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工坊中将流水线的概念说了,萧铭叫来陈琦,说道:“你对匠人比较熟悉,现在既然锻锤出来了,今天就把匠人分一下组。”
陈琦也不明白萧铭今天受了什么刺激,前段时间对工坊有些疏忽的他顿时又像是打了鸡血一般,事事都要亲自指导。
不过细想他就明白了,自己懂得东西实在太少,他有时候真的敬佩这个齐王,因为他仿佛有无穷无尽的想法。
萧铭现场监督,陈琦自然不敢马虎,按照每个匠人擅长的工作将钢铁坊中的匠人化成了十个小组,每个小组各自负责一道工序。
钢铁工坊中匠人大都是奴隶,每个小组都有一个熟练的匠人带领。
熟练工人现在对萧铭也会一个问题,因为这不是依靠知识的传授能解决的问题。
虽说器械司让熟练匠人对其进行训练,但是大多人还只是学徒的水平。
“哎,麻烦,这匠人要去什么地方去找?“萧铭喃喃自语了一声。
陈文龙这时说道:“殿下,匠人当然是战争中掠夺来的最快,昔年蛮族从我大渝不知道劫掠去了多少能工巧匠,如今不但盔甲武器不输大渝,这攻城之时甚至用上了火筒。”
“这蛮族倒是学的很快,这火筒我大渝国出现不过数十年,这蛮族竟都学了去。”萧铭忧心忡忡。
如今这个时代已经是属于十七世纪,但是大渝国的火器还处在初步阶段,这火筒也是最原始的水平,射的只是石弹,射程不过百余米,但是即便如此,这些火筒在攻城之时也具备相当震撼的效果。
陈文龙也皱了皱眉,“北方蛮族日益强盛,国力渐渐不输给大渝,以前臣服大渝的高丽如今也改向蛮族称臣。”
“高丽。”萧铭冷笑一声,这个棒子国一向是墙头草,即便到了现代也是狗改不了****,
萧铭记得大渝国的史书上记载,大渝国刚立国的时候高丽特派时臣朝贺。
没想到如今已经换了主子。
“不提这高丽,就说这倭国,大渝国强盛的时候,我倭国每年都向大渝国进贡,以微末之礼换取金银无数,而到如今,这倭国见大渝屡屡被蛮族欺辱,不但不念及旧交,竟然也心生不敬,时常劫掠我大渝国沿海,哎。”
在任何时代都有为国家命运扼腕叹息的仁人志士,陈文龙虽然话不多,但也是心怀家国之人。
亲眼目睹大渝国百姓遭遇异族凌辱,心中愤愤不平。
奈何大渝国还沉醉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而南方的繁华更是让官员沉溺温柔乡不思进取,对不断面临的危机视而不见。
萧铭脑海中的记忆袭来,在他的记忆中高丽和倭国的知识不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两个国家也因为历史蝴蝶的改变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在历史上此时的高丽早就应该叫朝鲜,不过这个名字是朱元璋赐给朝鲜的李氏王朝的,而这个李氏王朝也是明朝支持下推翻高丽皇朝诞生的一个王朝。
但是在这个地方,没有元朝,也没有朱元璋,在蛮族的支持下,高丽的王氏皇朝延续至今,这名字自然还是高丽没有改变。
至于倭国入侵高丽,这倒是发生了,大渝国的历史似乎对倭国这个孤岛没有什么大的影响,丰臣秀吉统治的时代依旧出现了对外扩张。
但是这次倭国是被蛮族击败,也正是因为此,倭国对大渝国越发轻蔑。
如今倭国已经进入德川幕府时代,历史上,蛮夷一向畏威而不怀德,也正是因为如此,倭国海盗浪人见大渝国富庶而兵弱,屡次打劫。
“陈兵曹不必叹息,空谈不如实干,自顾自怜也改变不了如今的时势,若待本王兵强马壮,又何惧胡虏与蛮夷。“萧铭说道。
“殿下教训的是,若下官也是如此,岂不是和那些空谈救国的文人墨客无异。”陈文龙说道。
萧铭点了点头,这也是他的意思,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这就是他的道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七十五章 周边之国
钢铁工坊的流水线生产正式实施,其他的工坊的生产模式自然也需要改变。
为此,萧铭专门写了一份生产组织计划,他脑中的知识不仅可以传输,当然也可以呈现在纸上,这样以来,其他人便可以通过文字学习,而不是单纯地依赖他的亲自教授。
这段时间萧铭利用科技库中的丰富知识,加上自己的理解写下来了不少技术类的书籍,这些书籍都被严格的保管起来以供查阅和学习。
除了钢铁工坊,这次萧铭也去了其他工坊,顺便纠正一下生产过程中的失误。
这个工坊区是萧铭的试点项目,如果工坊区模式成功的话,工坊区便会继续扩建,毕竟折腾到现在,他只有寥寥数个工坊,而这些工坊远远不能满足完全开除出消费潜力的大渝国。
所以下一步,萧铭的计划就是扩建,复制更多的钢铁工坊,更多的酒厂,直到饱和。
不过拓展需要银子,同样需要充足的劳动力,这也是萧铭和陈文龙感慨匠人不够的原因。
陈文龙一句战争获得匠人的速度最快,他当然了解,但是以他现在的能力去发动战争,那和老太太吃砒霜,找死一个道理。
不过这也提醒了萧铭,他也许不必亲自参与战争,而只是拿钱去买。
而现在最享受战争红利的就属蛮族了,无论是大渝国的劫掠,还是压迫高丽,或是在中亚同奥斯曼帝国的战争,蛮族每年都会劫掠大量的奴隶。
在萧铭看来,蛮族的战争手段十分高明,分析了不少蛮族的战争案例,他发现蛮族战争中总会进行屠城,这是一种战争恐吓主义,类似于当代蒙古的战争方式。
而在征服一个国家部落之后,蛮族就会组织起奴隶军队,也就是现代的伪军,利用伪军消耗对方的实力,最终自己再出手。
目前蛮族已经消灭了草原和西域大大小小的部落和国家十五个,直到遇到了劲敌奥斯曼帝国。
因为这个时空的历史是汉朝以后才发生改变,所以欧洲没有避免被西迁匈奴的摧残,而在代国以前的梁朝,当时草原上崛起的草原部族再次在于梁朝的战争中西迁。
从西方来的波斯商人描绘了第二次游牧民族对中亚和欧洲的可怕入侵。
时间上在萧铭看来比当代蒙古入侵欧洲还早了五十年,正是因为梁朝的那个草原部落取代了蒙古入侵欧洲的蝴蝶效应,所以萧铭才会担忧欧洲的历史进程不会发生大的改变。
不过这也只是他的猜测,但是奥斯曼帝国的诞生,已经足够说明一些问题了。
而至于如今的蛮族,在萧铭看来不过是女真族,因为梁朝和草原部族的战争导致草原主人的西迁才会让这个部落有机会占据北方的草原。
现在,加上半农半牧的生活方式,这个族群真正强大起来。
“多事之秋啊。”萧铭喃喃道,虽说蛮族的发展轨迹改变了,但是胡虏的本性难易。
也许他面对的是比当代大明更凶狠和强大的敌人。
所以他才没有心情去和那些哥哥弟弟玩皇权争霸,而是养精蓄锐迎接更猛烈的风暴。
自工坊区出来,萧铭没有回王府,而是去了小清河,自己田产所在的地方。
此时,鲁飞正撸着袖子和将士们一起在开垦荒地,完全没有杀了两个豪门子弟的紧张。
“哎,这个一根筋。”萧铭叹息一声。
这鲁飞若是在其他藩王的这样干,脑袋已经不知道被砍了多少次了。
“走,过去看看。“萧铭对赵龙赵虎说道。
马上就要开春,这土地上也可以种植一些农作物了,萧铭正在思考种什么,粮食自然是主要的,但是棉花这类东西也可以种种。
初春,人和蛇一样,仿佛也从冬眠中醒来,一整个冬季,萧铭是什么地方都不想去。
一个是大雪封路,一个是彻骨的寒冷。
现在他终于可以策马奔驰,任由冷风打在脸上。
这个时候小清河岸边还可以看见一些残留的积雪,不过河面已经没有了冰层,在河水中偶尔还能看见几只野鸭子游来游去。
他面前是三千新军,数百头耕牛在田地间劳作。
泥土翻飞,春泥的味道给人一种自然的味道,一望无际,已经被开垦出来的耕田是建设兵团的功劳。
“殿下。”鲁飞见萧铭过来,赤脚从泥地中跑到田埂上,“怎么样?殿下,这里还行吧。”
“相当不错,本王的田产全部开垦完了吗?”
“没有,但是也不多了,在春耕前保证开垦玩。”鲁飞保证道。
萧铭拍了拍鲁飞的肩膀,见经过的一个士兵正赶着耕牛犁地,他忽然来了兴趣,说道:“让个本王试试。”
那个士兵吓了一跳,立在原地,也不知道下面改干什么,而是看向鲁飞。
鲁飞惊愕道:“殿下要赶牛?这是乡野村夫的干的事,殿下乃是齐王,这未免有失身份。”
萧铭才不在乎什么身份不身份的,何况当代那个领导不会作秀,虽然他不是作秀,只是出于好玩,但是这也是一次和士兵们交心机会。
说不定以后的历史书上,也会记上一笔他和士兵同甘苦共患难的佳话。
所以,在萧铭看来,这样的活动应该多参加,这也是树立自己在军中形象的机会。
“不妨事。”萧铭说话的时候接过士兵手中的绳子,熟练地赶去了耕牛。
前世,萧铭也是南方山沟里的孩子,这小时候没少和水牛打交道,此时一拿绳子也不陌生,熟练地赶起了耕牛。
鲁飞和一众士兵更惊讶了,一个个目瞪口呆,这齐王再次改变了在他们心中的形象。
这是鲁飞对正在田间耕作的士兵们喊道:“大家加把劲,齐王殿下亲自下田和我们一起屯田,春耕之前,我们一定要把这块土地耕作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