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血刃-第2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此之后,函谷关与伊阙、广成、大谷、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成为拱卫洛阳城的八大关。王世充占领洛阳以后,效仿汉制,恢复洛阳八关,并且委以八名将令,分别镇守八关,以侄子王仁则了同镇函谷关,统领八关防务。

    王仁则的三万余兵马,一半驻扎在函谷关内,一半驻扎在函谷关外。随着李唐平定河东刘武周,尽收河东之地。就已预料到唐将以郑为下一个目标,因此早已做好了动员准备。王世充就命左御卫大将军王仁则移师西进,准备应对李唐即将发动的进攻。

    正是因为王世充对于此事非常重视,王仁则的这三万大军装备不仅不差,反而非常好。由于大业末期,杨广将政治中心移至洛阳,相应的,王世充得到的隋朝遗产并不比李渊少,相反更多,特别是甲胄与装备。不算洛阳外八关的兵力,仅仅函谷关的兵力就多达三万,分为六个营,以冠军大将军、驸马都尉单雄信为副,统领三个营,与武卫将军郭庆、虎卫将军张公瑾,驻扎在城外。

    王仁则并没有驻扎在函谷关内,而是距离函谷关城内。王仁则平时也不住在军营里,他在新安县外有一处园子,离营城也近,他平时都住园子里。

    深冬日迟,王仁则醒来睁眼看着窗外透进来的青蒙蒙的光亮,雾气很重,夜里折腾得他骨头都快散架的两具温热光滑溜得跟软玉似的一左一右压着他的胸口睡得正熟,微露出来的肩头白嫩似雪。

    王仁则的手在被子下面朝左手边女人的肥滑大屁股摸过,女人在睡梦中蠕动身子,胸前两团大肉揉得王仁则肋下直叫舒服,修长双腿也缠得王仁则长满黑毛的大腿更紧,王仁则来了兴致,勾着手指朝女人肥满的屁股沟挤挖去,这时候“得得得”急驰的马蹄声踏破清晨的静谧。

    还有三天就要过年了,王仁则也没有多想,李唐即使要出兵也应该在年后,春耕结束,而不是现在。

    不过,自己平时只在园子里过夜,巳时三刻(莫约后世九点四十五分)抵达军营,这是惯例,也是王仁则的习惯,一般而言,没有要事,军中的事情都会在他抵达军营后处理,难道说发生了什么事情。

    王仁则此人无论个性、手段,都酷似王世充,当然他绝对不似后世电视剧里王仁则那样不堪,至少王仁则除了杀掉陆士季、元文都全家老小一百余口之外,并没有滥杀无辜。相反,他在战场上对敌人非常狠,对部曲的要求也非常严格,但是有一点,与历史上有着非常大的出入,这货甚得军心,因为他非常大放,对有功士兵不吝赏赐,跟着王仁则的军队,士兵只要立功,都可以获得应得的功勋和赏赐。

    王仁则也不顾寒冷,陡然起身,赤足站在床踏板上,冲门外喝道:“出了什么事?”

    外间侍卫房里的人也给马蹄声惊着,远远的听着有人叫喊:“长安急报!”

    长安发生了什么事?王仁则迟疑了一下,吩咐道:“快拿衣裳来。”

    两侍妾见王仁则的神色严峻,不敢怠慢,忙下了床帮他去拿衣袍,她们光着雪白的身体,也顾不上寒冷,先伺候王仁则穿好衣裳。

    王仁则等不得衣襟系好,披着敞袍就去了外间,两侍妾这才从容的穿衣梳妆。

    在外间的厅内,一名信使眉毛与胡须都结满白霜,很显然跑了很长的夜路。王仁则习惯性的摸向衣袋,发现空空如也。王仁则皱起眉头,从小手指上摘下一枚黄金戒指,随手扔给信使:“赏你了!”

    信使千恩万谢的道:“长安传来密报,渭州义仓日前调博两万石粮食,名义上是运抵长安,可是我们在长安的人手根本就没有发现这批粮食进入长安城。”

    王仁则皱起了眉头:“也就是说这两万石粮食很可能是另立明目,挪作军用?”

    事实上很多情报,根本不需要直接侦察到,光凭蛛丝马迹就可以推断出来。正所谓细节确定成败,往往一个甚微的细节,就可以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

    信使并没有答话,他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只是让一个红色的竹筒递给王仁则,王仁则查看着密报,良久沉默不语。

    就在这个时候,一名举止儒雅,眉目如画的大帅哥款款而入。此人不是别人,正是王仁则的谋主崔彬祐,他出身清河崔氏。他的父亲崔善为,随李渊起兵,封清河郡公,而他则为隋朝杨侗的记室。在王行本杀害杨侗之后,崔彬祐就投降了王仁则,成为王仁则的谋主。

    “伯释,你来得正好,你看看这件事是怎么回事?”

    说着王仁则将手中的密信递给了崔彬祐。

    崔彬祐看了看密信,一脸玩味的笑道:“明公,备战吧。这年恐怕不会安生了!”

 第一百一十一章首战用我用我必胜

    x_?:???3???? ??????d~gt??????》a??g~as????一十一章首战用我用我必胜

    王仁则此时的脑袋中的第一个念头就是立即派出人进驻函谷关,抢占各个隘口。(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稍镇定细思一番,如此仓促出兵,纵然可以打唐军一个出奇不意,实则没有多少斩获。

    一旦奇袭不成,唐军肯定会放弃这次偷袭的机会。王仁则非常不甘心。他的堂弟王玄应资质才能平平,整个王氏皇族之中,唯一可以与其不相伯仲的只有堂兄王仁义。

    守住函谷关,击退唐军并没有什么耀眼的战绩,取得千儿八百的斩获,难以满足王仁则的欲望。

    崔彬祐看着王仁则一脸若有所思的样子,就猜测到王仁则肯定是想要一口把这支来袭唐军全部吃掉。两万石粮食,如果以一个月食用计算,足够两万人马食用。也就是说,这支军队应该不会低于一万五千人,很有可能在两万或两万五千人马左右。

    王仁则想想感觉很有可能,这个消息是通过非常隐秘的消息渠道得到的,唐军很可能还不知道自己其实已经知道了唐军出动的消息,有心算无备,胜算非常高。更何况函谷关的地理位置极佳,长达一百四十余里的函谷山谷,到处都是可以算为伏击的绝佳场所。

    就算不打,前后一堵,闯进函谷关的唐军一个也别想跑。反观唐军,此时根本就没有什么准备,一旦中被伏击,除了投降,还能有什么办法??

    最为关键的,一旦自己可以大败唐军,自己在王郑朝廷里肯定会树立至高无尚的地位和威信,到时候王仁义也好,王玄应也罢,哪什么跟自己争呢?

    崔彬祐道:“明公是想全歼来犯唐寇?”

    王仁则点点头,接着王仁则将自己的准备将计就计,引唐军入瓮的计划与崔彬祐说了一遍。这是一道连环计,一旦唐军发现中计,无非三种选择,投降、死战或逃跑,无论唐军怎么反应,王仁则都会占据主动。他其实最期望的还是唐军逃跑。

    有一条战法是他跟朱粲学的,那就是驱赶着溃兵,让已方士兵化装成敌方溃兵,混入溃兵之中,逃往敌方城池。只要已方士兵进入敌方城池,就可以趁乱夺下城池。

    若是可以顺利的话,他还可以趁机夺下潼关。一旦潼关失守,对于李唐关中的形势而言,将会有着莫大的影响,一旦是失去了潼关,关中就无险可守,陷入被动防御之中,自己也可以率军随时兵临长安城下。

    另外,也可以趁着李唐反应不过来的时机,夺下蒲州。蒲州与潼关隔河相望,也是李唐与河东联系的桥头堡,只要拿下蒲州,王郑朝廷原本被动的战略态势,就可以转死为活。进可以与孟津夹击河内,退可隔离关中与河东,届时李唐将遭受三面袭击,就算有地利可用,也会左右支绌,疲于奔命。

    ……

    黑夜中,长长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头。王仁则在得到消息以后,就以驸马都尉、冠军大将军单雄信率领本部与郭庆所部,共两个营一万余人马,沿着函谷关峡谷朝着潼关方向摸去。

    由于狭长的山谷,山道崎岖,单雄信所部如同一条火龙,在蜿蜒在山谷中急步前进。单雄信策马走在队伍的最前头。单雄信是一员难得的勇将,不过演义中单雄信宁死不降李唐,主要是说因为单雄信与李唐有仇。

    这其实是虚构的情节,单雄信宁死不降唐是因为唐初时期的官场风气。和秦琼、程咬金、包括尉迟恭不同,单雄信是真正寒门。在李唐却是由于世族门阀把持朝政,对于出身非常看重。所以单雄信也非常清楚,他就算投降李唐,也难以像罗士信、秦琼、程咬金一样获得高位。

    另外一点,就是单雄信此人与关羽一样,非常愚忠。他出身寒门,王世充将女儿嫁给他,封他为大将军,对他有知遇之恩,所以他像关羽一样,对刘备粉身碎骨以报。

    管州总管郭庆策马紧随单雄信之后,与单雄信满脸兴奋不同,郭庆脸上带着浓浓的忧虑:“大将军,咱们能打过李唐吗?现在唐强郑弱,李唐可是兵多将广……”

    “打不打得过,只有打过才知道!”单雄信不以为然的道:“李唐兵多将广,那是因为李唐占据的地盘大,可以收的税多,可以养活很多兵马,陛下年后准备对朱粲下手,只要拿下荆襄膏腴之地,咱们郑国就可以多得十二州,多收数百万石粮食,养活十几万军队也不成问题,到时候江山谁属,还真不好说呢!但是只要咱们可以夺得潼关,就可以为陛下赢得几个月时间,我们或出兵长安,或出兵蒲州,都会无往而不利。”

    郭庆如梦初醒,连连点头。“还是大将军高明,有如国手落子,只是一个先后手,却有云泥之别。”

    “这都是伯释的谋划,我只是坐享其成罢了。”单雄信出身寒门,文化不高,所以对于读书人非常敬重,他由衷的道:“崔伯释真乃国士!”

    郭庆赞叹不已:“大将军英武,伯释谋略,陛下有大将军与伯释先生相助,大事可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