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种情况下,整个朝廷都弥漫着开战的气氛。
眼看就要到开春了,北疆的将士又开始坐不住了,军机处的压力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朱翊钧新年之后第一个军机处会议开始了。
朱翊钧一边走向文华殿,一边唉声叹气。
事实上三年前自己说的筹备北疆之战,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转移商税的矛盾,通过军事订单来拉动内需,然后达到拉动生产的目地。
当然了,备战是肯定要备战的,倭国战国三杰之一的丰臣秀吉不是要打过来了。
自己囤积的军事物资,囤积的军械,到时候正好给丰臣秀吉来一下。大明的皇家海军也成军了,可以给丰臣秀吉来一下狠的。
历史上万历打丰臣秀吉,朱翊钧总有一种不尽兴的感觉。
那一战虽然打赢了,可是打的不尽兴,朱翊钧准备打一次尽心的战争。
现在的情况是,自己这个皇帝还没激动,下面的人已经激动的不行了。尤其是蓟辽和辽东的明军。当然了,京营的那些家伙也没好到哪里去。
皇家讲武堂的学生这两年有一大批进入了军营,每天就是嗷嗷叫着打到狼狼居胥山。
朱翊钧有些后悔了,当年自己许诺谁先打到狼居胥山,自己就摄封谁为大明的冠军侯。讲武堂这些兔崽子们现在一个个都叫嚣着自己要打到狼居胥山,然后勇夺冠军侯的爵位。
甚至连西北军都来插一脚,整天请战。
什么他们从西北出奇兵,自草原上一路奔袭,直接奇袭北疆的鞑子。
这策略也不知道是哪个脑残想出来的,抢功的心思太明显了。大明北疆又不缺人,蓟辽和辽东人马充足,战意高昂,京营囤积着四十万大军,用你们从长城外打过去,还出奇兵,还奔袭,太不要脸了。
朱翊钧走到文华殿外面,听到里面已经吵起来了。
“反正不管你们怎么说,我是一定要请战的,你看看,你看看,这都被欺负成什么样子了?这可是辽东总兵李成梁的奏折。”
“鞑子欺人太甚,一定要给他们一个教训,必须打。”
朱翊钧无奈的摇了摇头,什么鞑子欺人太甚,朱翊钧根本就不相信。这两年这样的奏折实在是太多了,大明的北疆遍地烽火。
知道的是大明现在很强,北疆屯兵,不知道的还以为大明北疆要被攻破了。
今天这边有军情,明天那边有鞑子,后天旁边又有鞑子渗透,没完没了的。御马监那边也查清楚了,有几个迷路的牧民被抓了,他们也要上奏折说发现了鞑子的迹象。
问题是你出兵百里之外发现的鞑子,那也叫发现鞑子踪迹?
你确定不是你跑出去找人家的?朱翊钧估计这些家伙眼睛瞪得老大,专门找哪里有鞑子,找到之后就回去写奏折,一点脸都不要。
御马监传回来的情报,北疆之外的鞑子最近几年根本没心思来大明捣乱。
蒙古名义上的大汗,也就是察哈尔部的大汗布延彻辰要死了。老家伙今年五十五岁,但是身体却非常的差,随时都可能挂掉。
前两年,布延彻辰的长子,也是他钦定的继承人莽和克死了。
没了继承人,察哈尔部现在非常的不稳定,察哈尔部周边的科尔沁、内喀尔喀、土默特、鄂尔多斯等部就像盯着肥羊的狼群。
大家都在等,这些人全都想等着布延彻辰完蛋,然后吞下这块肥肉。
加上大明这两年虎视眈眈,东边还有崛起的努尔哈赤,鞑子消停的很,谁也不想这个时候跑去和大明干一架,整个草原和北疆都很平静。
除了搞事情的明军之外,套用一句后世的话,明军已经成为该地区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根据御马监的情报,努尔哈赤正准备东征,去打鸭绿江,吞并征服珠舍里路和讷殷路,然后将长白山部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进而,出兵夺取东海部。
如果达成这个战略,那么努尔哈赤将彻底稳固自己的基地。
在自己的背后,也就是长白山与朝鲜之间再无敌人,发动西征也不会有人在背后捅刀子。
同时,海西女真与乌拉、辉发、哈达及蒙古科尔沁等部族也在谋求灭掉努尔哈赤。这几年努尔哈赤东征西讨,不断的吞并壮大自己,他们已经感觉到危险了。
整个东北已经战云密布了,前世大明在一边看热闹,喊了一波666,顺便在朝鲜打了一波丰臣秀吉,然后就没去管他们。
等到想管了,也真的出兵了,然后就打了一个萨尔浒。
这一次朱翊钧当然不会不管他们,至于拉拢这个打那个,或者算计这个算计那个,朱翊钧从来没想过,因为没必要。
朱翊钧也不想那么干,朱翊钧想干的就是干躺下。
大明不动则已,一旦动,那就是雷霆万钧,无论是谁,什么女真各部,什么察哈尔,什么科尔沁,什么内喀尔喀,要么臣服,臣服死,没有第三条路。
现在的朱翊钧,有这个决心,也有这个底气。
大明可以打你鞑子,一年,两年,五年,十年,只要你不认输,我就一直打下去!万历驾到
zj190128g
第三百二十章 朵颜部
(全本小说网,HTTPS://。)
朱翊钧迈步走进了大殿,大殿里面的争吵戛然而止,众臣连忙站起身子给朱翊钧行礼。(全本小说网,https://。)
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免礼,随后朱翊钧笑着说道:“诸位爱卿,坐下说吧!”
这是军机处的一项特权,也是军机处与内阁的不同,五位军机处的大臣,在军机处会议的时候,每个人都有一把椅子。
这是朱翊钧提高军机大臣地位的一个表现。
在皇上面前议事,军机大臣能坐着,别小看这一点特权,这足够让无数人为之奋斗了。自古就有“生不能五鼎食,死亦当五鼎烹”的说法,现在也一样。
“朕刚刚在外面就听到了,这里好像吵得很激烈,和朕说说,怎么了?”
朱翊钧目光扫过众人,自己先开口问道,事实上朱翊钧不问,这些人肯定也是要说的。
听了朱翊钧的话,几个人面色各异,徐文壁则是直接站了起来:“陛下,是臣在说话,这是辽东总兵李成梁送来的奏折。”
对于李成梁这个人,朱翊钧的观感有些复杂,因为后世对这个人的评价褒贬不一。
很多人认为他养寇自重,把努尔哈赤的崛起归咎于李成梁的纵容。
对于这种说法,朱翊钧其实觉得有些偏颇,李成梁的确有不妥的地方,但是这么大的锅让他背,实际上是有些委屈他的。
事实上从万历开始,大明是在走下坡路的。
从万历十年之后,大明一直都是在吃隆万新政的老本,吃到万历末年,其实已经吃的差不多了。萨尔浒之败,帽子也扣不到李成梁头上。
至于是不是李成梁养寇自重,其实这种事情也不好说。
即便是李成梁弄死了努尔哈赤,蒙古人还有林丹汗,说白了,其实就是大明弱了,这才显得努尔哈赤强了。就像嘉靖年间,俺答汗那种货色也能嘚瑟的起来。
惩治李成梁,朱翊钧根本就没想过,他不觉得李成梁能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造反他不会,其他都是小问题,养寇自重,你养呗,你把努尔哈赤养起来,最好让他把整个女真全都聚集起来,省的自己还要钻深山老林去找。
事实上朱翊钧想的是先打风丰臣秀吉,然后回头在收拾努尔哈赤,然后由东向西席卷而去,从辽东一直打到西北,两边夹击,彻底灭掉整个草原的势力。
从而彻底垫定大明在北方的地位,至于是不是向北开阔,那是以后的事情了。
这是朱翊钧的整个大战略,只不过有的时候战略很好,但是有些东西也不能不顾,比如下面这些人的战意。朱翊钧原本是想等着九部之战之后,大明在出手。
只不过这些东西,朱翊钧没法和其他人说。
“定国公在说话?那就和朕说说,这是出了什么事情了?”朱翊钧笑着问道。
徐文壁直接将奏折拿了出来:“李总兵在奏折里面写了一件事情,一个月以前,鞑子侵犯我大明辽东,这是李总兵的请战奏折。”
朱翊钧接过张鲸递上来的奏折,翻看了一下,然后就放到了一边。
这份奏折并不出奇,基本上和以前的也差不多,反正就是想开打了。事实上明军的边将是有一定自主权的,出兵一两万人出去打一架,根本就不用请示。
显然李成梁这不是想小打,而是要大打,他准备出兵灭了朵颜部。
朵颜部和大明的纠葛可以说非常的深了,朵颜部其实就是原本的朵颜三卫之一。在洪武年间,朵颜三卫又称兀良哈三卫为塞王宁王所统辖,在诸王中,以北方诸王的势力最大。
永乐年间,兀良哈三卫建立,只不过兀良哈三卫早在初建卫所的第二年就已叛走,并受到明军征讨。永乐八年,第一次北征鞑靼时也发现有兀良哈人加入鞑靼军。
土木堡之变之后,三卫开始南下,为了获得大宁地区的驻牧权。
三卫蒙古人从西拉木伦河到辽河流域全面展开攻势,向南推进。到了万历年间他们终于来到明朝长城边外驻牧。
此后,兀良哈三卫驻牧地自大宁前抵喜峰口,近宣府,曰朵颜。自锦州、义州历广宁至辽河,曰泰宁,自黄泥洼逾沈阳、铁岭至开原,曰福余。
朱翊钧当然知道朵颜卫在什么地方,基本上就是后世辽宁西部。
包括喀左、阜新等地,以及葫芦岛的宁城一直延伸到内蒙古的赤峰。事实上在朱翊钧的战略里面,如果要开打,第一个打的也是朵颜卫。
拿下朵颜卫,向北可以打科尔沁,向西北则是可以打察哈尔。
显然李成梁早就看朵颜卫不顺眼了,现在手下有人,自然是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