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说现在荆南境内山中的蛮族,基本上都快要被控制起来了,很多不愿意臣服的蛮族只能往交州、益州方向迁徙部落,可是祖郎的越山营却也正驱使着那近五万蛮兵,继续向交州、益州南部山中前进,并没有就此停步的意思。
这也是庞统提出的以蛮驱蛮之策,可以说这次祖郎越山营在荆南山岭中有如今这样的成绩,庞统可是出了不少狠辣阴毒计策。
朱卫也是偶尔会关注祖郎这边的状况,故而看到庞统的成长,自然是非常满意。
朱卫也想好了,也许就可以让祖郎的越山营驱赶着蛮族去攻打益州,或许就足以攻下益州这边了,反正蛮族和祖郎的越山营本就擅长山地战嘛。
而有庞统给祖郎出谋划策,应该可以让益州刘璋也感觉很头痛的,大不了,朱卫再派出甘宁从江陵这边顺着长江西上,配合着祖郎的越山营一起攻取益州。
现在诸葛亮也是和当初庞统来到豫章的差不多年龄,确实可以带在身边用实际的事务来培养了。
不过听了朱卫的话语,诸葛亮却是微微皱了下眉头,他忽然意识到这次朱卫征召诸葛瑾,却特意让诸葛瑾带上了他和弟弟诸葛均,似乎也有针对他的意思。
也就是说朱卫可能在一开始就已经想将他也收入麾下,想让他也成为朱卫的臣子了。
倒也不是说诸葛亮看不上朱卫,诸葛亮也没有因为什么叔父诸葛玄之类的事情产生心结,只是他真没有这个准备啊。
现在的他还是太年轻,还是感觉自己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尚不足以到出仕的时候。
最主要的是诸葛亮心中有股傲气,他觉得朱卫这边似乎并没有他多少用武之地,故而思量了一会之后,诸葛亮还是开口道,“钱唐侯之意,亮心领了!只是如今亮读书未成,尚须寻名师学习,这主簿之事,实是难以担当!且如今大兄已然在钱唐侯门下,亮,方才亦是试胆之言,却也算不得什么,不若再过几年,待亮之根基稳固些,再为钱唐侯出力吧!”
“哈哈,孔明之言错也!读书万卷,不如行路万里!知行合一,方可知晓事事之真谛,孔明若是留在家中苦读,又岂能知晓书中之言,究竟是对是错呢?如今,若是跟在卫之身边,所见所闻皆是学问,寻实例而求道理,方能真正的获得知识!孔明,汝才思敏捷,目光远大,未来之途,必不可限量,待日后,卫之许多事情,尚需交由汝这般年轻之辈来主持,故此事便如此定了,孔明无需推辞!这样吧,子瑜,汝兄弟三人皆可住在襄阳城内,卫已然给三位准备了住所!另外,子瑜可暂为襄阳功曹事,待江东事定,想来也需人手去安抚战后之事,届时再定子瑜之职,如何?”
朱卫可不会给诸葛亮推辞的机会,故而把这个事情定下之后,便又转头向诸葛瑾说着……(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522、荆州留守之事
(全本小说网,。)
既然诸葛瑾更擅长内政之事,朱卫自然决定安排诸葛瑾做这方面的事情。
朱卫也能想到江东经历了这次的战事,只怕也需要重新整顿人事,那诸葛瑾放到江东去,正好可以给朱卫治理江东这处腹地,为朱卫提供大量的钱粮支持。
“诺!一切自然听从主公的安排!”
诸葛瑾听了朱卫这边的安排,当然也没什么意见,功曹事也算是州郡级的属吏,又是主管人事选拔考核的,让诸葛瑾这样没什么资历的年轻新人,一下子担任这样的官职,自然是不错了。
而且这个官职明显也是暂时的,日后若是诸葛瑾被安排到了江东,官职肯定也在这功曹事之上,那诸葛瑾还有什么不满呢。
虽然诸葛瑾对于朱卫这样强行将弟弟放在身边培养,似乎也有些奇怪的感觉,可他倒也没有多想别的,毕竟方才诸葛亮所言所论,确实也让他这个做哥哥的有些惊讶。
诸葛瑾还真是觉得自己似乎有些过于谨慎了,倒是不如诸葛亮般眼光长远而精准,所以朱卫如此看重诸葛亮,而愿意将诸葛亮带在身边培养,他倒是也不反对的。
而诸葛亮这边看着朱卫张了张嘴巴,似乎还想说点什么,可看着朱卫的神色,他最终还是默认的接受了朱卫安排。
现在他大兄诸葛瑾已经是朱卫的臣子,那他若是一定要抗命什么的,只会让诸葛瑾难做。
如此朱卫接见诸葛亮三兄弟的时间也差不多结束了,而朱卫在荆州这边可以收罗到的人才基本也就这些了。
当然了,现在有了这么多的人手可以使用,朱卫便也奢侈的借助三国游戏系统,派人对益州、汉中、洛阳以及许都、庐江、寿春等等之地,分别派人进行了一次情报探索。
当然,这种手段也有故意在荆州这些新投之人身上,演示朱卫所具有特殊神通的意思,让他们真正感觉到朱卫似乎真拥有天命,真有上天赐予神通神术的神奇光环。
反正在朱卫使用三国游戏系统的各种指令,在荆州这些新投之人身上出现系统引发的异样变化,确实让荆州上下人等对于朱卫的这种难以解释的神通,纷纷在内心有所惊异,不少人因此对朱卫多了几分敬畏之心。
不过还没等这些情报回馈过来,时间便已经到了王语嫣平定江东之时,王语嫣也向襄阳这边送来让朱卫去江东主持大局的消息。
当然,朱卫早已通过三国游戏系统知晓了江东这边的大胜,在王语嫣的报捷军报传到襄阳之前,朱卫便已经通过三国游戏系统察看起了如今江东这边的情况。
这其中最重要的还是人心忠诚度的问题。
所以朱卫在第一时间便查看了黄忠、朱恒、徐盛、阚泽、华歆、毛甘、金奇、张英、于蘪、陈横等等新人的忠诚度情况,然后又看了被庞偃说降的周泰、蒋钦,被孙尚香说降的周瑜、陈武、黄盖、韩当四人以及被王语嫣大军威逼下投降的严白虎、严舆等等降将的情报信息。
这江东一战可算是又给朱卫带来了大量的武将文臣,不过除了黄忠、朱恒、徐盛、阚泽四人的忠诚度已经达到了八十多、九十多外,其他如华歆、毛甘、金奇、张英、于蘪、陈横几人的忠诚度也就是在六十多到七十左右。
至于投降的周泰、蒋钦两人忠诚度算是有了七十多,哪怕是严白虎、严舆两人的忠诚度也有六十、五十多,只有迫于广陵郡孙氏家族的意见,暂时也算是投降了的周瑜、陈武、黄盖、韩当四人,忠诚度明显都不及格。
这其中周瑜的忠诚度是四十五,黄盖的忠诚度是三十九,陈武、韩当两人同样也在三、四十的样子。
对此,朱卫倒也感觉正常,只是该如何使用他们,却让朱卫有些伤脑筋,这样的忠诚度可是不敢重用的,但不用的话似乎又有些可惜。
也许可以找个地方先把他们雪藏起来,然后通过三国游戏系统的奖赏功能慢慢提升忠诚度,说实话陈武、韩当两人也就罢了,周瑜、黄盖两人要是彻底弃之不用,那真是浪费人力了。
如此在接到王语嫣让自己去江东主持大局的消息后,朱卫便也就在荆北安排了一下局面,准备乘船东去了。
不过,这次朱卫去江东前,还是需要留下一人在荆州这边主持大局的。
考虑了如今在荆北南郡、南阳郡文武的忠诚度,原本最值得朱卫信任、最合适担当留守重任的人物,竟是年龄最小的黄月英,可是让黄月英担当留守都督肯定是不行的。
本来徐庶倒也可以,只是在朱卫心中徐庶未来是准备调派到广陵郡这边去的。
关于广陵郡孙氏家族投降的事情,朱卫自然也是通过王语嫣的军报有所了解,故而朱卫在日后准备派军入驻广陵郡,以防吕布、袁术的入侵。
未来派驻去广陵郡的人选,朱卫暂时考虑的是太史慈,毕竟太史慈是北方人,到了江北也能适合北方的战事,也算是人尽其用了。
可朱卫也需要给太史慈添一个智力担当,那样让徐庶和太史慈搭档,或许是比较合适的。
就像是朱卫将伊籍派在庞偃熊魃营中为将兵长史般,将徐庶也派驻到太史慈的神箭营中为将兵长史,然后驻扎在广陵郡这边,以太史慈的武勇再加上徐庶的智谋,只要两人能默契配合,倒是可以确保广陵郡的安全了。
至于原本在广陵郡的孙氏一族自然是不可能继续留在那边了,这是朱卫心头早已确定的一点,也是由不得孙氏一族反对的方面。
正如王语嫣之前所思考的那样,孙氏一族既然主动将广陵郡交给朱卫,那朱卫也是不会客气的。
可是现在除去了黄月英、徐庶,在荆北这边朱卫一时间还真是想不好让谁来留守,此时原本在宛城的张绣已经在朱卫的调令下,转而进驻了江夏郡。
魏延的荆南营也在朱卫的调派下,接替张绣进驻了宛城,并接管了博望坡防线,至于原本替代张绣暂时驻守在宛城的穆兰、滕玉燕则带着万余轻骑回军到了襄阳城。
这样襄阳北有魏延荆南营,南有甘宁江蛟营,再加上穆兰、滕玉燕的骑兵可以随时策应,倒也算是安稳了,暂时不用担心被外敌的偷袭。
只是朱卫不希望在荆北让魏延、甘宁这样的武将担当留守都督,而穆兰身为女子,同样不适合为留守都督,朱卫还是想找一个文臣在襄阳主持大局……(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523、战后的丹阳城
(全本小说网,。)
现在荆北虽然基本从战争的影响中走了出来,可朱卫暂时还是希望荆北以稳固内政为重心,这样就需要一个合适的文臣来主持内政之事。
问题是朱卫在襄阳的文臣,贾诩、蒯良、韩嵩、向朗、宋忠、刘巴、刘先等人的忠诚度,还不能完全让朱卫信任。
至于新加入的诸葛瑾,朱卫是准备带去江东的,这样在心头盘算了