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最强大少爷-第4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才出仕的。”

    “吹牛,您当年是没有头甲及第,对成绩不满意所以反复考,听娘说你还大骂阅卷的人不识货,有黑幕,巴拉巴拉的。”张菁道。

    老张不禁老脸微红,又岔开道:“这篇写的很是不错,乃是比较容易蒙学的读物,不过有些地方不够圆润,不够浑然天成,为父给你改一下吧。”

    于是就去书房,张方平大笔一挥,把王雱没写好的地方改了一点,又改了两处“啦啦啦”。

    张菁拿过来看了一遍后,喃喃自语道:“现在,终于大功告成了。”

    张方平继续夸奖道:“真的是相当的好,也算你在文学上的功劳,这样吧,这部经典就由大名府官方出版推广,记你一功。”

    “嗯嗯。”张小妞携带者胜利者的微笑就跑了……

    没几日,三字经忽然在大名府大行其道,官方的出版么,官吏们人手一册是肯定的。但署名作者却是大雱。

    在民间的影响力非常大,听说已经有些小孩子会顺口念几句了,当然因为是大雱的署名,骂声也有,可谓争议较大,口碑方面褒贬不一,不过销量非常大。

    今个一早,张方平背着手进入府衙时,见几个官员在传阅三字经。

    老张得意了起来,走过去呵呵笑道:“小女顽皮,却实着有才华,让诸位都见笑……”

    说不完却一脸黑线,发现那些书册上的署名竟然是王雱?

    “这……”张方平便有些尴尬的道,“怎么就变为王雱写的了呢?”

    那几个酱油官员不明觉厉的道:“回明府话,不就是他么,一开始就是。”

    张方平这才知道被女儿耍了,根据老张尿性,若一开始就知道是那纨绔子弟写的,不论从任何方面说,虽然不至于贬低,却也会尽量的挑出一堆毛病来,更不会来个什么官方出版。

    在大宋是真有官办出版读物的,因为这就是最原始的宣传方法。销量也是比较大的,依靠出版还真可以赚钱。

    脸皮超厚的张方平暂时稳住了阵脚,也不表示什么,漫不经心的问:“出了多少,卖的怎么样?”

    那个小官员道:“回明府话,忽然就火了,许多作坊也在分印书册。至于官府的,纸张都快用了一半,因为照这个趋势下去,我大名府但凡读书的人,都会一户一册的。仅仅现在的销量,是过去两年以来我官府出版物的总销量了。”

    张方平简直瞠目结舌,瞪着眼睛无法置信。

    这么快就炸锅了?

    这么大的影响力其实不太好。现在张方平也知道为什么有争议还热销了,正因为作者是王雱,很多人是抱着排挤、挑毛病的心思去的。

    不过这东西经过了老张的初步修改,也没什么毛病了,总体是积极向上也比较尊儒的,所以哪怕广泛流传,倒也问题不大。

    但是小屁孩其心可诛啊,当时张方平就发现有些地方不对,只因顶着宝贝女儿的名誉,一时没全盘察觉,就算下意识察觉了也不想说。

    譬如其中一句“通算术,思路开。数理化,始可读”。

    这明显是大雱的猫腻。因为那犊子他真有过比较神秘的数理化蒙学著作,当时不会有太多人在意,还被少数一些人看做了奇技淫巧。但不论是在京城煤场的子弟学堂,还是在西北抚宁县的学堂里,重点教的就是这些学科,而不是经科。

    之所以没什么阻力,那是因为人都是自私的,那些不能用于科考做官,有人去学,对掌握舆论的读书人来说相当于减少了竞争对手。

    现在老张无语啊,真的,当时看到这句“通算术,思路开。数理化,始可读”,就应该警觉到是大雱的著作。可惜,因为前一句被大雱反串黑用“孔孟”说事冲淡了,紧跟着,后面就是一句相当奇葩的“啦啦啦”,导致老张的注意力分散转移。

 第448章 关于蔡文姬

    还不止如此,他小子忒阴险,推崇了一番六经后,紧跟着又来一句:“春秋者,有数学,有物理,有化学”。

    汗,这小子嫁接的非常不要脸,丧心病狂。

    前阵子大儒孙复出版一十五卷《春秋解》,被收录于阁。其中主要论述士大夫于历史中的功绩,以及帝王之术安邦之道。其中的确在论述功绩时,提及了许多传世工程和发明,结果现在的三字经里,王雱把老孙复论述的那些功绩、解读为孙复在推崇数学物理化学。

    这方面的相关解读王雱早就有了,当时这小子没否定孙复,相反反串黑的推崇,还说孙复解读的是帝王和士大夫的人,而王雱全部拿实锤,反复证明了那些都有功绩的家伙,无一例外都是搞工程出生的,治国安邦是因为他们搞的工程、而不是因为他们的人,要搞工程,就要学习数理化。

    这些就是当时王雱被冷藏后对《春秋解》的二次解读,却也通顺。结合现在这横空出世的三字经,厉害了,皇帝和大儒孙复真被他给绕进去了。

    这么想着,老张脸如锅底,也不能说三字经不好,只是他小子这么阴险真的好吗?文人啊,这就是我大宋的文人。

    整个府衙内,现在都在热议。除了老张一个人真正读懂了王雱的意思,其他只是人云亦云,傻不愣登的,总之大雱在三字经里面提了一下孔孟,提了一下春秋,提一下六经什么的,他们就不大在意数理化了,因为他们本身也不懂。

    张方平甩甩头,又看了一次三字经,继续解读。

    相当诡异,这小子有意无意的穿插一些数理化、推崇大家搞技术做工人外,后面又开始鼓励勤奋读书。所以结合他前面的一句,“蔡文姬,能辨琴。唯技术,能传世”,这也相当的猥琐。

    人家蔡文姬名声大,是因为博学多才人又漂亮,又能七步成诗吧,结果王雱引用了这个如雷贯耳的小姐姐,还特别提及了她辨别琴声的功力,就被他解释为了“技术”。

    为什么这么解呢,因为现在蒸汽机大火了,前阵子有传言,抚宁县机械厂的顶级技工,只站在旁边听机械的运行声,就知道这台机器大抵有什么问题、该不该维护。这就是技术和经验。

    汗,于是蔡文姬小姐姐都能被他往工业党头上去套,也是醉了。蔡文姬如果知道山明水秀的地方被他弄的犹如妖魔出世一样的雾霾,会哭瞎的好吧。

    总之,这是一部心机满满的经典。到此张方平也觉得有机器者有心机,这恐怕是对的了,此番被他小子蒙混过关了。

    要是一开始知道是王雱的著作,老张肯定细读细品。不可否认老张不是腐儒,不会反对这篇东西,但也不会参与推崇出版。结果被乐天派草包女儿来撒娇一下,被他们蒙混过关了。

    见张方平始终一脸黑线,周围的官僚也慢慢发现不对,于是杂乱的声音落了下来。

    一个英俊小生抱拳道:“明府何故烦恼?”

    这小子说的四川话。张方平在成都府执过政,且和这小子的父亲是朋友,所以对他有亲切感,叹息一声,把三字经扔在桌子上道:“是本经典,然而老夫就不喜欢被人忽悠,去把王雱那小子给老夫……捉了来。”

    妈的他都用“捉”字了,其余人纷纷脸冒黑线往后缩,估计又是神仙打架,老张虽然牛逼,然而韩琦和王安石又怎是好惹的。

    那个年轻英俊的小生又文绉绉的道:“明府容禀,这不妥的,机械工业局是朝廷直辖机构,我留守司没有针对他们的管辖权……”

    张方平打断道:“少啰嗦,去请他来。若不来就找理由抓了,他在街市上骚扰小女难道是假的,关工业局治权什么事?”

    这个小年轻恰好就是大名府推司“秘书长”,这下便尴尬的道:“明府明鉴,关于他骚扰您女儿这事有争议……疑罪从无,宽大处理是为仁政,则天下大治也……”

    “你喝醉了吧?”老张一脸黑线的打断,起身过来指着小年轻的鼻子道:“你就是个小讼棍,还疑罪从无呢,宽大处理个蛋。当年川中匪患形势有多严重,你个瓜娃子心里没点逼数?要是老夫和稀泥坐视,你们兄弟、你爹苏老泉的家业还在?那些耀武扬威骑在你家坟头上欺负的帮派,有哪个不是老夫打掉的?妈的好了伤疤忘了疼,你不要以为老夫是欧阳修,去年殿试时,你那篇《答刑赏忠厚之至论》,若是老夫阅卷你肯定是低分。王安石就不喜欢你此篇答卷,给了中分,结果你小子影响力大,你的同窗粉丝们聚众起来指责王安石不识货?如果开封府是我执政,你那群水军一个都跑不掉,全部都捉了关小黑屋。但欧阳修就吃你那套小清新文风,于是作为第一主考官,欧阳修改了王安石的评分,重新给了你高分。”

    是的,这小年轻就是去年和吕惠卿同科及第、将来会名震天下一千年的文宗苏轼。在国子监的那班同窗中,小苏和小吕是敌对的,他们兄弟两个、被吕惠卿的狐朋狗友吊起来欺负呢。

    太阳底下就这点事,苏轼和吕惠卿的文风思路几乎全然相反,欧阳修改了王安石的评分抬举苏轼,一定程度上刺激到了王安石,于是老王虽然不和欧阳修打架,但也强势抬举出了另类的吕惠卿。这就是大宋的裙带政治,王安石欧阳修都不能免俗。

    此番大魔王出版的三字经中,还很诡异的把苏轼的父亲苏老泉作为正面典型加以渲染,所以小苏很高兴,现在老张要请大雱喝茶的时候,作为“北1京检察院秘书长”,小苏就开始扯犊子说什么“疑罪从无”了。结果被老张怼了回来说:老夫当年在川中疑罪从无的话,你苏家已经被黑帮给“合法化弄死”了。

    “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去请那小子来喝茶。”

    张方平对待小屁孩的手段已经养成习惯,给苏轼脑壳上一推手,推的东倒西歪的,小苏只得跑着去了……

    见到历史名人,大雱并没有一口茶水喷出来。

    大雱当然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