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才对,所以卖火炮给楚王也是刺激魏王购买更多的火炮。”
二人一路说着到了码头,萧铭同时差人去军工坊,将制造出来的三十门火炮给楚王的船队送去,同时将棉花种子卸下。
起初李开元前往楚地,楚王一开始自然不答应将棉花种子给萧铭。
后来魏王的火炮到位,为了炫耀武力,魏王对着长江像是放烟花一样放炮,这件事严重刺激了楚王。
而在青州,萧铭一直压着给楚地的火炮。
这棉花种子没有,萧铭可以等,毕竟楚王拦不住卖棉花的,纺织坊还能支撑下去,但是没有火炮楚王一点招数都没,最后只得不甘愿地将棉花种子送来。
登上商船检查了船上的棉花。
这时随同棉花种子一同前来的楚王使者说道:“殿下,楚王有令,见不到火炮,这棉花是不能交给殿下的,若是殿下用强,在下只得将棉花种子付之一炬。”
萧铭和庞玉坤对视一眼,这个使者倒是有些胆色,他笑道:“本王一向一言九鼎,又岂会贪图这三船棉花种子,只是楚王选在这个月份将棉花种子送来倒是居心叵测。”
楚王使者闻言面露尴尬。
他自然懂得萧铭的意思,三月份便是种植棉花的时候,现在运来自然含有要挟之意。
因为一旦萧铭不履行承诺,这一耽搁又得一年之后才能种植棉花了。
在码头等了一个时辰,军工坊将火炮运到。
楚王使者检查了火炮和弹药,这才同意民夫上船将棉花种子搬运下去。
萧铭这次亲自来接棉花种子也是因为对棉花这种作物的重视,毕竟棉花可以生产出很多工业产品,这衣服只是其中一件,医药方面对棉花的需求同样很大。
如果棉花这次成功在青州种植,以后青州就不必担心棉花的来源问题,从此不会再受到楚王的掣肘,影响青州纺织业的发展。
这次楚王送来的棉花,萧铭直接送到了官庄,又是一年春耕时节,青州军再次扮演了农民的身份。
现在官庄的土地已经全部耕耘过,下一步只需要把棉花种子撒下去。
“殿下,真的要种植棉花吗?”
官庄的田埂上,牛犇跟在萧铭的身后问道。
这棉花一送到官庄,牛犇就带着士兵过来了。
虽说萧铭已经和他打过招呼,但是牛犇心里还是有些迟疑,因为在他看来粮食才是最重要的。
现在六州的粮食生产恢复了一些,去年是盈余了不少,但现在这个形式说不得会再次因为蛮族动乱起来。
那个时候没足够的军粮可是要命的事情。
“老将军,这个你就不必担心了,现在青州的粮不多,但是魏王,楚王,燕王的粮多,这次趁着火炮交易,本王从他们那买了不少粮食储备起来了。”
牛犇闻言,这次轻轻松口气。
他重农抑商的思想很重,因为常年指挥军队打仗,他自然清楚前线断粮时候的悲哀。
因此,粮食对他来说比什么都重要。
对于萧铭现在商农并重的做法,他心里其实不赞同,只是一个军队的将领只需要负责打仗和训练军队,这些政治主张不是他该提的。
现在萧铭把棉花种子运来,他有点憋不出,但也是随口问了一下。
得知为了弥补官庄的收成,萧铭从外地买回粮食,他终于安心了,至少萧铭还没有昏了头。
棉花种子一袋一袋的发下,士兵们拿起种子便洒在了官庄的田地里。
今年除了青州所属的官庄,萧铭和庞玉坤还建立了数个奴隶种植园。
这些种植园今年都不会种植主粮,种的不是棉花,便是甘蔗和油菜。
肥皂,香水,镜子这些东西虽说能够赚取一时的暴利,但是普通的白糖,植物油,衣服才是上至权贵,下至百姓都需要的东西。
占领这个市场将会获得持久的利润。
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萧铭才大胆开拓种植园,在他计划里,青州是以大宗商品贸易为基础的,粮食自给的同时,还会采取大量购买储存的策略。
从去年开始,各州就开始建立混凝土粮仓,萧铭的目标是储备足够青州百姓三年吃的粮食。
这个目标只是靠封地内的粮食收成可不行。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三百零五章 养猪的兵
温暖的日头下,青州军士兵勤勤恳恳地耕作。
一副田园般的美好画面让人心灵一阵清澈,只是转眼间,萧铭的眼中又笼上了一层阴霾。
在这样一个野蛮的时代,为了这难得的安详,他只能用血与火来捍卫。
这次楚王送来的种子装满了五艘商船的船舱,而购买这五艘船的棉花种子他只用了半门火炮的钱,除了棉花,三十门火炮还让楚王付出了五十多万银两的代价。
工业品对农业产品惊人的贸易顺差让萧铭体会到了工业品带来的丰厚利润,这更让他坚定向大渝国倾销工业品换取各种原材料的决心。
将一部分种子留下,萧铭又让士兵将剩下的种子运输到其他奴隶种植园去。
同时他和牛犇又去了官庄外的一块空地上,在这块土地上,正在搭建一个很长的棚子,棚子下面是红砖垒起来的围墙,每个围墙围成一个四米长宽的格子。
“殿下,这就是青州军的养猪场了。”牛犇向萧铭介绍,脸上比刚才种棉花的时候还要苦涩。
在让青州军种粮食之后,现在青州军再次承担起了另外一些重任——养猪。
庞玉坤看见牛犇的样子忽然大笑起来,“殿下你看牛都督,这脸拉的多长,他现在估计想着自己的士兵很委屈。”
“这还不委屈?”牛犇说道:“这种粮食末将理解,这养猪怎么也落我们头上了,大渝国没有养猪的兵。”
萧铭正色道:“老将军,你这样想可就不对了,难道士兵吃饱肚子就足够了吗?下面咱们要让士兵吃上肉,吃上肉士兵们才更有力气训练,为什么让军队养猪?很简单,现在的青州军不是一般的大渝国军队,咱们的青州军是有后勤兵的,后勤兵就要负责养猪给士兵们吃,不然要这后勤兵干什么?战事征调民夫不就可以了?”
牛犇被萧铭一连串的反问堵的说不出话来。
现在青州军征兵,一部分士兵被直接划入了后勤兵,这是一群不打仗,只负责军队伙食,采办,运输的士兵。
顿了一下,萧铭继续说道:“而且,青州军马上就要列装燧发枪了,青州军也要走上不同的道路,这军队的正规化,分工化都要做。”
“燧发枪?”
牛犇闻言顿时一惊,他已经听说了风声,说军工坊正在生产一种全新的武器。
但是萧铭到现在都没有对他说这件事,现在既然萧铭说了,自然是时机到了。
“今天让老将军来一个是说这后勤的事情,以后种地养猪都是后勤军的事情,青州军的主体日后便只负责训练,第二便是这燧发枪的事情,也是提前让青州军有个准备。”
牛犇问道:“那么这燧发枪到底是何物?”
“这是一种威力强大的远程武器。”萧铭于是将燧发枪具体的模样,威力,运用方式等告诉了牛犇。
牛犇听了顿时目瞪口呆,“殿下的意思是刀盾手,弓箭手,长枪兵都要淘汰,整个青州军只剩下火枪兵和骑兵?”
缓缓点了点,萧铭说道:“没错,当列装燧发枪之后,这些兵种都没有了存在的必要。”
“殿下,这绝对不可以,抛弃近战,只保留远程射击,这在草原上万一被骑兵突破阵型,剩下的士兵只有被屠杀的份,殿下一定要三四。”牛犇急道,他现在根本无法理解萧铭的这种决策。
庞玉坤也是同样的想法,他眉头紧皱,欲言又止。
当一项新事物出现的时候,必然会受到旧事物的阻挠,萧铭心里早已经有了计较,他说道:“本王不喜欢说,只喜欢做,等燧发枪列装青州军,你们自会明白。”
牛犇和庞玉坤不再言语,既然萧铭这么自信,他们只能他口中的燧发枪列装。
稍微提了一些燧发枪让给牛犇透个气,他继续说起了养猪场的事情。
在大渝国根本没有专业养殖这么一说,现在萧铭就要把现代农业在封地普及开来。
“庞长史,这养猪场的猪崽如何了?”
“回殿下,我们从民间购买了一千头猪崽,而且还买到了五十头成年母猪,五十头成年公猪,这样一来,只是这母猪产的猪崽估计就够养猪场用了。”
萧铭看向牛犇身后的一个将领,这个将领就是后勤营的校尉,名字叫陈锋。
挥了挥手让陈锋过来,萧铭说道:“陈校尉,这些猪崽和成年猪就交个你了,你可不能给本王养死了。”
在这个时代,百姓根本没有大规模养殖的经验,萧铭一边走一边详细地跟陈锋讲解养猪的要领。
现代养猪最怕的便是猪瘟,遇到这个病,整个养猪场的猪很快就会相互传染死绝,禽类瘟疫同样如此。
所以他和陈锋说的便是预防猪瘟的办法和如何分辨出猪得了猪瘟。
“这猪舍一定每日都要清扫干净,若是有猪得了猪瘟立刻焚烧埋葬……”
一道道养猪的科学知识传入,陈锋频频点头,一整套养猪的程序他很快了然。
毕竟他以前也种地,喂养鸡鸭,猪狗之类的。
“至于猪舍的粪便统一通到猪舍旁边的化粪池里,这就成了官庄的肥料,当然在猪舍旁养殖一些鸡鸭也可以,鸡鸭有时候以猪粪为食,也可放入官庄除虫,毕竟现在官庄种的是棉花,鸡鸭是不吃棉花的。”
萧铭一套一套的理论让陈锋整个人都傻愣愣的,若不是牛犇叫萧铭一声殿下,他真怀疑眼前的人就是齐王,那个皇子会懂得这个。
庞玉坤和牛犇在一边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