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房玄龄无奈,继续道:“中策是命秦琼将军与程知节将军立即返回,趁着我们被堵在定襄的同时,让秦程二部对定襄外进行反包围……”
说到这里,李世民突然睁开眼睛,沉吟良久,陡然声音抬高八度:“不,秦程二部非但不能退回来,反而要持续进攻,趁此机会给我拿下丰州滩(今天乌兰巴托草原)敕勒川!”
长孙无忌也不是军事小白,他一听这话就明白了李世民的用意。
长孙无忌脸色大变,惶急道:“秦王殿下,万万不可啊!”
李世民此举就是要与突厥人换子,以自己吸引突厥人的注意,让秦琼与程知节分别去攻打古州滩和敕勒川。这简直就是同归与尽的打法。一旦突厥人攻陷定襄,那么李世民肯定在劫难逃,不过东突厥颉利可汗也绝对不会轻松,因为一旦让秦琼和程知节突破丰州滩与敕勒川,突厥人牛羊肯定会损失惨重,特别是现在天气干燥,一把火下去,突厥人恐怕三五年都别恢复过来。
房玄龄也吓了一跳,大声劝道:“秦王殿下万万不可!”
李世民噗嗤一声笑了:“你们怕什么?怕本王被突厥人生擒了?还是害怕应州被突厥人攻克?”
房玄龄和杜如晦正准备出声苦劝李世民,却见侯君集道:“秦王殿下妙计!”
“还是君集了解本王!”李世民上前拍着侯君集的肩膀,俊雅的脸庞满是杀气,咬牙说道:“想跟本王玩围点打援是吧?想靠着机动性强牵着本王的鼻子走,让本王顾此失彼是吧?本王倒要看看这帮突厥砸碎有没有这个能力速战速决拿下应州等坚城,本王倒更要看看他们有没有这个决心在定襄城撞得头破血流。”
……
铁门山山谷,与定襄一山之隔的庞大山谷中,密密麻麻聚集着乌央乌央一大片突厥骑兵,为了隐匿这么一支庞大的骑兵,颉利可汗可是煞费苦心,他早已两个月前派出人割下苜蓿草作青储饲料,十数万人,足足忙活了足足两个多月,这才储存了足够近三十万战马三个月消耗的草料。
当然,这些草料还是严重不足,如果没有足够多的豆料,战马也会掉膘,影响战斗力,好在有王仁表的帮助,太原王氏调出了十万石粮食给颉利可汗。
然而当斥侯将汇报的消息汇聚在颉利可汗面前的时候,他反而为难了。
秦琼所部十个折冲府唐军以每日八十里的速度,朝西北运动。至于程知节麾下的十个折冲府的唐军将士却以同样八十里每天的速度,朝着敕勒川狂飙。
李世民麾下的玄甲铁骑每天沿着定襄城以东二十里,西二十里的方式来回跑马。
颉利可汗将李世民所部的情报纵合起来,发现玄甲铁骑如今做得最多的居然是练习步战之术,还有疯狂的加固城池。宝贵的米汤,伴着煮熟的泥土,疯狂的加固定襄城城墙,特别是全军将士大都是八尺壮汉,毕竟玄甲铁骑是重装步兵,每套明光铠甲不是一般瘦弱的士兵可以披得动的,这些壮汉每天以惊人的速度,加固着城墙。
最狠的是,李世民不顾百姓的反对和怨言,强行将定忻盆地里的百姓迁到太原去。
综合各种情报,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李世民看穿了他的计划。
东突厥的四大叶护可汗,十二设汗还有众多的特勤纷纷以询问的目光望着颉利可汗。
“爹个鸟!”颉利可汗的浓眉一掀,斩钉截铁的说:“既然他们不上当,我们也别在山里浪费时间了!我们攻打定襄,然后半路设伏,如果他们来援,我们就把他们一网打尽;如果他们不来援,我们便攻破定襄城,生擒李世民,我倒要看看李渊老儿还要不要这个儿子。按咱们突厥的规矩,李渊老儿要想换回他的儿子,不给咱们十万金,咱们不给他换!”
按照突厥草原的规矩,倒是有赎金之说。不过每个人的身份不同,价格同样不同,比如一个部落首领的儿子,那就是需要与其体重相等的金子,外加一百匹骆驼的财货。现在颉利可汗想得非常清楚,李唐可比突厥的一个大部落强大多了,李世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十万金肯定会让李渊陷入极大的被动之中。
更何况他还有另外一个妙招,王仁表可是要李世民的人头,开出了十万贯的价格。只要擒获李世民,照样可以吃得满嘴流油。
颉利可汗的提议,得到众突厥贵族的认可。李世民区区一支两万余骑兵,而且还是一支新组建不足一年的新军,绝对可以轻松获胜。
众突厥骑兵开始离开铁门山山谷,朝着西北,准备迂回定襄,生擒李世民。
……
天刚刚亮的时候,陈应就接到了郭洛传递的情报。在郭洛的情报中,详细的列出了这次参与慕容伏允叛乱的部落和百姓。让陈应无比痛心的是,高昌国汉民遗民中的薛、马、张、何、柳、刘等六姓族人中,除了马氏马孟明投靠了陈应,成了陈应的录事参军,并没有追随麴文泰父子造反之外,其他薛氏、张氏、何氏、柳氏以及刘氏,全部参与了叛乱。
不过世族和豪强都一个尿性,他们既有子弟投靠陈应,也有的追随了麴文泰。
陈应深吸了一口气,冷声喝令道:“苏定方,郭孝恪!”
不一会儿,苏定方和郭孝恪二人进来禀告道:“末将在!”
陈应将手中情报上的部落与部族,分成两部分递给苏定方和郭孝恪道:“你们二人分别率领越骑左、右两军,按照这个纸上面的部落,全部夷灭!”
“夷灭?”苏定方疑惑的望着陈应。
他自然清楚所谓的夷灭是什么意思,可以说就是鸡犬不留的意思。不过苏定方却需要再三确认一下这个命令。
陈应一拍案几,勃然大怒道:“夷灭,就是夷灭,你的耳朵塞驴毛了?不愿意去?不愿意去交接一下,把你的职位让出来,自己去禁闭室!”
一听这话,苏定方赶紧打了一个哆嗦。
苏定方其实真算不上心慈手软之辈,毕竟能做到左武卫大将军(十六卫排第三位)征西突厥、平葱岭、夷百济、伐高句丽,“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史无前例地将唐朝的版图向西开拓至中亚咸海,国境直抵波斯,向东延伸至朝鲜半岛南部。苏定方也不会有妇人之仁。
苏定方高声命令道:“末将遵命!”
随着陈应一声令下,西域各族肯定会被杀得人头滚滚。如今各族叛军青壮皆随慕容伏允,留下部落内的,不过是一群老弱。
陈应没有那么多耐心了。
所谓的仁义,其实不过是谁杀得人多而已。蒙古人灭南宋,杀了几千人汉人,所以占据了所谓春秋大义。满清入关,杀得同样尸骨如山,窃据中华正朔。在陈应看来,所谓的大义,就是比狠。
只要足够狠,只要保持军事上的不断胜利,任何反对声音都嘎然而止。
即使给脸不要脸,要头何用?陈应决定那就以征服者的姿态,虎据西域!
事实上,有些人就是这样,也就是所谓的贱人就是矫情。陈应给过他们机会,然而他们却认为陈应软弱可欺,那么现在,他们的命运进入了倒计时!
第一一三章将有五危爱民可烦(二更)
第一一三章将有五危爱民可烦
越骑左军与越骑右军将领,基本都是土生土长的西域人。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他们接到命令以后,看着命令上的部落,顿时了然于胸。
屁大点的部落,十个折冲府推过去,实在太欺负人了。苏定方当得知这些部落的实力和水平,果断的分兵。别说一个折冲府,他甚至将部队分成一个越骑团三百人为一队,分别杀得西域的各个方向。
都说同行是冤家,这话绝对没错。这些率先投靠陈应的昭武九部以及其他部落为首,平时事实上在西域并不是混得很好。如果真得西突厥恩宠如山,他们傻逼才反叛。正是因为被压迫的太甚,所以在他们才临阵倒戈。现在好了,有陈应的命令在,正好可以报以往的一箭之仇。
大家都是在草原上长大的,对彼此都知根知底,有西域土著的领路,很容易在苍茫的西域找到他们要找的目标。
越骑军第五十三团团校尉郭四建是河北贝州人,算是窦建德的嫡系。如果在历史上,他应追随刘黑闼在河北造反,并且在临漳被李建成的部曲生擒后斩首示众,成为刘黑闼之乱,死难中十万余人中的一员。
当向导昭武曹部的曹无伤领着郭四建抵达命令中的乃吉木部部落的时候,发现原本应该出现在这里的乃吉木部居然空无一人。郭四建一把抓起曹无伤吼道:“忒那胡儿,你敢骗老子!”
曹无伤当时就叫起来屈:“冤枉啊,小人不敢。”
说着,曹无伤翻身下马,在干草丛里找到一堆马粪。曹无伤也顾不得了,用手拿起马粪团,然后揉碎了,并且放在嘴里嚼起来。
望着这一幕,郭四建差点吐了:“你小子别恶心人了行不?”
曹无伤摇摇头,将嘴马粪吐出来道:“郭校尉,这些马粪是三天前留下的,他们部落老的老,小的小,肯定跑不远!”
曹无伤通过一些蛛丝马迹,有了自己的判断,这个时候每个部落都储备了大量干草,这些干草是牛羊过冬的口粮,数量众多,想把这些干草一并带走几乎是不可能的,不带走……你就等着牛羊大批饿死好了。
果然,追踪了两天,穿过一片树林后,他们便惊喜的看到很多牧民正赶着大群圆滚滚的羊群在草原上放牧。
曹无伤大喜道:“好小子,原来你们躲在这里!
郭四建望着那满山的牛羊直流口水:“好多钱,好多粮食!”
一众西域土著骑士无不眼冒绿光,口水直流。在他们眼里,羊就是粮食……不对,所以在这帮家伙眼里,那满山乱跑的羊就是一群会走会叫的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