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赵王,梁王的封地可就要难受了。
若是蛮族将这次失利的怨气撒在赵王和梁王身上,他们这些靠着赵王和梁王过奢靡生活的官吏可就要断了银子供奉。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崔浩假意恭喜,接着说道:“陛下,齐王大胜固然可喜可贺,可以蛮族的作战手法来看,十万兵中不过两三万是蛮兵,其余则是奴隶兵,由此可见,这些损失对蛮族来说不过是皮毛而已,若是蛮族因此恼羞成怒,再举大军,那时可就不可同日而语了,所以,陛下,齐王胜了,可喜,但此时断不可鲁莽行事和蛮族全面交恶,此时当派使臣前往金帐汗国陈述此次乃是齐王自己的行为,和大渝国无关。”
“陛下,三思。”崔浩身后的人齐声说道。
“一群懦夫!叛贼!此次大胜,正可以趁此断了岁贡,让蛮族将幽州一带归还我大渝国,岂能舔着脸去派出使者畏惧得罪蛮族。”罗权骂道。
萧文轩的笑容渐渐消失了,他说道:“朕曾说过,此次若是胜了,从此你们不可再提岁贡,割地,求和之事,今天这话朕念你是崔氏之人,全当你没说,若是再提,休怪朕翻脸无情。”
崔浩吓得身子一抖。
萧文轩的口气十分冰冷,绝对不是玩笑,他不敢再说,看来上次贝善对萧文轩的侮辱让他彻底恨上了蛮族。
大臣面前,太子等一众皇子同样到了承庆殿。
此时太子等人心中五味杂陈,如今傻子也看得出来萧文轩因为此事有多高兴,他们的七弟受宠已经是可以预见之事。
太子心情尤为复杂,一面是祖父赵王希望沧州失守,减轻赵国的压力,一面他想到得到萧铭的支持。
此次沧州大捷,萧铭在诸位藩王中的地位定然会上升,此时若是得到萧铭的支持,他的皇位则是又多了一份保障。
可是因为赵王,他又对萧铭如何也喜欢不起来。
不过犹豫了一下,他还是说道:“父皇,此次七弟是大功一件,应该多多奖赏才是。”
“嗯,太子说不错,这才是你这个当大哥该说的话。”萧文轩满意地点了点头。
太子一喜,继续说道:“此次七弟战功卓著,父皇当解除当年的禁足令,如此一来,七弟也能时常回长安省亲。”
“嗯,这个不必言说,如今齐王能够独当一面,乃是皇家柱石,理应得此待遇。”
萧文轩越发觉得太子今天懂事。
二皇子等人心里酸溜溜,此前他们从未看得起萧铭,一个距离长安遥远的藩王,这是一个容易被遗忘的人。
现在这个人又重新进入了长安的中心,而且只是这一件战功就抵得上他们所做的全部功劳,这委实让他们心中不快。
但他们也都清楚,此时不是说萧铭坏话的时候,毕竟崔浩已经碰了石头。
二皇子说道:“父皇目光深远,将七弟送往青州真是未雨绸缪,此次七弟大胜蛮族功不可没,但父皇之功绩,足可名留青史。”
“哈哈哈……”萧文轩爽朗地大笑起来,尽管他知道二皇子不过是在拍马屁,但是这话的确让他们在群臣面前很有面子。
三皇子看了眼自己的哥哥,自己本来想说的话竟让他说了,这皇子谁不清楚萧文轩好大喜功的性格,此时把功劳往他身上扯上一点。
他自然会对谁印象又好一些。
不过他也不是吃素的,他直言道:“父皇,儿臣已经将父皇那日朝堂之上力拒群臣的话让文官记下了,此次沧州大捷,正可以随之载入史册。”
正是说的不如做的,三皇顿时压了二皇子一头,二皇子顿时露出不快之色。
而太子更为愤懑,这次倒是又为其他人做了嫁衣。
萧文轩满意地扫了眼三皇子,接着看向一直不说话的四皇子,他沉声问道:“老四,你怎么不说话。”
四皇子闻言说道:“回禀父皇,儿臣是无法可说,心中已经是五体投地了。”
萧文轩再次大笑起来,自从登上皇位,他就从来没有一天笑过这么多。
罗权等主战派官员个个面带喜色,罗权说道:“可惜这沧州之战的具体情况还一无所知,只等这报纸进了长安才能清楚。”
提起这个,萧文轩也是面露期待之色,他说道:“这个齐王也是,对朕也是卖关子,看来他是等着这报纸入了长安,所有人才能了解他的功绩。”
“毕竟这的确是大功一件,可以理解,可以理解。”罗权笑道。
这沧州守住了,他高兴的时候也在关心自己的儿子罗信,心在还不知道他是死是活。
似乎看出了罗权的想法,萧文轩说道:“大将军不必担心,罗信定然无事,不然齐王必会在信中说了。”
他这时站了起来,神清气爽,对群臣说道:“等青州的报纸来了,朕在宫中摆宴庆祝此事!”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百九十章 报纸抵达
罗权走在前往斐济家的路上,他手上拿着一份来自青州报纸。
比起上次,这次来自青州的报纸不但没有抬高价格,相反还降了不少,贩卖的报纸的商人话让他现在还记忆犹新。
“某虽为商人,但也是大渝国子民,至此欢庆之际,怎能眼中只有钱无气节。”
一边走着,罗权一边感叹,这次萧铭的胜利来的太及时了。
当大渝国的百姓已经麻木被外敌欺辱的时候,这场胜利如同一声巨雷震醒了不少人。
以前谁都不愿意谈论国事,现在路边卖烧饼都在说着沧州大捷的事情。
如此想着,他已经到了斐府。
这时斐府的管家已经在门口等着他,见罗权过来,管家说道:“老爷就知道将军会过来,让老奴特意在外等待给将军开门。”
“是吗?这个老狐狸。”罗权笑了声,跟着管家进了斐府。
这时斐济正在正堂中等着罗权,见到罗权的时候,斐济扬起了手中的报纸,满带笑意。
“你呀你,竟然这次比我还要快。”罗权笑道。
这些日子,朝中的主和派彻底了没有了往日的嚣张气焰,而主站派则是气势高昂。
罗权身为主站派第一人,这些日子心情自然是极佳的。
斐济笑道:“不快不行啊,这沧州大捷实在是为大渝国的百姓出了口恶气,我这刚看完报纸,也是心潮澎湃。”
“可不是,我在路上看完报纸,几乎都要大声叫好,这报纸上撰写的内容详细,此次战役能赢实属不易呀。”罗权说道。
斐济盯着罗权说道“你这高兴还是为罗信吧,这报纸上齐王可是点名表彰了这次守城之战中表现优良的将领,这罗信可是排在第一位的。”
“不能这么说,这第一位应该是牛犇才是,若不是他治军有方,罗信那点本事根本用不上,不过可惜牛犇乃是戴罪之身,估计齐王也是考虑到这个,没有让他的名字出现在报纸上,免得崔浩等人借机闹事。”罗权谦逊地说道,但是脸上高兴的神色谁都看得出来。
这次沧州大捷,他罗家也有一份功劳,他这个父亲怎能不高兴。
而且凭着这功劳,罗信日后飞黄腾达也是指日可待。
斐济对罗权的性格了若指掌,自然也清楚罗权的心思,这厮此次过来不过是和他炫耀自己的儿子的。
他说道:“话不能这么说,你要是不好开口,这次我替你开口,为罗信在陛下面前请功,如何?”
“这怎么使得,罗信这小子不过是沾了齐王的光,陛下自会有思量的。”罗权推辞道。
斐济的笑意更浓了,相比牛犇的耿直,这罗权显然更为圆滑一些,不然他也不会身为主站派,如今仍然身居高位。
这其一是因为罗权战功卓著,这第二便是这罗权知进退,而且也不死板。
此次罗信若是升了官,罗家在军中的威望也会更胜一筹,到时候面对那些求和的大臣,他的底气也更硬一些。
“此时不必再提,罗信的功劳必须得提。”斐济直言道。
罗权心中欣喜,在斐济面前他就多做伪装了,他笑道:“多谢斐兄了,改日我请你喝酒。”
说完此事,罗权话锋一转,小声说道:“我听说陛下这次亲自为齐王提亲,不知道斐兄是如何考虑的。”
这话让斐济皱了皱眉头。
他叹了口气,说道:“实不相瞒,陛下的确又找我说了此事,而且口气颇为强硬,大有我不答应就不罢休的意思,只是玥儿的身体你也清楚,我真的不想让她远嫁青州。”
“此次陛下心情大畅,这自然是要嘉奖齐王,我思来想去,也只有这件事才对得起齐王的功绩,而且陛下的考虑也很深远,也是为了齐王日后的安稳。”
斐济说道:“陛下自然是如此考量,可是我却更为担心呀,此次齐王锋芒鄙陋,当然会引起其他皇子的记恨,同时,蛮族也必然会将他当做眼中钉,肉中刺,这最最重要的是,齐王灭了封地的豪族,这件事为天下豪族所不容,将来的命运艰难多舛是必然的。”
这些日子罗权只是高兴了,听到斐济这么一说陡然明白过来,他的心也沉了下来,“斐兄所言极是,我倒是忽略了这些,这次齐王的功绩虽大,但是他仍旧势单力薄,而且皇位一向长幼有序,况且他的母亲珍妃还没个有势力的娘家,这皇位恐怕与他无缘啊。”
“正是,所以我才苦恼这件事,只凭这件功劳,他娶我斐家之女也是足够了,我担心的只是日后他会不会落了一个宁王的下场。”
提到宁王两个字,罗权的脸色顿时大变。
他看向四周,见四下无人才说道:“斐兄,你怎么老糊涂了,这宁王的事情你怎么也敢提,陛下可是最忌讳此时,朝堂之上为宁王求情的大臣死了不知道多少个,这个教训还不够吗?”
斐济陡然惊醒,若是这话被细作听见,这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