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静脉注『射』时不可能了,但是肌肉注『射』还是可以的。
在后世,屁股打针也是流行过很长时间的,在没有一次『性』针管之前,玻璃制的注『射』器也使用了很长时间,而是还是反复使用。找时间问一问,如果能行,也算是给李时珍找了一个新的思路。
李时珍没听到朱翊钧给他什么建议,略微有些失望。
朱翊钧前世又不是学医的,这种事情他一点都不会,也不想在这个话题上和李时珍说太多,直接开口说道:“朕以前和你说过医院的事情,爱卿还记的吧?”
医院?
听到这两个字,李时珍有一种恍然隔世的感觉。
这还是自己到京城的时候,皇上和自己说的,这一晃都有十几年了。现在听到皇上提起医院,李时珍顿时眼前一亮,转头看向朱翊钧:“陛下的意思是?”
朱翊钧点了点头,笑着说道:“朕准备在京城建一座医院,医学院那边有足够的医生吧?”
“回陛下,在医学院那边能够独立行医看病的,有三十几个人,剩下大部分都是学徒。”
李时珍连忙开口说道。
朱翊钧点了点头,随后笑着说道:“这就足够了!”
“地方朕已经准备好了,名字朕也取好了,就叫大明皇家医院。”朱翊钧看着李时珍道:“一应开销全都由内务府出,朕会让人联系爱卿的。”
朱翊钧相信,医『药』行业绝对能够养活不少人。
一旦有了医院,那『药』材种植也就能提上日程了,一定会成为一个产业。有李时珍这位草『药』专家在,一切都不是问题。同时朱翊钧准备通过草『药』种植,解决一个大问题。
医院这个行业,绝对能够养活很多人,开发一个新的产业。
“臣领旨谢恩!”李时珍连忙跪在地上磕头:“臣代天下百姓谢过陛下!”
看着身子都有些颤抖的李时珍,朱翊钧伸手将他搀扶了起来。这个时代讲究医者仁心,李时珍这是真的代替百姓感谢朱翊钧。对于朱翊钧的那些私心,他是不知道的。
虽然朱翊钧的私心很多,可是这件事情绝对是一件好事情。
李时珍走了,朱翊钧的旨意也到了内务府,那边立刻开始选址,同时进行建造。当然了,从新建造是不可能的,直接在一座建筑上改造是最好的选择。
皇帝抄家抄到的房子,此时此刻也就派上了用场。
医院在紧锣密鼓的建造之中,朱翊钧却没心思去过问了。
朝廷上下对内阁大学士的竞争可以说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礼部右侍郎王锡爵和兵部左侍郎曾省吾都是热门人选,同时加入竞争的还有好几个人。
大家的资历都挺老的了,这一次机会来之不易啊!
竞争更激烈的位置还有都察院左都御史,有了陈炌以都察院左都御史入阁的先例,这个位置的竞争就更激烈了。朱翊钧是一个头两个大,被烦的不行。
这几天弹劾的奏折多了不少,大多都是弹劾入阁候选人的。
这就和后世一样,自己搞臭对手绝对有利于自己的升迁,一时间整个朝堂上乌烟瘴气的,事情都没法干了。搞得朱翊钧还很无奈,只能尽快解决这两件事情。
在寻找了很久之后,朱翊钧终于发现了一个可以做都察院左都御史的人选。
这个人就是孙丕扬。
这个人素有清名,也查过不少贪腐的案子,现在是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保定巡抚,是一个务实官。出身也不是清流,不是只知道喷的官员。
在东厂的档案里面,这位孙大人是一位非常擅长查案和断案的存在。
虽然没有神探狄仁杰那么夸张,可是孙丕扬查案和断案都是一把好手。不玩虚头巴脑的,是一位能吏。这个人放在都察院左都御史上,对于自己改革都察院,在合适不过了。
朱翊钧直接就将任命发到了内阁,这个任命没有得到任何的反对,直接就通过了。
事实上这一次关于朋党的弹劾还是有效果的,很多官员都变得小心翼翼的,尤其是六部和内阁的大佬。如果真的被皇上怀疑他们朋党,那麻烦就大了。
认命了都察院左都御史,朱翊钧也能松一口气了,下一步就是内阁大学士了。
不过朱翊钧在乎的不是内阁大学士,而是西北。万历驾到
zj190128g
第一百五十二章 留位
(全本小说网,HTTPS://。)
事实上在戚继光打完了西北之战,朱翊钧就打算在西北进行一些事情了。全本小说网;HTTPS://。.COm;
大明的边镇虽然有很多边军,边军事实上也消耗了很多的资源,但是也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现在其他的地方不能动,但是西北的几个边镇可以动了。
在整个大明北边的防线之中,九边自然是重中之重。
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太原镇、延绥镇(也称榆林镇)、宁夏镇、固原镇(也称陕西镇)、甘肃镇,这九个边镇之中,辽东在东北,蓟州在京城以北,其余的七个基本上都在西北。
这一次西北打下了瓦剌,整个西北边镇基本上安定了下来。
大明在西北在无一合之敌,这个时候朱翊钧要做的就是收拾西北边镇了。
“以宣府和大同为试点,展开卫所军制的改革。”
这就是朱翊钧这一次改革的重点,在宣府和大同两座边镇彻底废除卫所制,将卫所制改成募兵制度。将卫所所屯田地,全部分给退役的军户。
在两卫取消军户制度,将军户户籍改为普通百姓。
这样的改变会大大增加朝廷的开销,可是朱翊钧相信自己养得起。无论是年底的田税,还是正在准备中的商税,足够支撑自己的改革。
哪怕是赋税那边出了问题,自己的钱也够顶一阵子。
西北那边的军户生活的很苦,大部分都沦为了武将的家奴,这个是非常的大隐患。借由这一次的改革,彻底改变这种情况,同时将也能释放大量的青壮劳动力。
自己在西北那边布局很大,比如纺织厂,比如贩卖东西,这都需要劳动力,将西北的军户释放出来做这些。
朱翊钧很清楚西北的情况,西北的干旱会越来越严重,屯田制度崩溃只是时间的问题。现在看起来屯田能够给军队提供一些钱粮,可是随着大旱的加剧,西北的屯田就会彻底崩溃。
到时候除非朝廷花钱养着这些军户,不然西北的军户就是最大的隐患。
给他们一个工作的机会,让他们借由西北的贸易摆脱土地的束缚。这一次的纺织厂,朱翊钧准备大量招募裁汰下来的军户,让他们有一碗饭吃。
这件事情的改革是一个大事情,军政上都有的大事情。
不但牵扯到军事,同时还牵扯到政事,需要一个有能力,有手腕,且威望高的臣子过去,朱翊钧选上的人是曾省吾。朱翊钧很希望他能到宣大去,去做两任宣大总督。
曾省吾做过巡抚,在四川打过土蛮,在兵部多年,熟悉政务,同时深的张居正的信赖,是张居正的心腹。
现在又被吏部尚书王国光举荐入阁,背景深,根子硬,没人敢不给他的面子。现在他是兵部左侍郎,做一任宣大总督也合适。朱翊钧觉得他很合适,非常的合适。
关键是曾省吾马上就要入阁,现在把他弄到西北去主持这一次的改革,从情理上有些说不过去。
不过朱翊钧倒是不甚在意,做臣子的,皇上让你干什么,你就得干什么,这是你做臣子的责任。如果曾省吾能够把这件事情干好,朱翊钧不吝啬给他一个爵位。
“皇爷,曾大人来了!”张鲸躬着身子说道。
“让他进来吧!”朱翊钧点了点头,放下手中的奏折说道。
曾省吾这段时间也挺紧张,在面对入阁这样的大事,估计也没人能不紧张。在这个关键时候,皇上召见,曾省吾自然也是非常谨慎的。
如果稍有不慎,这内阁大学士的位子估计就没了。
“臣曾省吾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曾省吾走进来之后,恭敬的跪在地上给朱翊钧行了。
“起来吧!”朱翊钧点了点头说道:“爱卿兵部的事情料理的很好,朕心甚慰。”
曾省吾听到皇上夸自己,心中顿时一喜,脸上却不敢表现出来,躬身说道:“这是臣的本分。”
朱翊钧点了点头,笑着说道:“本分,这个词用得好,朕喜欢,如果每个人都能记得自己的本分,这天下估计也就大治了。”说着朱翊钧对张鲸说道:“给曾爱卿搬一个凳子来。”
事实上曾省吾是不够皇上赐坐的,所以这个赐坐让曾省吾心中大喜。
难道是自己的内阁大学士之位定了?内阁大学士才能让皇上赐坐啊!
“张先生在世的时候,很多次向朕举荐爱卿。”等到曾省吾坐下之后,朱翊钧语气有些感慨的说道:“当初张先生就和朕说,爱卿不但忠正耿直,而且勤于认事,是难得的臣子。”
“张先生告诉朕,如果有什么棘手的事情,可以交给爱卿去做。”
听到皇上提起张居正,曾省吾也有些感怀,他当初就是张居正一手提拔起来的,张居正对他的影响也很深,现在想起来,依旧颇觉伤感。
可是皇上的话越听越不对劲,这好像不是任命自己做内阁大学士的意思啊!
朱翊钧觉得铺垫的差不多了,便开口说道:“这一次西北之战,朕看出了很多不妥。”说着朱翊钧就老生常谈,说起了募兵制和卫所制。
事实上这个问题很早就被讨论了,顶峰时期是在嘉靖年间。
朝廷上下谁不知道这个问题,谁都知道卫所不行了,不然也不会募兵了。
皇上现在提起这个问题,曾省吾心里面有一种不太好的预感,自己怕是要被安排什么不好的差事了。倒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