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燃烧的莫斯科-第7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的!”崔可夫肯定地答应了一句。

    我正想问问基里洛夫这铁路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已经开始向崔可夫汇报起来:“是这样的,司令员同志。据我了解,早在独立师进入马马耶夫岗前,高地后面的铁路就被当时驻守这里的近卫第35师拆卸了大半。等集团军司令部和近卫第35师撤回城里后,独立师的工兵连把剩下的铁轨和枕木全部拆除一空,用来加固高地上的工事。”

    基里洛夫这么一说,我才知道原来在高地后面曾经有一条从城里直通码头的铁道线,怪不得我在山脚下看到了碎石铺设的铁路路基,我当时还以为是因为战争才导致铁路的修建工作停工,没想到铁路早就存在,只不过铁轨和枕木都被拆走了。搞清楚了来龙去脉后,我小心地问崔可夫:“司令员同志,不知道您打算利用这条铁路来做什么?”

    崔可夫一脸苦笑地说道:“做什么,还能做什么?我当然是打算用铁路来运输刚从河对岸过来的物资,还有在形势危急时,动用被我们隐蔽起来的装甲列车,给疯狂进攻的德国人以雷霆一击。可现在,铁轨和枕木都没有了,我们的计划也就全部泡汤了。”

    我没敢搭腔,深怕崔可夫命令我组织人手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原有的铁路线。如果铁轨和枕木真的是米海耶夫的工兵连拆走的,估计早就用来加固北面高地的工事用了,没准这些材料,早在敌人一轮又一轮的炮击和轰炸中,就已经损失殆尽了。

    崔可夫说了半天,见我始终一言半语,只好摆了摆手,无奈地说:“既然铁轨和枕木都没有了,我也就不强求你们组织人手把铁路线恢复了。”他说完这句话以后,忽然把话题一转,“对了,我想想那个狙击手瓦西里是怎么回事?”

    “不知道司令员同志还知道什么?”基里洛夫谨慎的问道。

    “我听说这个狙击手的枪法出神入化,随便打了十枪,可在靶子上只留下了一个弹孔。你们认为这可能吗?”崔可夫脸上带着轻蔑的笑容,用怀疑的口吻说道:“如果真的有谁能做到这一点的话,那他就是神而不是人了!”

    “是真的,司令员同志。”听到崔可夫这么说,我赶紧为瓦西里辩解道:“当时是我让瓦西里少尉当着我的面试枪的,当时近卫第39师包括古里耶夫将军在内的很多人,都亲眼目睹了这个奇迹。”

    基里洛夫也不失时机地上来为我帮腔:“司令员同志,我和阿赫罗梅耶夫少校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时,还以为师长在和我们开玩笑,当我们亲眼见识了瓦西里少尉的枪法后,我们才知道师长所说的都是真的。要知道,瓦西里当时离敌人的侦察兵,足足有五百米,可少尉同志连开五枪,弹不虚发把德国兵全干掉了。据检查敌人尸体的指战员报告,枪枪都命中敌人的头部。”

    崔可夫听完我和基里洛夫为瓦西里所做的辩解,若有所思地说道:“真是太神奇了,要不是我了解你们两个人的话,我一定会以为你们是在吹牛。”随后他又好奇地问,“瓦西里少尉今天的狙击成绩如何啊?”

    阿赫罗梅耶夫连忙上前一步,挺直腰板向崔可夫报告:“司令员同志,瓦西里少尉今天消灭了三名德国鬼子,其中有一名是德军少尉。”

    崔可夫点了点头,满意地说:“干掉了三个德国人,这个成绩不错。集团军目前有四百多个狙击手,要是每人每天就干掉三个德国人的话,就是一千多。十天下来,德军的一个满编师就没有了。”

    听到他这番话,我不禁苦笑连连,心说你以为德国人是傻子啊,就老老实实地站在原地让你当靶子打?别说普通的狙击手,连瓦西里这样出类拔萃的,今天不也只消灭三个么。

    我们说笑了几句后,崔可夫又把话题转移到攻城利器“飞雷炮”上来了,他皱着眉头说:“奥夏宁娜,你所发明的‘飞雷炮’,虽然威力还不错,可惜就是射程太近准头也差,要是能克服这两方面的缺点,在将来的反攻中,就能派上大用途了。”

    虽说“飞雷炮”是我先提出的构想,不过那都是因为有现成的东西可以借鉴,如今要让我改进,我就束手无策了。正在我头痛的时候,阿赫罗梅耶夫迟疑着说出了自己的改进办法:“各位指挥员同志们,我有个想法可以提高飞雷炮的射程和射击的精确度。”

    “快说来听听!”基里洛夫一听他这么说,立即迫不及待地催促他。

    “现在‘飞雷炮’所使用的炸药包的形状,是扁圆形的,因为体积太大,在飞行过程中,会因为空气的阻力而限制飞行距离。我的建议是将炸药包改成类似于炮弹前尖后圆的形状,同时再缩小发射筒的口径,这样的话,也许炸药包能飞出更远的距离。”

    我想了想,阿赫罗梅耶夫所说的方式,倒的确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便点了点头,肯定地说:“参谋长同志,你的这个建议不错,可以试试。明天我就让莫罗佐夫和米海耶夫负责办理此事。”

    第二天天刚亮,还没等我把莫罗佐夫和米海耶夫叫过来,把改造“飞雷炮”的事情交给他俩,外面就传来了隆隆的炮声。

    基里洛夫抬起头,轻轻地哼了一声,不屑地说道:“该死的德国人,又在炮击我们的码头和河上的渡船了。”

    我侧耳听了一下,随后摇头否定了他的判断:“政委同志,根据外面传来的炮声来判断,敌人应该不是在炮击码头,而是在炮击四团的阵地。”

    我的话刚说完,桌上的电话铃上就响了起来。我抓起话筒贴在耳边,没等我说话,里面就传来四团政委夏平急匆匆的声音:“报告师长同志,敌人正在炮击我们的阵地。”

    “夏平同志,不要着急,让战士们都隐蔽起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伤亡。”我说完这句话以后,忽然想到以往有什么事情,都是盖达尔给我打电话,怎么今天变成了团政委给我打电话呢,便追问了一句:“盖达尔中校到什么地方去了?”

    “天刚亮,他就带着两名警卫员出去了。他说德军这几天在马马耶夫岗方向,一直没有什么动作,怕战士们掉以轻心,所以他到战壕里去看看,顺便和指战员们谈谈心。”

    我深怕盖达尔刚进入前沿阵地,就遇到了敌人的炮击,所以紧张地问道:“盖达尔走了多长时间?”

    夏平停顿了片刻,接着很干脆地回答我:“走了有五分钟。”他显然猜到了我问这句话的原因,还专门补充说,“我们前沿阵地的工事经过了加固,所有的战壕里都挖有防空洞,所以中校同志就算遇上炮击,也应该能找到躲避的地方,安全是可以保证的。”

    “注意监视敌人,一旦他们的炮击停止,就命令我们的部队立即进入防御阵地。”我挂断了电话,冲基里洛夫和阿赫罗梅耶夫说了句:“我到半山腰的观察所去看看。”说完,没等两人做出任何反应,便大步地朝门外走去。

    我沿着交通壕来到了半山腰的观察所,举起望远镜向北面高地望去。这沉寂了几天的德军炮火再次开火,威力还不小,高地的北侧和山顶已经被滚滚浓烟所笼罩。遮天蔽日的硝烟,让天空中的太阳也变得灰蒙蒙的。

    德军的炮击持续了一刻钟,把四团北坡和山顶的阵地,再次从头到尾犁了一遍后,终于停了下来。看到自己的炮兵停止了射击,停在远处的德军步兵,才在七八辆坦克的掩护下,向高地发起了进攻。

    马马耶夫岗已经在德军的猛攻下,坚守了一个多月,可德军始终都没能攻下来。看了一会儿德军的打法,我心里已经踏实了许多,他们的进攻方式是毫无创新,依旧是步兵以散兵队形对我军阵地发起波浪式的冲击。而他们的坦克则停在山脚下,用坦克炮不慌不忙地去摧毁视野范围内的我军火力点。德军的机枪手跟在普通步兵的后面,趴在弹坑里架上机枪射击,压制我方的火力,掩护自己的战友冲锋。

    在山腰阵地的战壕里,随着机枪火力点不断被敌人的炮火摧毁,四团的指战员只能在用步枪、冲锋枪和手榴弹进行着防御,和敌人展开对射。佯攻的敌人成片地倒在了指战员们的枪口下,或者被手榴弹炸得人仰马翻,可我们的指战员也不时被敌人的子弹击中而倒下,或者被坦克炮弹炸得血肉横飞。

    看着这种纯属在拼消耗的残酷战斗,我不禁皱紧了眉头,由于敌人在武器上占据了优势,战壕里我军部队的伤亡,随着敌人离战壕越来越近,而快速地增加着。

    我正在考虑把莫罗佐夫的迫击炮连拉上去,用炮火狠狠地轰击一下德军的步兵队列,减轻四团的防守压力时,二团长奥列格中校跑了进来,一脸焦急地对我说:“师长同志,这里太危险了,您还是快点回指挥部去吧。”

    我没有接他的茬,而是指着远处正在激战的高地,对他说:“中校同志,你没见到前面的高地上正在激战吗?在这种时候,你认为我能在指挥部里坐的住吗?”

    奥列格听我这么一说,马上乖乖地闭上了嘴,不敢再提让我回指挥部的事情。我见他局促不安的表情,为了缓和气氛,有意问他:“奥列格中校,敌人正在猛攻四团阵地,我们有什么办法帮他们一把吗?”

    奥列格皱着眉头往激战中的高地望了一会儿,很快他的眉头就舒展开来。看到他这个表情,我猜到他一定是想到了办法,便连声催促他:“奥列格中校,你是不是想到了什么好办法,快点告诉我。”

    奥列格用手指着前方的高地说:“师长同志,您请看,四团的山腰阵地,离我们这里只有三百多米的距离,如果我们找几个狙击手来,专门打敌人的指挥官。一旦德军失去了指挥,他们的进攻就能被四团的指战员很轻松地打退。”

    “不错,不错,这主意不错。”对于奥列格的这个建议,我立即表示了赞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