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这里,陈应突然道:“三娘,你现在不是一个人了,一定要注意身体,万万不可再做剧烈运动,特别是领军打仗。”
就在这时,一声窗外响起:“我大唐又不是没有人,何至会让一个孕妇上阵!”
陈应与李秀宁循声望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李渊已经来到了门口。
陈应和李秀宁同时躬身向李渊行礼:“拜见外父,拜见父皇!”
李渊其实也是刚刚抵达,正好听见陈应督促李秀宁莫要上战场,李渊温言道:“陈应你尽管放心的去吧,三娘我会替你照顾好的!”
原本李渊不会轻易出宫,可是临行在既,李渊又多了一些小心思。因为东宫左右卫率在陈应的率领下,在洛阳之战,以及河北之战中表现都非常抢眼,如果拿东宫左右卫率与左右司御率相比,左右卫就好比业余军队。一旦让这只精锐离开关中,李渊都睡不好觉。
更何况,窦建德的十余万降军,虽然大部分解散务农,可是,李渊已经下心决心要杀掉窦建德,万一窦建德的部将,或者是其他人煽风点火,很可能酿成兵灾。
李渊心中拿不定注意,这个时候,他对陈应不像对一般的臣子那样了,在李渊眼中,陈应是他的半个儿子,自家人一定要敞开了把话说透,绝对不能留下膈应。
李渊得知李秀宁也来了长安,就白龙鱼服,来到芙蓉园。
陈应看到李渊到来,就知道李渊肯定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他既然来了,肯定有重大的事情,陈应冲着身边侍侯的宫娥还有宦官,以及下人仆役。
李渊看到陈应如此懂事,满意的点点头道:“陈应你如今也是皇家人,咱们关起门来,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朕以为然,东宫左右卫率和左右司御率不可轻离关中。在河北、河东、河南地,东宫左右卫率与左右司御率留下赫赫威名,有四卫率威慑,河东、河南、河北即使将来有变,也可以随时出兵弹压,一旦东宫四卫率前往凉州,万一河东,河北有变,恐怕也长鞭莫急。”
陈应还未表态,李秀宁一听这话,顿时急了:“阿爹,若是只派一些乌合之众前往凉州,恐怕解决不了问题。”
李渊尴尬的笑了笑道:“当然,朕也知道这样有些强人所难,不过关中干系甚重,不得不防啊,大唐现在输不起了。陈应,你看调哪支部队过去?”
陈应听到这话,心中一咯噔。
这并不是因为李渊忌惮他,而是李渊铁定要窦建德死。如若不然,李渊绝对不会说河北有变。
陈应想了想道:“陛下,如果这样的话,那不如索性来一个瞒天过海。”
“什么瞒天过海?”李渊饶有兴趣的问道。
李秀宁眨眨眼,笑道:“陈郎的意思是东宫四卫率与十六卫全部不动?”
“还是三娘知我!”陈应解释道:“陛下可命左武侯大将军李世绩,统领东宫左右卫率、与左右司御率,出镇太原,以备不时之需。若是如此调动,恐怕最应该担心的应该是颉利可汗了。”
李渊也不是不懂军事,当然李世绩归唐,他还是比较放心的大将。李渊想了想道:“那支援凉州,就以左武侯卫为主?”
“不……不需要调动左右武侯卫!”陈应解释道:“十六卫大军,不可轻离关中,应作为机动部队,调动到所需要的地方。臣以骁骑军、陌刀军、射生军两万余精锐兵马为主,辅佐三万河北降军,既可支援凉州。臣此去凉州,路途遥远,即使最快也需要一个半月,或者两个月时间,臣可以一边训练,一边行军,等抵达凉州,大军也该训练得差不多了。”
第五十章苏定方我看好你(一更)
第五十章苏定方我看好你(一更)
李渊他背着手在屋里来回踱着步子,并没有直接发表意见,他仔细的思考着。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骁骑军、陌刀军以及射生军,这是陈应在河南府的时候,在东宫左右卫率以左右司卫率的基础上组建的三支新军。
尽管陈应向朝廷通报了三支新军耀眼的战绩,在李渊看来,这三支新军不过两万余人马,就算是精锐部队,也不过是跟在东宫左右卫率和左右司御率后面扯旗呐喊的角色,陈应肯定是为了提拔自己的心腹大将,故意将军功推给了陌刀军、射生军以及骁骑军。当然,李渊考虑的也不少,陈应愿意率领两万余新军,外加三万余降卒就敢支援凉州,与西突厥十数万精锐对决,光这份胆识,放眼朝中,无人可及。
李秀宁听到这话却急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不想率领东宫四卫率,再不济也应该率领定远军六府,河北降卒都是一群乌合之众,你这让就去凉州,有没有考虑过我的感受?”
“没有一点马革裹尸的壮怀与胆魄,何为雄杰?”陈应哂然而笑,丝毫不为此次北上的命运担忧。
李渊虽然是帝王,但是他却不是真正的铁石心肠。他也是一个人,是人都是一个复杂的矛盾复合体。就好比后世,男人在看美女的时候,恨不得街上的美女都是荡妇,可以一勾搭就上手。可是一旦涉及到自己的亲人的时候,马上就会换另外一套行为准则,恨不得自己的亲人,越保守越好。
李渊正是如此,为了大唐的社稷,为了河北真正的归心,李渊不惜早赃嫁祸,也要弄死窦建德的谋主凌敬,也要弄死窦建德,可是面对陈应这个女婿的时候,他反而有些迟疑了。若陈应此次北上不幸战死,他知道,李秀宁恐怕不会原谅他。
想到这里,李渊抬起头,目光灼灼的望着陈应道:“你还有什么要求,朕只要可以做到,一并应允!”
陈应一边伸手轻轻拍着李秀宁的后背,一边柔声安抚李秀宁,一边向李渊道:“陛下,正如公主所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臣可以不调东宫左右卫率,左右司御率精锐,但是,臣想肯请陛下把罗士信、张士贵、张怀威、段志感以及魏文忠调给臣,这五员将领,臣用着顺手!”
陈应只所以选择这五个人随行,主要并不是真正的用着顺手。事实上,以现在陈应在军中的威望和地位,还真没有哪个将军敢给陈应使绊子。军中不比朝堂,这是一个非常讲究实力的地方,无论将军还是士兵,他们都希望跟着一个可以带给他们胜利的将领。
然而,陈应自出道以来,大仗小仗也打了不少,还真没有吃过什么亏。当然,这都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一旦凉州的局势稳定下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唐将无外患,主要的斗争也将由外转向内部。李建成与李世民的斗争,将会更加激烈。
陈应不想介入李建成和李世民的斗争中。事实上,介入这种斗争,就没有退路,成功固然好,可是一旦失败,将会一无所有。现在的历史已经被陈应改得面目全非,陈应也无法确定李世民到底会不会像历史上那样,一举奠定钱坤,成功登上九五至尊的宝座。
况且,以陈应是李建成的亲妹夫,同是他还是李世民的三姐夫,无论他们谁胜谁败,事实上,陈应的地位都是不可动摇的。陈应与长孙无忌不一样,如果李世民失败,长孙无忌将跌落凡尘,若是李世民胜利,他将水涨船高。
明明陈应已经立于不败之地,陈应更没有必要去蹚这个浑水。
当然,陈应带着罗士信、张士贵、张怀威以及段志感、魏文忠前往凉州,主要还是不想让他们也介入李建成与李世民的斗争。特别是罗士信和张怀威二人,他们都是一根筋的耿直之人,如果李世民与李建成的矛盾激化,他们反而是最容易受到攻击的人。因为他们对人赤诚,不会有警惕之心。
要对付罗士信和张怀威这样的人,随便设个圈套,就可以把他们套进入,离开长安,反而是最好的结果。
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英杰人物,除了才华外,还要有几分运气才行,罗士信的运气,其实还真不是太好,否则也不会在大唐快要结束内斗,完成天下一统的时候,战死沙场。
李渊虽然不清楚陈应脑袋里的这些弯弯绕,但是想了想也感觉没啥大关系。毕竟,每一个将军打仗,都希望带着自己的心腹,将帅不和,才是真正的兵家大忌。
李渊道:“朕准了!”
陈应又道:“臣想请旨,请陛下恩准臣临阵自主之权,包括凉州总管府辖下十九州军事,而且一旦前线传来,微臣不利的谣言,请陛下不相信,包括微臣已经阵亡的消息!”
陈应这么说,其实就是给李渊打一个预防针。陈应相信,一旦在军事上受挫突厥人也会采取政治上的手段。比如汉朝武帝时期的李陵,事实上当时李陵只不过是诈降,如果汉武帝没有听过谣言,李陵反而会趁机逃回来,不过当李陵被夷三族之后,彻底断了李陵回汉之路。
李渊对此也没有考虑,全部应允。
涉及国战,自然没有那么简单。
李秀宁与李渊、陈应三人在芙蓉商量了足足一夜。临到天亮的时候,李渊这才拖着疲惫身躯,返回太极宫。
不过,陈应也同样没有休息。他只是匆匆洗了一把脸,就接见了孙敬初。
看到陈应,孙敬初马上行以门下跪礼:“不知主上所找敬初,有何吩咐!”
陈应将一纸赤牒递到孙敬初的手上,孙敬初打开一看,只见上面赫然写着“滋委任孙敬初为陇右道兵马都元帅府胄曹参军事。”下面还盖着陇右道行军兵马都元帅、陇右道行台尚书左仆射、镇军大将军、驸马都尉、梁国公陈的印鉴,上面印泥还没有干。
孙敬初对于大唐的官制只有些许了解,陈应这个陇右道兵马都元帅,事实上与后来的大都督府平级,而孙敬初这个胄曹参军事其实就是一个地方管理甲胄的官员,位列刺史以下,但是由于大都督府级别,所以他这个胄曹参军事又比普通州胄曹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