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轺车是采取了滚轴轴承的马车,虽然外形并不复杂,价值却不低,足足五万钱,就是五十贯,拥有轺车的人家,至少是个庶族地主。至于安车,价格则根据使用的材料和宽窄不同,从价格从一百至五百贯不等。
在这个时候,安车事实上是世族的身份象征,简直和后世的奔弛宝马有的一拼,不过安车虽然贵重,却因为没有减震,颠簸的要命。哪怕身子再强壮的人,坐上三百里,简直跟生了一场大病一样。
陈应送了一辆四轮马车给陈齐,陈齐还没有享受两天,就被李渊强行征招了,李渊非常喜欢这辆四轮马车,不过由于陈应的马车太过粗鄙,李渊命少府监大匠按照大驾玉辂的制式,打造了一辆大驾玉辂。
大驾玉辂是皇帝的专属,寻常人自然是没有办法乘坐的,不过王公贵族们也纷纷效仿,可以少府监其实也不能完全防制四轮马车,其中最关键的技术就是减震装置和弹簧钢,陈应向少府监提供了两套桥式减震,二十四组弹簧减震,少府监付出了八千贯。
当然,李渊的四轮式大驾玉辂仅成本价就超过了两万贯。
但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攀比之风,李渊的大驾玉辂,简直就是给陈应做了一个活广告,裴寂尽管没有用大驾玉辂的样式,向陈应订做了一辆简易版本的四轮马车,样式比李秀宁的四轮马车要小很多,仅两丈两尺长,一丈四尺宽,不过却采取了檀香木和黄花梨等贵重木材做装饰材料。
陈应本着有便宜不占那是王八蛋的心思,狮子大开口,向裴寂要了一万两千贯。本来陈应就是打算做生意讲究漫天要价,落地还钱,可是没有想到裴寂居然眼睛都不眨,直接拍板,先后四次,将全款付清了。
裴寂坐着自己的新式四轮马车向李渊、陈叔达、萧时文显摆,宋国公萧时文当天晚上就向陈应下了一个定单,一定要做一辆与裴寂一模一样的四轮马车。
陈应心中乐开了花,事实上为裴寂打造他的四轮马车,虽然用了不少珍贵木料,耗费颇多,不过总体下来,除去工匠的开支,也不过三千四百贯,赚了足足八千六百贯。
陈应没有想到,萧时文订做的马车还没有做一半,陈叔达向陈应也下了订单,不过规格略次,订单一万贯。
陈应一看这是一个不错的财源,正好利用灵州过来的工匠,建造了一个马车作坊。不过陈应深知物稀以为贵,对于陈叔达的订单,陈应向陈叔达许诺,最快需要到武德三年上元节,至少还需要两个月。
陈应将这辆特大的四轮马车送给李秀宁,目的自然不简单,因为李秀宁的马车内,不仅有洗漱、梳妆,睡觉、煮茶、蒸饭、下棋、娱乐等功能,这些功能,肯定会让大唐的公主、郡主、命妇们趋之若鹜。
只要大唐的公主们发动起来,陈应的马车生意肯定可以赚翻天。没有办法,陈应此时缺钱,不仅因为建筑陈氏坞堡,还因为他想给李建成打造一支陌刀军,可是陌刀军的装备实在是太耗钱了,坩埚钢虽然可以解决陌刀易断的问题,可是长安周边根本就没有原材料,所有的原材料都需要从外地运输,本身的成本就非常高昂,陈应只好将主意打到了这些公主、郡主、命妇们头上。
谁叫女人的钱那么容易赚呢?
听说李秀宁到来,陈应还给李秀宁准备了一个好礼物,当然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赚钱。
……
李秀宁坐在马车里,眉头皱起,心情非常沉重。最让李秀宁无奈的是,柴家居然死不松口,执意让李秀宁为柴绍守节。李渊虽然不想让李秀宁死一辈子寡,然而李渊现在坐拥天下,他身上的胡人血统是他的软肋,如果让李秀宁强行改嫁,恐怕会引起天下非议。李渊考虑的问题是天下,是社稷,是李氏的万统江山,至于李秀宁的问题,只是委屈她了。
每每想到这个事情,李秀宁就感觉心里堵得慌。为了这个大唐,她也是呕心沥血,浴血奋战,可是毫不客气的说,若非因为李秀宁的娘子军占领了关中三分之二的地方,李渊能不能攻下长安,坐稳关中,都是未知之数。
可是现在,李渊这种绝情的表现,让李秀宁感觉莫名的心寒。李秀宁心情不好,很自然的就想到了陈应,只是她理解陈应,此时陈应恨不得把自己劈成两半使用,整日忙得脚不沾地,李秀宁就想去城外散散心。
当马车来到来到清林里的时候,李秀宁的贴身侍女翠儿就好一个好奇宝宝,推开车窗,将脑袋伸出车窗外,打量着清林里。对于翠儿来说,清林里的每一个地方都是新鲜的,陌生的。
刚刚进入清林里,翠儿就大叫道:“公主,你看外面好多人……”
第六十四章陌刀军(下)
b??…pp????+?7?ra?j?vpv??0?v????z?yfzv~?/?z??? &y??四章陌刀军(下)
事实上,加上从灵州前来投奔陈应的灵州工匠,朔州籍的工匠和八大豪强子弟,上林里的工地上,此时的民夫人数直逼五千人大关,这么多人在一起,甚至可以同时施工的场面,在长安城里是不可能轻易看到的。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taiuu。com;
李秀宁对于这样的情况见得多了,娘子军最鼎盛的时候,拥有七万余人马,七万余军队,扎下的营盘,就是一座城池,而且比一般县城要大得多,对于区区五千余民夫共同施工的情况,还远远不够让李秀宁感觉到震撼。
不过,李秀宁也看出了其中的不同。首先是整整齐齐的排房,这是工匠临时居住的地方,这种布置房间的方式,简直如同军队里的安扎帐篷一样,整整齐齐,留下了通行的通道,而且工匠在走路或干活的过程中,超过三个人都排成一排,虽然不像陈应的定远军将士一样,整齐抬腿落脚,俨然是一副用军队的影子。
事实上,陈应确实是在用军事化管理民夫,因为军事化可以提高效率,杂乱无章的现象在,上林里是看不到的。
当李秀宁来到陈应的坞堡前时,李秀宁真正被震撼到了,李秀宁一眼就看出陈应建的根本就不是普通的庄园,而是一座城堡,尽管这个时候,城廓刚刚成形,还看不到高大巍峨的城墙,可是从夯实的地基,就可以看出,这样地基规格,城墙可以建到三丈以上的高度。
陈应还在铁坊视察陌刀的进度,而李秀宁的到来,只得让兰儿迎接着李秀宁直接去钢铁坊,对于陈应而言,他没有什么秘密是值得向李秀宁保守的。
李秀宁看着眉清目秀的兰儿,如今还是一副丫鬟装扮,隐隐感觉好奇,陈应为何一直为给纳兰儿进房?
突然,李秀宁看到有一个巨大的占地超过一百亩的池塘中,泛着黑黑的光泽,虽然现在是冬天,依旧可以闻到浓浓的臭味。李秀宁好奇的问道:“这是什么吗?”
兰儿道:“这个啊,郎君说田地里的庄稼收成太低,是因为肥力不足,郎君把杂草与人、畜的粪便,收集起来沤肥,郎君说如果用了积肥的田,一亩地的亩产可以轻易翻倍。”
“翻倍?”
李秀宁虽然是大唐的公主,却不是一个温室里的花朵,她非常清楚民生事故,这个年代粮食的产量极低,遇到丰收之年,不过产粮两石左右,如果翻倍,那岂不是说要用三四亩地的粮食,就可以养活一个人?要知道关中虽然号称八百里沃土。
兰儿道:“回禀公主,奴婢没有种过地不同,听郎君说,粟种一致,原本的土地也相邻,浇水锄草,也没什么区别,唯一的差别,就是用的肥不同。堆肥沤肥,果然比新鲜的粪尿更有成效!”
李秀宁点点头道:“若真能翻倍,不用翻倍,哪怕只要多收三五斗,本宫定会为陈郎请封。”
粮食就国家的战略资源,在后世因为化肥和生物科技的提高,亩产极高,所以说中国粮食完全可以自给。然而在这个时代,哪怕大唐的国力,也会因为灾荒年间,造成大规模的饥荒。百姓颠沛流离,甚至易子相食,发生人伦惨剧。
兰儿微微一笑,神情非常坚决的道:“郎君是这个世界上最有学问的人,他说能增产一定会增产,今年家了买了地,明年我们就可以收获很多粮食……”
李秀宁不是兰儿,兰儿对陈应非常迷信,甚至到了偏执的地步,她更相信自己的眼睛和判断,只要陈应真的可以为大唐增产三五斗,大唐每年就可以多收五六百万石粮食,这些粮食掌握在朝廷手中,可以起到的作用实在太大了。
突然,李秀宁指着这忙忙碌碌的人问道:“这些人都是陈郎的佃户吗?”
兰儿摇摇头道:“那倒不是,这些人都是郎君招募的短工,工匠也都是从灵州或朔州前来投奔郎君的,其实我们陈家现在还没有佃户……”
“没有佃户?”听到这话,李秀宁一愣,诧异的问道:“没有佃户,那明年春耕怎么办?忙得过来吗?”
“郎君说想种地发财的人都是笨蛋!”兰儿嗤嗤的笑道:“郎君说他买的这些人,将来都分发给那些有杰出贡献的工匠,那些有杰出贡献的工匠,不仅会奖励数十或上百亩不等的田地,还会分房子,将来陈家庄会成为陈家镇,或陈家城。”
李秀宁心中莫名的烦躁起来:“真是胡闹!”
李秀宁下意识的感觉自己好像说错了话,浅意识里,陈应的东西都应该是她的,陈应这么大手大脚,肯定会将家业败光的。
……
一路上无话,李秀宁随着兰儿来到了铁坊署,不过意外的却发现,铁坊署居然有东宫侍御率的侍卫守在外面,侍御率是李建成的贴身侍卫,看着平阳公主的这辆马车到来,赶紧上前行礼。
李秀宁还没有进入铁坊,就看到李建成与陈应等数十人围在一起,李建成冲陈应道:“不行,太奢侈了!”
李建成的所说的奢侈是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