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轩点了点头,说道:“还是冬天吧,数九寒天,大雪封山,老人家在饥寒交迫之下,倒在你家门口,后来为了感谢救命之恩,便赠送你如此重要的东西………………这么讲更容易让人信服。”
经过了上次的两场比试,李轩更加深刻的意识到,李易读过很多很多书,所以他的脑子里面才总有那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能作诗,懂经义,知道石头同时落地………………就算他说他真的懂兵法,这有什么稀奇吗?
李轩再次看着他说道:“这一次武试的第一场就是比战阵推演,武试和文试不同,总不能让那些声名赫赫的老将亲自下场,所以我们和齐国已经达成一致,武试之人,需要是年轻一辈,将门第二代已经都过了而立之年,不符合条件,最小一辈也和你我年纪相仿,上过战阵的没几个……”
李易似乎是明白了什么,看着他惊讶问道:“不会是你要上吧?”
李轩叹了一口气,说道:“我也不想,可薛老将军说文试都赢了,要是输在武试一关,他们几个老家伙的老脸没地方搁,说我比他们家那几个不成器的家伙要强一点。”
“你确定看这些东西有用?”李易看着他问道:“哪位大将军是看兵书看出来的?”
李轩摇了摇头说道:“这一次又不需要上战场,我想齐国人如此有自信,对手应该也不简单,看看总比不看好。”
既然李轩都这么说了,李易也不好再推辞,《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应该是后世最为著名的兵书之二,内容精简,就算是加上《六韬》,《三略》,也不过两万字出头,现在写下来给他,让他回去慢慢琢磨吧。
“小环,进来磨墨!”看到李易拿出笔墨,李轩急忙向门外喊了一句。
“自己磨!”李易看了他一眼,没好气的说道。
这家伙,还真越来越不把自己当外人了。
小丫鬟从门外探出头,看到那位世子殿下还没有走,有些不满的撇了撇嘴。
姑爷本来答应一会儿教她翻花绳的,现在又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
……
……
“兵者,诡道也……,好!”李轩本来就有深厚的兵法知识,一边磨墨,一边看李易书写,看到某处时,忍不住开口叫好。
不过片刻之后,他就皱起了眉头,说道:“《孙子兵法》,为什么要叫孙子兵法呢,这不是自己骂自己吗?”
他还是认为没有什么大雪天,也没有什么晕倒在李易家门口的老者,对于李易给这本书起名叫做《孙子兵法》,表露出来极大的不解。
“那你觉得应该叫什么好?”李易随口问了一句。
在另一个世界,《孙子兵法》的作者是春秋时期吴国将军孙武,这个世界有没有孙武这个人并不清楚,但《孙子兵法》肯定是没有了,这样一来,这个名字就没有了什么意义,反倒会让人觉得奇怪。
“我觉得……”李轩看着纸上的内容,脸上思忖了片刻,忽然指了指纸上某处,说道:“这个字写错了。”
李易看着他指着的地方,才意识到刚才写的太急,下意识的写出了一个简体字,在上面打了一个叉,把如今这个世界通行的文字写在上面。
李轩点了点头,说道:“既然这是我们两个共同完成的,那不如就叫《李子兵法》吧!”
李易手中的笔一顿,抬头看着他,表情有些不可思议,问道:“共同完成?”
李轩点了点头,指着刚才的地方,说道:“我指出了你一个错字啊。”
说完似乎又觉得这样有些不妥,想了想又道:“当然你的贡献大一些,名字可以写在前面……”
李易愕然之后,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写完了?”李轩看着他问道。
“没有。”李易摇了摇头,将手中的笔递过去,说道:“笔给你,你来写。”
……
……
“姑爷,你怎么了?”
教小丫鬟翻花绳的时候,李易悠悠的叹了一口气,引得她眨着大眼睛,好奇问道。
“好好一个人,不知道和谁学的,怎么现在就变的这么不要脸呢?”
李易感慨万千,想当年初次见到世子殿下的时候,他是多么正直,多么的纯洁,多么的……
可现在呢?
要不了多久,怕是景国的众位将军以及皇帝陛下就能见到《李子兵法》、《李子三十六计》、《李子六韬》、《李子三略》、《李子怎么做才好吃》、《糖炒栗子的一百二十八种做法》……,等一系列李子著作集。
千百年后,人们在研究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李子著作集》的时候,或许也能想象到景和二年七月,景国著名诗人,文学家,剧作家,发明家,军事家……,一手推动争议近千年的“大事件”,拉开新时代序幕,被誉为古往今来影响世界十大人物,最有可能是穿越者的那位,和另一位同样名流千古的存在,两大启蒙者之间,究竟有过怎样的思想碰撞,才能写出此等流传千年之久的皇皇巨著?
当然,此方面的专家也会就《李子著作集》中为什么会有《李子怎么做才好》这本书,以及《糖炒栗子的一百二十八种做法》一书中,糖炒栗子为什么不是糖炒李子,而且书中并没有真的记载一百二十八种方法,这到底是两人的疏忽,还是此书在流传的过程中有所遗漏展开激烈的讨论……
“花绳新,变方巾,方巾碎,变线坠,线坠乱……”
景和二年,七月,当小丫鬟手指上缠着丝线,去找几个相熟的姐妹进行这项刚学到的新游戏时,也不会想到,“翻花绳”到底是不是那位伟人家里的丫鬟所创,会在千百年后,会成为世人极具争议的问题……
【ps:解释一下,我不是在写正经的历史,无论是金手指还是这个世界的设定,一切都为主角服务,看着轻松就好,所以不用纠结某些细节,能让读者在繁忙或是有压力的时候笑一笑,我就成功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四百八十二章 来自少女的助攻
“西湖美景,三月天呐,春雨如酒,柳如烟呐……”
五爷今天很高兴,至少吴二是这么觉得的。
从他唱的这句词就知道,他今天去勾栏看戏了,看的是这段时间风靡京城的《白蛇传》,这曲子他老早就会哼了,那部戏里,他最喜欢古灵精怪的青蛇,对于娘里娘气的许仙没有什么好感。
不过今日,西湖美景不重要,戏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五爷不是去催促官府,尽快把伤了小公爷的恶徒捉拿归案吗,怎么会有闲时间去勾栏看戏?
难道看着小公爷被包的跟粽子一样的躺在床上,他很高兴?
想到在府里下人中的流传的一个传言,吴二的脸色逐渐变的古怪起来。
“吴二……”心中正这样想着的时候,忽然听到秦五爷叫他的名字,吴二连忙道:“五爷,有什么事情吩咐?”
“听说那天大少爷被殴的时候,你在场?”秦五爷走过来,带来一阵浓烈的酒气。
吴二连忙说道:“小的当时的确在场,只是五爷,实在不是小的不帮大少爷,是那贼人太厉害,我也打不过啊!”
秦五爷摆了摆手,说道:“不怪你,来,你再详细给我说说,那天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吴二看着秦五爷,目光闪了几闪,脸上却露出了憨厚之色,说道:“是,是,那天是这样的……”
……
……
“姑娘,今日官府又来人询问有关那位郑勉大侠的事情,我们是不是把他的名字暂时从豪侠榜上撤下来?”孙老头看着宛若卿,皱眉问道。
“不用。”宛若卿笑了笑说道:“我们和郑勉大侠又没有什么关系,那件事情全京都都在传。更何况,豪侠榜事宜,最近一直是那位柳二小姐经手,我们也不好说话。”
“那,那好吧……”孙老头叹了一口气说道。
京都不比庆安府,城内的纨绔子弟可没有那么好教训,那些侠客们无牵无挂,京都待不住了,最多换个地方继续逍遥,反正他们的勾栏已经渗透进了许多州县,这些榜单也是共通的,但官差抓不到那些人,却会将一部分注意力放在他们身上,孙老头觉得,他们根基尚浅,在这京都城内,还是要处处小心的。
豪侠榜如今已经近乎从勾栏彻底的剥离出去,虽然还是要勾栏加以宣传,但却不再是他能够插手的了。
不过,既然宛姑娘都说不用了,他也不再去想,又将勾栏近日里的一些状况告诉了他,很快便告辞。
小翠扯着一只小风筝在院子里跑,风筝是自家小姐为她做的,上面有她的画像,可惜院子太小,她跑上十几步就要再折回来,风筝只能飞过屋顶,让她心里稍稍有些郁闷。
不过,对于这幽静的小院,她还是挺喜欢的。
虽然用来放风筝显得有些小,但其实要比她们在庆安府的时候住的地方大了一倍有余,听小珠说,这是只有勾栏的元老才能分到的院子。
想到小珠当时得意的表情,她的心里顿时有些不忿。
宛姑娘的确是勾栏的元老,但是她们家小姐也算啊,小姐也为勾栏出过力流过汗,虽然比不上宛姑娘,但宛姑娘有被那个人看过………………总之,自家小姐拥有这么一座小院子,应该不过分吧?
当然,院子不能距离这里太远,不然她们两个人过来吃饭不方便。
她心中想着这些的时候,自然算是有些走神,脚下的动作慢了,风筝便从天空栽下来,砸在了从外面走进来的一道身影头上。
李易摸了摸脑袋,倒吸口气,再看看躺在地上面带微笑的少女,表情愕然。
……
……
“前,前天到这里的。”小翠抱着风筝,低着头,迈着小碎步跟在李易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