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嗣兴却严格遵守他父亲的教诲:“父王说过,不管敌人如何挑衅,引诱,我军坚守不出!此乃鞑子诱敌之计!我们不可上当!”
等到下午,******的“主力大军”撤退得远了一些后,李嗣兴才下令派出斥候,去检查清军大营留下的灶,李嗣兴的斥候兵发现,清军在中午的时候仍然是搭起了五万人的炉灶。
“这鞑子不敢攻击关城,他们稳步撤退,很明显是要引诱我军出击!哼!本公子就偏不上当!”李嗣兴得到了斥候的回报,冷笑一声道。
到了次日,******仍然布置疑兵,造成赵良栋的主力还在的假象,让李嗣兴不敢出击。
等到了三日之后,王新宇派出的夜不收发现了赵良栋主力早已撤走,正在向南面吴三桂的主力方向靠拢,回来向李嗣兴汇报了情况,李嗣兴才知道自己上了赵良栋的当。
“我们中了赵良栋狗贼的奸计了!若是不出兵灭了这******,本公子难解心头之恨!”李嗣兴气得破口大骂。
一员部将劝阻道:“小王爷,这******也非等闲之辈,有小吕布之称,我军若是贸然出击,恐怕占不到一点便宜。应该等五千琼州兵抵达,我军有一万精锐再去打******。”
“贼人正撤军,士气不高,若是我军此时出击才是最佳时机!等到五千琼州兵到了,我军已经错失良机了!”
李嗣兴不听劝阻,下令明军开关出击,去追赶留下断后的******。可是这李嗣兴根本不是******的对手,结果一出击,就中了清军埋伏,李嗣兴就被******打了一个大败而归,狼狈逃回关城。所幸的是,******没有趁胜追击,而是收兵,去追赶赵良栋去了。不过就算是******追赶过来,也无法拿下关城,因为五千南洋军刚好赶到,假如******回头追杀李嗣兴,遭遇这五千装备精良的南洋军,******那点兵力必败无疑。
这时候李定国的主力正在向木邦方向赶来,半路上有人来报:“禀报王爷!鞑子主力已经从木邦撤军,正往怒江峡谷赶去!”
李定国长叹一声:“这吴贼果然识破了本王的计谋!可惜了!要不此战必灭赵良栋!”
“王爷,那我们现在应该如何是好?”马九功问道。
“去增援巩昌王!必须把吴三桂堵住!只要堵住鞑子一段时间,琼州军就有机会救出陛下!”李定国道。
第三十九章 激战伊始
远在亚哇城的永历皇帝就像是一块吸铁石,也像是在一个拉仇恨的玩家,把各种怪物拼命往他的方向吸引。可是堵在半途中的白文选和王新宇,却像卡怪的玩家,把吴三桂卡在怒江峡谷中,让怪物无法靠近永历这个大玩家。
吴三桂的将军炮已经运了上来,后面还有威力更大的红衣大炮也正在赶来。
地形险峻的怒江峡谷中,清军的辎重部队仿佛一条川流不息的大河,从后方运来了粮食、弹药,牛和骡马拉着沉重的大炮,缓缓行进。两边的山中,擅长山地战的倮倮兵活动在山林中,高山上,防止明军迂回包抄清军的后路。
清军辎重队的速度十分缓慢,一天只能行进十里左右,这让更加笨重的红衣大炮一时无法赶到战场上。
“轰轰轰”二十门射程可达五六百步的三斤将军炮依次开火,炮口喷出火光,浓厚的硝烟弥漫升起,掩盖了清军炮兵阵地,令人看不清楚炮位上的炮手,只有炮口再次喷出火光的时候,借助着亮光的照明,发射中的大炮和忙碌的炮手依稀可见。
简单构筑的土城在炮击中看起来弱不禁风的样子,一发发三斤炮弹打上去,泥土飞溅,土城墙上出现坑坑洼洼。第三轮炮击开始,就可以看到成片的泥土“哗啦啦”崩落。炮弹打在泥土制成的垛口上,土城垛口就像一块水嫩的豆腐摔在地上一样,一下四分五裂。
城头泥土不断掉落,经过大约一刻钟的炮击,清军在土城上面凿开了一个口子。
可是吴三桂却傻眼了:这那是什么土城啊!简直就像是建造在山坡上的梯田一样,轰开的缺口形成了一片斜坡,清军可以冲上去,却要面临第二道城墙上的明军攻击。
怎么办,打不打呢?这攻上去,估计损失会不小!但不打不行啊!再拖下去,爱星阿真会发飙了。事已至此,看样子不合伪明打个你死我活的,朝廷是不会善罢甘休的!想到这里,吴三桂咬了一下干裂的嘴唇,开口下令道:“高得捷!”
“末将在!”高得捷站出来。
“你率领两千精锐,再给你两千辅兵和三千民壮,从炮轰开的突破口攻入!”
“扎!”
吴三桂又对夏国相道:“夏国相!”
“末将在!”夏国相上前拱手。
“你率领三千弓箭手,两千刀盾手,携带云梯登上城头,立即用弓箭去射杀露头的贼人!”
“扎!”
“胡国柱!”
“末将在!”
“你带领炮队往前推进!炮击城头,压制贼人!等到我军登上第一道城墙,你立即率兵把虎蹲炮搬上去,轰击贼人第二道土城!”
“扎!”
“吴国贵!”
“末将在!”
“你亲率三千精锐土兵,从那边的山谷过去,向贼人侧翼发起攻击!”
“扎!”
吴三桂又转过头来,看着高起隆。
高起隆很清楚,吴三桂把自己的亲信都派出去强攻了,这时候他这样的降将更要表忠心。于是还没等吴三桂开口,高起隆就主动上前一步,拱手道:“请大帅让末将出战!”
“不错!”吴三桂满意的笑了,“就知道高将军对本王忠心耿耿!这样,你带着你本部的绿营兵,我再给你三千民壮,用冲车去把前面那一道外城都给拆了!把它给本王挖成一道斜坡!以便于我军后续部队攻击!”
“扎!”见吴三桂把最轻松的任务交给自己,高起隆感动得恨不得马上向吴三桂表示自己的忠诚。
第二道城墙上,明军严阵以待,城头上放满了滚木礌石、狼牙拍,城头上点燃着篝火,铁锅里面煮着热气腾腾的金汁,地面上摆着一个个石灰瓶、火油罐,辅兵和民壮站在前面,后面站着一排排整整齐齐的弓箭手和鸟铳手,手持长枪盾牌和短刀的肉搏兵在城头待命,一旦清军爬上来,肉搏兵立即上前堵住。
后面的第三道城墙上,在棱堡内架着一门门虎蹲炮,炮口对准城下。
第二道城墙比第一道城墙的位置高出了五丈,距离有五十步左右,这个距离可以保证登上第一道城墙的清军遭到第二道城墙的火力打击。而第三道城墙比第二道城墙要高出六丈,两道城墙之间距离也是五十步。这三道城墙,就像是山坡上的梯田一般,保证明军可以发挥出立体的火力,而清军只能一次次在城下流血。这一片的土城,又堵住了通往缅甸的道路,清军不拔掉这一片城池,就无法通过红河谷进入缅甸。
如果不是爱星阿一直催,老奸巨猾的吴三桂肯定不会去打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攻坚战。
眼看着冲出这片山谷,前面就是地势相对平缓,河流可以通航的缅甸境内,只差这一步之遥就能去亚哇城抓住永历了,爱星阿也是心中着急。他是恨不得清军立即冲过去,把永历抓到昆明来,让清廷一劳永逸的解决后患。
刚才清军开始炮击的时候,王新宇果断的下令,让明军放弃了最外围的土城,撤退到比较高处的第二道土城上,因此清军的炮击并没有对明军造成什么损失。
“杀!”城外战鼓隆隆,旌旗飘扬,成群结队的清军就像潮水一样,朝着被三斤将军炮轰开的缺口处涌了过来。
清军似乎没有受到什么阻拦,就轻轻松松到了第一道土城跟前。
“上!”高得捷吆喝着,督促辅兵和民壮先行爬上去,战兵紧跟在后面,从被炮弹炸开的缺口冲上第一道城墙。清军很快就沿着斜坡上了城头,可是当他们登上城头的时候,却发现四周光秃秃的,什么防护都没有。
第二道城墙上,乱箭如飞蝗,枪弹如暴雨,弹丸和箭矢打在毫无防护的城头上,刚刚爬上城头的清兵连忙用盾牌去遮挡,可是箭矢和弹丸实在太密集了,很多清兵顾头不顾脚,挡住了上面,腿部却被乱箭射中,被弹丸击中,发出一片惨叫声,接二连三倒在城头。
登上城头的清军战兵用方木牌结成盾牌阵,去遮挡射来的箭矢和弹丸,弓箭手向城头反击。后面从简易云梯爬上来的清兵弓箭手也躲在盾牌阵后面,用弓箭向城头反击。
“放!”只听到第二道城墙上响起一声怒吼声。
数十个狼牙拍和碾石从城墙上滚了下来,落在城墙脚下,又沿着山坡向第一道城墙的城头滚去,狠狠撞在清军盾牌阵上,只听到一片惨叫声,盾牌碎裂,成排的清兵被滚下来的狼牙拍撞得飞了起来,盾牌阵顿时破开一个缺口。
城头的羽箭和弹丸钻入破开口子的盾牌阵中,打得清军血花四溅。
又是一排盾牌立了起来,随着登上城头的清军弓箭手越来越多,更多的羽箭射到第二道城墙上。一排排羽箭落下,土城上就像是长出了无数白色的花朵一般。
城头明军出现了伤亡,但有城墙的防护,明军伤亡不是很大。
城头再次放下了滚木礌石,把清军的刀盾手砸得纷纷倒飞出去,就连躲在刀盾手后面的弓箭手也被砸翻了不少。
爬上城头的辅兵扛着简易云梯,在战兵的钢刀威胁下,硬着头皮去攻城,但在半路上就被上面落下来的滚木礌石砸翻了一大片。没有一架云梯能够贴上第二道城墙,不是在半途中被砸断,就是扛着云梯的清兵被砸死。
第三道城墙上的明军炮兵也开火轰击,虎蹲炮吐出火光,霰弹居高临下射来,下暴雨一样落在清军人群中,当即扫翻了一大片清兵。
这样只能白白挨打,却无力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