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诺,依赖血缘关系达到互相保险的效果。但,这种隐性互保毕竟不是能硬性执行的契约,而
且范围小,风险分摊的效果不佳。
第三种办法是买各种保险和其它金融品种,这样,张三只要付较小的保险费即可达到医
疗保险、财产保险、天灾保险、人寿保险等等,由于保险公司的客户人数多、地理范围广,
风险分摊效果最理想。
当然,如果上面这些规避风险的安排都事先没做到,在今天,张三还可找银行贷款,以
此把今天这一次性的开支压力平摊到未来的许多年里,让他一家能度过今天的难关。
对于家庭和个人来说是这样,但一个主权国家就没有这么幸运,即使到今天也没有完全
像血缘“家族”这样的国家互相保险共同体,也没有为国家提供各类保险的保险市场。因此,
特别是过去的朝廷,它们远远没有那么多可选择的规避财政危机的工具,它们要么像清廷那
样尽最大限度地存银子,要么就像美国或者近期中国那样通过借国债加速发展,通过把经济
实力这个“饼”做大,以此来强化未来对付危机的能力。然而,传统的中国朝廷只会选择存
银子“节流”,而不是先把“饼”做大。
那么,当过去累积的“节流”不足、发生财政赤字时,朝廷是如何找到出路的呢?最惯
用的办法当然是增加税赋,反正皇权不受太多制约。以明代为例,明中叶后,政府财政逐渐
吃紧,16世纪中叶(嘉靖朝)每年财政赤字多者400万两,少者百万两。到1567年,太仓
银仅存135万两,只够三个月的开支。
第39节:治国的金融之道:藏富于民(6)
自万历四十六年始,“辽东兵事兴??先后增赋凡五百二十万有奇,遂为定额”( 张廷玉,
《明史》卷202,中华书局,1974)。但是这些增税并没缓解明廷的财政危机。到1628年崇
祯帝继位时,财政赤字为113万两。据王昊先生引证 ,为补亏空,崇祯帝在万历年间每亩
加9厘税赋的基础上,再增3厘,共增税165万两。这笔税跟万历年间三次加派加起来,共
达680万两。但是,农民战争不断爆发,军费开支不断上升,增加财政赤字压力。如果再加
税太多,会加剧官逼民反的势头,朝廷只好尽量拖欠军饷等债务,崇祯元年时各边欠饷已达
520万两。到崇祯十年(1638),朝廷仍然拖欠边镇的军费,导致边兵大量投身于农民起义
军,把明朝进一步推向崩溃的边缘。到崇祯十一年,战情急转直下,财政危机也日益恶化,
“不集兵无以平寇,不增饷无以饱兵”, 崇祯帝只好“勉从廷议,暂累吾民一年”;批准加
派280万两新税。
据王昊《论崇祯帝》一文的引证,当时,崇祯帝还试过一些其它办法来缓和财政危机,
包括要求富室勋戚捐助、节省宫廷开支等,但都不成功。
我们看到,从相当程度上,由于明代前中期经济国策的缺陷,使中国错失发展海外贸易
的机会,到崇祯年间,其国力已经太弱,崇祯帝的理财能力再强可能也难以扭转明朝的宿命。
再加上崇祯年间,灾荒频繁,遍及全国各地,大大加重了农民的生存困难。在这种时候还要
强征新税,如果民不造反,那反而怪了,这当然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靠单年的加税来解决财政危机,其最大的缺陷是强化了一次性大额开支对社会当年的冲
击,等于是“税负休克疗法”,它无法让朝廷把一次大开支平摊到未来30、50年的财政收入
上,没办法让社会大众为其每年支付一点。比如说,单是崇祯年间拖欠的边饷就超过明廷一
年的财政收入,如果这笔钱要在一年内付清,等于是要老百姓多付一倍以上的税,压力太大,
没人会接受。通过当年加税来解决财政危机的办法,只能把突发的财政开支在众多老百姓之
间分摊,但它无法把一时的支付压力在不同年份之间分摊,后者只有长期限债券等证券才能
作到。
缓解财政危机的金融手段
当然,除了通过征税赤裸裸地向老百姓要钱之外,另外一个历朝惯用的手法是在货币上
动手脚。按照刘光临先生考证 ,宋代是一个使中央集权在经济、军事、社会等多方面大幅
扩张的朝代,官府机构不断臃肿,官员数量不断扩充,这当然也使其开支相应地膨胀,宋朝
财政几乎始终面临入不敷出的威胁。根据汪圣铎先生的著作 ,出现财政危机时,宋廷往往
利用货币发行来转嫁危机,主要表现在铸行铁钱、大钱和滥发纸币上。“宋仁宗时期,宋夏
战争,军费骤增引起财政危机,于是就在陕西铸行铁钱和大铜钱,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宋
神宗时,为了支持西部战争,四川交子开始两界沓行,即增加了一倍的发行量。又企图在河
东、陕西发行交子,因与盐钞发行冲突,遭到失败。…… 宋徽宗时,为了支持西部及后来
的对辽战争,…… 发行成本低、面额大的当十钱、夹锡钱,将楮币推向全国,且无节制地
扩大发行量,结果造成通货膨胀,经济秩序一片混乱” 。
宋朝纸币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在全国范围内调拨财赋、有利于中央集权的运作,而且通
过发行纸币朝廷也能更方便地转嫁财政危机,更隐晦地掠夺老百姓的钱财。据汪圣铎先生的
引证,到了嘉定年间,纸币“总发行量已超过亿贯。这时,朝廷上下、君臣之间,都已认识
到楮币不应再多印。但是,此后发行量还是不断增加,直到10亿贯以上仍不停止”。
第40节:治国的金融之道:藏富于民(7)
不过,即使没有纸币,金属货币也能让朝廷间接转走老百姓的财富。不只是宋、元、明
代这样做,晚清和民国时期也这样做。比如,为解决太平天国引发的财政危机,咸丰朝廷于
1853年经户部发放官票、宝钞(纸币),同时也铸造大量重量轻、面值大的铜铁大钱。据张
国辉先生的引证 ,当时铸造面值为1000文、500文铜大钱的成本分别只有114文、90文,
等于让清廷只需花114文的价值就能从民间获取价值1000文的财物!按照同样的逻辑,1854
年户部、工部开始铸造铁大钱。在1853至1861年间,朝廷共铸造等于826万银两的铜铁大
钱。随着铜铁大钱、票钞纸币的滥发,城乡物价飞涨。相对这些举措之前的价格比,到1860
年香油涨价3倍多,硬煤涨4倍,茶叶涨5倍,猪肉涨6倍,羊烛涨7。5倍 。物价猛涨,
货币大幅贬值,不仅使百姓生活更加困难,而且让他们的真实收入与财富相对大幅缩水。社
会动乱、民怨沸腾自然就不奇怪了。
这种失信的行为不仅加快了朝代的更替周期,而且使早在宋朝发明的纸币难以在中国社
会持续使用,让本来可大大加快经济发展、促进专业分工的纸币无法发挥作用,在长达900
年的时间里纸币在中国总是时断时续。
当然,通过在硬币、票钱上做手脚来缓解财政危机不是中国历朝的独特创造。早在4
世纪古罗马,皇帝缺钱时,干脆不用费功夫以更低成色重铸硬币,而是在老硬币上把数字改
一下 ,比如,由10改成100,含金银量不变。中世纪的西欧也惯用这类博取百姓钱财的手
法。整个16世纪,西班牙经常拖欠债务支付,但总体而言不在其货币上打主意。但是,在
高额债务和财政压力下,西班牙国王菲利浦三世于1600年开始将其银元由纯银改为银铜混
合物(当时叫Vellon),以这种更便宜的混合金属来当全值的纯银使用。从1600至1626年
共发行4100万混合银元,给西班牙王室增收2500万至3000万银元。到1628年其货币贬值
70%。1650年,西班牙王府干脆也像古罗马皇帝一样,在老银币上把数字改大一下即可。
但,这些滥用信用的举措也启动了西班牙帝国的衰败历程,使其世界强国地位很快不再。
虽然由操纵货币来掠夺大众钱财不像直接征税那么一目了然,但它的缺点跟后者相似:
给社会的短期冲击太大,极易导致动乱甚至起义,而且会从根本上破坏社会对政府的信心。
换言之,以低成色的银钱铜钱或者以没有足够金银作保证的纸币,并强制社会把它们认作真
金实银使用,由此掠夺的社会财富是短期的、一次性的,但其代价却是长期性的。这也是为
什么这种办法往往只有狗急跳墙的政府才使用,老百姓在看到朝廷这种行动时往往也知道这
个朝廷即将结束了,中国各朝以及民国基本都经历过由纸币、大钱泛滥引发的社会动乱。
由于国家不能发行股票,最理想的缓解财政危机、支持发展的办法是发行长期债券,其
期限越长越好,因为如果期限很长(比如100年),就可把一次性的大开支平摊到未来很多
年上,大大减轻任何单年的支付压力。比如说,如果是100亿元年利5%的无期国债(该债
券永远不到期),那么政府今天得到100亿元用于解决财政赤字或者用于发展,未来每年只
要还5亿元。
这里有两点值得记住。第一,从征税的角度讲,今年一次性加税100亿和今天调高一点
税率使以后每年税收增加5亿,这两种选择给社会的压力冲击是不一样的,前者是后者的
20倍。第二,国债期限到底多长更好?这取决于所支付项目所带来的收益期限。比如,如
果国债是用来修路,修好的路之使用期可能只有5到10年,那么债期可长到10年;如果国
债是为支持战争开支,那么其目的是保卫国家,成功后会让国家永久性存在下去,这种开支
可用无期债券来支付,其成本应该由世世代代的国人都承担一点;其它情况依此类推。
第41节:治国的金融之道:藏富于民(8)
在中国,朝廷因战争开支或财政危机向民间借债,最早可以追回到2600年前的齐国,
当时因战争费用,管子建议向民间富人借钱。从那以后,各朝代可能都这样做过。但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