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燃烧的莫斯科-第14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了他的这种猜测,我笑着说:“军事委员同志,情况也许正如您所猜测的那样。随着我军主力进入城中,负隅顽抗的敌人正在逐步地被我们消灭,所以我认为要不了多久,战斗就会结束了。”

    我的话刚说完,外面便匆匆忙忙走进来一名军官,抬手向我们敬礼后,报告说:“报告司令员同志,外面来了一名将军,他说是近卫第七集团军的司令员舒米洛夫将军。”

    “舒米洛夫将军来了?!”我听到这个消息,立即从座位上蹦了起来,快步朝门外走去,打算亲自去迎接自己昔日的老上级。

    谁知刚走到门口,便见风尘仆仆的舒米洛夫从外面走了进来。他一见到我,脸上便露出了微笑,他伸手和我握了握以后,得意地说:“奥夏宁娜同志,我一听第273团团长说你在这里,就立即赶了过来。”他无意中一抬头,看到了基里洛夫,又笑着朝他伸出手去,“您好啊,基里洛夫同志,没想到我们在这里见面了。”

    “没有什么想不到的,舒米洛夫将军。”基里洛夫也笑着回答说:“我本来就是丽达的军事委员,所以我和她出现在同一个地方,也没啥奇怪的。怎么样,部队都进城了吗?”

    “是的,都进来了。”舒米洛夫如释重负地说道:“继近卫第15、第36师冲入城里后,近卫第78和第81师也相继进入了城内,正在向城南的德军发起猛攻。相信要不了多长的时间,我们就能将盘踞在城南的敌人消灭或者赶走。”

    坚守在城南的德军接到了曼斯坦因的撤退命令,除留下少数部队掩护外,剩下的大部队都有条不紊地撤出了别尔哥罗德,退往了哈尔科夫。

    随着德军主力的撤离,在别尔哥罗德城南进行的战斗,又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便以我军的彻底胜利而告结束。我和舒米洛夫向方面军司令部发了一个联名电报,向朱可夫和瓦图京报告了这个好消息。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一九九章 南下前夕(上)

    瓦图京的电报很快就来了。他在电报里除了表扬我们两个集团军在解放别尔哥罗德的战斗中,所表现出来的顽强战斗精神外,同时还通知我们,说根据最高统帅部的命令,我们两个集团军在将防务移交给草原方面军以后,立即在城南将所属部队,面向哈尔科夫方向展开,以防止德军可能发起的反击。

    看到瓦图京的这份电报以后,舒米洛夫若有所思地问我:“奥夏宁娜同志,您是如何看这份电报的,为什么要把别尔哥罗德让给草原方面军?要知道是最先攻入城里的,可是我们两个集团军。”

    听着舒米洛夫带着怨气的这番话,我心里明白他对这道命令是不服气的,同时也为那些在强渡北顿涅茨河,或攻城时牺牲的那些指战员感到不值。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附和他,对上级的命令进行抨击,就很有可能遭到别有用心的人的算计,因此我在思索一阵,用了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来劝说他:“将军同志,我觉得上级之所以会下达这样的命令,可能是想给草原方面军一个休整的地方,要知道他们在这段时间的进攻中,可一直都是担负着正面进攻的任务。您瞧瞧,我们两个集团军只是担任助攻任务,就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那科涅夫将军部队的伤亡有多大,我们应该也能判断出来。”

    舒米洛夫听完我的分析,脸上的怒气有所减弱,他用不确定的语气问:“是这样的吗?”

    “舒米洛夫将军,我觉得丽达的分析,是很有道理的。”基里洛夫也帮着我向舒米洛夫分析说:“据我所知,草原方面军的第53、第69两个集团军,都是新组建不久的部队,新兵数量多,战斗力相对要弱一些,所以在战斗中付出的代价大一些。是完全有可能的。”

    “可是我们两个集团军的伤亡也不小,”舒米洛夫心情郁闷地说:“为什么连给我们休整的时间都没有,就命令我们到城南将部队展开?”

    “将军同志,”我在脑子里组织了一下词汇。然后说道:“虽然德军被我们从城里赶出去了,但他们肯定会贼心不死,没准什么时候就会对别尔哥罗德实施反击。您想想,面对德军的疯狂反扑,您觉得能挡住他们的。是伤亡惨重的第53和第69集团军,还是我们两个集团军啊?”

    我的话说完以后,舒米洛夫陷入了沉思。过了好一阵,他脸上的表情变得轻松起来:“原来是这样啊,看来是我错怪瓦图京司令员了。对了,奥夏宁娜同志,您觉得上级会命令我们在什么时候,对哈尔科夫发起进攻?”

    “怎么,将军同志,刚解放别尔哥罗德。您就迫不及待地想去解放哈尔科夫了?”看到他别再把瓦图京的命令这件事情放在心上,我便笑着调侃起他:“您要知道,在上次的军事会议里,上级只提过最近的首要任务是解放别尔哥罗德。至于解放哈尔科夫嘛,可能还要稍等两天,上级才会做出新的决定。”

    “既然是这样,那我该走了,回去执行调动部队的命令。”舒米洛夫说着便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向我和基里洛夫伸出手,礼貌地说:“那我们就后会有期了。祝你们健康!”

    等舒米洛夫一离开,我立即拨通了司令部的电话,问接电话的别济科夫:“参谋长,您知道托马罗夫卡那边的战斗情况怎么样嘛?”

    “根据方面军司令部发来的电报。”我听到听筒里传来翻动纸张的声音,应该是别济科夫正在翻阅刚收到的战报:“我军在托马罗夫卡已占据主动,德军的三个步兵师和一个装甲师陷入了我们的合围,此刻围歼战斗正在进行中,估计到明天上午能解决最后的战斗。”

    “那我们摆在托马罗夫卡城里的四个步兵师,和两个坦克旅。”虽然我现在手里有三个近卫师。但还是觉得兵力过于薄弱。这么点兵力,说够也够,说不够也不够。用于坚守防线的话,力量是足够了;可如果要对哈尔科夫发起进攻,这样的兵力估计还没冲进城市,就会在德军的飞机坦克大炮的立体防御中损失殆尽。“上级对他们有没有什么最新的安排?”

    “没有,司令员同志。”别济科夫回答得很干脆,“虽然我军处于上风,但战斗还没有最后结束。为了防止有不确定因素影响到战斗的最后结果,我估计上级暂时不会让我们随便调动这些部队。”

    听到别济科夫的回答,我的心不禁哇凉哇凉的,就凭手里的这点兵力,也就只能打打防御战,要想参与对哈尔科夫的进攻,看来有点不现实了。

    由于我马上要调动城里的部队,去城南方向布防,再让集团军司令部还孤零零地留在远离部队的地方,显然是不合适的。于是我又吩咐别济科夫:“参谋长,在别尔哥罗德的部队,已向城南转移了,司令部也应该尽快移过来。”

    “明白,司令员同志。”别济科夫非常爽快地答应道:“我们立即准备转移。”

    “先不急,参谋长。”见他表现得这么积极,我连忙制止他:“我们还没确定新的驻扎地点,所以司令部的转移,还是等明天白天再进行吧。”

    “好的,”别济科夫在电话里说道:“我利用这段时间,看能否再搜集点部队,随我们一起向别尔哥罗德的城南转进。”

    如果他不说收集部队,我还差点把罗季姆采夫的近卫第13师忘记了。他这么一说,我连忙迫不及待地补充说:“参谋长,你们明天转移时,估计在托马罗夫卡的战斗也该结束了。到时,负责切断托马罗夫卡与别尔哥罗德联系的近卫第13师,他们的任务也该结束了。既然他们暂时没什么事情,您在转移时,顺便就把这支部队带上把。”

    别济科夫也许早就在打这支部队的主意,只不过他作为我的副手,很多事情不敢擅作主张。此刻听到我主动提出了这件事情,便立即干脆地答应下来:“放心吧,司令员同志。我明天一定把近卫第13师给您带过去。”

    我和基里洛夫坐着吉普车向城南转移师,他看到车里只有我俩和司机。便有些担心地问:“丽达,在没有请示上级的情况下,就擅自将近卫第13师划入我们集团军的建制呢,这样做真的合适吗?”

    “应该没什么问题吧。”我有些心虚地说道:“既然瓦图京司令员将罗季姆采夫将军的部队交给我指挥。估计也有让他们加入我集团军建制的打算吧。”

    基里洛夫听我这么说,便没有再在这个问题上和我纠缠,而是问起了他关心的事情:“你觉得上级会在什么时候,让我们向哈尔科夫发起进攻呢?”

    对于基里洛夫的这个问题,我感觉还真不好回答。因为在我的记忆里。瓦图京和科涅夫是在取得了解放别尔哥罗德的胜利后,才向斯大林汇报了他们的具体战役计划,并在8月6日和8日获得了批准。一想到这两个日期,我居然联想到了米国人在两年后的这两天,分别在倭国投下的两颗原子弹。这两颗原子弹和苏军随后对倭国的宣战,大大地加速了倭寇的投降速度。

    我正在回想在纪录片里数以万计的倭寇向苏军缴械的壮观场景时,吉普车忽然停了下来。我从沉思中回过神来,不满地问司机:“为什么停车?”

    司机扭过头望着我,有点委屈地说:“司令员同志,前面有车把我们的去路挡住了。”

    “知道是什么人吗?”基里洛夫问道。

    司机摇摇头。说:“不知道,反正看起来不像我们集团军的人。”忽然他用手朝前面一指,大声地说道:“从车里出来一名指挥员,正朝我们这里走过来,可能是有什么事情吧。”

    我看到那名军官走到了我们的车子旁白,弯下腰朝车里瞅,同时问道:“请问近卫第六集团军奥夏宁娜将军,在车里吗?”

    我推开车门,探出身子,瞥了一眼他的军衔。问道:“中校同志,您是哪一部分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