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舰队-第5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一整块的船帆,居然不是戎克船有条幅的硬帆;说是软帆吧,但整个帆那么大,真不知道东方人是怎么造出来的这种船帆。”荷兰军官目瞪口呆看着怪船追赶荷兰船。

    荷兰小船帆桨并用,十多名土著兵拼命划动船桨,小船跑得像飞一样快,尽管桨划带来的高速不可能持久,但可以达到十四五节的高速,能坚持半个小时吧。可是后面的船只速度却更加惊人,那怪船不需要划桨,仅仅依靠风帆,速度就比荷兰小船快得多。

    “天啊!东方人的怪船至少有二十多节!”荷兰军官惊叫起来。

    包铜船体,丝绸船帆,如此昂贵配置的快船,若是速度不快,那岂不是对不起这艘船高昂的造价吗?双体快帆船很快就追上了荷兰人小船。虽然双体快帆船火力很弱,但怎么说上面也有一门小炮啊,荷兰人的小船上除了自身携带的火枪,就什么武器都没有了。

    双体快帆船一直追赶到距离荷兰小船还有一百五十米的地方,船长大喊道:“减速,准备开炮!”

    船速降低下来,降到同荷兰小船差不多的十四节的航速,船甲板上的炮手们推动带有四轮炮架的三磅小炮,转动炮口,对准了荷兰小船。炮弹都已经装填好了,炮手瞄准目标点燃火炮,只听到“轰”一声,一发炮弹飞出。

    不过炮弹没有击中目标,而是落在荷兰小船边上的海水中腾起一道冲天水柱。

    “赶快装填,继续给我打!我就不相信打不沉那小破船!”船长喊道。

    炮手们有条不紊的清理炮膛,用拖把清理干净,再给炮管降温,然后装入定装药包,再把炮弹送入炮膛中,用锥子从火门刺入,刺破药包,装入导火索,随后转动炮口,对准荷兰人的小船,又一发炮弹发射出去。

    从第一炮开始发射到发射第二炮,前后不过三十秒的时间。

    只可惜第二发炮弹又没有击中,炮弹落在荷兰小船边上的海水中。

    看着同自己并行的快船,小船上的荷兰人冷汗直冒。他们船上没有火炮,只有随身携带的几支火枪。火枪打一百多米外的目标,根本就别想击中。而对手可以装填炮弹,一次又一次开炮打自己。

    过了一会儿,第三发炮弹呼啸而出,这次炮弹击中了荷兰人的小船,准确的砸在荷兰人的小船上。炮弹砸烂了船板,一名正在划船的土著士兵惨叫一声,被破碎的船板击中肩膀,顿时血流如注,小船也被砸开一个破洞。

    二十分钟之内,双体快帆船的三磅炮一口气发射了十五发炮弹,打得荷兰人的小船上血肉横飞死伤累累。

    “别打了,我们投降!”荷兰小船挂出了白旗。

    登陆的明军和葡萄牙军队摆开了阵型,包围住荷兰人的小城堡,做好攻击的架势。

    不过城堡内的荷兰军官并没有乱了分寸,他知道自己所在的这座城堡十分坚固,对手要攻下城堡也没那么容易。西式的城堡都十分坚固,而且都有菱堡,进攻方若是强攻的话,不知道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攻克。

    明军并没有急着进攻,而是挖掘壕沟,布置防御阵地,等待攻城臼炮从船上搬下来。挖掘壕沟,修建土台的自然都是随船过来的苏禄土著人。那些土著人在明军监视下,顶着南洋的大太阳,汗流浃背的挖掘壕沟。

    看到大批土著人挖掘泥土,堆积起土堆,荷兰军官明白过来:“该死的东方人想要修建炮台!给我开炮轰击!”

    城堡上的火炮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居高临下发射的大炮射出炮弹,狠狠砸在明军的阵地上,有不少正在进行作业的苏禄土著人被弹跳的炮弹击中,当即血肉横飞。几名土著人明显是吓坏了,扭头就要往后跑,明军毫不客气的上前,砍下他们的头颅。

    “继续去挖掘!临阵脱逃者,杀无赦!”一名土著语翻译指着地面无头的尸体大吼道。

    看到被砍下脑袋的民夫,土著人只好硬着头皮回去,顶着荷兰人的炮火挖掘壕沟,修建土堆。虽然炮弹不时击中了土著人,但那个年代的火炮命中率不是很高,也没有打死太多土著人。若是停下手头的活转身逃跑,后面明军的刀子可是一刀一个砍得很准的。

    土堆慢慢堆了起来,还有人搬运沙袋过来,往土堆上面加高。

    不久之后,荷兰城堡内的火炮就失去了大部分威力,炮弹砸在土堆上,大部分能量都被土堆吸收,无法弹跳,就不能构成多大的威胁。除非几个倒霉鬼刚好被炮弹击中。

 第一百三十三章 横扫金洲

    大亚齐城是当地土著人修建的城市,明军和葡萄牙联军围困荷兰城堡,修筑壕沟工事时,当地土著人一开始很害怕,躲着联军。后来胆量大了起来,就远远的强势围观。

    明军派遣的翻译开始做当地土著人的工作:“我们是文明的东方人,我们来到这里,和那些西方殖民者不一样,我们不是要奴役你们,我们是要给你们带来财富!两百多年前的郑和下西洋你们不会忘记吧?我们给你们带来的是繁荣富强。”

    三佛齐王国尽管已经灭亡,当地人也从信仰佛教转变成信仰绿教,可是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在当地人当中世代流传。即使是三佛齐王国灭亡后,绿教建立的亚齐苏丹王国,也是大明的藩国之一,可是要向大明朝贡的。

    藩国向大明朝贡,明朝回赠的礼物往往更加丰厚,那是大明觉得自己要有面子。但小国不远万里进京朝贡,就说明他们是大明的藩国。

    自从西方殖民者来到这里之后,一切都改变了,当地沿海的城市被西方殖民者占领,国王被驱赶到山区。有些小国直接就被西方殖民者灭亡了,这里变成了西方的殖民地,西方人在这里大肆掠夺当地资源,用铁制品换走黄金珠宝,还把当地人当成奴隶使用。

    相比起来,还是当年的大明朝忠厚老实,每次派遣使者进京朝贡,回来的时候总是会带回大量值钱的好东西,譬如说丝绸,茶叶,陶瓷等宝贝,价值还远超过朝贡送的礼物。

    现在王新宇的南洋公司来了,他是代表大明朝来的,留给当地人的印象相当不错。跟随着舰队一起行动的运输船上,卸下了一箱箱的货物,都是陶瓷、铁器、茶叶、美酒、面粉和其他各种各样的好东西,由专人在大亚齐城摆开了贩卖。

    大明人卖的东西价格公平合理,要走的黄金珠宝又不多,使得当地人欣喜若狂。

    其实南洋公司在这里贩卖的东西价格算是贵了,甚至比在欧洲的卖价都高,可是在当地土著人的眼中,黄金和珠宝虽然是好东西,却要比其他地方的黄金和珠宝价格便宜得多,因为在这里,黄金只是普通的货币而已。

    清初的黄金和白银比价是一比十到一比十二左右,但是到了大亚齐城,黄金和白银的比价就显得很低,大概是一比四到一比五左右,而且南洋公司不是拿白银来换的,而是拿白银购买了商品过来贩卖,这样赚到的黄金就更多了。

    南洋公司从西班牙人手里赚取了白银,再拿白银去大陆买东西,买来的东西在大亚齐城换取黄金,这其中的利润是十倍以上。

    而且南洋公司不仅仅把眼光盯住了同当地人交换黄金,更重要的是开发当地资源,在当地耕种土地,种植经济作物,开办工厂,获取更高的利润。

    赚来的黄金是死的,把黄金存起来,不把它们变成商品,最终也不能变成真正的国力象征,反而会引起强盗眼红,最后落了个人死财破的下场。黄金必须变成赚钱的资本,才能赚到更多钱;赚来的钱,要变成钢铁和军队,才能保证自己的财富不被人掠夺。

    南洋公司赚到手的黄金,并没有直接变成货币在市场上流通,而是变成黄金储备,以黄金储备来发行纸币,也就是有多少黄金和白银的储备,发行价值多少的纸币。

    这也就意味着,手头拥有纸币的人,随时可以在南洋银行换到黄金或者白银。这样纸币就能得到人们的认可,从此把社会上的黄金和白银都收归国库,全部用纸币取代,在市场上用纸币来流通。

    纸币得到认可后,纸币就能取代黄金白银,给当地土著人发工资,不用让辛苦赚来的黄金白银又发还给当地土著人。

    只不过纸币的认可还需要一段时间,目前南洋公司要在大亚齐城周围开办工厂,建造种植园,雇佣当地土著人,还是只能把白花花的鹰洋当工资发给他们。而他们随时可以用鹰洋换回被南洋公司赚走的黄金。没办法,在这里黄金才是大家认可的货币。

    发行纸币,取消社会上的黄金白银流通,那都是以后的事情,现在是先干掉荷兰人。

    至于赶走荷兰人之后,大亚齐城的归属问题,明军和葡萄牙人有协议的。根据双方协议,荷兰人的城堡归大明所有,葡萄牙人在大亚齐城另外修建据点。葡萄牙人可以在这里建设港口,开设店铺,同明国人共同经营。

    这当然只是第一步,苏门答腊岛人口稀少,人口密度很低,只要移民几万汉人来开荒,这苏门答腊岛就姓大明了,不再是土著人的,更不是荷兰人的。

    至于人口问题,一方面明军从满清控制区俘虏人口,另外一方面在自己的控制区鼓励生育。王新宇甚至把后世苏联鼓励英雄母亲多生育子女那一套都给搬了出来,在自己的控制区下,增加人口给补贴,多生育子女给补贴。

    当然,补贴银子鼓励生育的政策只针对汉人,也包括了完全加入了汉籍的苗、黎、彝、鄂伦春、蒙古人,甚至愿意变成汉人的满人也一视同仁,只要你是汉人,就能享受这个政策。不过信仰了绿教的汉人不享受这个政策,回回和所有的绿教徒,除非抛弃绿教,否则是绝不容许加入汉籍,所以绿教信仰者就直接被排除出去。

    王新宇对宗教信仰,佛教、道教和基督教等大教都一视同仁,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