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舰队-第5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永华摇着扇子笑道:“那就让贪墨贪墨好了!满清的贪官对我们来说是好事!到时候我们北伐的时候,那些人说不定就反了!”

    每个月都有大批满清官员来购买丝绸制品,这使得那些满清官员反而是在暗中倒向了明廷这一边。他们赚来的钱,都是从这边赚来的,一旦出了事,满清朝廷不会放过他们,他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向明军投降。

    张煌言翻了一下账目,又问道:“也不知道为何,南海王为何不自己捏住八旗特供品的供货渠道呢?利润那么高的东西,却偏偏让吴三桂那狗贼获利?”

    这个时候明军这边也有卖八旗特供品,不过直接走上海,通过江南进入满清控制区的八旗特供品数量极少,只有吴三桂那边卖出的八旗特供品的一个零头都不到。而明军这边出售的八旗特供品主要是针对山海关外,朝鲜和日本等地。

    陈永华笑着道:“其实让吴三桂获利,也是一个长远的计划。这次金华之战,鞑子已经开始吃到八旗特供品的苦头了!一旦这种东西的危害性全面暴露出来,满清朝廷肯定要大量禁止!等那个时候,吴三桂不反也得反了!”

    人都一样,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现在的吴三桂,凭借着专营八旗特供品赚得盆满钵满的,这东西的利润实在是高得吓人,比卷烟的利润不知道高了多少倍,吴三桂都有些不大想要卷烟生意了,只想着专门做八旗特供品。只是考虑到顺手卖卷烟还能赚点零花钱,这才没放弃卷烟生意。

    若是清廷突然颁布法律,下令销毁八旗特供品,并禁止八旗特供品流入,那么依靠八旗特供品发了横财的吴三桂会怎么样?

    清廷多次削减吴三桂的兵力,就是因为拿捏住了军费这一块。云贵一带山多地少,物产贫瘠,种出来的粮食连自己都养活不了,只能依靠清廷给吴三桂提供银两和粮食。所以好几次清廷要求吴三桂削减兵力,吴三桂只能老老实实的裁军。

    不裁军能怎么样?朝廷不给你粮食和军饷,你吴三桂养得起那么多人吗?

    可是现在好了,有了八旗特供品的生意之后,清廷就再也没办法捏住吴三桂的命门。吴三桂依靠专营八旗特供品生意赚来的银子,给平西王府汉八旗和绿营发下足够的军饷,用这些银子购买大量粮食,同时还打造了不少武器。至于之前裁军被裁减下来的人员,吴三桂给他们买了田地,变成军垦户,藏兵于民。

    吴三桂这一系列小动作,自然都瞒不住天地会。

    虽然吴三桂这样做是为了自保,他知道只有藩王手中有兵力,才不会被朝廷随时拿下,但是吴三桂已经引起了清廷的猜忌。

    一旦八旗特供品的危害暴露,到了那时候,吴三桂就算是不想反也只能反了。

    若是吴三桂反了,他就只能依靠明军,否则仅仅凭借吴三桂的兵力,很难同清军抗衡。而吴三桂此人的野心不大,他要的就是一个地方藩王罢了。他不是要藩王吗?那就先满足吴三桂的要求,反正吴三桂年老了,也活不了几天。

    万里之外,巴达维亚城外。

    土堆已经逐渐堆到距离城池不足一里的地方,城内的荷兰人开炮轰击了几次,都没有任何效果。

    半个月之前,一艘在印度洋活动的双体快帆船回来汇报,说荷兰人的主力舰队已经出现在印度洋上,即将通过阿拉伯半岛。

    根据时间的计算,荷兰舰队预计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能抵达马六甲海峡。明军必须在荷兰舰队抵达马六甲海峡之前拿下巴达维亚,并把这里建成一座坚固的城堡,对外面几座炮台进行改建,增加威力更大的重炮。

    只要荷兰人丢失了巴达维亚,而那边英国人在美洲占领了纽约的消息也差不多会在荷兰舰队进入马六甲海峡的时候传到,到了那个时候,荷兰人可能会先试探进攻新加坡和巴达维亚等地,在威力强大的炮台面前吃到大亏之后,荷兰人发现无法攻克这次城市,他们就只能被迫返回欧洲,去应对英国人的威胁。

    了解英荷战争结果的王新宇在福州指挥围城作战,没有到南洋来。不过很多事情他都已经交代给张玉坤,也对艾伯特提起过,让英国人必须小心应对荷兰人。

    土台斜坡修建好之后,当地监工和明军士卒们监督当地民壮,在土台后面挖掘。

    其实布置臼炮阵地,就是先把土台往前推进,然后在后面挖掘壕沟,再挖掘一个大坑,把臼炮运进大坑内布置好即可。这样城头的火炮无法攻击臼炮阵地,臼炮却可以利用自己的弹道曲线攻击城墙。

    城头的荷兰人一直看着明军在布置臼炮阵地,他们不甘心就这样等死,期间荷兰人组织了两次反扑,结果都被严阵以待的明军打退回去。

    荷兰人的反扑,他们刚刚出城,向明军阵地发起进攻的时候,就遭到了火炮轰击。接着明军用火枪和乱箭,把荷兰人放在前面当炮灰的土著兵打得死伤惨重。

    损失惨重的土著兵毕竟不是经过严格训练的荷兰兵,死伤超过百分之十之后,土著兵就开始崩溃,推搡着荷兰人,又给拥挤回城内。

    发现土著兵一点不靠谱,可是约翰·马绥掘也不敢让城内数量不多的荷兰人出来抢夺明军炮兵阵地,毕竟他对土著人兵和黑人兵也不放心,他担心一旦荷兰兵的数量减少到一定的程度,就无法弹压住手中有武器的土著兵和黑人兵,那时候明军都不需要攻城了,只要城内的内乱就能让荷兰人丢失巴达维亚。

    “臼炮已经就位!”布置好了臼炮阵地,臼炮千总前来禀报。

    张玉坤下令道:“好!准备一下!准备轰击城墙!所有的步兵全部待命,一旦轰破城墙,马上发起攻城行动!”

    一门门臼炮在土台后面的大坑内架了起来,六十四磅臼炮炮口朝天,弹药手和辅兵搬运一箱箱的炮弹,搬运一桶桶火药,从壕沟鱼贯而入,进入臼炮阵地上。

    “准备,装填火药,装填炮弹!”臼炮把总下令道。

    炮手们往臼炮小小的药室内装填进火药,再把实心炮弹从炮口装入。第一轮发射,发射的都是实心炮弹,用来调整数据。等到调整好了,再发射价格昂贵得多的开花炮弹。

    “开炮!”几名军官手中小旗摇动。

    臼炮阵地上发出了一片轰鸣声,炮口喷出火光,炮弹腾空而起,向四百多米外的巴达维亚城墙狠狠砸了过去。

    “敌人开炮了!”城头的荷兰人大惊。

    首轮炮击,十二发六十四磅实心炮弹只有三发命中,沉重的炮弹飞到高空,重重落下,砸在城墙上。虽然只有三发炮弹击中,可是如此重的炮弹砸下来,城墙上面还是马上就出现了裂缝,中弹之处石头迸裂,碎石横飞。

    没有击中城墙的炮弹不是飞进城内,砸塌了房屋,就是落在城外,在地面上留下一个巨大的弹坑。

    臼炮炮弹的撞击力量非常大,可是偏偏又是非常节省火药,就算是连续用臼炮轰击上三四天时间,也消耗不了多少炮弹,而城墙是经不住那么多天轰击的。

    按照臼炮一个小时可以发射十发炮弹来算,每发射一个小时冷却半个小时,这样一门炮一天也能发射一百六十发炮弹,十二门臼炮,若是连续发射三天到四天,就能把几千发威力巨大的重型炮弹砸到城墙上。

    城内的约翰·马绥掘听到炮声,感到心惊肉跳。尽管第一轮炮击,明军命中率极差,但是他很清楚,接下来的炮击,命中率肯定会大幅度上升。

    几分钟后,第二轮炮击开始。

    “嘭嘭嘭”城内的荷兰人听到明军炮兵阵地上响起一片火药气体的膨胀声,接着就看到土台下面腾起了十二个黑色的铁球,升入高空,向自己的城墙狠狠砸了过来。

    铁球进入最高点,开始下落。

    七发炮弹砸在城墙上,发出令人牙酸的石头崩裂声,炮弹在城墙上留下了一道道裂缝,中弹的地方石头乱飞。其中一发炮弹砸中了女墙,顿时一大片的女墙轰然倒塌。

    接着,第三轮炮击开始了,砸过来的仍然是实心炮弹,这次有八发炮弹击中城墙。有的炮弹直接砸在城头,地板上的城砖碎裂了一大片,飞起的碎砖块砸在城头火炮上面,发出一阵金属碰撞的声音。

    “砰”一发炮弹落在菱堡上,炮弹刚好砸在堡垒脆弱的顶部,在屋顶击穿一个大洞,炮弹钻入堡垒内,砸得里面石头砖块迸溅,菱堡内惨呼连连,血肉横飞。

    明军炮击了一个小时,发射了十二轮,平均五分钟进行一轮齐射,这第一个小时,发射的都是实心炮弹。

    炮击停止下来,荷兰人知道,明军肯定在给臼炮降温。

    “赶快,修复城头!”约翰·马绥掘大喊着下令。

    这宝贵的半个小时荷兰人可不敢浪费,他们要尽可能的修复城头,修复城堡,这样才能让城池多承受几轮炮击。

    臼炮阵地上,明军士卒们挑来水,把一桶桶水浇在炮身上,把水灌入炮膛,给臼炮降温,然后再用拖把对炮膛内部进行清理,干燥。

    经过半个小时的降温工作,炮筒的温度下降。接着,明军就开始发射开花炮弹。

 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

    炮口喷出火光,开花炮弹腾空而起,砸向巴达维亚城墙。内部装填了黑'火'药的开花炮弹威力虽不能和装填新式火药的新式开花炮弹相比,但是里面填充了四十斤火药的炮弹爆炸威力不小。

    有些炮弹的引信裁剪得比较短,炮弹落在城墙上面之前就爆炸了,强大的冲击力打得城砖纷飞,石头崩裂。有些炮弹裁剪得比较长,炮弹撞上城墙之后,在城墙上砸开裂缝,又掉落在城墙脚下爆炸。

    三发炮弹击中了一座菱堡,其中两发炮弹引信裁剪较短,在菱堡外面就爆炸了。还有一发炮弹引信裁剪比较长,炮弹击穿菱堡屋顶,钻入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