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别发失心疯了,还是当好你的弓箭手吧!”
在心里,陈鹏还是把王羽当成一个只懂得上战场杀人的傻大个,除了听话好用,王羽就一无是处。
找了其他小军官,根本就没人相信一个曾经是傻子的王羽。
王羽碰了一鼻子灰。
既然没机会接触到火器,那只能在自己熟悉的弓箭方面下一番功夫了。
王羽的箭壶里除了十支宝贵的铁骨箭,其他都是普通的竹制箭杆箭。铁骨箭箭杆中心带有铁骨,增加破甲能力,箭羽是罕见的鹰羽制成,由于鹰的羽毛硬,形状保持好,在空中飞行的时候不容易飘动,精度高。至于箭头,是精铁制的倒钩形狼牙形箭头,一旦射入人体内若是想要拔出,倒钩的箭头会带着肌肉一起拔出,还会切断血管!可以说这是一种威力极大的武器。只不过铁骨箭价格太贵,据说一支箭的造价要八钱到一两银子。
这次王羽去集市就是要去找陈铁匠,去取前几日让陈铁匠帮打造的铁骨箭。
父亲留下的那种精铁和鹰羽制造的铁骨箭价格太贵了,王羽没那么多银子,因此他让陈铁匠打造的是缩水版的铁骨箭:箭杆用竹子中间加入铁丝,箭羽用铁皮打造,箭头用熟铁打造。
走进集镇,映入王羽眼帘的是一条长长的青石马路,街道不宽,两边店面却很多,最多的是铁匠铺。
当年的厦门岛上居民极少,居住的除了郑家军,大多数都是官兵的家属。但清军进入福建之后,为了避免剃发易服,这些年来不少汉人避开清军的耳目,偷渡上了厦门岛。随着人口的增多,郑成功把厦门岛打造成一座巨大的堡垒,原本萧条的集市也热闹起来。
集镇不大,原本也就几十户人家。这些人家从颜思齐时代开始就在这里同海盗做买卖的商家,除了卖给海盗蔬菜、肉制品、禽蛋类之外,还有一些商家甚至能给海盗大批量提供粮食、食盐、铁器、火药等重要物资。随着岛上人数增加,集镇的居民也增加到几百户人家。
王羽到了集镇上,很快就走到陈铁匠的摊位前。
陈铁匠的生意相当好,虽然集市上有不少铁匠铺,但随着大批官兵入驻厦门岛,需要打造兵器修理兵器的人也越来越多。因为清军入关,不少原隶属于大明工部的匠户从北方逃走,很多人随着郑家军来到这座尚未被清军占领的小岛。虽说延平王也把匠户集中起来,让他们为自己的大军打造修理兵器,不过在这里匠户还是比较自由的。原本颜思齐和郑芝龙的海盗时期,海盗窝的工匠们就远比大明工部的匠户自由得多。他们除了完成海盗头要求的工作量之外,可以自己接一些私活赚点钱。
“王军爷,你来了啊?”见到王羽,正在打造一把大刀的陈铁匠抬起头来。
陈铁匠名叫陈水杰,个子虽不高,但身材粗壮。看他的名字就知道是土生土长的厦门人。他的父亲给颜思齐和郑芝龙的海盗都打造过兵器的,是这里技艺极高的一名铁匠头。
“陈匠头,我要的铁箭都打好了吗?”王羽问道。
陈水杰点了点头道:“回军爷,都已经打好了,小的这就去给您拿来。”
说完陈水杰转身走进店铺内,不一会便提着一口装满了铁骨箭的竹篮子走到王羽面前。
竹篮子内,一共有二十支崭新的铁骨箭,都是应王羽的要求打制的。
王羽从竹篮子内取出一支铁骨箭,放在手中掂量了下分量,发现箭杆的硬竹十分坚硬,内有铁丝,甚至比自己要求的还要更好一些,再看看箭头和箭羽,都做得十分精致。因为身上银子不够,王羽还得先欠着陈铁匠银子。原本以为赊账会让陈铁匠不高兴,谁知对方却没有因为自己要赊账而应付了事,于是他满意的点了点头:“这铁箭还是很不错的,比我父亲留下来的差不了多少。”
陈水杰回道:“王军爷,不是小的夸口,论技艺,在这方圆百里之内,小的可以说是数一数二,即便是那些北方来的工部匠户,他们也不敢说比小的强。”
王羽掏出身上仅剩的三两银子递上:“陈匠头,一支箭三钱银子,那天的订金一两银子,还欠你二两银子,那天说好的,等我发了军饷再把欠的二两银子补上。”
陈水杰道:“王军爷这就见外了!当年令尊也是我的老主顾了!王军爷如此厚到之人,还会欠我银子?”
“多谢陈匠头!”王羽先是道了声谢,又试探的问:“陈匠头,不知道您这里能否打造鸟铳?”
陈水杰先是愣了下,随即笑了起来:“这鸟铳的制造原理也很简单,只是耗费材料太多,要保证不炸膛,打制时间也要长。这样说吧,大约四五十斤生铁才能打出一根铳管,而且需要多次锤炼。若是要省材料省时间,无法打出精铁,铳管强度不够不说,而且管壁粗细不均,内壁粗糙,那样的鸟铳十有二三要炸膛。怎么了?王军爷要改用鸟铳了?如果要,我可以算你便宜点,十两银子一支上好的鸟铳。”
其实一支好的鸟铳造价不过五六两银子,陈水杰存心欺负王羽不知道行情想要赚他一把。
王羽回道:“现在暂时还不用那东西,银子也不够用。等几个月后我若立下军功,获得赏银,再考虑弄一根精良鸟铳。”
陈水杰哈哈大笑:“王军爷,这几个月来,对岸的狗鞑子越来越多,不知何时会过来。只要他们敢来,以王军爷的身手还怕不能立功?只要军爷开弓,一支铁骨箭能把两三个鞑子串起来!也是看在王军爷立功心切份上,小的这些铁骨箭就便宜给军爷了!”
虽然陈铁匠从小就出生在海盗窝,从未接触过清军,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些道理,陈水杰却很清楚。对岸的清军大搞剃发易服,让许多汉人恨之入骨。因此,陈铁匠自然痛恨对岸的清军。
看着王羽离去的背影,陈水杰心中又一次升起那不解的迷惑:此人本是傻大个,外号箭痴,除了会射箭之外,简直可以说是不懂人情世故。上次他来打造铁箭,本来我收他五钱银子一支的,被他还到三钱银子了。虽然还是有赚,不过少赚了好多。真是奇怪了,他怎么变得如此精明?不过听人说上次他是大病过一场,昏迷了好几天,醒来之后就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
ps:新人求支持,收藏,推荐票走起
第三章 高崎兵营
厦门岛位于九龙江口的海湾之中,三面被大陆包围,东南方向和小金门岛隔海相望,西南有座小小的鼓浪屿岛。厦门岛地形南高北低,岛屿中部的东西两面各有一个海湾,分别为筼筜港和钟宅湾,后来因为填海造堤,筼筜港变成了筼筜湖,而钟宅湾也随着城市的建设变成了五缘湾。厦门岛北面的高崎,从海滩上后当年都是一大片树林,地势平坦。往南走四五里路,地形逐渐升高,有一片海拔不过十多米到三十多米的小高地。但是就这样的小高地,在地势平坦的高崎,就已经是制高点了。只不过那个年代没有机枪,就算在制高点上布置阵地也无法封锁海滩。因此明军的防御工事设置在海滩上方的堤坝后面。
石头堤坝上方,有石头筑成的女墙和垛口,可以在堤坝上攻击进入海滩的敌军。可以想像得到,清军渡过高集海峡,踏上厦门岛的海滩,当清军士兵刚刚跳下小船,还在海滩上踏着没过膝盖的水艰难前进的时候,女墙上居高临下射击的明军箭矢弹丸下雨一样射向海滩,无处躲藏的清军将遭到惨重的损失!而在海滩上涉水的清军,要担心弓弦和鸟铳受潮,只能挨打却无法还手。载有火炮的大船吃水深,不能靠近海滩;载兵的小船又不能装备射程远的大炮,也只能眼睁睁看着登陆的清军挨打。
当清军付出惨重的代价,突破防守堤坝的明军,从沙滩冲上来,才会发现这只是明军的第一道防线!
堤坝后面的地形是缓缓升高,通过一片树林,可以看到明军挖掘的壕沟。
清军若是突破堤坝防线,在第一道防线防守的明军可以迅速穿过树林,退回到第二道防线去。由于树林对不熟悉路的清军造成障碍,清军无法快速追击明军,撤退的明军可以几乎不受损失就能退回到第二道防线内。
追赶的清军好容易穿过树林,却发现前面的道路被一道宽三丈,深一丈的壕沟挡住。
壕沟后面密布着木栅栏,明军可以射出大量火箭,点燃树林,把困在树林里面的清军烧得鸡飞狗跳。
就算清军能挨过大火熄灭,就算清军的舰队没有被歼灭,还能源源不断把清军送上岸,那么明军还有大量的虎蹲炮、夜叉擂、一窝蜂、砲石、弓弩等着清军,能大量杀伤企图填壕沟的清军。虽然就一条单薄的木栅栏,但登陆的清军没有任何攻城武器,只能拿人命去填壕沟。
清军想把火炮送上岸?没有码头,大船就无法靠上来,红衣大炮根本无法送上岸。而小船只能运送小炮上岸。
等清军士兵背着小炮气喘吁吁上了岸,因为涉水的过程中,小炮进了水,还得等炮膛干。然后架起炮,再装填火药准备射击。等清军忙完了这一切之后,还没等他们开炮,明军的红衣大炮、佛郎机等各种火炮早就把清军小炮打飞了。
就算是清军孤注一掷,付出惨重的代价突破明军的第二道防线,进入岛内深处,那也没关系:郑成功的精锐机动部队随时可以增援。厦门岛上,明军挖出大量陷马坑、陷阱,还布置了不少鹿砦拒马,八旗骑兵上了岛就是只能当步兵用。而郑成功的铁人加上黑人火枪队,能把进入岛内深处的清军全部消灭。
郑成功在厦门岛苦心经营多年,早已把这座小岛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堡垒,就等着清军前来送死。
退一万步说,即使厦门守不住了,郑军也能迅速登船撤退,退往东南面的金门。不过这种可能性几乎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