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姚启圣面带微笑,十分和蔼的行礼:“吴三桂那学生自然会去!学生也相信一定能说服吴三桂!只是将军您这里?”
李来亨面无表情冷冷道:“只要姚先生能说服吴三桂不与我军为敌,本藩自然也不会为难吴三桂!但是之前的事情不能一笔勾销,可以等打完鞑子,我们再算账!”
“好!”姚启圣拍掌笑道,“有将军这番话足矣!吴三桂那,学生自然会去!”
第十九章 会见吴三桂
吴三桂借助着剿灭闯军的机会,一口气夺取了汉中周围的南江、汉昌、巴州、阆中、江口等城池。当地不少汉人士绅和山民的土司来投。
毕竟吴三桂归顺大明之后,他的牌子还是比闯营要好用。由闯营改成的忠贞营,在那些士绅和土司们眼里,怎么说都是流寇,只是当地人不愿意投靠清廷,这才选择同忠贞营暂时合作。现在吴三桂归顺大明,那些士绅和土司们自然就投靠了过去。
真实历史上,吴三桂在川北、汉中等地都有相当的根基,吴三桂造反之后,川北和陕南的士绅土司纷纷响应。三藩乱的时候,汉中就是主动投靠了吴三桂。
有了吴三桂之前打下的基础,川北和陕南之地纷纷落入吴三桂手中。
一时间吴三桂实力大涨,在当地获得了粮草补给,而且扩充了地盘,有了一定的税收和粮食收入。不过吴三桂要彻底灭掉闯营也不容易,毕竟夔东义军经过那么多年的游击战,有了足够的山地战经验,而且夔东义军还能得到琼州军的粮食补给,吴三桂充其量只能坐待控制他们的地盘,无法全部消灭他们。
而对于吴三桂势力的暴涨,王新宇一点都不担心,因为吴三桂本人已经染上了吸食八旗特供品的恶习,而且王新宇给吴三桂提供的八旗特供品里面含有他自己特制的一种药品。若是在吴三桂不肯听从姚启圣的劝告,执意要一意孤行,那么只要王新宇在下一批提供给吴三桂的八旗特供品里面添加了另外一种药品,就能让吴三桂马上病倒,用不了多久,就会一命呜呼。只要吴三桂一死,吴军就失去主心骨了。
吴三桂的命完全捏在王新宇手中,之所以目前还暂时不让吴三桂死,是为了让吴三桂去消耗满清的实力。
出使汉中的姚启圣一路过去,为吴三桂的扩充速度所震惊。
姚启圣对儿子姚仪说道:“这吴三桂,人虽然在云贵,可是他的手伸得很长!川北和陕南早都被他掺了沙子了!忠贞营本来在士绅心目中名声就不好,又如何是吴三桂对手?这吴三桂,也是深谋远虑啊!”
姚仪问道:“父亲大人,吴三桂安插了那么多亲信,到底用意何在?”
姚启圣回道:“此人乃一代枭雄,虽然胸无大志,只求偏安一隅,但鞑子朝廷屡屡削藩,让吴三桂感到不安,他只是想要给自己捞取更多筹码。不过今天,吴三桂造了鞑子朝廷的反,这些人就刚好用上了。”
父子两人沿着嘉陵江乘船逆流而上,时值东南风季节,车船升起了满帆,借助风力可以逆流而上,遇见水流急的河段,车船上的水手踩动踏板,提供动力,使得车船可以轻松通过水流湍急的河段。原本通过这种河段,需要纤夫在岸上拉船,现在都可以不用了。
船队抵达嘉陵江上游,抵达阳平关之后,下船用车辆运输,很快就到了汉中。
汉中城内,吴三桂接到禀报:“启禀大帅,琼州军的使者来了!还带来了不少礼物,说要送给大帅您的。另外,跟随使者来的,还有一千精兵。”
“赶快让他进来!”听说是琼州军来使,吴三桂让人马上把使者迎进来。
姚启圣走进吴三桂的府中,向吴三桂拱手行了个礼:“卑职姚启圣,见过王爷!”
若是换成他人,恐怕吴三桂的左右早就喝令让使者下跪了,可是姚启圣偏偏是王新宇的使者,吴三桂的左右又哪里敢。
吴三桂靠在椅背上,双目放出一道精光,直刺姚启圣的眼睛:“姚先生乃是南洋郡王的第二号军师,为何亲自来本藩这里?可是有何用意?”
“回王爷!卑职奉命,给王爷送来一份薄礼,此乃卑职的主公一点小心意!”说完,姚启圣双手呈上了礼单。
吴三桂接过礼单,粗略的看了一遍,只见上面写着:八旗特供品五百担,南洋红双喜香烟两千箱,白银一万两,黄金一千两,军粮三千石,布匹两千匹,燧发枪五千支,顿河马三百匹,火药一万斤……
看着礼单,吴三桂心中欣喜,表面上却表露出一副傲慢的样子:“姚先生,俗话说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请问南海郡王为何要给本藩献上如此厚礼?”
姚启圣镇定万分回道:“王爷!因为吴姑娘乃王爷孙女,所以主公令卑职送来这份薄礼!不过我们主公还有另外一份礼物,要交给王爷!”
“还有什么礼物?”吴三桂连忙问。
姚启圣从袖子中取出一张地图,双手呈了上去:“地图上的标注了记号的地盘,便是希望王爷能发兵占领!只要是王爷打下来的,今后都是王爷的!”
吴三桂打开了地图,只见那是一张范围非常大的地图,从山海关到外蒙,到北海(贝加尔湖)一带,都标注了记号,意味着那将是吴三桂的地盘。
“哈哈哈!”吴三桂突然大笑起来,“本藩那孙女婿打的好主意啊!想让本藩为他在前面拼死拼活的,自己在后面坐享其成!”
姚启圣也大笑起来:“王爷,若是您不肯打这些地盘,您觉得以姚某主公的兵力,能否拿下这些地盘?”
吴三桂收起笑容,略微思索了片刻,琼州军的实力他非常清楚,不要说单独灭满清,开疆拓土,夺取地盘,就算是顺手把自己灭了都不是什么难题。不过他还是嘴硬:“姚先生,南海郡王虽然火器犀利,兵力强大,可是他有那么多人占领那么多地盘吗?另外,这地图上没有标注云贵,这云贵今后又是如何?”
“云贵换京城!如何?”姚启圣反问。
吴三桂道:“那意思便是,让本藩去攻打京城?”
“对!”姚启圣抚摸着胡子点头道,“只要王爷肯攻打京城,姚某主公愿意鼎力相助,无论是火器,还是盔甲,粮饷,都可以保证供应!”
当然了,吴三桂夺取了京城之后,王新宇当然不可能真的把京城给吴三桂,而且吴三桂在京城也不可能坐得稳。实在是到了万不得已的地步,只要送一些加了料的八旗特供品给吴三桂,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第二十章 吴三桂的条件
吴三桂考虑了许久,方才开口:“让本藩攻打京城,那么闯贼该如何处理?被本藩围困在山中的闯贼,乃害我先帝之贼人,岂可轻易放过?更何况,那闯贼深受天下士子切齿痛恨,南海郡王若要放过闯贼,难道不怕犯了天下士子众怒?”
姚启圣回道:“闯贼虽然令人痛恨,可是他们也是汉人!如今鞑虏未灭,汉家子弟为何要自相残杀?那不是给了鞑子喘息的机会?王爷,要灭闯贼,还是先灭鞑子!等到打完了鞑子,回头再来收拾闯贼也不晚!更何况,若是王爷收复了京城,乃我大明第一功臣,待到那时发兵灭闯贼,岂不是名正言顺?”
只是这吴三桂没有那么好忽悠的,说让吴三桂打京城他就会去?吴三桂做事情,从来都是考虑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听了姚启圣的话之后,吴三桂冷笑道:“这京城岂是那么好打?本藩的兵力,比不得南海郡王这般兵强马壮,不要说攻打京城了,就说中原鞑子,恐怕都不是那么好打的!”
姚启圣知道吴三桂是在讨价还价,不过只要吴三桂的价格开得不是太离谱,王新宇那边完全都给得起。于是姚启圣问道:“不知道王爷要多少粮饷兵器?”
吴三桂想了一下,他自己在满清那边的时候,每年满清朝廷给的军饷是一百五十万两。如今要攻打京城,王新宇该给自己的数字不能少于这个吧?不过这几年下来,不管是八旗特供品还是烟草,都让吴三桂赚了不少银子,打个折的话,一百万两应该要给吧?粗略的估算了一下,吴三桂说道:“若要攻打京城,一年一百万两银子的军饷才够!另外,还需给本藩提供盔甲兵器。”
姚启圣在出发之前,王新宇给的底线是一年一百五十万两左右,这笔钱对王新宇来讲根本不算什么问题,而且吴三桂这笔钱也拿不了几年也该蹬腿了。目前利用一下吴三桂的人马先拿下京城,以后再借机收编了他的兵马。
“一百万两,有些多了,王爷这些年卖八旗特供品想必也赚了不少了吧?”虽然吴三桂要价比底线低,但是姚启圣还是要还价的,如果答应得太痛快了,反而会让吴三桂怀疑,说不定又要变卦,漫天要价。
吴三桂冷笑道:“要让本藩兄弟卖命,一百万两不多!”
姚启圣道:“六十万两!其他的王爷可以就地收税解决问题!”
“收税?去哪里收?”吴三桂哼了一声,“江南和湖广肥沃之地,皆尽落入南海郡王之手,那北地原本便贫瘠,又因闯贼祸乱,已是人烟稀少,土地荒芜,又去哪里收税?恐怕占了,本藩还得倒贴银子吧?”
姚启圣哈哈大笑:“北地是遭受闯贼多年祸乱,可是闯贼已被鞑子驱入山中二十余年,更有番薯等高产作物,人口增长迅速,否则鞑子八旗圈地又是为何?怎么能说收不收税呢?就算税收无几,总不至于让王爷您倒贴银子吧?”
经过了一番讨价还价,最后吴三桂同意,一年给吴三桂八十万两银子的军饷,另外再提供一定数量的火器,刀剑,盔甲等兵器。
之后,吴三桂还提出了一个要求:“襄阳你们打!打下襄阳,你我两军方可连成一片。但襄阳坚城易守难攻,本藩重炮不足,无法攻克襄阳坚城。”
姚启圣答应下来,本来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