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东汉末年-第1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戏志才道:“那么,这个阎忠为何要这么做呢?”

    郭嘉道:“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阎忠怕是想要那从龙之功吧?”虽是疑问句,却是一副蔑视的口气。

    郭斌斥道:“小弟,休得胡言!”郭斌虽然同意郭嘉的看法,对其爱卖弄的性格却实在是无可奈何,因此便要常常训斥他一把,省得他尾巴翘到天上去。

    戏志才道:“主公所言有理。既然阎忠是悄悄地走的,皇甫车骑自然是不希望再有人提起这件事情,那么就如此悄悄地揭过此事便是最明智的。阎忠说破大天去也不过是皇甫车骑的一个幕僚罢了,哪里就能引起有心人的注意?若有人再提起这件事,那便是与皇甫车骑为难了。的确需得慎言才是。”

    郭嘉听了,只能耷拉了小脑袋,点头受教。对于郭斌,他尚敢发发小脾气,因为他知道郭斌性情宽和,对自己又极是溺爱,别看嘴上骂得凶,若真要让他动手揍自己,怕是他都下不去手的。

    而戏志才就不同了,最初,郭斌将郭嘉交给戏志才调 教的时候,郭嘉还曾仗着一点儿小聪明想要戏耍他。就是因为当初在司马徽府上时,戏志才放旷不羁,未曾将郭斌放在眼中。可后来他就知道厉害了,戏志才不费吹灰之力便将这些小手段化解,并反手施展了几个小手段,却让郭嘉似哑巴吃黄连,有苦自己知了。因此,只要戏志才一板起脸来,平素行为略显乖张的郭嘉就会温顺得像一只小母猫一般。

    郭斌见郭嘉一副老鼠见了猫似的样子,心中好笑,却又有点心中不忍,便开口道:“看如今的形势,似乎阎忠是要借着这童谣逼迫皇甫车骑背反朝廷自立,却显然没有得到皇甫将军的支持,这才悄悄离开的。那么这件事情便就此打住,谁都不许再提了。”

    戏志才看了郭斌一眼,又看了一眼一旁的郭嘉,心中又是高兴又是无奈。这个主公哪里都好,就是对手下人太过宽厚,尤其是这个小郭嘉,如今这行事乖张的性子都是主公惯出来的。不过要说这小子的脑子却是极为灵活,小小年纪便颇多鬼点子,经过这一年多的培养,摇头晃脑地倒是很有那么个样子了。

    若是郭斌知道戏志才心中的想法,那定然是要偷笑的:想不到吧?小郭嘉在后世那可是堪称鬼才的主啊,若是没有点儿天分,连我都不信。

    然而,郭斌命令手下众人将阎忠出走一事搁置下来,不要再提的时候,皇甫嵩却做出了一件让众人大跌眼镜的事儿。

    在这个应该雌伏的当口儿,皇甫嵩竟然一封奏折将中常侍赵忠给告了。原来,当初剿灭张角之时,皇甫嵩帅大军途径邺城,发现赵忠的住宅超过了规定的大小,便上书天子,告以违制,并要天子将其没收。

    天子圣旨下来,对于皇甫嵩的公忠体国很是慰勉了一番,将赵忠的宅子没收了,并下旨对其进行申斥。

    郭斌得了消息,心中焦急,连忙往皇甫嵩帅帐赶去。

    通报过姓名后,郭斌便急急忙忙跑进来,顾不得擦一把额头上的汗,大声道:“将军,赵忠。。。”

    却见皇甫嵩摆手,示意他不要说话。原来他正在伏案书写,郭斌只得立在一旁,不敢打扰。

    过了一会儿,皇甫嵩方抬起头来,轻轻地将纸上的墨迹吹干,对郭斌招招手,道:“潜阳,你来看看老夫这一封奏折。”

    郭斌忙双手接过,就摊在手上看了起来。

    其文略曰:“臣嵩再拜言:臣尝闻,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 无奇胜,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郭斌看到这里,心中疑惑,这分明是摘抄的《孙子兵法》,皇甫嵩到底要干啥?当下抬头,略带疑惑地道:“将军,这是。。。”

    皇甫嵩笑着摆摆手,道:“往下看。”

    郭斌只得继续看下去,只见上面写道:“太平道为祸中原,哀鸿遍野,四海沸腾,民不得生。太平道持兵则为盗匪,归田则无异百姓,故剿匪之要,在除根。曩者,卢中郎植者,困贼首于广宗,以五万之众困十万之兵,虽管乐难为也。”

    看得到这里,郭斌心中激荡,激动地看向皇甫嵩道:“将军,这。。。”

    皇甫嵩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继续往下看。

    “黄巾贼寇,聚而为贼。若可将其一鼓而破,则天下可定;若任其流落中原,则非以百万之众,耗亿万之资不能为也。况我官军久疏战阵,新聚之众,而黄巾贼众则起困兽之心,此战至不易也。卢中郎为国家计,不避矢石,不惧佞臣,甘冒奇险,以少围多,实乃反客为主、以逸待劳之计也。非唯剿匪之任,亦为匪患之后百姓之生计也。故深沟高垒,尽心竭智以困敌,一心为公,不计私利,此实乃国士之谓也。”

    郭斌稳了稳心神,继续往下看。

    “嵩所以克成大功,全歼黄巾贼寇者,亦卢中郎困敌之功也。城中贼寇既外无援兵,内缺粮草,军心已泄。臣以卢中郎所制攻城炮,攻敌半日,则敌军即降。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者,形也。臣之胜,实乃卢中郎布局之功,臣不敢贪天之功为己有,特请陛下明察秋毫之末,赏有功之臣。则万岁之后,人人称颂也。臣嵩再拜。”

    郭斌看完,脸上的激动难以言表,虎目含泪,双手颤抖着将奏折奉还,再拜道:“斌代卢中郎,谢过将军大恩!”说着,声音已然哽咽,下面的话,却也再难说出来了。

    皇甫嵩哪里能料到,这个敢于只身进贼城,百万军中纵横驰骋如入无人之境,面对再难的任务、以少敌多的险境亦未曾眨一下眼的铁人一般的郭潜阳,竟会如此。心中叹了一口气,暗道:“卢子干好福气啊!郭潜阳与其相交时日虽短,却待之如父兄。而阎忠,唉!”

    当下收拾心情,笑骂道:“你这个郭小子,你与卢子干相交才几天?我二人相识之时,怕是你小子还没出世呢!”

    郭斌只得摸着后脑勺,讪讪地笑,等到出了帅帐,方记起来竟忘了问赵忠的事儿。

    如今,黄巾军已然被剿灭,天子有令,着皇甫嵩领大军回京。为卢植求情的奏折也是在回京的路上发出去的,想来进京之后,便可知道结果了。以皇甫嵩目前在朝中的威望,又是携大胜之势回朝,天子自然是要给他点面子的。

    更何况,卢植的作为天子也清楚,当初要撤了他,也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下来的结果。

    首先,卢植在将黄巾军主力逼入广宗城之前,那也是大胜连连的。否则如何能以少围多?再加上南路大军虽然初战失利,后面却几乎是不费一兵一卒便将二十万黄巾军击溃。因此,满朝文武包括天子,都将黄巾军看成了聚合在一起的乌合之众,便对卢植的攻城策略产生不满了。

    而将卢植撤职,并让走了张让门路的董卓任北路军主帅后,哪知这个当初众人都以为是捞功劳的肥差却绝不是那么好当的。因此董卓的失败,才将天子敲醒。但是若当时便让卢植官复原职,并让他回去统领北路军的话,先不说这个下过狱的主将还能不能压得住手下的将佐,单单是天子的脸面便过不去。

    因此,此时天子的气已然消了,之所以没有让卢植官复原职,只是需要一个台阶罢了。如今皇甫嵩将当初的战况分析地如此明白,又明说不是天子的责任,而是朝中佞臣误导了他,想来以刘宏的政治智慧,当能做出很好的选择。

 第一百七十六章 自保

    郭斌从皇甫嵩帅帐回去,来到越骑营所部指挥所,只见戏志才正与郭嘉分析情报。(全本小说网,https://。)黄巾之乱已然平息,伏龙山庄情报部门的工作重点又从搜集军情转到官场内部信息的搜集上来。

    除此之外,阳翟县一众豪门目前正与颍川郡内大族进行磋商。由荀彧牵头,各个豪族一同响应,将各地的经济情报、民情风俗、地理环境等信息搜集整理,并辑录成册,在颍川郡各大豪族内部分发,以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

    不要怀疑颍川郡的豪族能否具有如此巨大的能量,颍川在历史上一直是大郡,自设立以后一直是京师之外人口最多,最为繁华的地方之一。尤其是东汉定都洛阳后,更是突出了它位置的重要性。在这个交通极不便利的时代,颍川的重要性就仿佛后世的天津一样,大多数要进京的人,都要走颍川。

    而颍川当地的豪族,也不只是种地的。可以说此时的豪族一边喊着重农抑商,一边指导自己的家族进行全方位经营。种地是根本,这个时代,靠买粮食过日子的家庭自然还是极少数的,所谓手中有粮,心里不慌。便是居住在京师的宗室所吃的粮食,除了禄米外,也大都是自家的田里种的。虽然不是亲手耕种,可毕竟吃着放心不是?

    然而,此时以农为本,兼事商贸的庄园经济形态决定了庄园生产产品的多元化。此时的庄园,便像伏龙山庄一般,并非完全种田的。许多地方便会利用本身的优势,进行多种生产和经营。比如伏龙山庄,不仅生产粮食,以供应庄中人的口粮,还出产动物皮毛,还要进行酿酒、烧砖、烧制水泥等一系列副业。

    当然,像伏龙山庄这样副业众多,而且每个副业都赚得盆满钵满的变态毕竟是少数。

    毋庸讳言,天下豪族大多在进行着商业行为。商人交通天下,所见所闻较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而且他们的商业敏锐性,也是超出常人的。况且天下许多大族都是相互联系的,要取得在当地人看来并不值得保密的风土人情乃至地理环境等信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