大,却会影响洋流的变化。我们知道,洋流会分为寒流和暖流,从纬度低的地方向纬度高的地方运动的洋流便是暖流,反之则是寒流。因此,包括笔者,也一直想当然地认为,影响洋流的因素只有海水温度。然而,影响洋流的因素,除了温度,还有密度。
由重力和密度差异所引起静压力导致的高密度流体向低密度流体下方的侵入,被称为密度流。这里且容我说句人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盐度高的海水会从海底向盐度低的地方流动。如地中海蒸发旺盛,盐度大,密度高,而相邻的大西洋海水密度低,于是形成密度流,地中海海水由海峡底层流入大西洋,而大西洋表层海水则经直布罗陀海峡流入地中海。
因此,全球性的气温变化,会引发全球性的洋流紊乱。或许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