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才是最没有公主架子的公主,当初为了拜师学艺,放下身段,在李家当了几个月的下人,端茶倒水扫地洗衣服,把小环的活全都抢了,小环向他抱怨了不少次……
现在她已经恢复了身份,却依然没有端起架子,一切和以前几乎一模一样。
李轩不再继续红衣大炮的话题,看了看走出院子的杨柳青,问道:“这就是你家二小姐的公主徒弟吗?”
李易点了点头。
李轩想了想,看着他,问道:“收不收?”
李易疑惑道:“收什么?”
“收房啊!”
……
李轩是真的变了,当初还信誓旦旦的告诉他,这辈子只爱皇后一个,结果他才离开多久,宫中马上就多了一位贵妃,转眼就自己打自己的脸。
前段时间还“沈兄”“沈兄”的叫着,没过多长时间就睡了自己的兄弟……
和这种人做朋友,时时刻刻都要提着心吊着胆。
还收房,收个什么房,那是柳二小姐的徒弟,他的师侄,这不等于乱那啥吗……
小环都十九了,她是如仪的通房丫鬟,不可能嫁给别人,如仪和他提醒了多少次,他还是没办法对萌哒哒的小姑娘下手,李轩还想着给他添乱……
李轩抿了口茶,问道:“你不准备帮她吗?”
“怎么帮?”
“红衣大炮一路轰过去啊,武国连天罚都没有,哪座城池能挡得住那东西?”
李轩还是对红衣大炮念念不忘,李易想了想,说道:“要不,你借我十万大军,我把红衣大炮给你,我们可以一路平了武国……”
李轩有些遗憾,说道:“这倒是个好主意,可惜如果真的这样做,武国可就不叫武国了……”
如今的景国,已非五六年前可比,尤其是在军事实力上,如果不是李轩和朝臣目前都没有什么开疆拓土的心思,在这个时候趁虚而入,是让武国改姓的最好时机。
有十万大军,加上天罚和大炮,足以夷平武国,但这肯定不是杨柳青愿意的。
她从来都没有和自己提过复仇的事情,李易知道,她的心里,也在挣扎和彷徨,有些时候,他也有些许的不忍,作为女子,她背负的东西太多太多,但父母的仇,却又不是说放下就能放下……
他也只能叹口气,这个选择太过重大,即便是他,也不能轻易决定。
……
某处房间,杨甫放下笔,说道:“丞相,今天的课业写完了,我出去玩了……”
王丞相走上前,检查了一番之后,为他纠正了几个错误之处,这才点了点头,说道:“去吧……”
直到杨甫跑出房间,他才在桌旁坐下,望着门外出神。
殿下的课业完成的很好,几个小错误无伤大雅,要是放在以前,殿下能静下心来完成课业,他肯定会喜出望外,大加鼓励……
可是即将年满十五的靖王,有很多很重要的事情要做,不能永远都停留在让人督促课业上……
这些日子,他心中那从未动摇过的信念,已经晃动过多次了。
“丞相。”杨柳青从门外走进来。
王丞相站起身,对她行了一礼,随后又想起了一件事情,问道:“殿下可知,这些日子,和景王在一起的那位年轻人是谁?”
他心头有些疑惑,他观察景王已经有很久了,景王是这蜀州之主,别人和他说话,大都恭恭敬敬,没有一人像那年轻人一样,随意洒脱,而景王对他,也和其他人大为不同。
“李轩。”杨柳青说道。
“李轩……”王丞相琢磨着这个名字,总觉得有些耳熟,似乎在哪里听过一样。
杨柳青见他表情疑惑,又补充了一句。
“他是景国现在的皇帝。”
其实不用她补充,王姓老者已经想起来了,景国那位年轻的皇帝,不就叫李轩吗?
他脸上露出震惊的表情,站起身,有些难以置信的说道:“他是景国皇帝,怎么可以擅离京都,来到蜀州这么远的地方,那朝堂怎么办,百官怎么可能答应?”
杨柳青摇了摇头,他和李轩只是认识而已,这些事情,她就不知道了。
王姓老者重新坐回去,捋了捋胡须,脸上露出茫然之色。
他觉得自己似乎抓住了什么,又似乎什么都没有……
但终究,还是有什么东西,在他的心中悄然萌芽……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百合味道
李易发现,杨柳青身边的王老头最近来请教自己的频率在逐日增多。
他以前请教的,有九成都是那本《算学初阶》上面的难题,最近则是不问这些了,所问的都是有关景国的一些改革事宜。
景国这几年一直在进行改革,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但总的来说,改革还是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到如今,朝廷已经找到了一条能够稳定各个阶层实力,又能改善底层民众生活,适合景国发展的一条长远道路。
这些改革的具体措施,其实他国并不难得知。
随便遣一些探子,去京都住上个一年半载,便能够亲身深刻的体会到改革所带来方方面面的变化。
当然,王老头一直在跟着杨柳青逃亡,每天花心思想的,应该是如何躲避武国朝廷的追杀,以及如何复朝,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调查这些事情。
如果肯用心调查的话,这些都不是秘密,所以当李易闲下来的时候,不会刻意的避讳这个话题。
王姓老者问了几个问题,捋了捋胡须,又问道:“听说,贵国除东宫之外,还有一个“西宫”?”
王老头说的“西宫”,并不是通常意义上所指的后宫,而是明珠的晨露殿。
景和五年初,先帝病重,李轩作为太子主政,入主东宫,明珠虽是辅政,但李轩的主政只是一个幌子,大小朝事,其实全都是由明珠一个人决断,逐渐的,无论是朝中官员还是京中百姓,都习惯用“西宫”来称呼她所住的地方。
这个习惯一直沿用到现在,李轩致力于科研,不理朝政,明珠名义上是辅政,但行使的是主政的权力,“西宫”之名,便更加响亮了。
这些也都不需要瞒着王老头,只是他在听完之后,神情显得有些恍惚,一个劲儿念叨着“怎可如此”“怎可如此”……,后来就失魂落魄的走了。
李易摇了摇头,王老头一直想要帮助杨柳青姐弟复朝,但到现在,希望其实已经十分渺茫了,老人家年岁已大,能不能承受住这个打击,还得看他自己的意志力。
他没有再想这件事,醉墨在这个月底,最迟下个月初就要生了,除了这件事情之外,所有的事情都是小事。
王姓老者走进一间书房的时候,杨甫正捧着一本书摇头晃脑,见他走进来,急忙说道:“丞相,我马上就背会了,再给我一刻钟,就一刻钟……”
王姓老者站在门口,用浑浊的目光看着他,久久的凝视,看的杨甫心里面发虚。
他哭丧着脸,说道:“我刚才偷偷玩了一会儿,丞相不要生气,我马上就背,马上就背……”
王姓老者走过来,摇了摇头,说道:“殿下以后不用再背这些东西了。”
杨甫身体一僵,随后脸色变的更加苍白,瘫坐在地上,抱着王姓老者的腿,涕泗横流,恸哭道:“丞相,我求求你,不要告诉皇姐,不要告诉那个人,我以后再也不偷懒了,再也不偷懒了……”
王姓老者躬下身子,扶起他,摇头道:“这些东西,不是殿下应该学的,从今天起,我教殿下一些新的东西。”
杨甫擦了擦眼泪,心下稍安,从地上站起来。
老者看着他,轻声问道:“殿下还记得,我们最初说过的,殿下的使命是什么吗?”
“记得。”杨甫擦了擦鼻涕,说道:“要,要推翻那杀兄弑父,谋朝篡位的逆贼,要,要解救万千处在水深火热中的黎民百姓……”
老者点了点头,说道:“殿下是未来的帝王,为帝王者,一人为天,大权在握,审时度势,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心宽以容天下,胸广以纳百川……,为帝王者,不一定要博学,不一定能做出好诗妙词,不一定能写出锦绣文章,但是不能少了帝王气魄……”
杨甫听的似懂非懂,但还是不住的点头。
“这是帝王之道……”老者拉着他在桌旁坐下,说道:“这本来是先帝应该教给殿下的东西,如今先帝不在了,老臣只能越俎代庖……”
老者两只手按在他的肩膀上,神情庄重,肃穆,认真的说道:“靖王殿下,你要快点成长起来!”
杨甫只能点头。
“老臣接下来说的话,希望殿下能够认真听,记在心里……”老者站起身,缓缓说道:“人主之道,静退以为宝。不自操事而知拙与巧,不自计虑而知福与咎……”
杨甫点了点头,认真的听着,逐渐的,点头的频率开始越来越慢,越来越慢……
“臣毋或作威,毋或作利,从王之指……”
王姓老者的声音逐渐变小,低头看了看趴在桌上用鼻涕吹泡泡的靖王,在他对面的桌旁坐下,他就这样看着熟睡的杨甫,脸上没有什么表情,一动不动,像是一根枯木,一座石碑……
……
在蜀州的日子其实是比较无聊的,李易向往的是什么都不用操心,吃了睡睡了吃天气好的时候偶尔晒太阳的日子。
可是要是每天都这么过,还不得无聊死。
以前没事了还能逗逗柳二小姐,给平淡无味的生活增加点乐趣,可现在如意变的温柔了,也不和他动手了,无论他怎么作都一笑而过,他生活中最后一点儿乐趣也没有了。
还好寿宁这些天一直跟在他的身边,以前的她古灵精怪,总是会有些稀奇古怪的想法,虽然顽皮了了点儿,但也是少女的天性……
现在的她,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