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言罢又要往上冲。
霍小山伸手一摆说道:“谁有功夫打起来没完?我一天只打一架,今天都是看你打rb人才给你面子。”
沈冲闻言竟也不生气,却道:“那我跟定你了,一天找你打一架。”
霍小山一撇嘴:“你随意。”心里却在窃笑,果然是个武疯子。
傍晚,热闹了一天的营地终于宁静下来。
霍小山正献宝似地跟霍远说话,平摊的手心里托着一块银元:“爹,看,这是我挣的钱,留着给你打酒喝吧。”
“哦?我儿子都能挣钱了?咋挣的?擂台的钱你还私藏了?”霍远饶有兴致地问。
“呵呵,是我在山里挖了一棵那么粗的大棒槌!卖钱卖来的!那个大棒槌有那么大!”霍小山夸张的双臂分开。
“那么大的一个棒槌你就卖了一个银元?”霍远不信。
“当然卖的不是一块银元,不过,不过……那些钱都让我花了”有点得意忘形的霍小山猛然醒悟,可不能把说把钱给了赵尚志赵大哥,他可是听慕容丫头说过共产党和***那是生死冤家的。
“哈哈,一块就一块,这一块银元我可得收好了,这可是儿子给老子的,不收白不收,养了你这么多年,终于看到回头钱了!”霍远大笑。他这么一说,连坐在他旁边的周列宝也跟着笑了起来。
霍小山挠挠头,也不好意思地笑了,给老爹的回头钱似乎好象大概是少了点。
众人笑罢,霍远正色问道:“儿子你现在是不是觉得自己的武艺不错了?”
其实周列宝这话问得有点多余了,儿子的武功当然不错,就连他这当爹的心里也是极骄傲的。
霍小山抬头看了看老爹一眼,没吭声。
在印象里老爹从没有过这样郑重其事与自己说话的时候,心里觉得有点怪怪的。
“我和周长官商量了一下,你去南京之后看完你娘,你就上中央军官学校吧。”霍远并没有接着刚才的话头去说,反而说起了另一件事。
“上军官学校?”霍小山一楞,“我还想……”他没说出来。
“还想什么?”霍远问道。
“我还想打鬼子呢。”霍小山看着老爹的眼睛回答道。
霍小山很想打鬼子,他心里还记得郝存义的死,他还记得答应过赵尚志要一起打鬼子,他还想再回天坑一趟去看看小狍子和海东青。
“打鬼子可不是光靠武艺好枪法准胆子大就行的。”周列宝笑着说道。他看霍小山露出疑惑的表情,就又接着解释道:“你知道义和团吗?”
“我听爹娘讲过的,他们不是打八国的鬼子吗?”霍小山点点头。
“这义和团论武艺可都不一般哪,他们练的金钟罩铁布衫,那可真是刀枪不入,不过这刀是大片刀,这枪是红缨枪。你现在虽然武艺也不错了,但还没有练到这个程度吧?”周列宝接着开导到。
霍小山摇摇头,他相信自己有各种办法可以躲开大片刀与红缨枪,但若说刀枪及身而不入身那可是万万做不到的。
“但是他们一遇到洋鬼子的洋枪洋炮就不行了,都是被杀的命了。否则也不会有庚子赔款了。”周列宝看霍小山在认真听自己的说话很满意。“所以,”他加重了语气:“所以你要去军官学校学新知识新本领,才能更好的打rb鬼子。”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九十三章 中央军校一散兵(一)
这是一所军校,一所在全中国独一无二的军校,在后世它与英国的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美国西点军校和俄罗斯伏龙芝军事学院齐名,被誉为世界四大军事名校之一。
在北伐战争期间,以这所的学生为中坚的北伐军席卷东南各省,连克武汉、南昌、南京和sh而同样以该校学生为骨干的叶挺独立团更是赢得了铁军之称。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该校大部分学生成为了正统的****,一少部分“沦落”为“****”,前者进行了二万五千里的追击,后者则进行了二万五千里的战略大转移。
中原大战时,又是这所军校曾经同窗学习的同学曾经同榻而眠的室友同室操戈,一边彼此呼唤着对方的小名绰号一边互相射击厮杀。
到了36年,这所学校已经搬进了南京城,依旧有几批逾千名学员在这里秉承着亲爱精诚的校训学习训练以图抵御外侮。
自打这所军校成立以来,他便与中国的历史紧紧地锁系在了一起,出身该校的在***一方,****兵团以上高级将领100余人,近40人被授予上将军衔,50余人被授予中将军衔,担任过集团军司令以上职务,还出了三任国防部长。
而在共产党一方,出身于这所军校的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正军职以上近40人,共和国十大元帅有一半曾在该校求职或任教,10位大将中的3位,57名中将中的8位亦都出身该校。
这所学校就是鼎鼎大名的黄埔军校,搬迁到南京的全称则是叫中央陆军军官总校。
此时这所军校正沐浴在上午的阳光之下。
两个砖砌的岗亭之前,两个全副武装的卫兵正目不斜视地据枪而立,那股肃杀之气告诉所有路过这里的人们,军事重地,闲人勿进。
水泥门的上方几个大字,陆军军官总校,字体遒劲严整,每个笔划就仿佛也如同各是那军姿严整的士兵在列队一般。
进了院门迎面是一所三层高的西式洋楼,与它连为一体的是并列排开的两层楼房。
穿过楼房后豁然开朗,竟是一个能容万人的大操场。
虽然今天是星期六,但操场上依旧是一副人欢马叫的训练场面,一队队士兵或据枪或徒手正做着队列练习,再远处有几十匹军马在小跑着,马背上的士兵背着马枪,手中挥舞的马刀在阳光下闪烁着森然的寒光。
不时有阵阵的喊话号声在操场上回响,那周围的楼房也不能将它们完全阻隔,仿佛直上天际。
在一处挂着军械陈列馆牌匾的建筑里,各式各样的武器装备被整齐地摆放在大厅的两侧。
毛瑟手枪、中正式步枪、机关枪、重机枪、山炮都被擦得锃明瓦亮。
在陈列馆的一间偏室里,一个年轻的士兵正摆弄着手中的中正式步枪。装弹,拉栓,瞄准。
他的动作已非用干脆利落所能形容,而是给人一种行云流水般的感觉,就仿佛那枪已经融入了他的身体,成为他身体自然沿伸出的一部分。
不知道这一全套的动作下来能用了几秒时间,但肯定应当比别人是要快的,这士兵暗自思忖着,原本沉静如水的脸上露出微微的笑意。这士兵正是本书的主人公,为了寻找娘亲,千里迢迢从hlj山区里走出来的霍小山。
按周列宝最初的想法,是想通过张教育长让霍小山成为南京军校的一名学员。
只是南京军校毕竟是军校,又不是招生期间,而且还有一条规定,那就是报考的必须得是高中生或者有与高中以上相当的学历,这可不是霍小山所具备的。
于是张总教育长折衷了一下,让霍小山成为了一句南京军校的既类似于旁听生又类似于工作人员的存在,虽然不在编制之内,却可以有选择地去听课参加学员的各种活动。
这时可不是文凭决定一切的年代,霍小山要学的是打鬼子的真本事,又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与想法来学习各种军事理论与技能,倒是自得其所。
只不过这样一来,霍小山既不是上等兵也不是下等兵,按慕容沛讲你就是一散兵,散兵游勇的散兵。
“小山子,走啊!”这时门被推开了,一个人一阵风似地冲到屋里,虽然也穿着士兵的服装,那鼻眉那眼却是沈冲!
霍小山没曾想到自己竟然和沈冲成为了好朋友。
自打那天比武赢了沈冲之后,霍小山才发现这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沈冲竟然是个大大的武疯子,他一个劲地缠着霍小山比武,正所谓屡败屡战,不过最终还是被霍小山打服了。
你不是不服吗,那我就给你一天时间,打到你服为止,在那最后一次的交手里,沈冲已经记不清自己被霍小山打倒了多少回,直到最后已不能从地上爬起来。
不过自打沈冲这翻“受虐”以后,两个人反而成了好朋友。
沈冲父母双亡,毫无牵挂,竟追随着霍小山一起来到了南京,凭借着慕容沛舅舅张教育长那广大的神通,竟也到了南京军校里做了一个和霍小山一样的“散兵”。
而沈冲的身世也极是离奇,他的父亲是中国人他的母亲却是rb人,两人都是习武之人,来到中国遇到沈冲父亲后竟然相爱最后结成了夫妻就有了沈冲。
但沈冲母亲的家族却是rb一个唤佐滕的武士家族,家族后来发现他的母亲竟然嫁给了支那人后,自然是勃然大怒,动用各种手段终于找到了沈冲的父母,一场激战后沈冲父母双双遇害。
那时沈冲已经十三岁了,为报父母之仇,他发疯似地练武,到处找高人学艺,而最后在tj的擂台上结识了霍小山。
他打擂时的对手竟然也是沈冲母亲家族的成员,那个被霍小山用贴山靠撞伤的中年rb武士就是他亲舅舅,也正是他领着家族武士残忍杀害了沈冲的父母,所以才有了沈冲上台打擂,才有了沈冲和佐滕家族武士那翻霍小山听不懂的对话。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九十四章 中央军校一散兵(二)
“干嘛去?”霍小山放下手中的枪,抬头诧异地问。
“外面那群兵正练拼刺刀呢,走,咱们跟他们练练去。”沈冲兴冲冲地说道。
霍小山一拨楞脑袋,“要去你去吧,我可不去。”
霍小山来这里已经有了两个月了,他自然是挑自己的弱项学,比如枪械的使用,他知道自己只是盒子炮使的熟,别的可就差远了。
由于周列宝本就是枪械教官,这枪械陈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