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法。
经过林旺根一解释,王新宇才恍然大悟,原来办法很简单:把食品放入陶罐中,放在开水锅里面隔水炖,加热半个小时之后,陶罐会膨胀,这时候趁热把软木塞塞进去。然后取出陶罐放在凉水中。陶罐受冷收缩,软木塞一下就被压紧了。而陶罐内部的食物还是热的,而且因为装得比较满,没有空气,细菌无法侵入。最后完全冷却之后,在软木塞外面封上一层蜡,这样密封的罐头就大功告成了,可以保存相当长时间。
“走,看看你们是怎么操作的!”王新宇说道。
走进罐头制造厂房内,只见蒸笼内放着一笼笼事先早已加工好的红烧肉、红烧鱼、红烧牛肉、梅菜扣肉之类的菜肴。林旺根拿起陶罐,把菜肴夹入陶罐内,尽可能的装满陶罐,这样一会儿封口的时候不会有空气进入。再把陶罐放在热水锅里面隔水加热。等到加热一段时间后,用软木塞来封住。
制造水果蔬菜罐头,办法也是差不多。把新鲜的水果蔬菜用开水烫熟了,放入水中,连水一起放入陶罐内,再隔水炖,加热后封口即可。
“这办法真是不错啊!有了这加工罐头的办法,今后我们大军就不用赶着活猪活羊了!可以减少很多后勤方面的压力!尤其是对海军来说,有了罐头,海军官兵们随时可以吃到肉食和果蔬!另外这种罐头还能大量出售,卖到清国去,让清廷统治下的老百姓看看我们大明人的生活有多好!”王新宇大笑道。
“这个办法真不错!我们也要多买些罐头放在船上用了!”郑袭和郑经同时提出了要购买一批罐头。
“来,大家尝一尝这些已经放凉的罐头。”王新宇招呼两人品尝各种罐头。
郑经和郑袭品尝了糖水水果罐头后,对口感是赞口不绝,这罐头水果的口味,甚至比新鲜的水果更好吃!至于蔬菜罐头,就是完全是保鲜作用,口感比新鲜的蔬菜要差一点,但长期在海上,能够吃到新鲜蔬菜就很不错了。而肉类罐头,口感比新鲜的差了不少,但是比起整天吃腌肉来,这罐头肉的味道又是好了很多。而且这罐头肉,在军事上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除了罐头,食品厂还开始生产各种干粮和压缩饼干,这些都是重要的军用食品。
离开食品厂,王新宇对赵昌惠说:“南洋公司要尽快推广专利法!因为工匠们都不愿意祖传手艺和自己创新的手艺外传!这是他们吃饭的饭碗,每个人都严守自己的秘密。这样工业怎么可能发展起来?有了专利法之后,他们才会把自己的手艺交出去!换到一笔不菲的银子,或者是换到每年的分成,这也能提高工匠们创新的积极性!”
“回大人!这个办法确实好!卑职回去后,就向董事长禀报此事,一定把这种办法推广出去!这样工匠们收入高了,有了积极性,我们的收入也更高了!”赵昌惠拱手道。
“这肯定需要董事会开会来通过,这样,本王反正过几天要去一趟马尼拉,到时候一起开会。”
第十四章 人吃人
城内,一名瘦骨嶙峋的绿营清兵盯住一只硕大的老鼠,眼中发出亮光。他强咽下一口口水,屏住呼吸,紧盯着老鼠,随时准备扑上去。
老鼠似乎也感觉到危险,一对绿豆大的眼睛看着面前这个不怀好意的人类,只要对面这人一动,老鼠就会飞快的窜回身后的小洞内。其实老鼠也是出来找吃的,城里面什么都没了,能吃的东西早就吃光了,连老鼠都找不到东西吃。
就在那名清兵准备伸出手去抓老鼠的时候,老鼠“吱”一声转身飞快窜出了很远,令这名绿营清兵扑了个空。谁知道边上突然射出一支箭,把老鼠钉在地上。
一名绿营弓箭手走上来,从地上捡起老鼠。第一名绿营清兵一个箭步上来,想要从弓箭手的手中抢夺老鼠,谁知那弓箭手早已抓起老鼠塞进自己嘴里,一口就把老鼠吞下肚子。
此时渝城已经断粮好几天了,自从广元被西征军偷袭,清军粮草被烧毁之后,渝城的粮食就开始紧张。除夕当天李国英冒险让运粮队通过夔东义军的活动区域,谁知却遭到一场惨败,董学礼和王一正两员大将被击毙,清军水师折损七千余人,大小战船折损五百多艘,粮食也全部丢光了。
李国英万般无奈之下,只好采取了赵良栋的办法,再次出险招,向湖北和陕西的清军求助,从汉水上游的山区往太平县(今万源市)一带走山路运输粮食。只要粮食运输到达州,就能走水路顺流而下送到渝城。
只可惜清军的行动再如何隐蔽,还是被西征军的夜不收发现。其结果不用说也知道,从清军手中劫得粮食物资,吃得饱穿得暖夔东义军立即调遣兵力,再次袭击清军运粮线。
蜀道难,难上青天,对于满载着粮草的辎重车队来说,走蜀道是十分困难的事情。可是对于轻装的夔东义军来说,只要扼守住险要之地,就能轻松切断清军的粮道。
李国英的计划再次失败,损失了三千多辅兵和五百多战兵,却连一粒粮食都无法送进来。
广元往北的栈道被西征军破坏,清军正在努力抢修。但西征军怎么可能让清军轻轻松松的把粮食运进来?神出鬼没的西征军在山区如履平地,不断出击,袭击抢修栈道的清军。到了晚上,西征军还出来放火,一把火把清军花费了好几天修复的一段栈道又给烧毁。
粮道被断,渝城的粮食已经全部告罄。
西征军主动撤离了成都,清军再次占领了成都之后,虽说在成都城内种植了冬小麦,可是现在只是农历一月份,冬小麦成熟还得等到农历三四月份。等到能收割成都的粮食时,渝城的清军恐怕早就饿死一大半了!
李国英只好厚着脸皮去找吴三桂求助,可是当他的六百里加急送到吴三桂手中的时候,吴三桂只给李国英派遣的信使回了一句话:“本藩手头也没有余粮啊!粮食给了你,你让本藩的弟兄们吃什么?”
吴三桂拒绝借粮,是因为他很清楚清廷对自己不信任。吴三桂也在暗中囤积粮食,以防清廷同自己翻脸。另外,本来洪承畴留下来监视吴三桂的赵良栋和王进宝这些家伙目前都在李国英那边,吴三桂是巴不得这两个家伙早死早超生,免得他们给自己制造麻烦。
李国英的信使急得快哭了:“王爷,我们大人就是只要借点粮食,又不是白拿。等打败了贼人,大人会还给您的。”
吴三桂冷笑:“借?说得倒是挺轻巧的!且不说你们什么时候能打败贼寇,就说川西的道路安全吗?你们李大人连成都都会丢掉。如果本藩借给你们粮食,半路上又被贼人劫了怎么办?你让本藩的弟兄们去陕西吃你们陕西人的去?”
可是暗中和西征军眉来眼去、勾肩搭背的刘玄初却给吴三桂递了个眼色,把吴三桂拉到一边在耳边轻声道:“大帅,李国英是奉了万岁爷之命剿匪。他们粮草被贼人烧毁,若是这时候大帅您不帮他,恐怕朝廷更会生疑!既然他们要借粮食,我们不如拿一些米糠麦麸,霉变的陈粮送给他们!这样对朝廷也好交代。”
吴三桂采取了刘玄初的建议,于是转头对李国英的信使道:“本藩为效忠朝廷,看在你们李大人对朝廷忠心耿耿的份上,就拨五百石粮食借给你们!这可是本藩弟兄们的口粮啊!借给了你们,本藩的弟兄们可要饿肚子一段时间了!今后你们李大人可得加倍偿还!”
“多谢王爷!”那人听说吴三桂肯借粮,连声道谢,“卑职回去后一定向李大人禀报此事,李大人感激王爷,今后肯定会加倍偿还!”
“哼!”吴三桂冷哼一声,“本藩丑话说在前头,要是这批粮食路过西川的时候被贼人劫了,本藩可是没有粮食再借了!”
很不幸的是,被吴三桂的乌鸦嘴言中了,这批米糠麦麸和霉变陈粮还没运到成都,在川西山区就被西征军拦截住了。吴三桂军见西征军势大,丢下粮车纷纷四散逃命。西征军倒也没有追赶吴三桂的人,而是烧毁了粮草,就退回到山区中。
吴三桂那边借粮的路子也断了,李国英这下彻底没主意了。
按道理来说,当年交战,一方粮草断绝,就是另外一方进攻的好时机。这时候李国英还真的指望夔东义军来攻城,只要来攻城,肯定会携带食物过来。到时候求胜心切的清兵肯定会奋力反扑,从义军手中抢夺食物。可是这个时候,夔东义军却偏偏没有来攻城,这反而让李国英坐立不安,因为义军没有来进攻,已经身陷绝境的四川清军最终会完全丧失战斗力。若是李国英想要保存这支军队,就只能带着他们强行突围,通过义军控制的地盘逃出去。
虽然从渝城突围,沿着长江顺流而下还是可以冲出去,可是渝城是占领四川的关键,清军用了十多年才占领了四川,这时候倘若放弃了渝城,就意味着前功尽弃!李国英实在是不甘心。这时候他考虑到,川西土司那边肯定还有粮食,那些土司不是已经宣布归顺大清了?
考虑了许久,李国英实在不甘心贸然决定放弃渝城,而是继续留守在这里。同时他还派出了两千多人马,去川西找当地的土司讨要吃的。
转眼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李国英还是决定让绿营清军好好的过一个元宵节。
兵营内点燃着一堆堆篝火,大铁锅里面煮着从江里捞上来的鱼虾,从四周山林中捕捉回来的野味,加上宰杀的马肉,从山林中采来的野菜,都放入大锅内炖,散发出一股诱人的香味。可是肉很少,大部分都是野菜的这种肉汤,闻起来味道很香,吃到口中,野菜却是非常苦涩,令人难以下咽。
想吃肉?一口锅内就一点点肉和一根肉骨头,几十名甚至上百名士卒围着一口大锅,一般的人不要说肉了,连骨头都别想抢到。
吃一口野菜,苦涩得难以下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