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报信的斥候急匆匆的闯入城内,直奔图海所在的总理衙门。
“他们来了多少人?”图海问道。
斥候回道:“他们来了大约两千辆战车!他们的车跑得很快!”
“战车?”站在边上的恭亲王爱新觉罗·常宁楞了一下,“冰天雪地的,战车居然还能在雪地中跑?竟然有这等事?”
“少见多怪!”图海冷哼一声,“占领了我们满洲的明狗就制造出一种雪地车,越大的雪,这种车跑起来越欢。这种车没有车轮,只有两根板放在雪地里行走,以战马牵引,跑动速度比以车轮行走的马车还快。”
“原来就是他们!”常宁瞪着血红的眼睛吼道,“占领了盛京的就是他们!挖了我们祖坟的也是他们!既然他们今天来了,那就不能放过他们!”
图海制止住暴怒的常宁,又问那斥候兵:“明狗有两千战车,他们来了多少人?”
斥候回答道:“他们只有战车兵,没有步兵和骑兵跟随。他们的一辆车上大约是三个兵,大约是六千多人。”
“区区六千明狗,就把你们吓成这样了!”常宁声嘶力竭的咆哮着,“给本王点起八千精兵,让这些明狗有来无回!”
“王爷,千万不要冲动!”图海劝阻了常宁,“明狗既然敢来,他们必然是有恃无恐!别看明狗人少,可是他们武器精良。若是出城野战,恐怕不是对手。”
常宁冷哼一声道:“我们有八旗骑兵两万两千人马,包衣步兵两万余人,还有罗刹骑兵一千五百人马,罗刹步兵两千,还怕区区六千明狗?”
所谓的两万两千八旗骑兵,其实是包括了满蒙和汉八旗的人,跟着满清朝廷逃亡来到贝加尔湖的包衣奴才和绿营兵已经全部被抬旗,编入了八旗之中。至于那两万包衣步兵,其实是八旗兵在附近俘虏的当地奴隶,一部分奴隶被编入包衣步兵之中。北海城的人口,从满清朝廷刚来时候的不足十万,增加到二十万人,除了一部分是路上失散的旗人陆陆续续来到这里之外,大部分增加的人口都是附近抓来的俘虏。
近半年来,俄国人到来之后,满清朝廷处于俄军的保护之下,康熙一方面下令筑城,另外一方面主动出击,多次袭击漠北蒙古,救回了一些被蒙古人抓走的旗人,同时也抓回了不少蒙古俘虏。
二十万人口,兵力就有四万多人,这个比例是高了些,不过对于现在的清廷来讲很正常,目前的人口当中大部分都是青壮年男子,满清朝廷从京城逃亡到这里,大部分的妇孺老弱都已经损失了,剩下的自然以青壮年男子居多。
至于抓俘虏来补充人口,尽管旗人急需抓女人来当老婆,但他们也抓男人来当奴隶,被抓来的人就成为新的包衣。抓的人当然也都是青年人,老的早就被他们一刀砍了。
“什么?”皇城中的康熙听到明军不过区区六千人,就敢来这里叫阵,顿时火冒三丈,从龙椅上弹跳起来,“不过区区六千明狗,我们两万多骑兵出城,必能把他们一举全歼!尔等还龟缩在城内?来人啊!朕要御驾亲征!”
“皇上,万万不可啊!”图海连忙跪在地上苦苦相劝,“明狗既然敢来,他们肯定是有恃无恐!明狗武器精良,若单纯以骑兵冲阵,我们会吃大亏的!”
“那就把步炮兵全部叫出城去!还有罗刹炮兵!有罗刹炮兵相助,朕就不相信灭不掉这些挖了我们大清皇陵的明狗!”康熙的吼叫声充满了简陋的皇城大殿。
明珠劝道:“皇上,不可出城迎战!明狗都是车兵,牵引战车的均为精良的罗刹战马,他们的雪地战车疾走如飞,若是出城迎战,即便是我们胜了,也追不上他们。更何况他们的战车坚固结实,难以攻破。他们集结起来就是一堵可以移动的城池,一跑起来就是一支比骑兵还快的战车兵。我们出城野战,对我方不利。”
“难道就眼睁睁看着区区六千明狗在我们城外耀武扬威?”康熙不甘心的问道。
图海道:“他们都是雪地战车,只能在雪地中行走。只要我们坚守不出,守到气候变暖,积雪融化,明狗的雪地战车就成为废物。到时候我们再一举杀出去,必然能把明狗杀得落花流水!他们失去了战车,连跑都别想跑掉!”
“好!那就依你们的,我们坚守不出!”康熙不甘心的说道。
郑袭大军抵达距离北海城还有五里,原本他以为清军会出城攻击自己,在距离城池还有五里的地方他下令暂停前进,所有雪橇车结阵,准备迎击出城的清军。谁知道等到天色完全黑下来了,也没见到一个清军出城。
“看来鞑子是被我们打怕了!我们就六千人来,他们竟然不敢出城迎战!”郑袭冷笑道,“传我令下,就地休整,明日一早攻城!”
雪橇车兵安营扎寨,他们安营扎寨十分简单,只要把最外面的雪橇围成一圈,炮车之类的放在中间即可。士兵不需要搭建帐篷,车上有帆布顶棚,拉起来就可以在车上休息。车阵中间点燃篝火,外围的车上挂着马灯,而且这是有月亮的夜晚,月光照得雪地犹如白昼一般,只要留几名哨兵,清军就没有任何偷袭机会。
明军士卒开始生火做饭,路上奔波了好几日了,都是啃干硬的干粮,吃冷冰冰的肉干,士卒们渴望吃一顿热饭。
第三百三十六章 攻击北海之一
极北之地冬季的天亮得非常晚,到了早餐的时间,天空还是黑暗的一片,月亮已经下山,漆黑的天空中挂满繁星,明军大营内热闹起来,休息了一夜的士卒们纷纷起床。一批起床更早的士卒已经准备好了早餐,雪橇兵的编制中没有专门的火头军,郑袭这次长途奔袭也没有带辎重兵,每一辆雪橇车既是战车,也是运输车辆,车上装满弹药粮草。
之前雪橇兵沿途劫掠过几个部落,新招募的当地人都被送到不久前攻克的俄军城堡内,茵格达城被改名为赤塔城。新招募的当地土著兵,被用来看押俄军俘虏。
郑袭的大军从赤塔出发抵达这里,途中要经过兴安山脉,也就是俄国人所说的雅布洛诺夫山脉。从海拔两百多米的赤塔翻过海拔一千多米的兴安山脉,雪橇车是沿着冰封的河流一路上坡,不过有四匹马牵引一辆雪橇,马力损耗还不是很大。
明军在沿途中又拔掉了俄军的一座小据点,获得了一些粮食。之后一路下坡,杀到了贝加尔湖畔。
用过早餐之后,明军先派遣几名哨骑去探路,以免清军在半路上埋伏。没有发现任何埋伏之后,明军雪橇队开始往北海城方向推进。雪橇车队推进了三里,推进到距离城下二里之外停止前进。
极北之地冬季天亮得特别晚,已经是早上七点多了,天还没亮。
明军开始布置阵地,炮手们把射程最远的十二磅野战炮从雪橇车上搬运下来,一部分明军打扫雪地,用铁铲挖开一片雪地,清理出一块坚硬的地面,用来放置火炮。挖出来的积雪被堆在炮兵阵地前面,可以起到抵挡清军炮弹的效果。
布置好十二磅野战炮的阵地,明军又挥动铁铲,往前推进,在雪地中挖出一条条深沟,挖出来的积雪堆在两边,起到保护作用。随后就有人推着小口径的轻炮,在沟内推进。前面的明军把深沟两边挖宽,再挖出一片炮兵阵地。
“派遣几名神枪手去骚扰一下鞑子。”郑袭下了命令。
天色亮了起来,被从雪橇车上解开的战马得到了充分的休息。几名狙击手骑上马,往北海城方向疾驰而去。狙击手策马疾驰到距离城下两百步外,立住战马,端起米尼弹狙击步枪,从瞄准镜中观察城头动静。
“有个鞑子露头了!”一名狙击手冷笑一声,端起枪,对准露头的清兵,轻轻一扣扳机,只听到一声枪声,一颗高速旋转的子弹击穿了那名清兵的头盔,避雷针头盔飞了起来,子弹从前额钻入,带着颅骨碎片从后脑勺钻出,连后脑的金钱鼠尾辫都跟着被打飞了。
“砰砰”雪地中传来几声枪声,多名站在垛口后面探头探脑的清兵被打爆了头颅。
打完子弹的狙击手立即策马离去,退到清军火炮射程之外,才翻身下马,站在雪地中,把枪立了起来,装填子弹。
第一批狙击手退回来装填子弹的同时,第二批狙击手到了城外两百步的地方,端起枪来向城头射击,又击毙了多名清兵。
等到第二批狙击手退回去装填子弹,第三批狙击手到了城外,端起枪对准城头射击。第三批狙击手射击完毕,第一批狙击手已经装填完毕,又策马来到城下,对城头射击。郑袭麾下的一百名狙击手,除了十人分散在各处用来监视清军之外,其余的九十人在城下,分成三批轮番向城头射击,打得城头的清兵根本不敢露头。
“太可恶了!”常宁气得暴跳如雷,“明狗在城外猖獗,我们却不敢出城迎战!就算人不出来,让罗刹人把大炮来过来轰他们总可以吧!”
俄军炮队拉着几门炮过来,在城头架好火炮,准备等那些可恶的明军再次靠近的时候,就用火炮来对付。
“罗刹人的炮推上来了,都小心点,布置好炮兵阵地之后,就集中火力,集中十门以上的大炮去轰他罗刹人的一个炮位!”郑袭下了命令。
射程最远的十二磅野战炮虽然已经准备完毕,不过没有对城头开炮,因为滑膛炮在二里外射击命中率不高,即便集中六门炮去轰击俄军一个炮位,都无法保证摧毁。明军在等待其他火炮布置到位。
“明狗在雪地里面挖雪!给我对准他们,开炮轰击!”常宁大吼道。
城头的俄军火炮喷出火光,十多门大炮依次发出了震耳欲聋的轰鸣声,炮弹呼啸着,砸向正在挖掘的明军。
听到炮声,明军立即丢下手中的铁铲,趴入沟内。
俄军发射来的炮弹砸在深沟两边,炮弹钻入积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