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装填上实心炮弹的火炮再度开火,炮弹砸入清军战壕内。尽管战壕可以挡住子弹,可是根本挡不住近距离轰过来的炮弹。每一轮炮声响起,战壕内都要留下一大片残缺不全的尸体和触目惊心的血肉碎块。
第三百八十四章 攻山之战之四
明军先头部队在攻占下来的清军阵地上同清军对射,又用缴获的大炮轰击清军。过了大约两个时辰,后面的明军带着十二磅轻型臼炮上了山。
十二磅臼炮重量很轻,不到百斤,四个人就能轻轻松松抬着走,可是十二磅臼炮的威力却不小,因为臼炮的炮管短,可以使用最可靠的点火式引信开花炮弹,从炮口直接点燃开花炮弹的导火索,这种方式比起加农炮使用木弹托软木引信的开花炮弹来,炮弹的爆炸成功率要高了很多,有九成炮弹可以爆炸,所以威力相当大。
而加农炮的开花炮弹,爆炸成功率不到一半,一般是在海战中使用。
臼炮在山区,威力十分强大,特别是在战壕沟壑纵横的阵地上,用来对付清军阵地,曲射的炮弹可以砸入战壕内爆炸,给清军造成重大的损失。
十二门臼炮开始轮番发射,一发接一发开花炮弹不断呼啸着,砸入清军战壕内,炸开了一团团猩红色的火球。这开花弹直接落入战壕,威力可是比实心炮弹对准战壕边缘直接轰击厉害多了,一发实心炮弹砸入战壕,最多也就打死一名清兵。可是一发开花炮弹落入战壕内爆炸,一整段战壕的清兵就是血肉横飞。
清军挖掘的战壕,可不是后世现代战争中那种弯曲的战壕。现代战争中的战壕是由一段一段弧线形战壕构成的,那样的结构可以避免一发炮弹落下来炸一大段战壕的现象发生。而这个年代,清军挖掘的战壕可是直来直去的,一发臼炮炮弹落下,就能炸一大段。
炮声隆隆,将对面清军营寨轰得烟尘斗乱。十二门十二磅臼炮就地放列,开花炮弹炮弹在旁边堆得跟小山一样,炮手都脱光了膀子,将火药和一发发的炮弹装填进炮膛,再奔雷驰电一般发射出去。
呼啸的臼炮炮弹不断落在战壕内,躲在里面同明军对射的清兵损失惨重。
看了下臼炮轰击得差不多了,王新宇让亲兵传令下去:“传我令下,准备出击,把鞑子的第三道和第四道壕沟都给夺下来!”
得到出击的命令,早已在战壕里面憋了大半天的明军士卒们士气高昂,纷纷跃出战壕,向清军的阵地发起了潮水般的猛烈攻势。整个山头上,到处都是身穿大红色军服的明军,伴随着震天的喊杀声和手雷的爆炸声,一面又一面鲜红的大明战旗插到清军战壕中。每当一段战壕被夺取,阵地上都响起如雷般的欢呼声。
士气已经跌落到低谷的清军,不是转身逃走,就是跪在地上投降。
激战从凌晨开始,一直打到傍晚,鸽子山完全落入明军手中。与此同时,西路进攻的明军夺取了罗汉山,东路进攻的明军也夺取了翰林山。
“万胜!万胜!”整个战地上的明军发出了如雷般的欢呼,就连随军的民壮也都情不自禁的跟着一起欢呼胜利。
尽管清军在武昌外围,还有圆台山、女台山和狮子山等阵地仍然还在清军手中,可是清军不过是苟延残喘,武昌外围的山头攻坚战大局已定,清军在武昌的第一道防线已经是支撑不了多久,预计明军只要再用三天的时间,连同准备工作和攻击,加起来只要三天,就足够撕碎清军的第一道防线,把战线往前推进六里。
丢掉了鸽子山的郭维藩,并没有同阵地共存亡的决心,他带着残兵败将败退下去。
可是郭维藩刚刚回到武昌城外,就被八旗兵拿下。
“为什么抓我?我不服!”被八旗兵摁在地上的郭维藩大喊大叫。
岳乐带着一群戈什哈从中军大帐中走出,他冷冷的环视一圈:“丢失阵地,损兵折将!你们去守的时候怎么说的?与阵地共存亡!现在呢?阵地丢了,你们还有脸回来?哼!全部拿下!明日午后,斩首示众!”
武昌城外,纵横交错的沟壑后面一大块空旷地上,跪着五排被五花大绑的绿营军官,每一名绿营军官的后面,都站着一名手持钢刀的八旗兵。负责监斩的岳乐坐在台上,面无表情看着这些丢失了阵地逃回来的绿营军官。
“时辰到,准备开刀问斩!”坐在台上的岳乐从面前的竹筒中抽出令箭,往地上一掷。
就在八旗兵扬起刀,准备手起刀落的时候,后面传来一声长喝:“鳌太师到!”
鳌拜在一群部将和戈什哈的簇拥下,出现在刑场上。
“相爷饶命啊!相爷饶命!”看到鳌拜出现,郭维藩就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样,拼命的大声喊叫。
鳌拜挥了挥手,示意八旗兵暂缓行刑。
“相爷!”岳乐连忙走下高台,迎着鳌拜走了上前,拱了一下手行礼道。
鳌拜拱手还了个礼,随后指着那些跪在地上的绿营军官问道:“安亲王,怎么那么多将士被捆了?这些人都要杀?”
“回相爷!”岳乐拱手道,“这些汉人都是败军之将,他们未能同阵地共存亡,几乎把麾下将士都丢光了,带着残兵败将逃回来的!论军法,他们当斩!”
鳌拜道:“还是先问清楚再斩也不迟。”
“一切听凭相爷!”岳乐道。
鳌拜走到那些被捆绑的绿营将领和军官们面前,只见这些绿营将领和军官每个人身上的衣甲都破烂不堪,满脸油泥血污,有些人身上还多处受伤,看来这些绿营将领和军官都是经过一番血战,侥幸逃回来的。
“相爷饶命啊!”郭维藩跪在地上,用双膝爬到鳌拜跟前,连连磕头,“相爷,并非末将不战而退,也非末将指挥失误,实乃贼人火器犀利,弟兄们损失惨重啊!”
鳌拜问道:“那你为何不与阵地共存亡?你还有脸回来?你还是不是一条汉子?”
郭维藩带着哭腔回道:“相爷,末将并不怕死,可是贼人的掌心雷实在太厉害了!弟兄们都尽力了,还是挡不住贼人啊!相爷,末将对朝廷是忠心耿耿的!可是末将若是这样白白死在山上,难道就能保住大清江山吗?”
鳌拜略点了下头,转身对那些八旗兵喊道:“松绑!他们都是一群好汉!他们已经尽力了!此战之败,罪在老夫!是老夫低估了贼人火器厉害!”
第三百八十五章 贵阳城下
贵阳,吴三桂消息封锁十分严密,平西王府抗旨造反,杀了朱国治,扣押了袁懋功、李兴元等昆明官员的消息一直没能传到贵州,而卞三元的耳目,居然也一点消息都没得到。
其实这个并非是卞三元无能,是因为吴三桂对云贵的控制力实在太强了,清廷派遣到云贵的每一名总督、巡抚、知府、提督、总兵、副将等文武官员,吴三桂都会想方设法收买,尤其是武职官员,更是不惜重金收买。
目前王新宇麾下第一猛将王'辅'臣,之前也曾经在云南当总兵,王'辅'臣在云南的时候,吴三桂就不惜重金收买。
而那些无法收买的武将,譬如说赵良栋、张勇、王进宝等人,吴三桂都会想方设法给他们制造麻烦,让他们知难而退,自己离开云贵。剩下来的,都是听话的人。目前的云贵,绿营基本上都被吴三桂渗透了,整个云南和贵州的绿营已经是不听清廷指挥,就连贵州巡抚罗绘锦都早已被吴三桂收买。
所以说,卞三元一点消息都不知道,那才是正常的,若是他知道消息,才叫不正常了。
不过在中国当官的人,即便是庸官也是聪明人,在中国从政,如果头脑不灵活,根本就别想当到知府以上,更不要说总督这样的封疆大吏了。卞三元尽管治理地方,牵制吴三桂等方面的政绩不行,可是政治斗争水平并不差。
云南那边一点消息都没有传来,朱国治去了云南,如泥牛入海,这令卞三元隐约感觉到事情有些不妙。
“快把罗抚台召来!本官有要事商议!”卞三元对师爷说道。
不多时,巡抚罗绘锦便来到总督府。
罗绘锦走进总督府,向卞三元拱手行礼:“卞制台!下官来晚了!”
卞三元拱手还礼,做了个请的手势:“罗抚台,里面请!请到本官书房叙叙旧!”
两人步入卞三元的书房内,卞三元让管家关上门退出,只留下罗绘锦和自己的师爷在里面,书房内没有外人了,卞三元这才压低了声音开口道:“罗抚台,朱国治去了云南传旨已经一个月有余,可是昆明却一点消息都没有传来,似乎情况很不妙!”
罗绘锦早就知道吴三桂可能会有异动,不过此人在贵州多年,早已被吴三桂用黄金白银和美女喂饱了,更何况清军在湖广战事不利,罗绘锦怎么可能甘心给清廷陪葬?所以他听到卞三元的话,心中十分镇定,却装出吃惊的样子:“卞制台,下官怎么一点都不知道朱国治去云南的消息?”
其实卞三元把朱国治送去昆明,几乎是大张旗鼓的送去的,罗绘锦的耳目早就得到了朱国治去昆明传旨的消息,怎么可能真的不知道?只是他装得太像了,卞三元一时居然没有看穿他的表演。
卞三元面带歉意,拱手道:“都怪本官为了保证朱大人的安全,没有把这件事和罗抚台说清楚。”
罗绘锦佯装出一副因为受到不信任而有些生气的样子:“卞制台,难道您对下官如此不信任?连这样的大事都不能和下官说清楚?”
卞三元先是详细说了一番朱国治去云南的事情,随后表示歉意的说道:“罗抚台,并非本官不信任罗抚台你,而是这件事实在是太重要了!若是知道的人多了,恐怕有宵小之辈会对朱大人不利,这才隐瞒下这件事啊!还望罗抚台谅解。”
罗绘锦感叹道:“原来朱大人乃历经千辛万苦方才来到贵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