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舰队-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炮弹击中了目标,可是很令人失望,这颗炮弹仍然没有爆炸,只是在舢板上砸了两个对穿的破洞,最后余威未减的炮弹击穿船底,沉到海底去了,也没有发生爆炸。

    “靶船沉了!靶船沉了!”有人喊叫起来。

    船底被砸开破洞的靶船开始缓缓下沉,还没等炮手装好第三发开花炮弹,靶船就已经沉入海中。

    正欲发射的炮手们目瞪口呆,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靶子消失不见。

 第十一章 升职

    还没看到开花炮弹的效果,靶船就沉了,这结果有些让人啼笑皆非。

    “陈大人,我们该怎么办?”炮手向陈近南请示。

    “那就随便找个目标吧!这样,打那边的那片小树林,我看看效果。”陈近南道。

    炮手们转过大炮,对准三百步外的一片小树林,炮弹装好,手持火把的炮手点燃红衣大炮。

    “轰”一发炮弹砸入小树林中。

    但没有发生让人兴奋的爆炸,却是像实心炮弹一样,砸烂了一片树枝,弹跳几下,就再也没动静了。不,因为发射药装药量少,炮弹重量也比实心炮弹轻,效果还不如实心炮弹。

    “又没爆炸!”大家都失望。

    陈蟒很失望的看着王新宇:“兄弟,你这开花炮弹,到底行不行啊?”

    还没等王新宇开口辩解,大伙们都围了上来,七嘴八舌的讽刺挖苦,根本不容王新宇有辩解机会。

    “这开花炮弹,是好看的吧?”

    “这哪有什么用,只能当实心炮弹用了。”

    “错了,还不如实心炮弹,实心炮弹还能砸死一片呢!”

    “就这种东西,居然要花那么多银子,也太不值得了!拿那些银子给弟兄们买酒喝不好?”

    “安静!大家都安静!”陈蟒大喊了声帮王新宇解围:“好了,大家都别吵了!王兄弟的开花炮弹虽然没成功,但你们也看到了,他的新式火药,链弹和霰弹,不是非常成功?大家给他一点机会,让他再改进好不?”

    “不过这开花炮弹,也太不靠谱了吧?”一位名叫吴浩东的炮手问。

    陈近南却还是有点见地:“弟兄们不要急,即便是泰西人的开花炮弹,也只有十之三四能炸开,其他的都没效果,现在还没试射完,大家还是耐心等一下,再看看结果吧。”

    吴浩东问道:“陈大人,在这海战中,本来命中率就不高,只有十之三四能击中敌船。而这开花弹,又只有十之三四能炸开,这样十发炮弹能起到效果的也就一发,最多不超过两发,也太浪费了吧?”

    陈近南回道:“海战本来就是齐射,而且开花弹要靠近了打,命中率可以提高到十之四五,开花弹十之三四可以炸开。譬如我们一艘船上有二十门炮对准一艘敌船齐射,一次齐射就差不多有两发炮弹能在敌船上炸开,按这炮弹的威力,只要两发,一艘七八百料的海船就能击沉。这样的威力难道不比实心炮弹强得多?大家还是再看看吧,看看威力如何。”

    负责红衣大炮的是水师炮手,听了陈近南的话,都觉得很有道理。接下来继续试射,关键是看炮弹的威力如何。

    炮手们清理了炮膛,再次装填。

    第四发炮弹射出,只见前方树林中火光一闪,剧烈的爆炸声中,滚滚白烟腾起,数棵碗口粗的大树在爆炸声中缓缓倒伏,顿时树林中被炸出一大片空地。

    “成功了!成功了!”众人欢呼雀跃。

    有人跑去观察了炮弹爆炸的效果,回来后报:“开花炮弹威力极大,比我们的万人敌和火油罐要厉害多了!树林中,百丈之内树木倒伏,尚有树枝在燃烧。若是敌船中弹,恐怕一炮即可化为齑粉!”

    接下来,剩下的十六发开花炮弹全部被试射出去,众人发现,这开花弹的爆炸率不算太低,一共打了二十发炮弹,除了前面两发对靶船失败的射击之外,后来发射的十八发开花炮弹,一共有十发炮弹爆炸,这样爆炸率已经达到了十之五六。

    陈近南满意的笑了,拍了拍王新宇的肩膀:“不错!你自己造的这开花炮弹,比泰西人的要好!我们延平王爷也曾想找泰西人购买开花炮弹,可是那些红毛鬼价格开得贵不说,还不肯卖,非得我们想办法弄到官窑的瓷器去换。以前老爷在的时候,他有办法从官员手里弄到官窑瓷器和官坊丝绸,现在鞑子占领了江南,王爷没地方去弄官窑瓷器和官纺丝绸,红毛鬼也不肯卖给我们开花炮弹了。”

    景德镇官窑瓷器比民窑瓷器要好得多,因为质量好而且很难弄到,官窑瓷器在欧洲是贵族才能享用的奢侈品。本来官窑瓷器都是贡品,不能卖给外面的。但是到了明末,财政收入困难,崇祯允许原本提供给自己皇宫使用的部分贡品输出,以缓解财政困难。郑芝龙当时就有办法弄到少量官窑瓷器和江南官坊的丝绸卖给葡萄牙人,换来自己需要的武器。不过少量官窑瓷器和官坊的丝绸卖出的收入,基本上都落入官员手里,崇祯连个铜板都看不到。清军占领了江南之后,就禁止景德镇官窑瓷器流出,而且在江南建立了三织造,统一管理官坊丝绸,绝对禁止流出。所以现在郑成功根本没办法弄到那些高品质的贡品,也很难从洋人那里得到自己想要的大威力新式武器。

    陈近南对今天的试炮十分满意,中午宴请了王新宇和陈鹏一行人。

    酒宴是在陈鹏府上进行的,所有费用都是陈近南出资,借了陈鹏的地盘做东,他自己带着冯锡范和两名亲信入席,陈鹏那边叫了自己的师爷和一名亲信,只有王新宇是独自一人。

    席间众人谈笑风生,身穿士子青衣的陈近南,武功高强的冯锡范和两名贴身侍卫,还有陈鹏、师爷和他的那名亲信都穿着宽袖大袍,明显属于上层人物,而最大的功臣王新宇,一身粗布衣,和这些上层人物格格不入。在这场面下,王新宇觉得如坐针毡,十分尴尬。尽管那冯锡范对他十分佩服,一直显示亲近,但王新宇还是觉得自己根本插不上话。

    桌上的菜都是南方海鲜,有同安煎蟹,厦门海蛎煎,同安封肉,盐水大虾,白灼大虾蛄,炒海螺片等美味佳肴。

    这个年代的海鲜美味,都是纯天然野生食品,比起后世那些人工养殖的可以说是天壤之别,就连猪肉,也不是后来能比的。尽管当时还没发明味精,但厨师用高汤当调味品做的菜,比起后来的是美味得多。

    王新宇只顾放开胃口大吃,这可是他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顿美餐啊!过了两个多月的苦日子,嘴巴里早淡出鸟来了。

    陈近南却没责怪他吃相太难看,却说:“今天王先生是大功臣,多吃点,反正是本官做东,随便你吃!”

    正在大吃的时候,却听到陈近南对陈鹏说:“陈将军麾下有如此人才,实乃我大明洪福啊!这等人才只是一名小兵,确实是屈才了!本官回去就向延平王申功,给王先生官身。不过王先生乃陈千总麾下,此事陈千总也有功劳,本官就一并申报了!也给陈将军你报一功!”

    陈鹏连忙抱拳:“属下多谢陈大人!”

    用过酒席,陈近南要告辞回鼓浪屿去。

    王新宇送陈近南出门,到了大门口,陈近南让王新宇再陪自己多走一段路,王新宇答应下来。

    待到走得远了,陈近南拉过王新宇,在他耳边轻语:“本官去过王先生家,先生果然清贫!本官让人送去了一千两银子。放心吧,这银子也不是本官的,本官也拿不出那么多银两,这是延平王爷赏给王先生你的。”

    王羽要下跪拜谢,却被陈近南轻声制止:“此事不要过于张扬,下午你也回家见见家人。”

    “多谢陈大人!”王新宇抱歉道。

    陈近南最后给王新宇留下自己的一块令牌,让他有需要可以去找自己。只要去了厦门岛东南部鼓浪屿对面,向码头的水师小旗出示令牌,就能给送到对岸去。

    告别了陈近南,王新宇匆匆忙忙赶回家。

    刚到家门口,就见到门口站着一条娇小的身影。那正是自己的妹妹,好像是得到哥哥要回家的消息,早早就在门口等了。

    “哥哥回来了!”妹妹回头对屋里喊起来。

    王新宇看着自己那瘦弱的妹妹,心疼的要把她抱起来,可是小姑娘却害羞的躲开了。

    “小妹你怕什么,小时候还不是都哥哥抱你的?”王新宇笑道。

    “那是小时候,现在人家长大了。”

    王新宇轻轻敲了下妹妹的脑袋:“小丫头片子,才多大,就说自己长大了。”

    “你妹妹已经不小了,隔壁老张家的姑娘,比你妹妹还小一个月,已经嫁人了!”母亲王氏不知道什么时候迎出来。

    走进院子内,关上院门,王氏才对王新宇说:“羽儿,上午有人往家里送了一千两银子,说是延平王赏的,还让我们不要让别人知道。你又是怎么得到王爷的赏识的?”

    “娘,您就放心好了!儿子靠自己的本事得到王爷的赏赐。以后儿子还会给家里赚到更多的钱!”

    王氏带着儿子走进自己屋内,指着床下一口沉重的箱子:“王爷赏赐的银子都在这里了,我们有了那么多银子,可以考虑给你们两兄弟一人找一个媳妇了,小妹也能嫁个好人家。”

    “娘,您又来了!儿子现在还小,还不急找媳妇。”王新宇回道。

    “还小?你都已经十九岁了!听那个今天来送银子的冯大人说,他今年二十一岁,女儿都四岁了!”王氏愤怒的用拐杖敲了敲地板说。

    “冯大人?是那个叫冯锡范的?他在我们家里坐了很久?”

    “小子,你怎么能直言冯大人名讳?”

    “娘,冯锡范现在是儿子的大哥了,是陈大人让他帮儿子的。既然是大哥,直呼其名也没什么。”王羽解释说。

    王氏说道:“虽然你认了这个哥哥,但毕竟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