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铭早已经打定了主意,这件事他是不会和二人妥协的,现在北方好不容易进入了平和的发展期,这个正是他充分利用科技晶石的时候。
尽管现在火器方面相信已经和西方持平,甚至略微胜出,但是总体上大渝国的社会水平还落后西方太多。
所以他这次准备亲自上阵,这五年中通过学习和实践,他已经培养出了一批基础扎实的人才。
现在这批人需要他的引导才能走向更远的方向。
“二位阁老不必担心,朕心中自有计较,这些事情不过是动动嘴皮子,还累不到朕,倒是这变法的推行需要二位及时到民间巡视。”
“皇上不辞劳苦,臣等吃这点苦算什么。”庞玉坤由衷说道。
萧铭点了点头,真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昏君之下有奸臣,萧铭把话说一万遍都不如自己身体力行。
官员们看在眼里,自然记在心上。
和二人又说了会话,萧铭和钱大富向博文学院走去,上次文教省已经正式成立,这文教省的主官也已经选了出来。
此人名叫晁正文,青州人氏,年三十六,曾是私塾先生。
五年前博文学院建立以后,他便进入了学院学习,一直籍籍无名,这因为他学的不是政务,也不是技术,而是文教。
后来《青州日报》创建,这晁正文不时将自己写的稿件投到报社,这才渐渐引起了萧铭的注意。
因为他投稿的说的不是别的,正是大渝国的当前的科举问题。
在看了萧铭撰写的书籍之后,加之对当前世界形势的了解,他断言科举需要改革,而且提出了不少具体的改革措施。
这个时候萧铭也有想法建立文教省,便第一时间将晁正文挑选出来,任命为文教省学政。
二人到了博文学院,已经得到通知的晁正文早已等候在学员门前。
此时博文学院匾额正被取下,一个青州大学的匾额。
“文教省学政晁正文参见皇上。”
“免礼!”萧铭对晁正文说道,他接着说道;“你可知道朕为何将博文学院更名为青州大学。“
晁正文说道;“大学一词乃出自曾子著作《大学》,曾子在此文中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又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如果臣没有猜错,皇上将学院改为大学,乃是为了让大学的学员铭记所学之物乃是为了富国强民。”
萧铭点了点头,“你说的不错,这正是朕的意思,科举之道只为有一日能够登堂入室,位极人臣,格局太小,而这青州大学将是百花齐放之地,科举考试也要顺应时势才对。”
晁正文说道:“正因为如此,臣才提出文教变革之法,取消科举只考四书五经的陋习,而是将这四书五经列为一个科目,类似于物理,化学,数术,水利,天文等,彻底改掉大渝国官员只会四书五经的弊病。”
萧铭面露笑容,晁正文说的正是千年来选拔官员的弊病,在大渝国一个县令往往本领有限,却有承担了相当于现代的市长,警察局长,检察长,财务局长,建设局长的职责。
这次文教改革将彻底革除这种选拔官员的方式。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六百九十六章 剑指高丽
随着“砰“的一声,博文学院的匾额落地,青州大学的匾额正式挂在了门头上。
金光闪闪的四个字正象征着萧铭的愿景,大渝国未来的教育将会一片光明。
因为对他来说,他的优势便是教育,而教育又是兴国之本,科技晶石在手,大渝国的科技爆发将会比西方来的凶猛。
青州大学门前,二人说了一会儿科举改革的问题,最终科举考试这个名头还会继续保留,但是考试的内容却完全改变了。
自今以后,秀才,举人,进士这些头衔将渐渐成为过去,考试也不会再分为乡试,会试,殿试,总体来说大渝国的教育将走向近代化。
“皇上,现在军事,政法,医学已经从博文学院拆分出去,现在只留下建筑,水利,机械,物理,化学,商贸等科目。“
这拆分博文学院是萧铭下的命令,他的目的为了让教育正规化,这青州大学对他来说将是大渝国第一所综合性的大学。
而军事,医学和政法则是独立的学校,专业性比较强,而且输送的人才也比较特殊。
“嗯,这大学是一方面,不过这各州县的学堂你也得盯着,尤其是这教书先生的品德,正所谓人为师表,如果这教书先生是个禽兽,又如何能够给朕培养出一批浩然正气的人才。”萧铭一边说着,一边向清州大学内走去。
“皇上说的极是,下官一定从严管辖这批教书先生,不让他们误人子弟。”晁正文说道,“不过皇上,下官曾经提出建立培养教书先生的文教学院,希望皇上能够答应,佛则这教书先生实在不够。“
晁正文现在的理念已经近代化,他说的文教学院便是类似于现代的师范学院,专门用于培养教书先生。
对这个萧铭自然没有意见,晁正文也是知道的,他真正的目的不过是伸手跟萧铭要银子而已。
这文教改革也是需要花钱的。
“这件事朕会和庞首辅商量一下,尽量挤出来一些银子给你们用。“萧铭只能这么说。
现在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必须统一支配,他也不能随便放嘴炮。
说完这件事,二人继续向院内走去,总体来说他对晁正文的改革是很满意的。
现在科目划分的越发详细了,这也意味着在人才培养上大渝国已经正是开始追赶西方。
不过为此,他就要亲自参与到教学和研究上了。
想到又要撰写一本本的书籍,萧铭是一个头两个大,而毛笔这种书写缓慢的工具对他来说也不再合适。
一边巡视着青州大学,他一边想着将钢笔制造出来,以现在青州的工艺水平完全可以将钢笔制造出来。
只是缺憾是无法制造出能够吸水的钢水,目前来说他只能制造出类似于鹅毛笔,沾一下墨水写几个字的那种钢笔,毕竟青州现在可没有橡胶。
不过想到橡胶,萧铭心思一动,这橡胶在这个时代可是一种战略物资,在当代直到民国时期橡胶都是西方国家的战略资源,现在他可不能放过这种稀缺资源。
在青州大学巡视了一阵,交代接下来的文教改革事务,萧铭和庞玉坤这才返回王府。
此时,宋国公也被拉到了东市,众目睽睽这下,衙役当着百姓的面对着宋国公狠狠打了五十大板。
这五十板子下来宋国公的屁股是被打的皮开肉绽,最后一个板子落下,他直接昏了过去。
闻讯而来的国公府人见状哭的呼天抢地,但是在斐济和庞玉坤的监管下,这板子反倒是越打越重。
五十大板打完,庞玉坤说道:”皇上有令,犯法者不论百姓还是皇亲贵胄,国法面前一视同仁。”
百姓们闻言,一个个频频点头。
本来青州的生活是很平静的,但是自从这些皇室宗亲和官员大批涌入之后就不一样了。
其中一些人仗着权势开始欺压百姓,对此百姓们是敢怒不敢言,所以这宋国公被打他们是喜闻乐道。
惩治了宋国公,庞玉坤和斐济转身离去,对他们来说,这次宋国公是自找的,萧铭正想处置这些皇亲贵胄,这宋国公就自己撞上来了。
而与此同时,宋国公被打板子的事情也迅速在青州的皇室宗亲中传播开来。
宋国公一直是他们的领头人,现在宋国公被打,他们自然是吓得不轻。
在外人看来萧铭打宋国公是为了惩治宋国公殴打庞玉坤的事情,但是在他们看来,萧铭这是杀鸡给猴看,明摆着告诉他们,今后谁敢闹乱子,这宋国公便是他们的下场。
针对这次取消皇族供奉的事情不少人是有意见的,他们正准备和宋国公商量此事,现在突然出现这件事,他们一个个胆战心惊起来。
对他来说,这个萧铭和任何皇子都是不同的,自小被贬黜到青州,严格来说他和长安的皇亲贵胄没有任何交集。
而且还是他们口中的笑话。
在萧铭击败蛮族,击败三王的时候他们也没有帮上任何忙,说起来他们不过是逃难者,可以说萧铭根本必要理会他们。
虽说这江山是萧铭继承的,但是其根本不过是打下来的。
此时,萧铭和钱大富已经返回行辕,书房中萧铭面对墙壁上的地图看向了高丽。
变法之后最迫切的事情便是寻找海外市场,因为这次普及工业之后,六州的商品会呈现爆发性的增长。
而这些商品在满足国内以后就要向外输出,否则商品的滞销便如同毒药一般将他建立起来的工业体系杀死。
问题的本质很简单,商人制造商品无法盈利他就无法维持工坊的存在,即便是朝廷的官办工坊若是商品滞销也会亏损最终成为拖累。
可以说若是没有海外殖民地为英国提供商品促销地,资本根本无法促使英国工业革命发生。
同理,若是萧铭无法为商品找到出路,他的工业革命也会胎死腹中。
正因为如此,他将目光看向了高丽,他第一个要殖民的地方,同时这也是个一箭双雕的战略。
一旦让高丽屈服,他将从高丽方向直接威胁蛮族。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六百九十七章 规劝
江中的奔腾的水浪拍打着战舰的船体,发出“咚咚“的声音,水花飞溅不时在甲板上留下水渍。
三皇子萧臻立在甲板上,任由江风将他的衣袍扬起。
长安被攻陷之后,他前往蜀国便被提上日程,当牛犇率领大军返回之后,他带领两万人马前往蜀国。
如同当初萧铭和他说的一眼,如果这次不能规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