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渊掏出一纸帛书,递到裴寂的手中,笑道:“裴三,来你先看看这个!”
裴寂看了看,微微惊讶的道:“陈应的表章?”
李渊点点头。
裴寂细细阅读。
李渊解释道:“陈应的打算,西域广袤无垠,西域大都护府统辖西域,多有不便,他拟设立庭州、龟兹、疏勒三镇,分治西域,以安西大都护府管辖三镇。”
裴寂边看边称赞道:“这套方略很好,是解决西域的对策。”
李渊沉吟道:“朕打算拿这个试试太子!”
裴寂笑了起来。
……
东宫,李建成看完了陈应的奏疏,将奏疏合上,闭着眼睛沉思片刻,又将奏疏替到魏征手,叹了口气道:“玄成,你以为如何?”
魏征叹了口气道:“我以为如何并不重要,太子殿下可曾就此事问过陛下的意见?”
李建成作诧异状道:“玄成,你觉着,西域的事情,此事,陛下会不同意吗?”
魏征郑重其事地点点头道:“正是如此,陛下或许不会同意,或是如此,太子殿下一定要秘密告诉陈大将军,千万不要回长安。”
李建成疑惑的望着魏征道:“这是为何?
魏征道:“陛下若是直接同意此事,说明他对陈大将军虽然有戒心,但事情不是不可挽回,若是陛下拒绝这个提案,陈大将军必遭不测。”
李建成大急道:“那还愣着干什么,快派出人通知陈应!”
魏征朝着李建成一稽道:“殿下,你先想想眼前的困局吧,陈大将军既然自降请回长安,陛下绝对不会在长安对付陈大将军,否则长安成了龙潭虎穴,今后封疆大吏,谁还敢返回长安?”
李建成点点头道:“不错,只是……”
魏征急道:“太子殿下,如今棘手的事情有两件,年关将至,陛下与秦王乃出一母同胞,殿下应上书陛下,请求让秦王返回长安过年!”
李建成迟疑了一下道:“有这个必要吗?”
“有,非常有!”魏征解释道:“无论殿下与秦王斗得如何惨烈,至少表面上也表现出兄谦弟恭的样子,哪怕只是表面上的,也是维持一下,谁能识大体,谁就能得到陛下的支持!”
李建成疑惑的道:“莫不是你是听到什么风声?”
长孙无忌摇头道:“能有什么风声?都是老调重弹,秦王在河东,正是风生水起的时候。这个时候,调秦王回长安,总比把他放在河东强!”
李建成恍然大悟道:“难道……二郎……真打……打算向割据河东?不然,他应该上表请求回京!”
“会回来的,只是不是现在!”魏征道:“若是根基稳定了,他一定会请求回来,只是现在河东的时机不成熟,所以,我们更不能让秦王如意。”
李建成叹了口气道:“不管怎么说,他还是我二弟!”
“自古以来,皇家无亲情!”魏征急道:“太子殿下,别忘了你不是一个人,我们东宫上下,上千条人命,可全然维系在你一个人身上!”
ps:今天精力不济,就这样吧!
第二二四章一句话换过亲王贵吗
第二二四章一句话换个亲王贵吗
“陈大将军的这个方略可行!”李建成向李渊禀告,就陈应拆分西域大都护府,改设立安西大都护,级别维持不变,同样为从二品级别。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下辖庭州、龟兹、疏勒三镇事宜。
李渊有些意外,按说陈应是李建成的门人,拆分陈应的兵权,李建成应该提反对意见。不曾想,李建成直到表示赞同,李渊又问道:“太子没有异议?”
李建成躬身道:“想法倒是有一些,不过不在这份方略之内。
李渊好奇的问道:“你有什么意见?”
李建成道:“陛下当下诏,提醒陈应,要警惕吐蕃人。”
李渊反问道:“吐蕃人?”
李建成点点头道:“不错,吐蕃人与我大唐相恶多年,已是众所周知,凉州、甘州、沙洲、瓜州、松州等十数州县都遭遇到吐蕃人的洗劫,如今拆分西域都护府,改为三镇,若三镇之间,互不隶属,互不为援,容易被吐蕃人各个击破……”
李渊点头。
李建成道:“虽然吐蕃内部混战,然而二百余万吐蕃人,分设五“茹”,每一个茹辖境大体相当于我们大唐的一个上军总管府,不下五万人马,如今刘十善身首异处,河北叛乱已被平定。突厥人偷鸡不成反蚀把米,按照他们的秉性,一定要在什么地方扳回局面。虽然未必敢立刻兴兵进攻河东、陇西,但他们完全可能向幽州开刀,作为报复,在所以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们大唐的军事重心会北移,尤其是剑南道大军抽调北上,有很可能给吐蕃人趁虚而入的时机!”
在一旁廷议的裴寂、萧瑀、封德彝面色沉重起来。
封德彝望着李建成道:“太子殿下的意思是……”
李建成道:“现在主动权在吐蕃人和突厥人手中,我们大唐非常被动!”
说到这里,李建成转身向李渊深深一稽,道:“千日防贼,终会有一疏,所以,儿臣以为,我们大唐应该主动出击,一劳永逸解决东突厥问题!”
李渊点点头,却没有发表意见。转而望着萧瑀道:“萧相国,咱们明年国库可以有多少盈余?能不能支撑起明年二十万人马的供应?”
打突厥那是国战,大唐至少需要出动三路以上行军总管,抽调大唐半数精锐,加上民夫,二十万人马的粮食准备,其实是往少了说的。
一听这话,萧瑀的脸顿时就哭成苦瓜,他道:“陛下,上元节将至,各级官员,勋贵需要赏赐,十二卫大军,数十万将士,国库里哪里还有什么盈余!”
国库里没钱,这仗就没有办法打,李渊叹了口气,道:“此事,容后再议!”
李建成又道:“陛下,年关将至,秦军领在出镇河东,不能伺候陛下身前,儿臣请旨,请陛下恩准秦王回京!”
这下,李渊更加惊讶了。李世民出镇河东,他就是困在河东,对于李建成的太子之位,丝毫没有威胁,李世民就算再怎么不甘心,他也只能认命。总不能左右朝局。可是只要回京那就不同了。
李世民身上兼着大唐尚书令,哪怕裴寂也是李世民的下属,李世民如果借机在朝廷上下安插自己的人手,李建成同样也没有办法阻止。
李建成居然丝毫不介意李世民对他的影响,反而极力促使李世民回京。这让李渊非常意外。
李渊望着李建成道:“此事,朕准了!”
接着李建成与裴寂等就一些国事进行商议,忙了足足一个多时辰,李建成这才罢朝回东宫歇息。
望着李建成远去的背影,李渊笑道:“太子今日的表现,朕很满意。”
裴寂朝李渊一稽,笑道:“恭喜陛下。
李渊点点头道:“太子没有因为秦王对他有威胁,就阻止秦王回长安,论事议政,仍然能够本着公心就事论事,极为难得,是位纯臣。朕要封赏安陆郡王承道,为荆王。中书舍人何在?”
内侍连忙出去传中书舍人。
按大唐制度,太子之子为皇孙,事实上历史没有皇孙这个官职,李承道在武德二年受封安陆郡王。而李承乾则封为恒山王。
太子或亲王之子,可敕封郡王,或嗣王。但是,荆王却不是郡王,而是一字亲王。虽然不如秦、赵、齐、魏、燕等王尊贵,但是这确实向朝野内外释放一个信号。
李建成的太子之位,稳固如山,李渊非常满意这个太子。
中书舍人快速拟写圣旨,就在这个时候,李渊又道:“恒山王徒封中山王!”
……
李建成拖着疲惫的身躯朝着东宫行去,东宫大殿门口,韦挺焦急的背着手踱步。
看着李建成归来,韦挺急道:“殿下,你真上奏请秦王回京?”
李建成点点头道:“怎么……不可?”
“魏玄成真是自作聪明,他这是要养虎为患啊!”韦挺气急败坏的道:“魏征你到底是东宫的人,还是秦王的人!”
魏征被韦挺一句话噎住了。
然而韦挺依旧喋喋不休的道:“吃着东宫的饭,干着秦王府的活,你可是大忠臣!”
魏征自然不是容易认怂的人,如果打仗他自然不行,肯定干不过韦挺。如果打嘴炮,魏征可是不怕任何人,魏征指着韦挺道:“韦易直,饭可以乱吃,话可不可以乱说,今天你必须给我一个解释!”
“哼!”韦挺火冒三丈,指着魏征道:“你魏玄成真以为我冤枉你了吗?秦王府的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他们饶是智计百出,一样没有把秦王弄回长安,你倒好,轻飘飘一句话,把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办不到的事情,轻易办到了!”
李建成看不过去了,劝道:“易直严重了!”
就在这时,一队中官手捧着明黄卷轴,急步匆匆而来。
魏征赶紧上前迎了上去:“敢问,可是宫中来了旨意?”
宦官满脸堆笑道:“贺喜殿下,恭喜殿下,陛下恩旨加赐安陆郡王为荆王!”
听到这话,就连韦挺也愣住了。
李建成赶紧让人把李承道带过来,十二岁的李承道已经长得个子超过七尺,身子非常挺拔。
宦官抑扬顿挫的展开圣旨宣读:
大唐皇帝制曰:安陆郡承道,惟国之良臣,子能移孝,父寔教忠。矧雄邦、宏藩臬之功,宜考室、懋創垂之報……敕封荆国王、咸闻内外使之!
帝诏曰:程妇德者,以夫;观母仪者,以子。尔若夫为儒彥,子为纯孝,已树懿范,于於彤闱,宜贲恩光于元壤。郑氏者,乃太子妃,荆国王母也,克孝而慈,终温且惠,筥筐佐饭,早承垂白之懽,机杼宣勤,夙替汗青之业……
此时韦挺惊呆了,李渊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