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嘶”关羽双手一震,枣红的面容更是一颤,然后是心痛如绞啊,他的青龙偃月刀竟然受损了,他隐隐听到一声青龙的悲鸣。
青龙偃月vs星辰月刃,这算是神兵与神通的第一回合比斗吧?李陵如是想道,只是看起来当下最顶尖的比拼之下,却是青龙偃月刀略输一筹啊。
青龙偃月刀,可不是凡兵,它的来历非凡,有说三国时期的英雄关羽是青龙幻化而成的,关羽的一生是以忠贞、守义、勇猛和武艺高强著称,他在民间的地位非常高,直逼玉皇大帝,人称关公、关公大帝。
而他的刀亦是神物,其上富有青龙真灵,具有诸种美德和镇邪除恶的力量。此刀线条精硬而大气,威猛峻拔,沉涵节制,蓄势待发,是刀锋的地方隐含着杀气,是刀背的地方埋伏着力量,是护手的地方布满呵护,是刀柄的地方凸现着熨贴,刚柔并蓄、风格独特。
当然也有说,青龙偃月刀和张飞的丈八蛇矛一样,也是民间艺人奉送给他的。当然这种说法很难取信于人,包括什么白猿授刀之说。
其自己打造的最为可能,如桃园结义时,刘、关、张都想找称心如意的兵器,刘备要双股剑,张飞要造丈八蛇矛,关羽则想要大刀。
他们请来几位手艺高超的铁匠,打了试,试了打,整整一个月,打了十几把,没有一把称心。又打了一个月,还觉得不满意,再打一个月,铁匠们感到实在无能为力。
不料正在这时,大刀炼好出炉,天上飞来一条青龙,被一道刀光击中,鲜血滴在刀上,顿使这刀寒光闪闪,成了削铁如泥的宝刀。
这刀据说有八十二斤重,一说是八十一斤重,《水浒》里鲁智深在五台山时要找铁匠打禅杖,那铁匠就是这么说的。
它有时还会自己鸣叫作声,一到这时候,说是就有战事,它耐不住要上阵杀敌;如果没有战事,那也得杀人祭刀。
话说青龙偃月刀,接了潘金莲的一招月刃旋舞,这时众人才听到一声呼喝:
“金莲,住手!”李陵急忙喝道,“饶他不死吧,金莲!”
可见当时,战况多么激烈、凶险、飞速啊!
“潘将军,在下甘拜下风。”孙坚不敢傲了,“本将军”也不自称了,直接“在下在下”的说道,“只是在下心中有一疑惑不吐不快——您刚才可是用的仙家真气,破开我的长枪!”
“真气?”众人一听,倒吸一口凉气啊。
在场的诸侯与大将们,对于仙家真气可是多有耳闻的,当年秦始皇求仙求长生,可是轰动天下的,这仙家与真气可是在上层流传甚广。
不过,这东西,他们只是闻其名而不得见其实,难道今天他们有幸“见”到了?
要知道,这东西在诸侯们看来,都是存在于幻想中的东西,就连前一阵子以“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的仙师张角,也不过是子虚乌有,不能令人信服,要不然真要是仙家或懂仙术真气,他也不会死了。(全本小说网,www。taiuu。com,;手机阅读,m。taiuu。com
第五六零章 金丹、食气与胎息
(全本小说网,WWW。TAIUU。COM)
因此在世人的印象中,真气以及仙道长生,还都是虚无缥缈的啊,不如早期求仙理论——金丹派:
求仙开始就是两种办法:一是吃药,就是秦皇汉所用的办法。
第二种,是自我修炼。《庄子》说,有所谓“寿考之士”“吹呴呼吸”“熊经鸟伸”,以求长寿。也就是前些年现代流行的所谓“气功”的老祖宗,这种方法,可以称之为“内修术”。
那么,他们为什么认为这些办法能让人长生不死、成为神仙呢?古人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事实上求仙药的理论,最初当是医学理论的延续。迄今为止,人们的正常死亡,几乎都是得病,得病需要吃药,吃药可以治病,于是有人就想,假如有一种药,能够让人永不得病,自然也就不会死亡。
这样的药,最初主要是中草药。但是后来,人们发现,这些药不行。因为它们本身就不能长生,被认为是汉代出现的《黄帝九鼎神丹经》说:
“草木药,埋之即朽,煮之即烂,烧之即焦。不能自生,焉能生人。”
于是人们找到了黄金,还有玉等等,黄金不会败朽,不用多说。至于玉,《淮南子·俶真训》说:“钟山之玉,炊以炉炭,三日三夜而色泽不变,则至徳天地之精也。”
连带被发现的此类药物,还有云母、石英等等,也都被后来的《神农本草》列为求仙的上品。
然而黄金、美玉都非常昂贵,不易得到,于是有人就想到用其他药物炼“金”,这便是炼金术的由来,金指黄金或同样性质的一类东西。
这些药物中,最重要的,是铅和汞。铅和汞在烧炼中,会生成表面上类似黄金的东西,而且它们还会变化:
汞,也就是水银,烧炼可以变成丹砂,丹砂烧炼可以变成水银。
铅也一样,烧炼中,会变成表面类似丹砂或者黄金一类的东西。
由于这两种物质还会变化,于是也成为服药者的服食对象,甚至是首选的对象。
他们的基本理论是:吃什么就等于把被吃的东西的性质转移到了自己身上。也就是说:“服金者寿如金,服玉者寿如玉。”
服食丹砂呢,就是把丹砂会变化的性质转移到自己身上。我们看文艺作品中的神仙,都是不仅不死,而且会变化的角色。
这种用铅和汞炼成还丹、炼成黄金的方法,被称为炼丹术和炼金术,主张服食仙药、后来演变为服食金玉丹砂而求长生不死的,也被称为“金丹派”。
早期金丹派非常自信自己的做法和理论,他们几乎是根本不理睬医学的那些说法。
早期的求仙理论,不知金丹派,还有内修派,与金丹派并行的。
内修派的理论,见于《大戴礼记》《淮南子》《孔子家语》等书,它们都记载着:“……食草者善走而愚,食叶者有丝而蛾,食肉者勇敢而悍,食气者神明而寿,食谷者智慧而夭,不食者不死而神。”
“食草者”,就是牛羊等等;食叶者,蚕、粘虫之类;食肉者,虎狼之类;食谷者,当然有人类,“智慧而夭”,很可怜;“不食者”和“食气者”,指的都是乌龟。
古人相信乌龟有特异功能,能预测前途,就是根据它的“不食者”或“食气者”身份,他们认为乌龟不吃东西,只是吞嚥空气,于是他们就效仿它,企图长寿,甚至长生不死。
内修的办法很多,效仿乌龟食气,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种,这也是仙侠小说中练气纳气士的根脚,此外还有所谓“辟谷”,房中术等等。
这些通过自我身体锻炼企求长生不死的方法,统称为“内修术”。
综上,无论金丹派还是内修派,可想而知他们的长生术的结果:
如果从战国时代算起,几百年过去了,内修的方法,“自谓必延期,遽以夭命死,腐露其形骸。”也就是说,本是想求长生,结果却短命而死。
那么,金丹派又怎么样呢?
秦皇汉武求仙药的运动,是彻底失败了。汉朝末年,社会上流传着两句话,叫做“金不可成,世不可度”。就是说,黄金是炼不成的,想长生不死是不可能的。这两句话能够成为谚语,足见炼丹或炼金术失败程度之深。
不过,实践中的失败,首先使内修派的方法和理论有了重大改变,由食气到食元气。
魏晋时期,以“食气”为代表的内修术,在方法和理论上发生了重大改变。最重要的改变,是把大口大口的呼吸,变为所谓像胎儿在母腹中的呼吸,称为“胎息”。
理论上,他们认为,以前的呼吸外气,是弄错了,食气,应该是呼吸“内气”,呼吸元气。这种呼吸方法,要求修炼者尽量控制自己的呼吸,使之非常微细,微细到鹅绒放在鼻子前面也感觉不到气息的出入,认为长期这样修炼,就可以使人长生不死。
那么,内气为什么就能使人长生呢?新的理论认为,这是因为像胎儿那样,呼吸的是“元气”,所以可以长生不死。
那么,什么是元气呢?元气概念有人认为首见于《淮南子·天文训》:“天地未形……宇宙生气……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
这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天地生成论或宇宙生成论。其“宇宙生气”,《太平御览》引为“宇宙生元气”,所以有人认为这是元气概念的最早出处。也有人认为元气概念最早出现于《鹖冠子》的“天地成于元气”,其意义都是指宇宙或天地开始的气。
由于元气仅是开始的气,所以和其他的气相比,也没有特别之处。刘歆造《三统历》,说“太极元气,函三为一”。
王充作《论衡》,认为人从元气出生,死后又复归元气。真到汉末王符作《潜夫论》,说“上古之世,太素之时。元气窈冥,未有形兆。”
《潜夫论》也都是指开始的气,这算是朴素而粗陋的认知学说。(全本小说网,www。taiuu。com,;手机阅读,m。taiuu。com
第五六一章 长生不死与真气
(全本小说网,WWW。TAIUU。COM)
然而在修仙者看来,元气既是生命开始的气,就是可以制造生命的特别宝贵的气,多呼吸这种气,就会复归婴儿,长生不死。
于是以胎息为标志的新的食气法发展起来,这种方法后来一般称为“服气”,其他的内修方法,逐渐都聚集在服气术周围,成为服气术的辅助动作。
当然赋予元气这样的性质,完全是求仙者想象的产物,是虚构出来的、并没有实际内容的概念。
内修派怎么可能专美于前,自然金丹派也紧跟其后,同样变革起来,最主要的是由普通铅汞到真铅真汞。
晋代,金丹派出了一个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