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居正说得掷地有声,把所有人都说蒙了,连李太后都有些迟疑。
不过迟疑之后,李太后看向张居正的目光就柔和了不少。哪怕是张居正是来给高拱求情的,李太后也能理解,但是心里肯定不高兴,现在就不一样了。
张居正是和自己站在一边的,并且大公无私,这才是好臣子啊!
朱翊钧看了一眼自己的老妈,又看了看冯保,心中叹了一口气,这两位比起张居正,这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啊!怪不得冯保后来熄了和张居正争斗的心思,原来是被打服了。
张居正这话说的多敞亮,掷地有声,一副忠君臣子的模样。
自己的老妈一直心里面都不踏实,毕竟孤儿寡母的,害怕!可是有了张居正这话就不一样了,如此懂大局,如此忠心,还愿意和自己站在一边的内阁首辅,这能让老妈心安啊!
怪不得老妈那么信任张居正,也怪不得老妈后来被人传绯闻。
只不过朱翊钧对这个绯闻持保留态度,当然了,或许有些小暧昧,但是估计也就是友达之上,恋人未满。至于什么睡龙床,甚至自己是张居正和老妈的私生子,绝对是无稽之谈了。
张居正做内阁首辅的时候,不但收税,还有考成法,在位十年的时间,被考成法弄回家的官,足足有几千人。
这些人可都是读书人,可以想象他们会怎么写东西骂张居正。连高拱在临死之前都写了一本书,直接把张居正给黑了一个底掉。堂堂首辅大学士都如此,何况别人。
前世的明星,你要是没有几个黑粉,没有几个水军黑你,你好意思说自己是明星。
“张师傅所言有道理,就按照张师傅所奏吧!”李太后觉得张居正说的很有道理,就该这么办,于是点了点头,直接赞同了张居正的想法。
朱翊钧叹了一口气,这就是高明之处啊!即达到了目的,也唱了高调。
张居正的目的朱翊钧看出来一些,明显就是在保护那些文官,或者说是在稳定局势。那些言官什么『尿』『性』,张居正在清楚不过了。肯定很多人在摩拳擦掌,在准备冲锋陷阵上奏折。
无论是挨廷杖还是被贬斥,那都是刷声望刷的飞起。
为高拱求情,弹劾冯保,多么好的机会,可是张居正知道,这件事情绝对不能这么发展。真要是这么做了,除了激怒李太后,卵用都没用。
在这件事情上,李太后的态度很清楚,有人刺杀我的儿子,绝对不能轻饶,无论是谁。
李太后虽然是太后,可是她也是一个母亲,这个时候你和她说其他的,她能听得进去才怪了。你们为高拱求情,说什么大道理,她怎么可能不生气。
张居正这种事情经历的多了,皇家这种生物很奇怪,你越是反对,他越要做,这里面包含着一条普世道理,那就是皇家尊严不容侵犯,谁都不行。
闹到最后,那就脱离了事件本身了,而是演变成君臣夺权了。
当然了,有的人看不到,有的人不在乎,可是张居正要在乎啊!
索『性』就封死了你们上奏的路,老实待着,别捣『乱』,同时张居正也觉得整顿言官迫在眉睫了。以前就想,只是一直耽搁,现在看来一定要马上收拾。
同时这么做也在防着冯保,鬼知道冯保会不会让人上奏折弹劾自己,然后力保高拱,以冯保的做法,他绝对干的出来。真的掀起宫内宫外之争,那一代权阉肯定就出现了。
这个道理朱翊钧很清楚,后世的魏忠贤,还不是因为他老爹当上皇帝之后,弄了一个东林党众正盈朝,然后天启皇帝就没法玩了,直接搞出了一个魏忠贤,弄出了一个阉党。
崇祯皇帝又听了鼓吹,又弄出一个东林党众正盈朝,杀了魏忠贤,灭了阉党,完了大明就完了。
看了一眼冯保,朱翊钧又看了看张居正,这一次的事情就是一个拐点。如果张居正没弄过冯保,那事情就会滑向另外一个方向,显然冯保不是那块料,也不是张居正的对手。
对于张居正的提议,冯保气的鼓鼓的,可是却不知道怎么反对,毕竟张居正说的有道理啊!打着的旗号也很大,很正确。
朱翊钧突然明白了一件事情,或者说是想起了一个词,那就是:政治正确!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在政治正确的前提下进行。万历驾到
zj190128g
第四十七章 三堂会审
(全本小说网,HTTPS://。)
现在大明朝的政治正确是什么,是自己的老妈。全本小说网;HTTPS://。.COm;张居正深谙这条道理,所以无论是上尊号,还是现在这个件事情,全都围绕着一点展开。
对于老妈支持张居正改革,朱翊钧也有了一丝明悟,或许老妈根本不在乎改不改革的。
作为一个泥瓦匠的女儿,她甚至都不懂改革做什么,也不懂改革的意义,她之所以支持张居正,基本上就是投之以木瓜报之以琼瑶。张居正帮了她稳定江山,也帮着她教导儿子,她给与张居正的就是信任。
除了张居正以外,老妈还给了冯保这样的信任,只不过相比张居正,冯保显然辜负了这种信任。
这也是为什么张居正死后,老妈对政治一点不感兴趣的原因,她本来就不感兴趣,她只是没办法。儿子小,所有事情都需要她做主,她不得不为之。
对于后来张居正请辞,想让儿子亲政,老妈不允许,朱翊钧想到另外一个可能。
那就是老妈在害怕!
那个时候的张居正不是现在的张居正,他也不是高拱,他的权力异常的大,老妈害怕收回张居正的权力,引发动『荡』,或者说害怕张居正行废立之事。
按照权势上来说,那个时候的张居正绝对有实力行废立之事。
所以老妈说过:三十岁之前不要想着亲政,说白了也很简单,那就是做给张居正看的。办法就是熬着,把张居正熬死。想到这里,朱翊钧想到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张居正的死。
历史上记载张居正是死于积劳成疾,但是很多记载是说张居正身体很好,张居正是突然暴毙,这里面会不会有什么不能说的地方?历史果然隐藏着层层『迷』雾之中。
等到张居正死了,自己老妈抄了张居正的家,足以证明她对张居正没什么感情,或者说感情已经消失殆尽了,也足以证明她对张居正不是不忌惮,也不是不想收回权力给儿子,而是她选择了最稳妥的办法,熬死张居正。
如果张居正还政于万历皇帝,万历皇帝会如何?会不会清算新法?会不会清算张居正,会不会掀起斗争?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后世还有一个女人也采用了这种方法,熬死了另外一个人。那个女人就是孝庄皇太后,他的儿子就是顺治,为此她不惜嫁给多尔衮。
轻轻的摇了摇头,把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晃出脑袋,朱翊钧知道也可能是自己想多了,但是也可能不是。
张居正当然不知道这位小皇帝在想什么,见李太后答应了自己的想法,心就放下了一半。这件事情从始至终的决定者就是李太后,不是冯保和自己。
只要自己说服了李太后,冯保想做什么都做不到。
“太后娘娘,东厂审问出了高拱谋划了这件事情,臣觉得应该交给彻查这件事情。”张居正继续面无表情的说道:“对王大臣三堂会审,或许能审问出更多的东西来。”
“这是一件大案,为了慎重,臣觉的应该让都察院、刑部、大理寺,在加上东厂和锦衣卫一起审问。”
朱翊钧听了这话,直接在心里面翻了一个白眼,这阵容要是能审问出东西来,那就有鬼了。这么多衙门,这么多人,这么多目的,怎么可能弄到一起去。
想了想朱翊钧也就明白了,这应该就是张居正的目的了。转头看向冯保,朱翊钧的意思很明显,这你都不出来说句话?这你都能忍?
李太后看了一眼张居正,又转头看向冯保,想了想问道:“冯大伴,你觉得张师傅所奏如何?”
冯保阴沉着脸,心里面十分的纠结,如果不容易,人家张居正的意思很明显,人多力量大,大家一起来总能查出更多的东西来。可是张居正说得好听,可是自己要是相信了就是傻子了。
可是自己反对,那太后娘娘怎么想的,冯保清楚的知道这件事情李太后的看重。
张居正的想法对太后娘娘有明显的吸引力,自己要是不同意,那就成了有私心了。沉『吟』了片刻,冯保咬着牙说道:“太后娘娘,老奴觉得张阁老说的有道理。”
朱翊钧摇了摇头,完蛋,冯保果然是一个软蛋。
这个时候怎么能说这种话,就应该直说人多嘴杂,反而不利于调查,有东厂和锦衣卫足以。冯保此时却没有那么硬气,毕竟张居正给他留了路,让东厂也参与审问。
兵法围三缺一,让你难受还有路走,让你不得不选择我安排的路。
朱翊钧都看的出来,张居正肯定还有其他的办法,这一次的三司会审,注定不会按照冯保的想法来了。现在冯保答应了,那是他以为他有把握。
毕竟冯宝的东厂会参与审问,同时冯保还有王大臣在手,怎么看都会立于不败之地。
朱翊钧知道闹腾了这么久的谋刺事件,马上就要到关键时刻了。张冯斗法也到了出结果的时候了,一旦出了结果,那就是自己出手的时候了。
“那就按照张师傅所奏办理吧!”李太后也没多说什么,只是点头答应了下来。
三堂会审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京城,张居正的做法也快速的传播了出去,一时间无数大臣松了一口气。张居正对礼部尚书杨博和都察院左都御史葛守礼说的话也传了出去,一时间张居正的风评倒是有些好转了。
两天之后,三堂会审就会在大理寺衙门举行,所有人都在期待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