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得到纪宁肯定的回答,雨灵顿时激动狂喜地尖叫跳起来。
何安更是“扑通”跪在地上,仰望对着天空,神色激动,眼睛泛起泪光,对天说道:“老爷、夫人,您们在天之灵看见了吗?少爷已经能作出青紫色的祭文了……呜呜呜……”
纪宁没想到雨灵和何安反应这么激烈,被吓得一跳。
同时,他心中也很感动,与这篇祭文有可能是纪凌的遗作相比,雨灵和何安更激动狂喜他能作出青紫色的祭文。
……
……
又过几日,腊月十五,这是一个适合入宅的吉日,纪宁一家终于搬入新宅,宅名纪府。
这一天,金陵城虽下起纷纷扬扬的小雪,但是新纪府却热火朝天,宾客如云,府门前可谓是车水马龙,水泄不通。
除了平时的唐解、韩玉等一批朋友,崇王世子赵元启也亲自带上贵重贺礼登门祝贺。
虽然只逗留了一柱香时间,但也足够整个金陵城的人们羡慕了。
然而,真正让所有人羡慕嫉妒的是,沈康也派人送来一副他亲笔写下的对联作为祝贺礼物。
沈康身为称号大学士,与太子、崇王等人平齐平坐,更是儒道泰斗人物之一,影响力巨大。
沈康虽只是派人送来一副对联做祝贺,但也代表沈康本人对纪宁的认可和重视。
纪宁没想到沈康会派人送了对联祝贺,心中很是惊喜。
倒不是为了表面的虚荣,而是他很需要沈康对他的公开认可态度。
他为了自保,先下手为强杀了张临武。
张临武突然失踪,张洪必然全力追查。
他是与张临武有过冲突的人,有可能被列在怀疑范围。
他目前无权无势,功名只是荫袭秀才,如果不能扯来沈康和崇王世子做虎旗,再加上他在金陵城略有薄名,张洪派人追查起来,说不定直接把他抓入大牢里严刑拷问。
如今沈康和赵元启都公开表露了他们对他纪宁的态度,以后纵然张洪怀疑他,在没有确切证据下,必定不敢对他无礼。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80章 嫌疑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新安家的纪府,祀堂内,纪凌夫妇的灵位下,是一个青铜大香炉,炉里插着香火。明亮的烛火照亮了偌大的供桌上摆着的丰厚的祭品,牛头、羊首、全猪、鸡、鸭、鹅等等三牲六畜,应有尽有。
祀堂中央是一个炭火红旺的碳盆,将这个祀堂烘得暖和暖和的,让人完全忘记外面是北风嗖嗖的寒夜。
纪宁盘腿坐在一张羊褥子上,前面是一张摆着香茗和点心小吃的案几。
这是他穿越到这个世界里第一次过年,并且是他人生第一次很有年味地坐在祀堂里守岁过年。
他品着雨灵伺候斟好的香茗,不免思绪万千,感怀自己的原来世界,情不自禁地念出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王安石的《元日》。
一起守岁的还有何安,和买入纪府不久的两个丫鬟及两个小厮。
何安不再是一副穿着奴仆青衣的家丁模样,而是穿着白色锦袍的管家模样。
买入四名小厮丫鬟,搬入纪府,何安正式升格为纪府管家,以后不必辛苦劳作,只需指挥下面的小厮丫鬟干活,把纪府打理好。
至于雨灵,身份没变,仍是纪宁的贴身丫鬟。
不过,她的身份在纪府仅次于纪宁,与何安并齐。
那四个小厮丫鬟,周洋、刘石、小丽和小巧,都是何安和雨灵花了不少时间精心挑选出来的,年龄十四岁到十八岁间,模样周正伶俐。
听见自家少爷出口成诗,何安和雨灵都打从心里高兴,脸上露出笑容。
周洋、刘石等新小厮丫鬟都露出仰望崇拜的神色,他们早已知道他们的主人的身份地位,打从心里庆幸自己能被卖入纪宁名下。
在大永朝,卖身到某些贵人府里为奴并不是完全的走投无路,甚至有些人自带家产抢着卖身入某些贵人名下为奴。
周洋、小丽等四个小厮丫鬟模样周正、口齿伶俐不说,还都是能识字断文。
……
……
大年初二。
清晨,纪宁备好厚礼,带上《论语》和《中庸》的抄稿,乘坐马车去金陵城国子监半山居给沈康拜年。
沈康过年没有回老家过年,他的妻儿子孙从老家到金陵城陪他过年。
另外,今天恰好是每五天检查一次抄写《论语》和《中庸》的日子。
到了半山居,外面停着许多豪华马车,门庭若市,不只他纪宁一人给沈康拜年,还有许多人也登门拜年,而且有不少是大人物。
不过,纪宁只等了小半个时辰,就获得沈康在书房接见。
在书房里,纪宁向沈康行礼拜年后,将抄稿呈上。
沈康依然是很认真仔细的检阅纪宁的抄稿。
虽然距离沈康当众“惩罚”纪宁抄写《论语》和《中庸》一百遍有几个月了,但是纪宁到现在抄写的次数还没到五十次。
沈康明显不在意每次抄写多少,只在意抄写得是否用心,纪宁当然不会轻易放弃每五天就能向沈康这个称号大学士请益的机会,所以到后面几乎是每五天才抄写一遍《论语》和《中庸》。
沈康仔细认真检查抄稿后,纪宁没像往常一样立即向沈康请教学业上的问题。
今日是大年初二,许多大人物排队等着沈康接见,沈康能这么快接见他,已经是恩宠了,哪能再请教学业如此不知进退。再说,这时候再让沈康这个早已过古稀之年的老太爷劳神伤脑,也不是尊师之道。
“太师父,徒孙有意参加今年秋季的科举。”纪宁恭谨地说道。
今年的秋闱他必须参加,而且必须中举,否则下场会很惨。
沈康颔首一下,捻着雪白的胡子说道:“一年之计在于春。你打算参加今年秋试,老夫支持。元宵过后,老夫可以教你制艺。”
“谢谢太师父!”纪宁欣喜地鞠躬拜道。
沈康培养出许多进士举人,甚至门下不乏大学士。有他亲自指点制艺,纪宁对秋试更是志在必得。
……
……
大年初十,离元宵尚有五天。
昨晚为准备元宵节诗词劳神伤脑到深夜四更的吴备在一大清早就被他的跟班小厮叫起床。
他的跟班小厮当然不敢打扰他睡觉,但是府上突然来了张府的执事,声称有紧要事请他立即到张府一趟。
这个张府不是普通的张府,而是江南道转运使张洪在金陵城的张府。
吴备打着呵欠爬起床,心里老大不情愿,以为是张临武回到金陵城,找他过去玩。
洗漱完毕,穿戴整齐,吴备连早茶都没来得及喝,就被张府的执事匆匆请上了马车。
到了张府,下了马车,吴备突然发现气氛很不对劲。张府的家丁丫鬟脸上没有半点新年的喜庆,反而个个脸色阴沉难看。
疑惑间,他被带入一个不大的厅堂。
进入厅堂,他目光飞快地一扫整个厅堂,发现厅堂里气氛压抑低沉,里面一共有五人。
正中的主位上坐着一位与张临武有几分相似青年,张府的大管家站在那个青年身后。右下首坐着一位铁面冰冷的官府中人,那人他认识,正是铁面神捕冷锋,铁面神捕冷锋身后也站在一位身穿官差服、腰间悬刀的中年人。
第五个人则是一位中年文士,他坐在左下首的座位上。
没看见张临武,却看见张临武的大哥,而且气氛压抑沉郁,吴备心里不由升起不好的预感。
“大少爷,吴备带到。”那个执事向坐在厅堂主位上的青年行礼说道,然后退出厅堂。
“张大公子,不知您匆匆找吴某过来所为何事?”吴备对张临武的大哥张临德拱手问道。因为察觉到气氛不对劲,他也不客套什么了,直接开门见山询问。
吴备与张临德虽没结交过,但两人在某些宴会上见过面。
张临德拱手一下,但没有站起来,说道:“吴公子,这时候把你匆匆请来,张府有失礼数,但情况特殊,还请你海涵一下。小弟临武失踪一个多月,你是他的朋友,可有他的消息行踪?”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81章 屯卦
“……舍弟临武失踪一个多月,你是他的朋友,可有他的消息行踪?”张临德对吴备问道。
吴备闻言,侥是他有预感,也不禁一愣。下一刻,他在心里想到纪宁,猜测一定是张临武悄悄潜回金陵城暗中害纪宁,却不幸被纪宁反杀了。
当然,这只是他的潜意识的想法,他自己也不能确定。
他在脑海里转了几转,过了片刻,终于回过神来,刻意露出震惊的神情,道:“张三公子失踪了?!”
然而,在他猜测张临武的失踪与纪宁有关时,他的神色被张临德、铁面神捕冷锋和中年文士看得清清楚楚
“不错,自年前一个月离开京城后,再也没回家,也毫无音讯,连过年都没有回家过年。”张临德说道,“你可有他的行踪消息?”
吴备摇了摇头,假装露出伤感地说道:“没有。自几个月前张三公子离开金陵城,吴某和秦枫一起给他送行后,再也没与他联系过,更不知道他的行踪。”
“听姚管家说,舍弟临武在金陵城与你交情很好。”张临德语气不变地说道,“以你对舍弟临武的了解,你认为舍弟临武会去哪呢?”
吴备故作深思一阵,摇头说道:“不知道。”
他虽想把祸水引到纪宁身上,但是还是忍住了,觉得现在还不是时候,必须等张府追查一两个月后,他再登门道出他的猜测。
接下,张临德又继续询问几个问题,吴备都是有所保留地回答。
末了,张临德便派人送吴备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