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血刃-第9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得不说,康麻子玩的这一手还是很能唬人的,包括后来的金大侠还有数不清的螨清余孽,可都是认为这是康麻子的仁政。

    可是,这根本就是一个扯蛋的伪命题。因为在中国,税和赋。从来都是分开的。税是用于国防开支,衙门支用以及各种地方事务和渠道开凿修葺等等。而赋。则是用来给皇帝盖宫廷庙宇,吃喝玩乐的。说白了,税,进的是国库,而赋,是皇帝的内帑,这玩意是不走国库的。

    李建成自然不需要加赋税,陈应创造的大家皇家商业联合,有李建成的三成股份,同样现在安西多宝山铜矿也有李建成的三成份子,多宝山就是陈应取的名字。多宝山的开采工作是头等要务,李建成派出了三千多名工匠,外加东宫四率卫共计六万军队前往多宝山,预计将会在开元五年初获得第一批产出的铜。

    不过,在弘农郡的桃林县,却有中国黄金之都,这个金矿已经秘密开采了足足六年,储存的铜,足足超过两千万斤。

    援援不断的铜锭子送到长安,送到内侍监开始全力铸造开元通宝。

    因为两千万斤铜可以铸造将近三百万贯铜钱,三百万贯铜钱,只要投入市场,显然就会引起大唐新一轮通货膨胀。

    这些钱不是无偿发放,而是为了大唐的军队转型。

    事实上唐朝的府兵制也好,明朝的卫所制度也罢,都是把军队束缚在土地上,这是非常不对的,一支半职业化的军队,如何承担起大唐国防的安全重任?

    虽然大唐建立了足足三百六十七座折冲府,这些军队的数量可以达到五十五万多人马,不过,这些军队除了安西军与安东军以及十二卫大军之外,区区三十七万人马,属于职业化军队。职业军队仅占大唐的总军队的三分之一。

    现在大唐的职业化军队建设一直滞后,不是李建成不想建,关键是没钱,朝廷没钱,如何向军队发放军饷?如何养活这么一支将近百万军队的大唐军队?

    半职化建设的军队,虽然可以节约军费,也可以减少朝廷的财政压力。关键是半职化的军队,很容易养成农民。比如曹魏时代的军队,开国之初可以吊打乌恒、匈奴、羌人,可是后期,就变成了拿着兵刃的农夫。

    当然,大明朝也是一样。空有字面上的百万大军,结果连京城都没有守住。

    半职业化的军队,战斗力退化只是一方面的原因。还有一方面原因,那就是被小农意思灌输的军队,很容易失去狼性。

    李建成原本没有提前当回事,现在有了李世民这个绝对的威胁,他必须慎重对待这个问题。

    有了钱之后,李建成毫不迟疑,就把军队职业化提上日程。

    把军队从土地上解脱出来,这是李建成的第一步。

    从今天以后,府兵虽然还是折冲府为单位,分驻扎各地,不过他们开始依旧享受家人免税的权力,而自己则拿每年七贯二百钱的俸禄。

 第一二八章陈应的王道与霸道

    第一二八章陈应的王道与霸道

    七贯二钱的俸禄自然不多,不过七贯两百钱能买到的东西绝对不算少。全本小说网;HTTPS://щWW。TAiUU.COm;如果全部购买粮食可以买到十四石又四斗,足够一家五口人吃上一年。

    关键是,这却是唐军将士额外拿到的钱。

    原本唐朝将士只享受着土地带来的收益,他们在渡过最初期的生存问题之后,慢慢开始变得惜命,变得安逸起来。毕竟,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在建安元年,曹操开始屯田,这些原本为青州黄巾军降卒,除了一条命,其他一无所有。

    于是,因地制宜产生了官府出钱、种子、土地和耕具,流民出力进行屯田,如果使用官牛,收益的六成归官府,四成规个人。如果不用官牛,那么收益对半分。

    其实,所谓的这个制度远比在美国农场给农场主打工收益要多,任何企业绝对不可能将收入的一般与职工平分。一般企业能拿出百分之三或者百分之五就算有良心的企业了。

    然而,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在熬过了最初困难的时期,这些军屯和民屯就不愿意干了,他们认为是曹氏过度剥夺他们的权益与自由。

    司马篡魏因此而产生,这与权谋无关,这与智慧无关。两汉时期,出现的娃娃皇帝很帝,就连霍光也被一纸诏书,抄家灭族。只要朝廷没有丢掉人心基础,其实阴谋注定不可能成功的。

    李建成与陈应在一起的时候,陈应就曾反复叮咛李建成,大唐的府兵制必须改革,否则长此以往,朝廷会引起藩镇之祸害。

    因为,大唐的府兵根本就没有办法调动,别说将领,就连士兵也不愿意轻意调动,就像江左的折冲府,那里雨水多,而且一年可以两熟。同样种植一百亩地,江南可以收入四百石或五百石粮食,而关中则有两百石左右,而河西则只有一百五十石左右,而且时常干旱。

    土地有贫瘠与膏腴各有不同,人心自然不齐,短时间让他们打仗没有问题,部队调防过非常困难。

    李建成是知兵的皇帝,自然知道,大唐军队调动不成问题,毕竟他外镇突厥,开拓西域,把吐蕃这个宿敌也干掉了,还没有哪个不开眼的人敢造反。

    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他是有足够的威望,绝对的威信,可是太子呢?

    李承道如今年方十二岁,陈应身边历练。可是眼下大唐灭了东突厥,打服了西突厥,平了吐蕃,可以说近年来,根本就没有什么大规模战事爆发。李承道也没有历练的机会。

    他将来可以降服得了这些骄兵悍将吗?

    将土地与将士捆绑在一起,很容易形成以将领为首利益集团。虽然陈应没有明言,可是朝廷的军令,绝对没有陈应的将令好使。

    现在固然他们君臣相知,可是以后呢?

    以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准的。

    如今最有战斗力的军队其实就是长安十二卫、安东军与安西军这三支军队,三支军队全部都拿着大唐最好的待遇,享受着最好福利。

    当然,十二卫大军与安西军随时可以接受调动,将士们无牵无挂,他们有钱可以随意置田,但是却又不会被土地束缚着。

    这样做的原因,用七贯二百钱的军饷,来弥补免税的损失。事实上,将士们绝对不会有怨言,大唐的税率极低,每丁每年要向国家交纳粟二石,称做租;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称做调;服徭役二十天,闰年加二日,是为正役,国家若不需要其服役,则每丁可按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的标准。如果全部折算成钱的话,相当于每年三贯左右。

    用七贯二百钱换取三贯钱的免税特权,这相当于给将士增加了一倍多的利益。

    其实李建成也算是一石两鸟。

    世族门阀是李建成眼下最大的敌人,他要给世族门阀挖一个大坑,世族门阀把强盛极致的杨广完成了昏君,隋朝也烟消云散,一旦他们重复原来的办法,李建成就会成为杨广第二。

    李建成先下旨,永不加赋,获得黎民百姓的好感。

    再向军队发放俸禄,大唐如今钱钞使用越来越广,每年七百多万贯军饷的投入,最终也会流向市场,这样以来,大唐的物价绝对会慢慢膨胀,世族门阀的财富也会慢慢缩水。

    不得不承认,这些世族门阀有的是聪明人。在得知李建成给军队放发俸禄的时候,而且这些军饷全部都是钱钞。

    这些世族门阀就准备囤积大唐市面上流动的钱钞,只要抵达了一定的数量,就可以把钱钞的信用,挤兑破产。

    一旦信用破产的钱钞,就如同废纸没有什么区别。

    关键是随着一辆一辆运载着铜锭的马车抵达长安,这些世族门阀马上发现了内侍监铸币坊炉火日夜不熄,这些世族门阀马上放弃了这个打算。

    这些铜钱已经超出了世族门阀的所有流动资金,特别是最富的太原王氏退出了这场游戏,这让其他六大家族产生了迟疑。

    不得不承认,这些世族门阀有的是聪明人。当朝廷有恃无恐的开始开动印刷钱钞的机器时,市面上的钱钞数量一多,他们就想着吃下钱钞,已经力不从心了。

    世族门阀的在目前的大唐来说是个问题,但是以后肯定就不会是问题。军队的事儿,在目前的大唐来说不是个问题,但是以后肯定就是个大问题。

    根子还是出在大唐的人口基数上,与历史上不同。在历史上贞观四年大唐人口堪堪一千五百万,然而此时在这个时空,大唐的此时的人口是近三千万的,也就是说,大唐以后的人口单位要用亿来计算。

    如果不在初唐处理好世族在地方垄断田亩的问题,以后就会出现大问题,这时候可没有杂交水稻那种逆天的玩意,亩产低的令人指。所谓的王朝轮替,就是因为地力不足以养活人口之时。

    人口超出土地承载的极限,人均分配到的粮食不够吃,就必然会有人饿死。

    不甘心等死怎么办?那就只能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了。至于什么五行轮回,什么吏治,不过是表面现象,亲眼见识到繁荣富强的大隋朝轰然倒塌,李建成就知道,这些东西都是用来忽悠人罢了。

    大唐眼下的最大问题,就是加强皇权,平衡朝廷与世族门阀的关系。其实世族门阀与皇权,就像是一对夫妻,双方有合作也有争执,要想半斤八两,肯定矛盾不断。除非一方强势,一方选择退让。

    李建成思来想去,自己绝对不会是退让的一方。

    ……

    在龟兹,陈应为了躲避如虎似虎的妻妾们,只好细心的教导孩子们读书,李嗣业、陈谦、太子李承道、苏定方的儿子苏庆节,张士贵的儿子张志龙、张志虎(根据旧《唐书》记载)做段志感的儿子段瓒、段瓘、郭孝恪的儿子郭待封、郭待诏等十几个少年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